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七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1識記戰國七雄的名稱,理解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兼并戰爭,了解這一時期的社會變化2掌握商鞅變法的背景、主要內容及作用, 認識改革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3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況、構成、功能和意義學習目標三家分晉晉魏趙韓田氏代齊齊秦燕楚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一、戰國七雄:匈奴晉趙魏韓三 家 分 晉齊晉桂陵之戰、馬陵之戰、 長平之戰戰國時期的著名戰役:趙齊桂陵大梁龐涓,快回來!魏救命啊!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龐涓孫臏魏齊 公元前341年,齊魏兩國又發生了馬陵之戰。齊國仍以孫臏為軍師,魏國又派龐涓帶兵10萬迎戰。孫臏主動后撤,采用減灶計(第一天,在撤出營地留下的軍灶,足夠10萬人吃飯用;第二天留下的軍灶只5萬人吃飯用,第三天只夠3萬人吃飯用)。 龐涓察看軍灶變化,以為齊軍大量逃亡。于是,他輕敵猛進,追到馬陵。那時天已大黑,魏軍點火,見一棵樹上寫著“龐涓死于此樹之下”。這時齊軍萬箭齊發,魏軍主力被殲滅,龐涓拔劍自刎。從此,魏國大大削弱,齊國強大起來,孫臏名揚天下。 減灶計秦趙長平之戰商鞅其人商鞅(約公元前390~前338年)法家思想二、商鞅變法(4)支持者:公元前356年 (3)時間: 為適應社會政治經濟的變化,確立新的政治經濟秩序,以求富國強兵。(2)目的:(1)背景:秦孝公 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新興地主階級的勢力增強。4、商鞅變法秦國變法舌戰圖變革是曲折的,充滿阻力的,但歷史向前發展必須變革。青年一代必須從小就樹立勇于變革、積極實踐的精神,才能與時俱進,順應這個變革的時代。秦孝公改革派舊貴族百 姓立木為信商鞅立木為信你知道“立木為信”的故事嗎?商鞅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軍功獎勵耕織建立縣制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按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特權由國君直接派遣官吏治理4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1)、改革土地制度;——使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建立。2)、獎勵耕戰;——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勞動積極性, 促進經濟的發展。3)、獎勵軍功;——有利于提高軍隊的戰斗力。4)、建立縣制;——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性質:商鞅變法是一場比較徹底的地主階級改革5商鞅變法內容的作用以及性質(6)作用: 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它是什么時候,由誰修建的呢?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時間:公元前256年主持修筑者:秦國蜀郡郡守李冰功能:大型水利工程影響:都江堰是一座……。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將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調節內、外江流量排泄進入內江過量的洪水和泥沙控制內江的喉嚨水旱從人,不知饑謹,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華陽國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07課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1.ppt 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