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98張PPT)2019-2020學年度《道德與法治》導學案八年級(上) 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則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第三框 善用法律中學道德與法治第一步:新課導入(展示目標,明確方向)1.懂得運用法律武器,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知道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3.正確認識訴訟,了解訴訟的三種類型。4.懂得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既要勇敢又要機智。第二步:自主學習(預習導學,不看不講)探究活動一:【理清線索,梳理要點】中學道德與法治1、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該怎樣做?(1)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我們要了解一些能夠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如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在遇到法律問題是獲得即時有效的法律幫助。(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我們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中學道德與法治2、訴訟的含義是什么?訴訟是人民法院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和沖突的活動。中學道德與法治3、訴訟的作用有哪些?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中學道德與法治4、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訴訟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決問題,或者認定只有通過訴訟途徑才能維護合法利益,我們就要使用訴訟手段,通過打官司討回公道。中學道德與法治5、訴訟的類型及其各自的含義是什么?中學道德與法治6、為什么要同違法犯罪作斗爭?(1)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2)當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中學道德與法治7、作為未成年人,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應該怎么做?我們身為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因此,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不僅要勇于斗爭,而且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中學道德與法治8、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常見方法有哪些?①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或爭取其他成人的幫助。②虛張聲勢,與違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③記住違法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④了解違法犯罪分子的去向。⑤保護好作案現場。中學道德與法治9、我們能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做些什么?我們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努力成為一名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第三步:合作學習(問題解答,不議不講)探究活動二:【交流討論,疑難解答】 中學生小華從超市出來,門口的報警器鳴叫起來,再次通過仍然鳴叫。隨后,小華被保安帶到一邊詢問,并強迫小華脫下衣服接受檢查。答:保安的做法是違法行為,侵犯了小華的人身自由權、名譽權和隱私權。運用你的經驗中學道德與法治中學道德與法治你對此事的看法是什么?①超市保安強迫小華脫下衣服接 受檢查,侵犯了小華的人格尊嚴權,因此商場應該向小華賠禮道歉。②小華及家人應積極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中學道德與法治如果你是小華的朋友,你會怎樣幫助他討回公道?可以與商場協商,也可以向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或者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小華的合法權益。 ①與超市協商解決,要求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失費;②打110電話報警;③向新聞媒體反應;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及時尋求法律救助「提示」中學道德與法治1.遇到侵害,依法求助(1)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用法律與人打交道。中學道德與法治鏡頭一 高三學生王某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傷,遂糾集幾個人將李某打成重傷。結果,王某因故意傷害罪受到法律的制裁。探究與分享中學道德與法治鏡頭二 某村農民因村干部想毀約,于是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同村干部據理力爭,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中學道德與法治針對鏡頭一中的情形可以報警,也可以向家長或老師尋求幫助。針對鏡頭二中的情形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維護合法權益。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中學道德與法治遇到此類情形,你會怎么應對?(2)法律服務機構: ①法律服務所 ②律師事務所 ③公證處 ④法律援助中心中學道德與法治中學道德與法治中學道德與法治中學道德與法治中學道德與法治 法律服務機構服務內容:△法律服務所:寫文書,出主意等。△律師事務所:處理法律事務、打官司、辯護等△公證處:依據法律和事實證明合同、遺囑、身 份等情況的真實性、合法性。△法律援助中心:“弱者的保護神”。中學道德與法治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中學道德與法治(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 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中學道德與法治“公檢法” 中學生小峰自創歌詞獲獎,獎項卻被參加復評工作的李某給了其他人。