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4課 《夏商周的更替》教學課件新知導入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三字經》夏、商、周三朝是怎樣更替的?學習目標1:通讀教材,完成自學檢測,初步了解教材知識。并記錄疑惑點,培養自主學習及發現問題的能力。2:閱讀教材內容或材料,說出夏朝建立的時間、標志、意義,歸納夏朝滅亡的原因;簡述從禪讓到世襲的發展演變過程,認識禪讓制與世襲制的區別。(難點)3:通過識讀《商朝形勢圖》,能夠識別商朝的空間位置、多次遷都的位置、疆域。閱讀教材,歸納概括商亡的原因,能夠闡述周是如何強大并滅商的。4:閱讀教材,觀看微課:西周的封國,并進行人物角色體驗,能夠認識和理解分封制的做法和作用。(重點、難點)5:通過梳理教材內容,明確西周衰亡的原因,并通過與夏、商滅亡的比較,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認識到王朝衰亡的共性原因和朝代更替規律,進而領悟治國良策。自主學習【自學質疑】結合教材,自主學習本課知識,完成自學檢測試題,并將疑惑點記錄反饋老師。二里頭遺址復原圖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學習思考一:夏朝的建立者是誰?建立于哪一年?有什么意義?禹、公元前2070年意義:我國早期國家產生的標志新知講解學習思考二:繼承方式是什么?夏朝的國家機構是什么?二里頭宮殿復原圖開始了家天下王位世襲制繼承方式:城堡、宮殿、軍隊、刑法、監獄等國家機構:建立者:都城:禹陽城統治中心:今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標志著中國早期國家的產生。約公元前2070年禹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過程?材料分析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侵^小康。 ——《禮記》1.材料一講的是哪一個時期?材料二講的是哪一個時期?2.這兩個時期有什么不同?合作探究答案:1 .堯舜禹時期;夏朝時期;2 .提示:天下為公,禪讓制;王位世襲制。名師點撥:堯舜禹啟禪讓制世襲制二里頭出土的青銅爵商湯滅夏學習思考二:商朝建立者、建立的時間是?定都哪里?后遷都至?時間:約公元前1600年都城:亳約公元前1300年,遷都殷建立者:湯朝代:商新知講解 商朝的統治長達500多年,最后一個王是紂(Zhòu)王。學習思考一:牧野之戰發生的時間、地點、結果分別是什么?時間:公元前1046年地點:牧野結果:商朝滅亡新知講解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為什么會取得勝利?合作探究重用賢才:湯——伊尹;周武王——姜太公暴政導致民憤人心所向名師導引:周天子為了鞏固統治,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帶兵隨從天子作戰。通過分封,西周開發了邊遠地區,加強了統治,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河北遼寧山西東山渤海黃海東海西陜河南安徽江蘇湖北南湖西江浙江四川黃河河水江長水江水淮渭水漢水周鎬京西安西南洛邑濟水翼城西晉衛魯宋吳燕齊唐薊商丘曲阜營丘沬商丘南三星堆淄博東北北京淇縣洛陽蘇州犬戎周朝勢力所及區域周初分封的主要諸侯國晉主要諸侯國都城其他諸侯國今省界前1046年晉衛魯宋吳齊燕周 初 形 勢國人暴動:周朝等級制度中的平民即“國人”。公元前841年,西周都城的平民舉行暴動,趕走周厲王,史稱“國人暴動”。西周從此走向衰落。周厲王夏桀奢侈殘暴,夏亡;商紂荒淫殘暴,商滅;周厲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國人暴動;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犬戎攻破鎬京,西周滅亡。從以上夏商西周的滅亡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提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合作探究學習思考二:西周是什么時候滅亡的?西周衰亡的主要原因?平王東遷的時間?新知講解1.西周衰落:周幽王烽火戲諸侯2.西周滅亡時間:標志: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鎬京 ,殺死幽王。驪山烽火臺課堂總結國家 建立時間 建立者 都城 末代君主 夏 約公元前2070年 禹 陽城 桀 商 約公元前1600年 湯 亳、殷 紂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武王 鎬京 幽王 課堂鞏固【1】“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的開始是在( )A.禹時 B.啟時C.湯時 D.紂王時B【2】將都城遷到殷,使商朝統治穩定下來的商王是 ( )A.商湯 B.盤庚 C.伊尹 D.紂武丁B【3】周初實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 ?。?br/>A.保護貴族的世襲地位 B.調和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C.鞏固剛剛建立的西周政權 D.擴大西周的統治基礎C【4】材料一:封建親戚,以藩屏同。 材料二: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 —《孟子·告子》請回答:(1)兩則材料中所述的是西周實行的什么政治制度?(2)根據材料一判斷這種制度封什么人為諸侯?除此之外還有什么人可以被封為諸侯。西周實行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提示:(1)西周的分封制;(2)親屬、功臣以及古代帝王的后代。目的:鞏固政權,并有效地統治國家。(3)結合材料二概括出諸侯對周天子有何義務?(4)西周實行這種制度有何作用? 提示;受封者要定期到周王室朝見,交納供品,為周王室服役,服從周天子的命令,隨同出征,共同抵御或征討其他民族。 提示:加強了周王室對全國疆域的控制,鞏固了周天子作為天下共主的地位,密切了同周邊各族的關系,推動了邊遠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使周朝成為一個強盛的國家。謝謝觀賞!歷史導學案 課型 新授課 課題 第4課《夏商周的更替》 年級 七年級主備人 備課時間 授課時間 【學習目標】能夠說出夏朝建立的時間、標志、意義(重點) 2、能夠概述商興起的原因、遷都的原因及遷都后的局勢。 