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思想品德學第二課時 受教育——法律賦予的權利和義務一 預習形成。1.預習目標:(1)能夠正確行駛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2)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3)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2. 學習重難點:重點: 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履行受教育的義務。難點: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3. 相關連接據統計,在19世紀,科技知識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紀中葉是每10年增加一倍,當前是每3---5年增加一倍這樣推測,未來30年,人類的科技知識將在現有基礎上再增加100倍。知識一方面再增加,另一方面也再陳舊老化。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要全面貫徹黨的方針,堅持以育人為本,德育優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4.知識框架1.——————————————————受教育——法律賦予的權利和義務 2.珍惜受教育的權利, 1.——2.—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3.—5.關鍵詞搜索(1)我國憲法第46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的權利和義務。(2)《義務教育法》規定,我國實行------年指義務教育。(3)教育能為人的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礎。--------能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命運,是我國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4)教育不僅能改變個人的命運,而且決定者-------6. 基本情況標記(1)為什么說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權利?(2)為什么說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義務?(3)我們應當怎樣珍惜受教育的權利,履行時候教育的義務?二 合作探究1.閱讀教材41的陳章良的實例,及相關連接,請思考:(1)陳章良享有的受教育的權利體現再那些方面?(2)結合陳章良的事例聯系當前形勢和自身的實際,談談享有受教育權利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2. 小明是某校7年級學生,爸爸開餐館缺人手,非讓小明輟學幫忙不可,并對前來勸說的老師振振有詞:“孩子不上學,是我家的私事,別人管不著!”(1)請對小明爸爸的言行予以簡要評析。(2)你認為此時的小明應該怎么辦 (3) 議議:如果公民不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對國家和個人會產生什么影響?三 檢測反饋1. 兒子說:上學太累了,不好玩,我今天不想上學了。媽媽想了想說:好吧,不想去就不去了,你想怎樣就怎樣。爸爸說:你成績也不好,干脆別念了,幫我賣衣服去吧,還能賺錢,回答問題:(1)對以上對話認識正確的是: ( )A 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兒子有不上學的自由。B 父親有不讓兒子讀書的權利C 母親的言行體現了對兒子的l理解和關愛D 兒子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觀(2)針對爸爸的言行,青少年學生可以( )A 答應爸爸的要求,退學經商B 堅持讀完7年級再退學C 那七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D 與爸爸大吵大鬧2.青少年學生要履行受教育的義務,最基本的是 ( )A 要堅持使自己受到法律規定年限的教育B 在德智體美勞個方面都取的好的成績C 爭取接受高等教育D 按時完成小學階段的教育。3. 7年級的劉菊蘭的爸爸以女兒遲早要嫁人為由,只供兒子上學,要她在家做家務,而小劉聽了爸爸的話,在家邊做飯,邊養兔。對劉菊蘭的做法,認識錯誤的是 ( )A 是錯誤的,違反了義務教育法的規定。B 是正確的,子女應當聽父母的C 是錯誤的,她沒有珍惜受教育的權利。D 是不對的,她沒有使自己受到法律規定的年限的教育。請你評價:初中生小森家對面新開了一家網吧,閃閃發光的屏幕和陣陣激烈的槍聲強烈的吸引著他,他在課后總想去玩,可是由于學校抓的緊,學習任務重,除了周末外,他根本沒有時間。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托人把請假條帶到學校,自己一頭鉆進網吧玩游戲.請你對小森所做法進行評價。(2)如果你是小森的同學,你打算怎樣幫助他,使他健康成長?(3)小森今后該怎么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