小峰以侵犯自己的著作權,一紙訴狀將李某和張某告到法院。 小峰是通過什么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答:訴訟探究與分享中學道德與法治訴訟通常分為三種類型: 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 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民事案件和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公民與公民)中學道德與法治 俗稱“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照司法訴訟程序解決行政爭議案件的活動。訴訟通常分為三種類型: 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公民與行政機關)中學道德與法治 國家司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實、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動。訴訟通常分為三種類型: 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犯罪案件)中學道德與法治案例一:陸先生在為自己創辦的公司取名時,以“資本家” 三字為公司冠名,他的申請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駁回。陸先生一紙訴狀將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告上法庭。案例二:被告人單某,自1993年6月起至1994年9月,連續盜用了20多個企業、事業單位停放在路旁的大小卡車28輛作為犯罪工具,到14個菜場和食品廠等單位盜竊20余次,共竊得豬肉、海鮮、蔬菜等副食品及食油、工業用銅、自行車等財物,價值人民幣6000余元。 案例三:某校一名高中生,騎自行車去看電影。到了電影院門口,他把自行車鎖好放在電影院門前的存車處,并向看車的阿姨交了兩角錢的存車費,看完電影去取車,發現車沒有了。他問看車的阿姨,阿姨說不知道。當即要求賠車,可是看車的阿姨卻說,她不承擔賠車的責任。于是他將看車人告上法庭。 行政訴訟刑事訴訟民事訴訟中學道德與法治以下案例屬于哪種訴訟類型?案例四: 甲起訴乙,要求乙償付欠甲的借款;乙辯稱借甲一萬元不假,但已歸還,由于借款時沒有給甲寫借條,因此還款時也未向甲要收據。但甲否認乙還了此借款。雙方均未提交證據。民事訴訟中學道德與法治案例五: 2017年5月5日,北京市國土資源局接到群眾舉報,稱孫某未經政府批準,擅自占用集體土地建房,遂于2017年5月9日正式對此案立案受理,決定沒收孫某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所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7930.34平方米,并處罰款人民幣12萬元。孫某某不服北京市國土資源局作出的處罰決定,向法院提起訴訟。行政訴訟中學道德與法治案例六: 甲某,16歲;乙某,17歲。一日,甲與乙因故發生口角,經當時在場的丙勸說無效,繼而打斗。甲用石塊砸乙頭部,致使乙當場倒地昏迷,后被送往醫院。法醫丁對乙的傷情作了鑒定,鑒定結論為重傷致殘。乙某的母親向法院提起訴訟。刑事訴訟中學道德與法治(5)小結: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途徑)?A.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 B.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C.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中學道德與法治 快遞員小張到出租屋送快遞時,發現屋內的幾個人正用手機或電腦與外界聯系,懷疑他們在實施電信詐騙。小張悄悄觀察,不動聲色地離開出租屋后,及時撥打電話報警。探究與分享中學道德與法治中學道德與法治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侵害他人的違法犯罪行為,你會怎么做?說說你的理由。我會機智勇敢地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理由: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當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2.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 (1)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 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必要性)中學道德與法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 為了使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相關鏈接中學道德與法治 辨析:青少年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要敢于硬拼,血戰到底。【分析】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理由:見義勇為作為高尚的品質,歷來受到全社會的褒揚和敬佩。但是,我們身為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因此,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不僅要勇于斗爭,而且要善于斗爭,才能最有效地打擊犯罪。易混易錯:中學道德與法治 1.忍氣吞聲:只能助長歹徒的囂張氣焰,害人害己。 2.與歹徒殊死搏斗:在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有可能使自己受到更大的傷害。面對不法侵害,兩種極端行為最不可取:忍讓與報復。見義智為 3.與歹徒斗智斗勇:既能保護自己,又能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中學道德與法治(2)見義勇為作為高尚的品質,歷來受到全社會的褒揚和敬佩。 未成年人中學道德與法治見義巧為或見義智為 小倩父親去世后,其叔叔掌握小倩父親所有遺產和證件,并以小倩是未成年人為借口,蠻橫霸占遺產。拓展空間中學道德與法治中學道德與法治小倩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尋求法律救助?小倩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也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第四步:探究學習(課堂測評,不練不講)探究活動三:【學以致用,知識考證】一、單項選擇題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1、下列不屬于為我們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專門機構是( )A.