3、明確西周衰亡的原因,并通過與夏、商滅亡的比較,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認識到王朝衰亡的共性原因和朝代更替規律,進而領悟治國良策。(難點)【課堂教學流程】【學案自學 梳理知識】 任務一:【自學質疑】結合教材,自主學習本課知識,并將疑惑點記錄反饋老師。 夏朝的建立與“家天下” 1.建立:(1)概況:約公元前2070年, 建立夏王朝。 (2)地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標志著中國 的產生。 2.發展:禹死后,他的兒子啟繼承他的位置,從此, 代替禪讓制。 3.統治:(1)設置機構:夏朝建立了軍隊,制定刑法,設置監獄,此外還制定了歷法,稱為“ ”。 (2)統治范圍:中心地區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代。 4.遺址: ,反映了夏王朝的階級分化,等級界限和文明進程。 5.滅亡:夏王 統治殘暴,引起民眾的反抗,被商部落所滅。 商湯滅夏 1.建立:約 年,湯建立商朝,定都亳。 2.鞏固: (1) 任用賢才,發展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經濟得到發展。 (2)受戰亂、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多次遷都。 遷殷后相對穩定。 (3)設置監獄,制定酷刑,加強對奴隸和平民的控制。 3.滅亡:武王伐紂。 (1)原因:商王 對外征伐,耗費國力,修筑豪華宮殿,征收繁重賦稅,施用酷刑,殘害人民。 (2)標志:公元前1046年,在 大戰中,被周武王所滅。 西周的分封制 1.建立: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史稱 。 2.分封制: (1)目的: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 。 (2)內容: 周王→授予管理他們 的權力→諸侯(宗親和功臣)→向周王 進納→服從周王調兵 (3)作用:保證了周王朝對 的控制,穩定了政局,擴大了統治范圍。確立了周王朝的 制度,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屬于貴族等級。 3.滅亡: (1)原因:公元前841年,發生“ ”,周厲王逃跑。 時,朝政腐敗,社會各種矛盾激化。 (2)標志:公元前771年,西周被 族所滅。后來,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 。 【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 任務二:閱讀第4課的前兩段內容,看完后討論回答問題1、問題2、問題3、問題4。 問題1:國家是如何產生的? 問題2:啟是怎樣繼承王位的?什么是世襲制? 問題3:夏朝建立后,組建了哪些國家機制? 任務三:【小組探究】閱讀課本21——22頁的內容,探究討論: 問題1:商朝興起的原因有哪些?問題2:商朝為什么要遷都?盤庚遷殷后,商朝的局勢怎樣? 任務四:【小組探究】閱讀課本22頁至24頁的內容,提取有效信息并概括總結:問題1:商滅亡的原因?問題2:周是如何強大并滅商的?問題3:周天子,如何來進行分封?分什么?封誰? 【精講點撥 總結歸納】 任務六:【動動手】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本課知識結構圖。 【檢測提升 鞏固新知】 (2016?鹽城毓知路實驗學校模擬)新學期開學時,一位同學自我介紹說:我的姓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名稱一樣。這位同學姓( ) A.秦 B.商 C.夏 D.周 2、某人因觸犯刑法而被投人監獄,最可能是在下列誰的統治時期( ) A.黃帝 B.舜 C.啟 D.堯 3、下圖是位于河南省安陽市的殷墟遺址,這是中國第一個( ) A.湯 B.盤庚 C.紂 D.武丁 4、連環畫俗稱“小人書”,是一種以連續的圖畫敘述故事、刻畫人物的通俗讀物。下圖畫面所描繪事件的結果是( ) A.夏朝滅亡 B.商朝建立 C.武王伐紂 D.商朝滅亡 5.識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 商紂王 周厲王 周武王 夏桀 湯 (1)請將上面任務按一定的標準分類。 ①標準: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 ②標準: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 (2)請找出有更替關系的兩組人物,并簡述歷史過程。 從以上幾位君主的對比中你得到的啟示是什么? 【課后思】 4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4課《夏商周的更替》同步訓練試卷(解析版)一、選擇題1.制作年代標尺是歷史學習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將復雜的歷史較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下面是一位同學在復習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政權更迭時制作的年代標尺,其中①處應該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因此①處應該是夏朝。選項A符合題意;約公元前1600年,湯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滅。選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約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領聯合一些部落打敗了桀,建立了商朝。這個首領是( )A.伯益 B.盤庚 C.商紂 D.商湯【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約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領湯,聯合周邊各部落起兵打敗了桀,建立了商朝,建都在亳。因此商朝的立國之君是湯。選項D符合題意。伯益是協助禹治水有功的歷史人物,盤庚和商紂都是商湯之后的商朝君主,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3.下列內容中不屬于西周開創的是( )①禪讓制 ②世襲制 ③分封制 ④家天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禪讓制是原始社會部落聯盟首領更替的辦法,①符合題意;公元前約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兒子啟繼承父位,成為夏朝的第二任國王。