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九一八”事變(1931)華北事變(1935)“七七”事變(1937)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義勇軍進行曲》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閱讀課文內容,說說“七七”事變后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反應以及回應閱讀課文第76頁的資料,思考:○ 中共抗日通電和蔣介石講話是在什么形勢下發出的?這能夠說明什么問題?在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背景下,中共抗日通電表明團結一致抗日的決心和態度;蔣介石講話是在全國人民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形勢下發表的,表明了國民政府主張抗戰的立場。兩黨的態度充分說明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團結抗戰,挽救民族危機是大勢所趨。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過程:工農紅軍的改編西北工農紅軍八路軍(第18集團軍)總 指 揮:朱 德副總指揮:彭德懷參 謀 長:葉劍英 115師120師129師師長 林 彪師長賀 龍師長劉伯承南方游擊隊新四軍軍長 : 葉 挺副軍長 :項 英1924-1927年(國民革命時期)1937-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打倒列強,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抗擊日本侵略者,爭取抗戰勝利國民黨“一大”的召開“七七”事變后,蔣介石發布《國共合作宣言》北伐戰爭抗日戰爭革命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國共兩黨第一 合作 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時間 目的 標志 領導的戰爭 統一戰線 二、正面戰場的抗戰(國民黨領導) 平型關戰斗是八路軍第115師在山西省東北部平型關地區對日軍進行的伏擊戰,為太原會戰的組成部分。 八路軍第115師在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率領下,正確地運用伏擊戰術,以劣勢裝備一舉殲滅日軍精銳第5師團第21旅團一部1 000余人及其大批軍用物資。 這是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振奮了全國民心和士氣,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威。殲滅日軍1萬多人,取得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極大鼓舞了中國軍抗敵斗志,(山東臺兒莊)李宗仁“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進去,你填過了,老子來填!” ——孫連仲(第2集團軍總司令) “我死則國生,我生則國死!” “我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良心平安。” “弟兄們!大家要殺敵報國啊!” ——張自忠(第33集團軍總司令) “我們過去打內戰,對不起國家民族,是極其恥辱的。今天的抗日戰爭是保土衛國,流血犧牲,這是我們軍人應盡的天職,我們川軍決不能辜負父老鄉親的期望,要灑盡熱血,為國爭光。” ——楊森(四川省主席) “男兒欲報國恩重,沙場捐軀是正道!” ——李家鈺(第36集團軍總司令) 國民黨的正面抗戰國民黨的正面戰場抗擊日軍大規模進攻,有效牽制日軍兵力地雷戰破襲戰地道戰麻雀戰伏擊戰三、敵后戰場(共產黨領導)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反 掃 蕩百 團 大 戰百團大戰簡況表百團大戰形勢圖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規模最大的戰役。它沉重打擊了日軍,振奮了人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意義)發動時間 1940年秋指揮 彭德懷規模 八路軍投入105個團約20萬人的兵力攻擊目標 華北的日偽軍據點和交通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國共第二次合作國民黨正面戰場共產黨敵后戰場徐州會戰(臺兒莊戰役)淞滬會戰太原會戰(平型關戰斗)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破襲戰地道戰麻雀戰地雷戰伏擊戰有效牽制日軍 的兵力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國民黨正面戰場與共產黨敵后戰場在全民族抗戰中分別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國民黨:有效牽制日軍兵力;共產黨:中流砥柱作用抗日民族英雄馬本齋領導的回民支隊 1939年5月24日,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回民抗日武裝冀中回民支隊成立,馬本齋任司令員。6年中,回民支隊共進行大小戰斗870余次,殲日偽軍3.6萬人。 加拿大僑胞捐款購置飛機兩架,支援祖國抗日海外華僑和世界各國人民,支援中國人民抗戰。 抗日戰爭期間,在華僑抗日社團和愛國華僑的影響和帶動下,世界各地為捐資助戰的華僑抗日籌賑運動如火如荼。在抗日戰爭中,凡是有華僑居住的地方,就有捐資助戰的事例。抗戰期間,華僑不僅在當地對祖國的抗戰進行現金和物質方面的捐助,更為國內的抗日戰場送上了一批批優秀兒女。抗戰爆發后,海外華僑曾出現過兩次大規模回國參戰的熱潮。海外華僑捐贈的救護車抗日戰爭中,國民黨軍隊擔負著正面戰場的作戰任務,有效牽制了日軍兵力;共產黨軍隊擔負著敵后戰場的作戰任務,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海外華人華僑以各種形式支援祖國抗戰。○ 結合所學知識與課文內容,說一說為什么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抗戰。《延安頌》四、革命圣地——延安夕陽照耀著山頭的塔影,月色映照著河邊的流螢,春風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結成了堅固的圍屏。啊!延安!你這莊嚴雄偉的古城,到處傳遍了抗戰的歌聲。啊!延安! 你這莊嚴雄偉的古城,熱血在你胸中奔騰。千萬顆青年的心,埋藏著對敵人的仇恨,在山野田間長長的行列,結成了堅固的陣線。看群眾已抬起了頭,看群眾已揚起了手,無數的人和無數的心,發出了對敵人的怒吼,士兵瞄準了槍口,準備和敵人搏斗。啊!延安!你這莊嚴雄偉的城墻,筑成堅固抗日的陣線,你的名字將萬古流芳,在歷史上燦爛輝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