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7課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 (課件+導學案+練習+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7課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 (課件+導學案+練習+素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型 新授課 課題 第7課《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 年級 八年級
【學習目標】
1、了解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口號及結果 2、了解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背景、過程、結果(重點) 3、掌握《辛丑條約》簽訂的時間、雙方、內容、影響。分析《辛丑條約》對中華民族的危害(重點、難點)
【課堂教學流程】
【學案自學 梳理知識】任務一:【自學質疑】結合教材,自主學習本課知識,完成自學檢測試題,并將疑惑點問題記錄反饋老師。自學檢測 義和團運動(1)背景:19世紀末,帝國主義侵略加劇,外國傳教士活動猖獗。 (2)興起:義和團興起于山東、直隸一帶,由反清的秘密結社或單純的習武團體,轉變為具有廣泛 群眾性 的反帝斗爭組織。 (3)發展:清政府面對內憂外患,“招撫”利用義和團,承認其合法地位。到1900年夏,義和團已控制了京津地區,并提出了 “扶清滅洋” 的口號。 (4)影響: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抗擊八國聯軍時間: 1900年 (2)爆發: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組織聯軍,在英國海軍司令 西摩爾 的率領下,從天津向北京進犯。 (3)抗擊過程 ①廊坊狙擊戰:義和團在廊坊一帶狙擊敵人,八國聯軍被迫撤回天津。 ②圍攻教堂和使館區:清政府利用義和團和清軍的義憤,鼓勵他們圍攻西什庫教堂和東交民巷使館區,這成為列強擴大侵略的借口。 ③天津保衛戰:天津的義和團在清軍幫助下,與侵略軍激烈戰斗,清軍直隸提督聶士成殉國。7月中旬,天津失陷。 ④結果: 8月,義和團運動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失敗了。《辛丑條約》(1)簽訂:時間: 1901 年,參與者:清政府被迫同 英 、 美 、 俄 、 日 、 法 、德、意、奧、比、荷、西11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 辛丑條約 》。 (2)主要內容 賠款 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 治民 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 駐兵 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從北京到山海關的鐵路沿線要地 劃界 劃定北京 東交民巷 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 外交 改總理衙門為 外務部 ,班列六部之前 (3)影響 ①《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 ②從此, 清政府 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深淵。【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任務二:【小組探究】閱讀教材第32—33頁,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1.義和團運動興起的背景、義和團的組成部分? 問題2.說出義和團發展的過程,義和團的口號及其進步、局限性? 任務三:【小組探究】閱讀教材第33—34頁,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1.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原因、時間、八國聯軍參與國? 問題2.八國聯軍侵華的過程及結果? 任務四:【小組探究】閱讀教材第35頁,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辛丑條約》簽訂的時間、主要內容,影響。 【精講點撥 總結歸納】 背景、 時間、義和團運動 興起、 口號 時間抗擊八國聯軍 目的 參與者 《抗擊八國聯軍》 抗擊過程 時間《辛丑條約》的簽訂 簽訂雙方 內容 影響 【檢測提升 鞏固新知】 1.1893年,中國消費品原料進口占進口總額的13%,到1903年,這一比例上升到22.3%,導致中國近代消費品原料進口額增長的主要原因是(?D? ) A.中英《南京條約》的影響 B.中俄《璦琿條約》的影響 C.中日《馬關條約》的影響 D.《辛丑條約》的影響 2.有人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作為近代前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可以支持這一觀點的依據有(??C ) ①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開創了用條約形式使列強掠奪和奴役中國“合法化”的先例③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開始由商品輸出為主轉向資本輸出為主④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對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時間,解讀最準確的是(??B ) A.中國近代遭受外來侵略的全過程 B.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程 C.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和瓦解的歷史 D.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課后思】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共22張PPT)
部編版
八年級上冊
第7課
《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簽訂》
教學課件
熊——沙俄