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②④符合題意;西周開始實行分封制,③不符合題意。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4.標志著我國原始社會結束,奴隸社會開始的事( )A.禹建立夏朝 B.涿鹿之戰大敗蚩尤 C.湯戰勝桀 D.盤庚遷殷【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可知,約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朝,禹死后,他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這一事件標志著我國原始社會結束,奴隸社會建立,A符合題意;涿鹿之戰大敗蚩尤還屬于原始社會時期,B不符合題意;湯戰勝桀是商朝時期,此時已經是奴隸社會,C不符合題意;盤庚遷殷屬于商朝時期,D不符合題意。故選A。5.公元前841年,與民爭利,引起“國人暴動”的是( )A.湯 B.周武王 C.周厲王 D.周文王【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公元前841年處于我國的西周后期,政局混亂,“國人暴動”時的西周國君是周厲王,C項符合題意;湯是商朝的建立者;周武王是公元前1046年西周的建立者;周文王為周武王之父;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分析選項中人物所處的朝代或時代,與題干中的時間進行對比。6.以下是一位同學制作的朝代更替示意圖,其中△處依次應填A.夏、商 B.商、春秋 C.春秋、西漢 D.西漢、東漢【答案】B【解析】依據題干所給“朝代更替示意圖”中的信息“西周”、“戰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古代歷史朝代更替順序:夏、商、西周、東周、秦、漢,其中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所以,題干中的空缺依次是商、春秋,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和史實不符。故選B。點睛:解題的關鍵需熟悉我國古代歷史朝代的更替順序,為了便于記憶,可用朝代先后順序的口訣進行記憶,朝代的口訣是: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7.下面是我國古代幾次著名戰役,根據所學知識,請按發生的先后時間排序 ( )①官渡之戰 ②巨鹿之戰 ③牧野之戰 ④淝水之戰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答案】C【解析】依據課本所學,①項官渡之戰發生于公元200年,是曹操和袁紹之間的戰役;②項巨鹿之戰發生于公元前207年,是項羽楚軍和秦軍之間的戰役;③項牧野之戰發生在商朝晚期,武王伐紂的戰役;④項淝水之戰發生于公元383年,是前秦和東晉之間的戰役。故按時間排序:③②①④,C項符合題意。由此可知AB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C。8.將“公天下”變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的是( )A.西周 B.商朝 C.夏朝 D.春秋【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夏朝的相關知識,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的國家,后來禹的兒子啟繼承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所以答案是C。9.9.約公元前2070年,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朝建立,此時是 ( ?。?br/>A.公元20世紀 B.公元前20世紀 C.公元21世紀 D.公元前21世紀【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要計算歷史年代的,因為每百年為一個世紀,每十年為一個年代,所以公元前2070年應該是公元前21世紀,如果是公元2070年即為公元21世紀;因此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故選D。10.我國最早建立軍隊、制定刑法、設立監獄是在: ( )A.夏 B.商 C.西周 D.東周【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夏朝建立后,制定各種制度,建立軍隊,制定刑法,設置監獄,還制定了歷法,A項符合題意;BCD均晚于夏朝,故選A。11.為了方便記憶,某同學畫了下面這張示意圖,此示意圖反映的內容是( )A.禪讓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為了鞏固統治,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戰時隨天子作戰。故選B。12.數軸記憶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學在復習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政權更迭時制作的年代標尺,其中①處應該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答案】A【解析】依據題干上圖年代尺中的內容,①約公元前2070年是禹建立夏朝的時間,②給公元前1600年是湯滅亡夏朝,建立商朝的時間,③公元前1046年是武王代紂,建立西周的時間,④公元前770年是平王東遷洛邑,東周開始的時間,由此可知,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A。13.下圖是西周初期形勢圖,該圖能反映出周初推行的一種不同于商朝的重要政治制度是A.禪讓制 B.王位世襲制 C.井田制 D.分封制【答案】D【解析】關鍵“西周初期形勢圖”中顯示的信息“齊、魯、燕、晉”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周建立初,為了鞏固統治,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建立了許多諸侯國,如齊、魯、燕、晉等。故D符合題意;禪讓制是堯舜禹時期實行的制度;王位世襲制開始于夏啟;井田制是奴隸社會的土地制度;由此分析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點睛:解答的本題的關鍵一步是要讀懂“西周初期形勢圖”,從中找到回答問題的有效信息如“齊、魯、燕、晉”,據此得出正確答案。