法律服務所B.居委會C.律師事務所D.法律援助中心B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2、八年級學生浩軒的母親早逝,父親去年也因為車禍離他而去。父親留下遺產十萬元和房子一套。父親去世后,多年不來往的叔叔堅決要求分割遺產。無奈之下,浩軒將叔叔告上法庭。浩軒將叔叔告上法庭的行為( )A.屬于行政訴訟B.是為了獲得遺產而不擇手段的表現C.是采用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的表現D.是采用訴訟手段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表現D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3、張某將自己的樓房出租給王某做生意。租期到期后,王某卻以諸多理由長期占用樓房,拒不歸還。張某應該( )A.向朋友求助,讓他們幫助自己搶回樓房B.采用最正規、最權威的非訴訟手段處理糾紛C.通過訴訟的方式,請求法院判決王某返還樓房D.通過訴訟的方式 請求法院追究王某的刑事責任C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4、青少年由于身心尚未成熟,社會經驗不足,因此在面對不法侵害時,往往處于被動地位而容易受到傷害。這要求我們( )①提高警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②面對不法侵害,學會忍氣吞聲③面對不法侵害,要善于斗爭④勇于斗爭,同違法犯罪分子展開殊死搏斗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②④C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5、訴訟俗稱“打官司”。它是人民法院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和沖突的活動。下列關于訴訟理解不正確的是( )A.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B.訴訟是維護我們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C.受到不法侵害,我們只能通過訴訟手段維護合法權益D.行政訴訟是解決行政糾紛的重要途徑C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6、李某借張某20 000 元錢不還,張某起訴到法院要求李某還錢;小王因故意殺人被檢察院起訴。上述材料中的兩種訴訟方式分別屬于( )A.刑事訴訟和民事訴忪B.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C.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D.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C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7、社會是復雜的,未成年人難免受到傷害。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可以采用非訴訟手段和訴訟手段來依法維權。對此下列觀點正確的有( )①非訴訟手段是保護我們權益的最后屏障②“打官司”指的是訴訟③訴訟通常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④刑事訴訟俗稱“民告官”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①③C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8、據研究報告顯示,農民工在受到不公平對待時,約63%的人表示氣憤,約60%的人會選擇“不干了或忍氣吞聲”。對此你給農民工的正確建議是( )A.到當地政府部門靜坐抗議B.到勞動仲裁機構提起訴訟C.通過訴訟途徑維護自身權益D.利用網絡發泄自己的不滿C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9、放學后,在離校門口不遠的地方,明軒看見幾個流里流氣的青年人把本班同學趙波圍住,準備對其進行毆打。面對這種情況,明軒的正確做法是 ( )A.迅速召集本班同學,與這幾個青年人搏斗,不讓趙波同學吃虧B.不予理睬,趙波得罪了他人,他就應該自己承擔責任C.及時報告給學校的老師或撥打110 報警D.為了保護本班同學,不顧一切挺身而出,獨自同不法青年搏斗C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10、一天晚上,八年級學生丹麗在回家的路上發現有兩個男青年一直尾隨著自己,于是她馬上走到行人較多的地方,并打電話讓爸爸接她回家。丹麗的做法是 ( )A.給爸爸添麻煩的錯誤行為B.提高警惕、防范侵害、保護自己的行為C.多此一舉,完全沒必要的行為D.不履行公民義務、縱容違法犯罪的行為B二、非選擇題中學道德與法治非選擇題11、中學生孫某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被一輛貨車撞傷,永遠失去了右腿。孫某的父母為此痛心不已,他們找到肇事司機要求賠償,但該司機對此置之不理,孫某的父母想起訴他,可對法律知識又知之甚少。中學道德與法治非選擇題(1)孫某的父母可以尋求哪些機構的幫助?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法律援助中心等。中學道德與法治非選擇題(2)孫某的父母可以通過哪些手段維護合法權益?①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②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中學道德與法治非選擇題12、在一輛長途客車上,有一個4 人團伙正在進行詐騙活動。其中一人拉開一罐飲料,第二個同伙喊道:“拉環上寫著中了特等獎!”另外兩名同伙慫恿一位60 多歲的老太太用手上的金戒指把飲料罐換過來。正當騙子們即將得手之際,乘坐這輛車的一位男青年挺身而出,揭露騙局。騙子們惱羞成怒,一起毆打這個男青年,并用尖刀把他刺傷 ……當時車廂內十多名乘客無人作聲,女售票員不知去向,司機打開車門,4 名歹徒乘機逃走。男青年在身中5 刀的情況下,不顧生命安危,在一位出租車司機的幫助下一邊撥打110 報警,一邊繼續追趕逃犯……中學道德與法治非選擇題(1)請你對這位男青年的行為進行評析。男青年勇斗歹徒, 是敢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表現, 值得我們稱贊和學習。中學道德與法治非選擇題(2)請你對袖手旁觀者的行為進行評析。袖手旁觀者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違法犯罪分子,同時也是自私自利的表現,應該受到道德的譴責。中學道德與法治非選擇題(3)作為中學生的你如果當時在場,會采取哪些方法與歹徒作斗爭?