太陽——日本

蛇——德國

虎——英國

鷹——美國

哈蟆——法國

漫畫:列強瓜分中國
新知導入
這幅“時局圖”和歷史漫畫“落后就要挨打”,生動形象地再現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與20世紀初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史實。列強為什么要發動這場侵華戰爭?他們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怎樣的滔天罪行?這場戰爭對古老而又落后的中國產生了什么重大影響呢?
學習目標
目標1:通讀教材,完成自學檢測,初步了解本課教材內容,并記錄疑惑點,培養自主學習及發現問題的能力。
目標2:閱讀教材,說出義和團興起的背景及發展過程;小組合作討論,分析義和團運動的口號及其進步與局限性。培養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重點)
目標3:閱讀教材,說出八國聯軍侵華的時間、參與國;觀察課件中圖片,說出侵華的過程,認識到帝國主義侵華的罪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重點)
目標4:閱讀教材,小組合作討論:列舉《辛丑條約》的內容,分析其對中華民族造成的嚴重危害。通過回顧所學知識,將《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對比分析,理解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重點、難點)
自主學習
【自學質疑】結合教材,自主學習本課知識,完成自學檢測試題,并將疑惑點記錄反饋老師。
義和團運動
背景
19世紀末,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和外國傳教士活動的猖獗
義和團組成部分
義和團
山東、直隸一帶的義和拳
民間秘密結社
練拳習武的組織
新知講解
義和團運動的發展過程
(1)清政府招撫義和團,并承認其合法地位
(2)粘貼文告,揭露帝國主義的侵略罪行;搗毀教堂、拆毀鐵路、砍斷電線,表達對外國侵略者的憤怒。

(3)到1900年,義和團控制了京津
地區。
義和團運動
口號 “扶清滅洋”
性質 具有廣泛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

結果 慈禧下令絞殺義和團,并無恥地請求外國人“助絞”,義和團運動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
失敗原因 中外反動勢力的鎮壓
影響 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不甘屈服于列強的決心。
小組合作討論:閱讀教材,分析義和團運動的口號及其進步與局限性。
扶清滅洋

扶清

這反映了義和團是愛國性,但是也說明了義和團對清政府的本質認識不清,對它抱有幻想。
滅洋

鮮明的表達了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的斗爭意志,但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新知講解
抗擊八國聯軍
原因:
時間:
目的:
侵略者:
頭目:

1900年6月
鎮壓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
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
以鎮壓義和團運動為借口,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
西摩爾,瓦德西
新知講解
侵華過程:
天津

北京
廊坊被圍

狼狽逃回
(統帥:西摩爾)
攻陷大沽炮臺

攻占天津

攻占北京
(統帥:瓦德西)
八國聯軍進軍路線圖



廊坊











西摩爾 英國遠東艦隊司令,于1900年6月10日凌晨,率兵自塘沽下艦,兵鋒直指京,對中國不宣而戰。  
瓦德西 1900年任八國聯軍統帥,指揮侵略軍殘酷鎮壓義和團,屠殺中國人民,脅迫清政府接受議和大綱。
北京淪陷后,清朝統治者是如何應對的?義和團運動的結果如何?
慈禧太后西逃,下令剿殺義和團,并請求八國聯軍“助剿”。
八國聯軍殺害義和團團民
義和團運動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了。
閱讀課本后將照片按照先后順序排好,并簡單說一下經過。
西摩爾率領八國聯軍進攻天津
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大沽炮臺
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率軍進入紫禁城
義和團在廊坊狙擊八國聯軍
西摩爾率領八國聯軍進攻天津
1
2
3
4
5
合作探究
《辛丑條約》的簽訂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與德、俄、英、法等十一個帝國主義國家簽訂了空前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這就是李鴻章和慶親王奕劻代表清政府與各國列強簽約時的情景。
新知講解
《辛丑條約》的簽訂(1901年)
內容 危害
經濟 賠款白銀4.5億兩
政治 嚴禁人民反帝
軍事 拆毀炮臺;駐扎要地
外交 劃定使館界
加劇人民的貧困和經濟的凋敝
清政府進一步成為列強的幫兇
清政府完全處于列強控制,失去軍事自主權
清政府處于列強監控下
影響:《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對比三大條約的內容、影響,思考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過程。