14.下列哪些出土于二里頭遺址的文物反映了夏朝時期的文明進程 ( )①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敲擊樂器 ②成套的青銅酒器 ③綠松石鑲嵌的精美銅牌飾 ④白陶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夏朝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敲擊樂器,成套的青銅酒器,綠松石鑲嵌的精美銅牌飾,王室使用的高貴禮器,反映了夏朝時期的文明進程。白陶鬶為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現的精美禮器;所以正確的組合是①②③④,故選D。15.如圖,鎬京與曲阜的關系是( )A.王都與封國都邑 B.均為封國都邑 C.王都與郡府 D.均為郡府【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周實行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給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到各地去做諸侯,建立諸侯國,從而鞏固周朝統治。鎬京是西周時代的首都,曲阜是西周時期分封的魯國國都。所以鎬京與曲阜的關系是王都與封國都邑。BCD項與史實不符。故選A。二、綜合題16.讀下圖,回答問題。(1)圖一文物是我國第一個王朝的遺物,根據此文物,我們可以了解哪一朝代的歷史?請你說出此朝代建立的時間、建立者以及這一朝代統治的中心地區。【答案】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統治中心地區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帶。【解析】第一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第一個王朝是夏朝,因此可以了解夏朝歷史。第二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約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統治中心區域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帶。(2)圖二文物出土于河南安陽,這里曾做過哪一朝代的都城?當時此地稱為什么?這一朝代開始將此地作為都城是哪一個王在位時?【答案】商朝。殷。商王盤庚。【解析】第一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河南安陽曾經是商朝都城。第二問,當時安陽稱“殷”。第三問: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商朝中興之王盤庚遷都于殷。(3)這兩件文物所反映的朝代最終走向滅亡的原因是什么?說一說你從中得到的啟示。【答案】夏朝和商朝都是因為統治者實行暴政而亡國的。因此我們可以認識到:暴政最終會導致亡國,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施行仁政,才會使國家長治久安。【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夏朝的滅國之君夏桀,荒淫無度,暴虐無道。商紂在位期間,窮兵黷武、重刑厚斂、拒諫飾非。因此夏商都是暴政亡國。第二問:由此可以歸納出啟示,暴政亡國,因此要勤政愛民,施行仁政。17.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周初諸侯國分布圖材料二: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天子巡察諸侯為天子所守的疆土)。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受封的諸侯向天子匯報工作的完成情況)。無非事者……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孟子·告子》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說:“你得用心考察眾諸侯誰納貢,誰不納貢。納貢的如果禮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貢。”——范文瀾《中國通史》第一卷材料四:幽王為烽火大鼓,有寇至,舉烽火,諸侯悉至請回答: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初年實行哪一制度治理國家?周天子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分封制;為了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解析】據材料一可知,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初年采用分封制來治理國家。為了鞏固統治,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平民、奴隸,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建立諸侯國。(2)材料二、三、四分別說明了這些受封諸侯有哪些義務?【答案】諸侯必須服從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并服從周王調兵。【解析】據材料二“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據材料三“用心考察眾諸侯誰納貢,誰不納貢。納貢的如果禮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貢”、據材料四“幽王為烽火大鼓,有寇致,舉烽火,諸侯悉致”可知,受封諸侯的義務有諸侯必須服從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貢品,平時鎮守疆土,并服從周王調兵。18.閱讀下列材料后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厚斂稅以實鹿臺之錢,而盈巨橋之粟?!?br/>——《史記》(1)材料一、二分別介紹了歷史上的哪個朝代的哪個君主?【答案】夏朝的桀,商朝的紂。【解析】依據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一介紹的是夏朝的桀;制炮烙之刑的是商朝的紂;(2)為什么兩位君主的統治都被推翻了?