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常見的應對方法包括:及時撥打110 報警電話或爭取其他成人的幫助;虛張聲勢,與違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記住違法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了解違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護好作案現場;等等第五步:課后鞏固(展示提升,完善自我)探究活動四:【知識反饋,收獲心得】【教材助讀·自主學習】(略)《道德與法治能力培養與測試》(人教版)【課內探究·展示交流】《道德與法治能力培養與測試》(人教版)中學道德與法治探究一: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他們的觀點都是片面的。我們在遭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1)在遇到法律問題時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如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維護合法權益。(2)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如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3)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決問題,或者認定只有通過訴訟途徑才能維護合法權益,我們就要使用訴訟手段,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通過打官司討回公道。在自主學習“善用法律”這一課時的時候,小輝和小景對“如何依法維護合法權益”產生了不同的認識。你同意誰的觀點?請說明理由。中學道德與法治探究二: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1)見義勇為作為高尚的品質,歷來受到全社會的褒揚和敬佩。但是,我們身為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2)因此,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勇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用機智靈活的方式 ,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如及時撥打110 報警電話或爭取其他成人的幫助;虛張聲勢,與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記住歹徒的體貌特征;了解歹徒的去向;保護好作案現場,等等。(3)撥打110電話及時報警,能最有效地制止和打擊犯罪, 體現了見義勇為的精神,也是值得褒揚和敬佩的。看了上面的漫畫后,小剛產生了下面的疑惑。請你為他解答好嗎?【課時作業·高效訓練】《道德與法治能力培養與測試》(人教版)一、單項選擇題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1.如果你被人欺負,那并不代表你有什么不妥,你應該向有關部門求助,這是你的權利;如果你在學校受到欺負,學校有責任制止這種事;如果你在學校以外被騷擾或襲擊,警察有責任幫助你。這告訴我們 ( )。A.無論在什么地方,我們都會被人欺負B.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C.尋求警察幫助是保護我們權益的唯一途徑D.我們只能自己保護自己B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2.頻發的校園欺凌事件成為2016 年人們揮之不去的記憶。2016 年1月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提請批準逮捕的校園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 人,經審查,批準逮捕1 114 人,不批準逮捕759 人;受理移送審查起訴3 697 人,經審查,起訴2 337 人,不起訴650 人。面對校園暴力傷害,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A.忍氣吞聲,以免事態進一步擴大B.及時將自己受到的暴力傷害告訴家長、老師C.理智回避,盡可能不與對方發生直接沖突D.提醒對方所作所為是違紀違法行為A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3.在社會生活中,未成年人難免會受到傷害,常常需要幫助。下列能夠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關是( )。A.家庭、學校、社會、公安機關B.父母、老師、公安機關C.法律援助中心、律師事務所、公證處D.學校、司法機關、政府部門C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4.維護我們合法權益最正規、最權威的一種手段,也是保護我們的最后一道屏障的是( )。A.通過訴訟的方式來維護權益B.通過有關部門調解、仲裁解決爭議C.向政府部門尋求幫助以求解決問題D.自己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A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5.放學后,在學校門口不遠的地方,小明遇見一群形跡可疑的青年把本班同學張剛圍住,準備動手打人。面對這種情況,小明最好的做法是( )。A.迅速召集本班男生,與這群青年搏斗,不讓張剛同學吃虧B.不予理睬,張剛得罪了別人,他就應當自己承擔責任C.及時報告學校的老師或撥打110 報警D.為了保護本班同學,不顧一切挺身而出,獨自同這群不法青年拼到底C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6.遇到不法分子侵害、又沒有能力將其制服時,可以采取必要的求救和自救方法,如“呼救法”及時脫身。萬不得已時,最好()。A.順從不法分子,不予以抵抗B.爭取把損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利益C.繼續與不法分子作斗爭D.妥協,不抗爭B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7.教育部頒布的新《中小學生守則》,將原來的“遇到壞人壞事要及時報告,要敢于斗爭”中的“要敢于斗爭” 刪除。這一做法( )。A.違反了法律,是無效的B.表明與違法犯罪作斗爭不再是青少年的義務C.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D.要求青少年更巧妙地同違法犯罪作斗爭D二、非選擇題中學道德與法治8.觀察漫畫《據“法”力爭》,完成下列問題。中學道德與法治(1)漫畫中學生所依據的應該是我國保護未成年人的哪部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學道德與法治(2)漫畫帶給你怎樣的啟示?我國法律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中學道德與法治9 情境探究題。情境一:九年級學生小麗在傍晚回家的路上,被“黑車”司機劫持、囚禁,她趁司機不備,向家人發出求救短信獲得解救。