《南京條約》
《馬關條約》
簽訂國家
賠款
土地
其它
影響
中英
中日
《辛丑條約》
中與英俄德法美日意奧等國
2100萬銀元
2億兩白銀
4.5億兩白銀,本息共計9.8億兩
割香港島
割臺、澎、遼
劃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區
五口通商
通商;設廠
嚴禁反帝活動;拆毀軍事防線,允許列強派兵進駐沿線要地
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
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合作探究

各國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激起了人民的反抗,義和團反帝運動興起。由于義和團運動威脅了帝國主義列強的在華利益,八國聯軍于1900年春發動侵華戰爭,最終侵入北京城,進行燒殺搶掠。昏庸無能的清政府戰后被迫與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讓我們深切地體會到落后就要挨打。作為學生的你們,要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努力學習,為自己、為祖國努力。
課堂總結
抗擊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侵占北京

背景: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發展到京津地區,斗爭矛頭直指帝國主義侵略勢力
1900年6月,英、法、俄、德、美、日、意、奧八國借口中國“內亂”危及到其在華利益,因此組成聯軍大舉入侵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辛丑條約》

簽訂的時間:1901年9月
簽訂的雙方:清政府同11國代表
條約的內容:
條約的影響: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中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板書設計
謝謝觀賞!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7課《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同步訓練試卷
(解析版)

一、選擇題
1.抄本是歷史研究的重要資料來源。某抄本中有這樣幾句話:“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體仙人藝,定滅洋人一掃平。”這幾句話反映的是( )
A.太平天國運動目的的具體體現 B.洋務派力圖自強的決心
C.義和團運動的反帝性和落后性 D.維新派志士的信心和勇氣
【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中“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體仙人藝,定滅洋人一掃平”等信息,可知這些都是義和團愚昧迷信和盲目排外的表明,即具有反帝性和落后性,C項符合題意。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他選項可知,A項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是反封建反侵略,與題意不符;B項洋務運動主要是學習西方縣級科學技術的運動;D項維新派進行的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與題意不符。故選C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理解材料內容,義和團曾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滅洋”,鮮明地表達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意志,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則反映出義和團對清政府的本質認識不清。
2.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的直接目的是( )
A.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B.維護清王朝統治
C.迫使清政府妥協 D.鎮壓義和團運動反抗侵略的斗爭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900年6月,為鎮壓義和團的反帝愛國運動,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2000多人,由英國海軍司令西摩爾率領,從天津向北京進犯。故此題選D。
3.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下列哪一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 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故此題選D。
4.近代史上,英國發動或參與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有( )
①鴉片戰爭②第二次鴉片戰爭③甲午中日戰爭④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甲午中日戰爭是日本侵略中國,與英國無關, ③不符合題意,A、C、D三項排除。英國單獨發動鴉片戰爭,和法國一起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和美、德等七國發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仔細審查①②④符合題意,故此題選B。
5.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最主要的表現是( )
A.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B.中國內地向外國侵略者開放
C.把鐵路修筑權出賣給帝國主義 D.保證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901年清政府與八國簽訂了《辛丑條約》,規定保證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標志著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D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D。
6.1840年英軍封鎖珠江口;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洋務運動提出“自強求富”的口號;義和團運動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對上述材料所體現的歷史主線最準確的概括是( )
A.西方侵華史 B.列強侵華與中國人民的救亡圖存
C.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D.中國人民探索史
【答案】B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840年的鴉片戰爭后使中國開始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完全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淵。面對中華民族的危機,中國社會各階層開始了救亡圖存抗爭和探索,B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B。
點睛:專題復習近代史上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戰爭。包括時間、經過、結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7.1901年,李鴻章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數十年內,(國家)每有一次構釁,必多一次吃虧。上年事變之來尤為倉促,創深痛劇,薄海驚心。”“上年事變”指的是 (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答案】D根據材料中的時間1901年,可知“上年事變”指的是1900年,依據所學知識分析選項可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于1900年。A項的時間是1840年到1840年;B項的時間是1856年到1860年;C項的時間是1894年到1895年。故選D。
8.義和團運動的性質是( )
A.反帝愛國運動 B.維新變法運動 C.反封建的農民運動 D.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運動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義和團運動的性質”,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義和團運動以扶清滅洋的口號,反映義和團運動的性質是農民反帝愛國運動. 義和團運動一定程度上粉碎了列強瓜分中國的企圖;因此只有選項A符合題意,故選A。
9.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發展到( )
A.濟南 B.上海 C.京津地區 D.南京
【答案】C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義和團源自于山東、直隸等地的義和拳等民間的秘密結社,從1898年秋山東人民反洋教斗爭開始,到1900年負擔起抗擊八國聯軍的任務而進入高潮。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侵入京津地區,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在廊坊展開了狙擊戰,所以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發展到京津地區,故選C。
10.近代史上,不平等條約是列強套在中華民族脖子上的沉重枷鎖。下列條約中,規定東交民巷不準中國人居住的不平等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答案】D
【解析】試題分析: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丑條約》的認識。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中國戰敗,1901年簽訂了《辛丑條約》。《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因此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
11.116 年前,在冒著硝煙的大炮下,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了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該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答案】D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辛丑條約》的認識。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中國戰敗,1901年簽訂了《辛丑條約》。《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BC不符合題意,選項中D符合題意,故選D。
12.下圖是某一條約簽訂的情景,該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精神屈辱最深沉的不平等條約。它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個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答案】D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聯系已學知識可知《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精神屈辱最深沉,從而給中國人民帶來空前災難的不平等條約。確立了清政府為 帝國主義列強的忠實奴仆的地位,從此,清政府成為資本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它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答案選D
13.對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時間,解讀準確的是( )

