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語文部編版 八年級上陶弘景作者簡介 陶弘景,字通明,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南朝齊、梁時期思想家、醫學家、文學家,隱居茅山。有《陶隱居集》《真誥》《真靈位業圖》《本草集注》《養性延命錄》等著作流傳于世。梁武帝遇有國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詢他的意見,時人稱為“山中宰相”。作品簡介 《答謝中書書》是作者寫給謝中書的一封談山水的信。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本文是作者給謝中書復信中的一部分內容,描繪山川秀美,清新簡淡,是寫景的名篇。謝中書即謝征,字元度,夏陽(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書鴻臚,故稱“謝中書”。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重要詞句1、兩岸石壁,五色交輝2、青林翠竹,四時俱備3、曉霧將歇,猿鳥亂鳴4、夕日欲頹,沉鱗競躍5、實是欲界之仙都6、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形容石壁色彩斑斕, 交相輝映 )(季節)(消散)(頹,墜落)(沉鱗競躍,水中潛游的魚爭相跳躍 )(人間的仙境)(復,再;與,參與,指欣賞、領悟)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談論的。 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兩岸的石壁,五彩斑斕,交相輝映。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都有。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猿、鳥此起彼伏地鳴叫著;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夕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躍出水面。 實是欲界之仙都。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 作者是怎樣描繪秀美的山川景色的? 先仰視“高峰入云”,再俯視“清流見底”,又平看遠眺“兩岸石壁”“清林翠竹”,最后分寫“晨昏”,由靜景轉入對動景的描寫,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時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變化,動靜的結合。研讀賞析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勝收,你腦海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請任選一個角度,用“這里有__之美,你看__”的句式給大家描繪一番 山水相映之美。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山的峻峭,水的明麗。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給水鋪上了異彩,二者相映成趣。色彩配合之美。 這里有色彩配合之美,你看,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藍天作背景,綠水為襯托,絢麗動人,美不勝收。晨昏變化之美。這里有晨昏變化之美,你看,清晨白霧繚繞,似煙似縷,猿啼鳥鳴生機勃勃;傍晚紅日西沉,山色蒼茫,飛鳥歸林,猿猴息樹,游魚躍水。動靜相襯之美。這里有動靜相襯之美,你看,高峰為靜,流水為動(形體)。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光色)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聲響文中景物有什么特征,文中結尾有什么言外之意? 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凈,絢爛多彩,充滿無窮生機。文中景物有什么特征,文中結尾有什么言外之意? 結尾一句含有三層言外之意:其一,康樂是“能與其奇者”表達表現出作者對謝靈運的欽慕;其二,自謝靈運之后,不再有人能“與其奇”,惋惜于世人對秀美山水的無動于衷;其三,我是繼謝靈運之后又一“與其奇者”,為自己的審美情趣而自許,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南北朝時,因政局動蕩,矛盾尖銳,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因而他們在書信中常常描山繪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為對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寫給謝中書﹙謝征﹚的一封書信,寫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寫作背景簡介此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閑適自得之情。體現了作者酷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答謝中書書總引山川之美 古來共談四季常景日夕變景仰視 高峰入云俯視 清流見底平視 兩岸石壁 青林翠竹曉霧將歇夕日欲頹抒懷欲界之仙都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答謝中書書.ppt 答謝中書書.sw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