(1)判斷:_______。(2)理由:____________。(1)正確。(2)小麗具有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并機智地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中學道德與法治情境二:一天中午,毛毛到學校門口的書店買文具,他看見班里小偉同學在買不健康的“口袋書”。(1)毛毛應該:_____________。(2)理由:_______________。(1)勸阻,向學校或有關部門反映。(2)看不健康的“口袋書”是不良行為,應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對同學負責,與違法行為作斗爭等。中學道德與法治情境三:有一天放學,毛毛看見年級其他班的幾個同學從網吧里走出來,背著書包往家趕。(1)曠課去網吧屬于_________行為。(2)這些行為有什么危害:________。(1)不良行為。(2)影響身心健康,荒廢學業,誘導違法犯罪。【微課堂講解(五)針對練習】《道德與法治能力培養與測試》(人教版)一、單項選擇題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1.有兩名女子在對面的交通信號燈處于紅燈狀態時帶頭快步從人行橫道斑馬線走了過來,路口執勤的交警發現后,立即上前對她們的違法行為進行了制止并處以罰款。因為這兩名女子的行為屬于( )。A.民事違法行為B.刑事違法行為C.行政違法行為D.不良行為C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2.近年來,明星吸毒違法案件屢見報瑞,造成了嚴重的不良社會影響。這給我們的啟示有( )。①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能做,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②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違法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③要抵制不良行為,因為不良行為必然導致犯罪④這些明星吸毒的行為是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國家應當依法處置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C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3.違法行為不一定就是犯罪。判斷是不是犯罪,關鍵在于行為人的行為是不是( )。A.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B.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C.法律規定應該做而不做的D.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D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4.周某犯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犯濫用職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罰,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上述判決中屬于附加刑的是()。A.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有期徒刑B.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C.剝奪政治權利、罰金D.罰金、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驅逐出境B中學道德與法治單項選擇題5.某農民工為要回被拖欠的工資,爬上樓頂以死威脅老板,引起眾人圍觀,后被公安民警解救下來。在有關部門的干預下,他要回了自己的工資,卻因擾亂社會秩序被拘留了七天。這一事例說明( )。A.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經常會受到侵害B.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容侵犯C.公民要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D.公民可以用任何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CBYE2019-2020學年度《道德與法治》導學案課題:八年級(上) 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則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 第三框 善用法律 課型:新授課 班級:_____小組:_______姓名:_______第一步:新課導入 (展示目標,明確方向)1.懂得運用法律武器,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知道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3.正確認識訴訟,了解訴訟的三種類型。4.懂得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既要勇敢又要機智.第二步:自主學習(預習導學,不看不講)探究活動一:【理清線索,梳理要點】1、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該怎樣做?(1)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我們要了解一些能夠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如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在遇到法律問題是獲得即時有效的法律幫助。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我們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2、訴訟的含義是什么?訴訟是人民法院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和沖突的活動。 3、訴訟的作用有哪些?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 4、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訴訟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決問題,或者認定只有通過訴訟途徑才能維護合法利益,我們就要使用訴訟手段,通過打官司討回公道。5、訴訟的類型及其各自的含義是什么?6、為什么要同違法犯罪作斗爭?