A.1842年,中英之間爆發鴉片戰爭
B.1895年,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1901年,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
D.1901年,中國被迫簽訂《辛丑條約》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近代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的史實。1842年鴉片戰爭結束;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化程度;1856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1901年,中國被迫簽訂《辛丑條約》,所以D項正確。
14.1949年2月人民解放軍全副武裝通過東交民巷時,全世界都讀懂了這劃時代的意義。這意味著勝利的中國人民擺脫了下列哪一不平等條約的束縛?( )
A.《南京條約》 B.《馬關條約》 C.《辛丑條約》 D.《璦琿條約》
【答案】C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辛丑條約》的理解。1900年,帝國主義國家以鎮壓義和團運動為借口,發起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將北京東交民巷劃為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故本題答案選C
15.“為了滿足軍士的貪婪,各國將領允許士兵在北京城無所顧忌地燒殺搶掠三日。古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蹂躪和摧殘。地安門至西安門的房屋被焚毀殆盡,前門至東四牌樓也是滿目荒涼……”材料描述的是( )
A.八國聯軍的暴行 B.英法聯軍的暴行 C.美日軍隊的暴行 D.日軍旅順大屠殺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相關內容。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第二次被攻占和劫掠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日軍旅順大屠殺和北京無關。分析題文的“各國將領允許士兵在北京城無所顧忌地燒殺搶掠三日”可知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



二、綜合題
16.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拆鐵道,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船。大法國,心膽寒,英美德俄盡消然。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江山。
──《只因鬼子鬧中原》揭帖
材料二:西歷本年二月初一日,上諭以永禁或設或入與諸國仇敵之會,違者皆斬……如復滋傷害諸國人民之事,或再有違約之行,必須立時彈壓懲辦,否則該管之員,即行革職,永不敘用。
——《辛丑條約》
(1)材料一中的義和團最早興起于哪里?他們斗爭的主要對象是誰?
【答案】山東。帝國主義侵略勢力。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義和團最早興起于山東;義和團運動主要的斗爭對象是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反對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瓜分狂潮。
點睛:第一問,根據所學知識直接回答即可;