【答案】因為他們的殘暴統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隸的不滿與反抗。【解析】依據所學可知,因為桀、紂的殘暴統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隸的不滿與反抗;(3)從他們的統治被推翻的史實中,你得到的啟示是什么?【答案】統治者要任用賢臣,勤政愛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其他的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開放性題目,依據所學可知,統治者要任用賢臣,勤政愛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4課《夏商周的更替》同步訓練試卷(原卷版)一、選擇題1.制作年代標尺是歷史學習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將復雜的歷史較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下面是一位同學在復習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政權更迭時制作的年代標尺,其中①處應該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2.約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領聯合一些部落打敗了桀,建立了商朝。這個首領是( )A.伯益 B.盤庚 C.商紂 D.商湯3.下列內容中不屬于西周開創的是( )①禪讓制 ②世襲制 ③分封制 ④家天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標志著我國原始社會結束,奴隸社會開始的事( )A.禹建立夏朝 B.涿鹿之戰大敗蚩尤 C.湯戰勝桀 D.盤庚遷殷5.公元前841年,與民爭利,引起“國人暴動”的是( )A.湯 B.周武王 C.周厲王 D.周文王6.以下是一位同學制作的朝代更替示意圖,其中△處依次應填A.夏、商 B.商、春秋 C.春秋、西漢 D.西漢、東漢7.下面是我國古代幾次著名戰役,根據所學知識,請按發生的先后時間排序 ( )①官渡之戰 ②巨鹿之戰 ③牧野之戰 ④淝水之戰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8.將“公天下”變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的是( )A.西周 B.商朝 C.夏朝 D.春秋9.9.約公元前2070年,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朝建立,此時是 ( )A.公元20世紀 B.公元前20世紀 C.公元21世紀 D.公元前21世紀10.我國最早建立軍隊、制定刑法、設立監獄是在: ( )A.夏 B.商 C.西周 D.東周11.為了方便記憶,某同學畫了下面這張示意圖,此示意圖反映的內容是( )A.禪讓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12.數軸記憶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學在復習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政權更迭時制作的年代標尺,其中①處應該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13.下圖是西周初期形勢圖,該圖能反映出周初推行的一種不同于商朝的重要政治制度是A.禪讓制 B.王位世襲制 C.井田制 D.分封制14.下列哪些出土于二里頭遺址的文物反映了夏朝時期的文明進程 ( )①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敲擊樂器 ②成套的青銅酒器 ③綠松石鑲嵌的精美銅牌飾 ④白陶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5.如圖,鎬京與曲阜的關系是( )A.王都與封國都邑 B.均為封國都邑 C.王都與郡府 D.均為郡府二、綜合題16.讀下圖,回答問題。(1)圖一文物是我國第一個王朝的遺物,根據此文物,我們可以了解哪一朝代的歷史?請你說出此朝代建立的時間、建立者以及這一朝代統治的中心地區。(2)圖二文物出土于河南安陽,這里曾做過哪一朝代的都城?當時此地稱為什么?這一朝代開始將此地作為都城是哪一個王在位時?(3)這兩件文物所反映的朝代最終走向滅亡的原因是什么?說一說你從中得到的啟示。17.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周初諸侯國分布圖材料二: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天子巡察諸侯為天子所守的疆土)。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受封的諸侯向天子匯報工作的完成情況)。無非事者……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孟子·告子》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說:“你得用心考察眾諸侯誰納貢,誰不納貢。納貢的如果禮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貢?!?br/>——范文瀾《中國通史》第一卷材料四:幽王為烽火大鼓,有寇至,舉烽火,諸侯悉至請回答: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初年實行哪一制度治理國家?周天子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三、四分別說明了這些受封諸侯有哪些義務?18.閱讀下列材料后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薄昂駭慷愐詫嵚古_之錢,而盈巨橋之粟。”——《史記》(1)材料一、二分別介紹了歷史上的哪個朝代的哪個君主?(2)為什么兩位君主的統治都被推翻了?(3)從他們的統治被推翻的史實中,你得到的啟示是什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烽火戲諸侯.swf 牧野之戰.flv 第4課《夏商周的更替》同步訓練(原卷版).doc 第4課《夏商周的更替》同步訓練(解析版).doc 第4課《夏商周的更替》導學案.doc 第4課《夏商周的更替》教學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