(1)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2)當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 7、作為未成年人,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應該怎么做?我們身為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因此,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不僅要勇于斗爭,而且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8、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常見方法有哪些?①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或爭取其他成人的幫助。 ②虛張聲勢,與違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③記住違法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 ④了解違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⑤保護好作案現場。9、我們能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做些什么?我們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努力成為一名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第三步:合作學習(問題解答,不議不講)探究活動二:【交流討論,疑難解答】【運用你的經驗】中學生小華從超市出來,門口的報警器鳴叫起來,再次通過仍然鳴叫。隨后,小華被保安帶到一邊詢問,并強迫小華脫下衣服接受檢查。答:保安的做法是違法行為,侵犯了小華的人身自由權、名譽權和隱私權。你對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①超市保安強迫小華脫下衣服接 受檢查,侵犯了小華的人格尊嚴權,因此商場應該向小華賠禮道歉。 ②小華及家人應積極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如果你是小華的朋友,你會怎樣幫助他討回公道? 可以與商場協商,也可以向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或者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小華的合法權益。 「提示」①與超市協商解決,要求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失費; ②打110電話報警; ③向新聞媒體反應; 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及時尋求法律救助1.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1)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用法律與人打交道。 【探究與分享】鏡頭一高三學生王某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傷,遂糾集幾個人將李某打成重傷。結果,王某因故意傷害罪受到法律的制裁。鏡頭二某村農民因村干部想毀約,于是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同村干部據理力爭,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遇到此類情形,你會怎么應對? 針對鏡頭一中的情形可以報警,也可以向家長或老師尋求幫助。針對鏡頭二中的情形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維護合法權益。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2)法律服務機構: ①法律服務所 ②律師事務所 ③公證處 ④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服務機構服務內容:△法律服務所:寫文書,出主意等。△律師事務所:處理法律事務、打官司、辯護等△公證處:依據法律和事實證明合同、遺囑、身 份等情況的真實性、合法性。△法律援助中心:“弱者的保護神”。?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中學道德與法治?(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 公安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 “公檢法”【探究與分享】中學生小峰自創歌詞獲獎,獎項卻被參加復評工作的李某給了其他人。小峰以侵犯自己的著作權,一紙訴狀將李某和張某告到法院。小峰是通過什么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答:訴訟 訴訟通常分為三種類型: 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訴訟通常分為三種類型: 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 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民事案件和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公民與公民)中學道德與法治?? 俗稱“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照司法訴訟程序解決行政爭議案件的活動。訴訟通常分為三種類型: 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公民與行政機關)中學道德與法治?? 國家司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實、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動。訴訟通常分為三種類型: 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犯罪案件)中學道德與法治?以下案例屬于哪種訴訟類型?案例一:陸先生在為自己創辦的公司取名時,以“資本家” 三字為公司冠名,他的申請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駁回。陸先生一紙訴狀將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告上法庭。案例二:被告人單某,自1993年6月起至1994年9月,連續盜用了20多個企業、事業單位停放在路旁的大小卡車28輛作為犯罪工具,到14個菜場和食品廠等單位盜竊20余次,共竊得豬肉、海鮮、蔬菜等副食品及食油、工業用銅、自行車等財物,價值人民幣6000余元。 案例三:某校一名高中生,騎自行車去看電影。到了電影院門口,他把自行車鎖好放在電影院門前的存車處,并向看車的阿姨交了兩角錢的存車費,看完電影去取車,發現車沒有了。他問看車的阿姨,阿姨說不知道。