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課《走自立自強之路》教學設計汶陽中學 李大華【課程標準】養成自立的生活態度,培養自立意識。一、教與學目標1.記住自立的含義,了解自立的表現和重要性。2.知道走向自立的途徑。二、教與學重點、難點重點:告別依賴,走向自立難點:少年需自立三、教與學方法設計教法:在教學方法上,以學生參與性的教學活動為主,以講解為輔,重在引導。運用有利于教學的多種手段和形式,從多個角度呈現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學法:自主學、合作探究四、教與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是好漢。”這句名言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師生對話,引出課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設計意圖】名人名言,開門見山,直接導入,利于學生明確學習主題。板書: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出示學習目標】1.記住自立的含義,了解自立的表現和重要性。2.知道走向自立的途徑。(二)整體感知,信息搜集快速瀏覽教材P86-90頁內容,完成基礎訓練P85頁知識點填空。(三)自主探究,交流共享任務一:少年需自立【設計意圖】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僅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生活賽場,以競賽的形式引導學生熟知的經驗,利于激發學生興趣,也利于知識的提煉。1.活動設計:[來源:21世紀教育網](1)隨機抽取3—5名學生參與活動(2)比賽項目:疊衣服、疊被子。21世紀教育網(3)時間:3—5分鐘。(4)評選辦法: 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質量最好者獲勝(5)獎勵:生活自立獎活動評價:看誰做得最好?活動進行中…………2.小記者采訪:×××同學,首先向你表示祝賀,祝你在本次比賽中獲得勝利。那我想問你幾個問題:你現在的感受怎樣?你能談一下你獲得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你想對大家說些什么?現場采訪:看到別人獲得成功你有何感想?你打算怎么做?教師小結: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設計意圖】采訪、小組合作探究是兩種生生交流、互助學習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3、合作探究:(1)在現階段,自立有何表現?(2)自立對我們的健康成長有何意義?學生討論,教師參與討論代表匯報,師生共同總結。總結:①自立的過程是我們鍛煉和提高生活能力的過程,也是我們不斷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質的過程。②自立才能走向自強。任務二:告別依賴,走向自立【設計意圖】“告別依賴,走向自立”,是本節課的重點。充分利用教材中涉及到的五個活動環節,漸進式地讓學生明白怎樣學會自立,從中得到感悟和提升。活動一:P88《自立協議》的故事思考:(1)你怎樣看待郝丁爸爸的做法?(2)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3)從郝丁的經歷中明白了什么道理?(4)為什么自立就要克服依賴性呢?學生討論,教師參與討論代表匯報,師生共同總結。(自立就要克服依賴性)活動二:P89《小龍的故事》思考:(1)材料選取了小龍在成長過程中的幾個側面,小龍的成長過程說明了什么?(2)我們為什么要“獨立思考,自主做出決定”?學生討論,教師參與討論代表匯報,師生共同總結。(自立,就要獨立思考,自主做出決定)活動三:請幫小雷出主意。學生討論,教師參與討論活動四:P90“自立生活的基本能力有—— ”議一議:以上這些能力要通過哪些途徑來獲得?學生討論,教師參與討論代表匯報,師生共同總結。(最基本的途徑是積極實踐和鍛煉)活動五:教材P90頁相關鏈接想一想:(1)大學生和“小車夫”的對話及大學生認識上前后的變化表明了什么?(2)我們從中應受到什么啟示?學生討論,教師參與討論代表匯報,師生共同總結。(既表現了“小車夫”的自立意識,又讓人感覺到大學生從中所受的教育。這個事例啟示我們要積極投身實踐,提高自己的自立能力。)知識梳理:1.知識網絡2.觀點排查(1)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自立的過程是我們鍛煉和提高生活能力的過程,也是我們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質的過程(3)自立才能走向自強。(4)自立,就要克服依賴性;獨立思考,自主做出決定;積極鍛煉,提高自立能力。(四)基礎檢測,自我診斷單項選擇《綜合能力訓練》P85第1、2、3;P86學業水平測試中第4;P86-87拔高訓練中第1、3。7.【2009·宿遷】某校中學生參加野外生存訓練活動,部分學生把一周內換下來的衣服帶回家讓父母洗。對他們的行為,認識正確的是( )A.是自立的表現 B.可以節省時間搞好文化學習C.獨立生活能力太差 D.他們應該拒絕父母的任何幫助8.【2009·.茂名】下列對自立的理解,表述不正確的是( )A.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B.能獨立做出決定是自立的重要標志C.自立意味著告別依賴,離開父母D.積極實踐和鍛煉是培養自立能力的最基本途徑9.【2009·龍巖】2009年3月,某校學生會對本12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2%的學生需要父母幫忙整理房間,68%的學生早上起床需要父母叫醒,只有12%的學生能夠做些簡單的家務。這個調查結果警示我們中學生要注意培養( )A.自信心 B.自立能力 C.自尊心 D.自學能力10.【2009·泰州】 人生必須走向自立,在生活中我們必須有意識地培養自立能力,具體應做到( )①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 ②凡事都和別人商量 ③克服依賴心理 ④學會自主決策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做題要求】(1)自己獨立完成(2)小組交流答案并質疑(3)學生代表口述答案,教師有針對性地點撥或糾偏。【參考答案】涉及《綜合能力訓練》中題的答案見所附答案。7.C 8.C 9.B 10.C(五)走進生活,學以致用【2009·蕪湖】(有改動)鄉下,有一片桃花林。當初,種下樹苗后,種樹的人總是不定期來澆水,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我感到很奇怪,便詢問緣由,他笑著說:“種樹不同于種菜,不是幾星期就可以成熟的。要想種出百年的樹,只有讓樹在土里找水源,澆水是模仿下雨,下雨是算不準的,所以,它們只有在不確定中拼命扎根,才能成長為百年大樹。”其實,人的成長跟樹的生長道理是一樣的,有怎樣的品質,就能成就怎樣的生命。閱讀上述材料,運用本堂課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材料中“樹的生長道理”啟示我們,需要培養什么品質?(2)這個事例該我們什么啟示?【解題思路】閱讀材料---尋找有效信息---聯想課本知識---準確回答問題。【參考答案】(1)自立自強。(2)要學會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①克服依賴性;②獨立思考,自主作出決定;③積極鍛煉,提高自立能力。(六)知識遷移,能力提升《綜合能力訓練》P87非選擇題第五題。(1)這部分同學的身上缺點是什么?(2)怎樣幫助他們改掉這些毛病?(至少提出三方面的具體建議)【參考答案】(1)他們身上缺少自立意識和自立能力。[來源:21世紀教育網(2)制定“時間表”,由父母或老師、同學監督;把座右銘貼在書桌前,時時提醒自己;閱讀一些文學讀物,向榜樣人物學習等。總之要克服依賴性,在生活中培養鍛煉,逐步走向自立。(七)反思總結,指導踐行 1.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你知道了哪些事情是自己的事情?為什么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2.教師總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使自己生活方便,少給人添麻煩。我們要從小培養生活自理能力,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會做的事情,要不等、不靠,自己做;不會的事情要學著做。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成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八)教學反思由授課教師課后完成。1.自立的含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少年需自立告別依賴走向自立2.自立的表現①獨立安排自己的生活②自主處理學習、生活中的難題③靠自己開創事業,創造多彩生活3.自立的意義①鍛煉和提高生活能力的過程,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質的過程②自立才能自強1.克服依賴性2.獨立思考,自主做出決定3.積極鍛煉,提高自立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