(2)材料二相關條約是在哪一次侵華戰爭后簽訂的?材料二條款反映了《辛丑條約》的哪一內容?該條約對中國近代歷史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答案】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西方列強進一步控制了中國,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丑條約》是在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后簽訂的;根據材料中“永禁或設或入與諸國仇敵之會,違者皆斬”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條款反映了《辛丑條約》中的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的內容;《辛丑條約》使西方列強進一步控制了中國,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點睛:第二問,根據材料內容結合《辛丑條約》的條款可以分析出材料內容體現的是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再依據所學答出《辛丑條約》的影響即可。





(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歷史事件有何聯系。
【答案】義和團運動興起引發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在這次戰爭戰敗后,被迫簽署了《辛丑條約》。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義和團運動興起引發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戰敗后,1901年被迫簽署了《辛丑條約》。
點睛:第三問,甲午中日戰爭后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為了反對列強的瓜分,興起了義和團運動,為了鎮壓義和團出現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最終清政府戰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17.材料分析題
近代前期,中華大地列強入侵,狼煙四起,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走進那段不堪回顧的往事,探究屈辱與抗爭的歷史。
[連環“話”抗爭]






( 1 )兩幅連環畫反映了中國近代哪個階級反抗外來侵略的史實?連環畫承載的歷史事件在近代歷史上起了怎樣共同的作用?
【答案】農民階級。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者,阻礙了列強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
【解析】第一問依據所學可知,兩幅連環畫反映了中國近代農民階級反抗外來侵略的史實;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義和團運動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者,阻礙了列強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



材料一 法國大作家雨果日記里記載:“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洗劫,另一個放火焚燒。... 在歷史的審判臺前,一個強盜叫作法國,另一個則叫作英國。”
材料二 1900年1月20曰的日記里,瓦德西記載:“很遺憾那么多珍貴物品被以最粗魯的方式對待,都被毀掉了……很幸運德軍沒有參與官方的搶劫行為。因為在天津之戰中我們只有300人參加,而且事后根本沒有進城。而北京,德軍是在搶 劫結束之后很久才到達的……在國內如果人們想象這場戰爭是為傳播基督教文明和生活方式的話,他們肯定要感到幻滅了。自從三十年戰爭和路易十四時代的劫掠以來,還沒有像這樣的。”

( 2 )雨果和瓦德西日記里分別記載了列強發動哪次侵華戰爭的史實?兩則日記中共同揭露了列強侵華的哪一罪行?
[漫畫“聚”條約]

注:繃帶上的字為: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伊犁條約……
【答案】雨果:第二次鴉片戰爭;瓦德西: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兩則日記中共同揭露了列強侵華占領北京城,洗劫北京的罪行。
【解析】第一問依據材料信息: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洗劫,另一個放火焚燒。... 在歷史的審判臺前,一個強盜叫作法國,另一個則叫作英國可知,雨果表述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侵入北京,火燒圓明園;瓦德西描寫的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兩則日記中共同揭露了列強侵華占領北京城,洗劫北京的罪行。

( 3 )以上漫畫繃帶中“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共同涉及哪一對華問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這三大不平等條約的影響。
【答案】賠款問題。《南京條約》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馬關條約》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解析】第一問依據所學可知,《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都涉及到賠款問題;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南京條約》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馬關條約》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 4 )通過以上活動與探究,你能得出哪些感悟與認識?
【答案】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弱國無外交”;列強侵華是造成近代中國貧窮落后的根源
【解析】開放性題目,依據所學可知,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弱國無外交”;列強侵華是造成近代中國貧窮落后的根源。



1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也。
              ——瓦德西給德皇威廉二世的報告
材料二 中國此后仍須以華人治華地,凡有意開通中國之人,應須小心謹慎,團匪之事即可取以為鑒。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待中國也。
        ——英國外交副大臣勃羅疊立克在議會中的演說
材料三 當初次之失敗也,舉國輿論莫不目予輩為亂臣賊子、大逆不道,詛咒謾罵之聲,不絕于耳,吾人足跡所到,凡認識者,幾視為毒蛇猛獸,而莫敢與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敗之后,則鮮聞一般人之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較,差若天淵。
                   ——孫中山《建國方略》
(1)材料一中的瓦德西是什么人?他是在什么背景下寫這份報告的?
【答案】人物:八國聯軍統帥,率軍侵華的頭目之一。背景:他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遭到義和團頑強抵抗后寫了這份報告。
【解析】根據材料一“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瓦德西是八國聯軍統帥,他在給德皇的報告中供認“中國此次所遭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遠不能查出”。因此材料一中的瓦德西是八國聯軍統帥,率軍侵華的頭目之一。他寫這份報告的背景是:他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遭到義和團頑強抵抗后寫了這份報告。




