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科學浙教版 八年級上第1節 大氣層 對照月球表面的環境特點,你能分析大氣層對地球的意義嗎?1、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氣。2、大氣層中的臭氧層吸收了絕大多數紫外線,避免地球上的生物受到強紫外線的傷害。3、形成云降雨,是地球水循環的重要環節,水是地球任何生物都需要的。4、大氣層有緩沖作用,避免地球表面溫度變化過于劇烈,過冷,過熱導致地球生物的死亡。5、大氣可以幫助地球燒毀隕石,防止隕石落在地球上。溫度(OC)高度0125585-100 (千米)-80-600-202050你能說說大氣溫度垂直分布的規律嗎? (1)圖中縱軸和橫軸分別代表什么? (2)圖中溫度的變化曲線象什么? (3)隨著高度的升高,溫度呈現什么樣的變化規律?溫度(OC)高度0125585-100 (千米)-80-600-202050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而降低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而降低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大氣溫度的變化范圍: -84~2500℃第一層 0--12千米 隨高度增加而降低(對流層)第二層 12---55千米 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平流層)第三層 55---85千米 隨高度增加而降低(中間層)第四層 85--500千米 隨高度增加而升高(暖 層)第五層 500-1000千米 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外 層)雨、雪、暴雨和大部分云等天氣現象臭氧層吸收紫外線使溫度升高,且天氣現象少,適合高空飛行流星體大部分在這燃盡,是氣象研究的上界又稱電離層,完成遠距離無線電通訊電話信息和電視圖象通過衛星來傳送一輛飛機從赤道上空10千米往北極方向飛行,這輛飛機經過了大氣層的哪幾層?對流層、平流層1、對流層的厚度隨緯度的增加而變小。2、對流層聚集地球3/4的大氣質量和幾乎全部的水汽、固體雜質。3、對流層最顯著的特點是:強烈的對流運動。對流是如何形成的?2、點燃一段線香,橫插在橡皮泥上,把一只大號燒杯或其他玻璃器皿倒扣在桌面上,線香置于中間,觀察煙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得出水和空氣的對流運動規律嗎?1、演示水的對流。請在下圖中用箭頭表示出空氣對流運動的規律:在近地面,氣溫高的地方空氣呈上升運動,而氣溫低的地方空氣呈下沉運動,從而形成了空氣對流。熱島效應是由于人們改變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氣候變化的綜合現象,在冬季最為明顯,夜間也比白天明顯,是城市氣候最明顯的特征之一。城市熱島效應使城市年平均氣溫比郊區高出1℃,甚至更多。夏季,城市局部地區的氣溫有時甚至比郊區高出6℃以上。原則上,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現城市熱島效應。此外,城市密集高大的建筑物阻礙氣流通行,使城市風速減小。由于城市熱島效應,城市與郊區形成了一個晝夜相同的熱力環流。臭氧層是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高的層次。濃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處。若把臭氧層的臭氧校訂到標準情況,則其厚度平均僅為3毫米左右。臭氧含量隨緯度、季節和天氣等變化而不同。紫外輻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對大氣有增溫作用,同時保護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遠紫外輻射的傷害,透過的少量紫外輻射,有殺菌作用,對生物大有裨益。你知道冰箱的冷凝器安裝在哪里嗎?北方的暖氣片裝在哪里嗎?熱氣騰騰 冷氣沉沉人類的哪些活動會對地球的大氣層造成影響?大氣層大氣的重要性大氣的溫度大氣的分層大氣的溫度垂直分布圖大氣的溫度垂直分布規律1、如果地球上沒有大氣,_____仍然存在A、彩虹 B、流星 C、下雪 D、地震2、有復雜的天氣現象的是_______層。A、平流層 B、對流層C、中間層 D、暖層DB4、要使圖中的水沿著a→b→c→d方向流動,冰塊最好放在何處?( )A、a B、bC、c D、dB3、關于大氣層的氣溫特點,圖中表示不正確的是( )C5、天宮一號中的宇航員,在白天看到的天空現象應該是( )A、蔚藍的天空中飄著幾朵白云B、太陽的周圍一片黑暗,有星星在閃爍C、陽光很刺眼,周圍卻一片黑暗,有不閃爍的星星D、天空一片明亮,看不見月亮和星星C6、寫出各字母所代表的大氣層名稱。7、大氣中隨高度上升溫度逐漸下降的是____和____,隨高度上升大氣溫度逐漸上升的是_____和_____. 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8、用冰塊冷藏海產品時,為什么將冰塊放在海產品上面? 冰熔化要吸熱,使海產品表面的空氣和水溫度降低,冷的空氣下沉,從而使海產品處于低溫環境而保持新鮮,不易變質。CBAD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大氣層.ppt 大氣分層.mp4 大氣對氣溫的作用.mp4 大氣層的作用.mp4 大氣層的構成.mp4 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布.mp4 對流.mp4 臭氧層的破壞.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