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23張PPT。教學課件
歷史與社會 九年級上冊 RJ
第二單元 開辟新的發展道路綜合探究二 歷史的認識多樣的發展道路1.資本主義發展道路2.社會主義發展道路3.殖民地半殖民地轉型的發展道路西歐、美國、日本俄國十月革命土耳其、印度為什么?如何看待?一、新的發展道路新在何處1.現代化的含義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這是所有民族和國家必由之路。包括工業化、民主化等內容。農業工業專制民主2.實現現代化的道路1)哪些國家是通過資本主義道路實現現代化的?2)最早通過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實現現代化的是哪個國家?西歐、美國、日本俄國3)與西歐國家的發展道路相比,俄國十月革命后選擇的發展道路新在哪里?資料1:維多利亞女王除了養育九個孩子、懷念早逝的丈夫、讓遍布歐洲皇室的子孫們稱她為“歐洲的祖母”外,在國事上,被認為幾乎什么都不做。而恰恰是這位看起來什么都不做的女王,讓那只看不見的手發揮了力量,開啟了至今都讓英國人津津樂道的維多利亞時代。 資料2:1929年5月,蘇維埃第五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大劇院舉行,討論的內容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劇院里燈火輝煌,主席臺上掛著大幅的蘇聯地圖。報告人每提到一項建設工程,在地圖上相應的地點就會亮起一盞小燈。等到報告結束時,蘇聯地圖上已經布滿了五顏六色的燈光,一千多個迷人的亮點閃爍著。在世界歷史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如此全面而細致地規劃過自己的發展進程,這是蘇聯人的一個創造。 從兩則資料中找出最能體現英、俄兩國特色的語句。不同的發展道路(社會主義道路與資本主義道路)決定了蘇聯與近代西歐國家發展方式的不同。運用以上資料,說說十月革命以后,俄國的發展與近代西歐國家的發展有哪些不同?殖民擴張掠奪、外債行政手段、高積累、多投資從輕工業部門開始從重工業部門開始早期注重自由放任經濟政策國家全面而細致地干預經濟的發展——計劃從俄國國情和圖2-75,你能發現俄國經濟狀況如何?工人數量大,工業基礎雄厚在俄國十月革命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是哪個階層?工人階級二、新的發展道路各不相同與俄國十月革命前的經濟狀況比,土耳其在工人數量、工業基礎上的特點是什么?土耳其工人數量少,工業基礎薄弱1)根據上述資料,討論經濟發展對俄國和土耳其各自的發展道路有什么影響俄國:有一定工業基礎,工人數量相對較多,工人階級覺悟高、革命基礎好,無產階級的力量相對較強,是革命的主要力量,工人階級的訴求影響了俄國的革命道路。(社會主義革命)土耳其:工業化程度不高,工人階級力量弱小,群眾革命覺悟低,革命領導權落入資產階級手中。
(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俄國與土耳其在經濟發展水平、工人階級數量、馬克思主義傳播等方面的差異,使得兩國所走的“新的發展道路”不相同2)聯系前文,想一想,為什么兩國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1.經濟發展水平:俄國工業基礎較深厚,土耳其工業薄弱2.工人階級數量:俄國工人數量多,土耳其工人較少3.馬克思主義傳播:俄國馬克思主義普遍傳播,土耳其馬克思思想影響不深不同的國情決定了不同的發展道路!1)這些探索各自有什么特點?
2)鴉片戰爭之后中國向西方學習,這一學習過程是怎樣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思想層面逐層深入的?1.向西方學習三、怎樣認識中國發展道路2.向俄國學習(1)中國共產黨的成立(2)中共“一大”: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3)中共“二大”: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綱領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階級基礎: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組織基礎:早期共產黨組織的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在領導紅軍戰爭和根據地建設的過程中找到了一條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3.中國特色革命道路資料 有人這樣描述中國的“農村包圍城市”道路:“革命從以城市為中心轉到以鄉村為中心,這在以往是沒有前例的。法國的巴黎公社和俄國的十月革命,都是首都暴動。只要在首都奪取了政權,就是全國革命的勝利,否則,就是失敗。而中國革命卻不是這樣,城市革命處于低潮時,可以到鄉村去,繼續革命,以‘鄉村包圍城市’的方法奪取全國政權。結合中國共產黨武裝斗爭的經驗教訓和革命的特點,談一談你是如何理解“農村包圍城市”這一道路的。(1)農村包圍城市是中國特色革命道路,與俄國的城市中心有區別。(2)農村包圍城市根本原因是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心城市列強與國民黨的勢力較強。(3)農村包圍城市直接原因是起義軍在進攻中心城市時受到挫折,因而才由城市轉為農村。比較一下,中國革命的新道路與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有什么異同?相同點:
1.開展武裝斗爭;
2.依靠工農力量;
3.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不同點:
1.背景:中——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俄——資本主義國家;
2.革命道路:
中——農村包圍城市
俄——城市中心道路中國革命的新道路新在哪里?1.開創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道路;
2.開展土地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遵義會議;中國共產黨;北伐戰爭;土地革命;長征勝利會師請將以上事件填入年代尺,并且標上時間中國共產黨成立1921年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1926年北伐戰爭1927年—1937年土地革命遵義會議1935年長征會師1936年如
何
評
價1.結合當時歷史環境及本國國情觀察本國發展道路是否符合當時的歷史環境和本國國情2.尊重發展道路的多樣化不同的歷史環境和國情決定了各國的不同發展道路,發展道路呈現出多樣性,因而,我們要尊重發展道路的多樣化四、如何評價多樣的發展道路結合P67兩則資料,引述蘇聯早期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凱末爾改革、羅斯福新政的故事,說說你認為為什么“要尊重發展道路多樣化”?1.蘇聯早期社會主義建設:優先發展重工業,使蘇聯成
為強盛的工業國;
2.凱末爾改革:向西方學習,破除落后的習俗,提高民
族文化的水平,推動工業的發展,迎來了土耳其歷史
發展的新階段;
3.羅斯福新政:為應對危機作出的政策調整,減緩了經
濟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嚴重破壞,使傳統的資本主義經
濟模式得到改造。(1)各國選擇自身的發展道路是依據本國國情的,只有根據本國實際情況選擇發展道路才能促進本國歷史的發展。(2)不同的國家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都取得一定的成效,這說明不同國家的發展道路是多樣化是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應該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學習、吸收。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殖民地半殖民地轉型的發展道路各不相同1.結合當時環境,依據本國國情2.尊重發展道路的多樣化如何評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