(2)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主張什么?他們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主張?
【答案】主張:都主張列強不直接瓜分中國,而采取“以華治華”的策略侵略和控制中國。
原因:義和團運動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狂妄計劃。
【解析】根據材料一、材料二“中國此后仍須以華人治華地,凡有意開通中國之人,應須小心謹慎,團匪之事即可取以為鑒。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待中國也”可知,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主張:列強不直接瓜分中國,而采取“以華治華”的策略侵略和控制中國。原因:義和團運動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狂妄計劃。


(3)材料三中的“庚子失敗”指的是什么事件?
【答案】事件: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戰敗求和。
【解析】根據材料三“惟庚子失敗之后,則鮮聞一般人之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較,差若天淵”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庚子年”是1900年,因此“庚子失敗”指的事件是: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戰敗求和。




(4)“庚子失敗”對中國社會有什么危害?
【答案】危害: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解析】根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庚子失敗”后,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等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主要內容是,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對中國社會的危害是: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7課《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同步訓練試卷
(解析版)

一、選擇題
1.抄本是歷史研究的重要資料來源。某抄本中有這樣幾句話:“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體仙人藝,定滅洋人一掃平。”這幾句話反映的是( )
A.太平天國運動目的的具體體現 B.洋務派力圖自強的決心
C.義和團運動的反帝性和落后性 D.維新派志士的信心和勇氣
2.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的直接目的是( )
A.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B.維護清王朝統治
C.迫使清政府妥協 D.鎮壓義和團運動反抗侵略的斗爭
3.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下列哪一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4.近代史上,英國發動或參與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有( )
①鴉片戰爭②第二次鴉片戰爭③甲午中日戰爭④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最主要的表現是( )
A.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B.中國內地向外國侵略者開放
C.把鐵路修筑權出賣給帝國主義 D.保證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6.1840年英軍封鎖珠江口;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洋務運動提出“自強求富”的口號;義和團運動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對上述材料所體現的歷史主線最準確的概括是( )
A.西方侵華史 B.列強侵華與中國人民的救亡圖存
C.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D.中國人民探索史
7.1901年,李鴻章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數十年內,(國家)每有一次構釁,必多一次吃虧。上年事變之來尤為倉促,創深痛劇,薄海驚心。”“上年事變”指的是 (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8.義和團運動的性質是( )
A.反帝愛國運動 B.維新變法運動 C.反封建的農民運動 D.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運動
9.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發展到( )
A.濟南 B.上海 C.京津地區 D.南京
10.近代史上,不平等條約是列強套在中華民族脖子上的沉重枷鎖。下列條約中,規定東交民巷不準中國人居住的不平等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1.116 年前,在冒著硝煙的大炮下,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了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該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2.下圖是某一條約簽訂的情景,該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精神屈辱最深沉的不平等條約。它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個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3.對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時間,解讀準確的是( )

A.1842年,中英之間爆發鴉片戰爭
B.1895年,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1901年,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
D.1901年,中國被迫簽訂《辛丑條約》
14.1949年2月人民解放軍全副武裝通過東交民巷時,全世界都讀懂了這劃時代的意義。這意味著勝利的中國人民擺脫了下列哪一不平等條約的束縛?( )
A.《南京條約》 B.《馬關條約》 C.《辛丑條約》 D.《璦琿條約》
15.“為了滿足軍士的貪婪,各國將領允許士兵在北京城無所顧忌地燒殺搶掠三日。古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蹂躪和摧殘。地安門至西安門的房屋被焚毀殆盡,前門至東四牌樓也是滿目荒涼……”材料描述的是( )
A.八國聯軍的暴行 B.英法聯軍的暴行 C.美日軍隊的暴行 D.日軍旅順大屠殺

二、綜合題
16.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拆鐵道,拔線桿,緊急毀壞火輪船。大法國,心膽寒,英美德俄盡消然。洋鬼子,盡除完,大清一統靖江山。
──《只因鬼子鬧中原》揭帖
材料二:西歷本年二月初一日,上諭以永禁或設或入與諸國仇敵之會,違者皆斬……如復滋傷害諸國人民之事,或再有違約之行,必須立時彈壓懲辦,否則該管之員,即行革職,永不敘用。
——《辛丑條約》
(1)材料一中的義和團最早興起于哪里?他們斗爭的主要對象是誰?





(2)材料二相關條約是在哪一次侵華戰爭后簽訂的?材料二條款反映了《辛丑條約》的哪一內容?該條約對中國近代歷史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歷史事件有何聯系。





17.材料分析題
近代前期,中華大地列強入侵,狼煙四起,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走進那段不堪回顧的往事,探究屈辱與抗爭的歷史。
[連環“話”抗爭]






( 1 )兩幅連環畫反映了中國近代哪個階級反抗外來侵略的史實?連環畫承載的歷史事件在近代歷史上起了怎樣共同的作用?





材料一 法國大作家雨果日記里記載:“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洗劫,另一個放火焚燒。... 在歷史的審判臺前,一個強盜叫作法國,另一個則叫作英國。”
材料二 1900年1月20曰的日記里,瓦德西記載:“很遺憾那么多珍貴物品被以最粗魯的方式對待,都被毀掉了……很幸運德軍沒有參與官方的搶劫行為。因為在天津之戰中我們只有300人參加,而且事后根本沒有進城。而北京,德軍是在搶 劫結束之后很久才到達的……在國內如果人們想象這場戰爭是為傳播基督教文明和生活方式的話,他們肯定要感到幻滅了。自從三十年戰爭和路易十四時代的劫掠以來,還沒有像這樣的。”

( 2 )雨果和瓦德西日記里分別記載了列強發動哪次侵華戰爭的史實?兩則日記中共同揭露了列強侵華的哪一罪行?
[漫畫“聚”條約]

注:繃帶上的字為: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伊犁條約……





( 3 )以上漫畫繃帶中“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共同涉及哪一對華問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這三大不平等條約的影響。






( 4 )通過以上活動與探究,你能得出哪些感悟與認識?





1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也。
              ——瓦德西給德皇威廉二世的報告
材料二 中國此后仍須以華人治華地,凡有意開通中國之人,應須小心謹慎,團匪之事即可取以為鑒。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待中國也。
        ——英國外交副大臣勃羅疊立克在議會中的演說
材料三 當初次之失敗也,舉國輿論莫不目予輩為亂臣賊子、大逆不道,詛咒謾罵之聲,不絕于耳,吾人足跡所到,凡認識者,幾視為毒蛇猛獸,而莫敢與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敗之后,則鮮聞一般人之惡聲相加。而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較,差若天淵。
                   ——孫中山《建國方略》
(1)材料一中的瓦德西是什么人?他是在什么背景下寫這份報告的?





(2)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主張什么?他們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主張?





(3)材料三中的“庚子失敗”指的是什么事件?





(4)“庚子失敗”對中國社會有什么危害?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化县| 新乐市| 滕州市| 五莲县| 陆丰市| 合山市| 平凉市| 苏州市| 秦安县| 保康县| 商丘市| 留坝县| 靖州| 长宁县| 延寿县| 舒兰市| 莱芜市| 抚州市| 宜昌市| 龙门县| 石阡县| 邛崃市| 凤凰县| 平舆县| 大冶市| 乡宁县| 广平县| 孟津县| 通榆县| 宁南县| 宜春市| 石泉县| 沂水县| 册亨县| 安泽县| 三明市| 扎鲁特旗| 德庆县| 福鼎市| 根河市| 班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