當即要求賠車,可是看車的阿姨卻說,她不承擔賠車的責任。于是他將看車人告上法庭。 案例四:甲起訴乙,要求乙償付欠甲的借款;乙辯稱借甲一萬元不假,但已歸還,由于借款時沒有給甲寫借條,因此還款時也未向甲要收據。但甲否認乙還了此借款。雙方均未提交證據。案例五: 2017年5月5日,北京市國土資源局接到群眾舉報,稱孫某未經政府批準,擅自占用集體土地建房,遂于2017年5月9日正式對此案立案受理,決定沒收孫某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所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7930.34平方米,并處罰款人民幣12萬元。孫某某不服北京市國土資源局作出的處罰決定,向法院提起訴訟。案例六: 甲某,16歲;乙某,17歲。一日,甲與乙因故發生口角,經當時在場的丙勸說無效,繼而打斗。甲用石塊砸乙頭部,致使乙當場倒地昏迷,后被送往醫院。法醫丁對乙的傷情作了鑒定,鑒定結論為重傷致殘。乙某的母親向法院提起訴訟。(5)小結: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途徑)? A.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 B.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C.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探究與分享】快遞員小張到出租屋送快遞時,發現屋內的幾個人正用手機或電腦與外界聯系,懷疑他們在實施電信詐騙。小張悄悄觀察,不動聲色地離開出租屋后,及時撥打電話報警。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侵害他人的違法犯罪行為,你會怎么做?說說你的理由。 我會機智勇敢地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理由: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當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 2.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 (1)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 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必要性) 【相關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 為了使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易混易錯辨析:青少年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要敢于硬拼,血戰到底。 【分析】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理由:見義勇為作為高尚的品質,歷來受到全社會的褒揚和敬佩。但是,我們身為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因此,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不僅要勇于斗爭,而且要善于斗爭,才能最有效地打擊犯罪。 面對不法侵害,兩種極端行為最不可取:忍讓與報復。1.忍氣吞聲:只能助長歹徒的囂張氣焰,害人害己。2.與歹徒殊死搏斗:在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有可能使自己受到更大的傷害。3.與歹徒斗智斗勇:既能保護自己,又能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2)見義勇為作為高尚的品質,歷來受到全社會的褒揚和敬佩。 未成年人 見義巧為或見義智為【拓展空間 】小倩父親去世后,其叔叔掌握小倩父親所有遺產和證件,并以小倩是未成年人為借口,蠻橫霸占遺產。小倩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尋求法律救助? 小倩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也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四步:探究學習(課堂測評,不練不講)探究活動三:【學以致用,知識考證】一、單項選擇題1、下列不屬于為我們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專門機構是(B)A.法律服務所B.居委會C.律師事務所D.法律援助中心2、八年級學生浩軒的母親早逝,父親去年也因為車禍離他而去。父親留下遺產十萬元和房子一套。父親去世后,多年不來往的叔叔堅決要求分割遺產。無奈之下,浩軒將叔叔告上法庭。浩軒將叔叔告上法庭的行為(D)A.屬于行政訴訟B.是為了獲得遺產而不擇手段的表現C.是采用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的表現D.是采用訴訟手段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表現3、張某將自己的樓房出租給王某做生意。租期到期后,王某卻以諸多理由長期占用樓房,拒不歸還。張某應該(C)A.向朋友求助,讓他們幫助自己搶回樓房B.采用最正規、最權威的非訴訟手段處理糾紛C.通過訴訟的方式,請求法院判決王某返還樓房D.通過訴訟的方式 請求法院追究王某的刑事責任4、青少年由于身心尚未成熟,社會經驗不足,因此在面對不法侵害時,往往處于被動地位而容易受到傷害。這要求我們(C)①提高警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②面對不法侵害,學會忍氣吞聲③面對不法侵害,要善于斗爭④勇于斗爭,同違法犯罪分子展開殊死搏斗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②④5、訴訟俗稱“打官司”。它是人民法院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和沖突的活動。下列關于訴訟理解不正確的是(C)A.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B.訴訟是維護我們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C.受到不法侵害,我們只能通過訴訟手段維護合法權益D.行政訴訟是解決行政糾紛的重要途徑6、李某借張某20 000 元錢不還,張某起訴到法院要求李某還錢;小王因故意殺人被檢察院起訴。上述材料中的兩種訴訟方式分別屬于(C)A.刑事訴訟和民事訴忪B.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C.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D.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7、社會是復雜的,未成年人難免受到傷害。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 我們可以采用非訴訟手段和訴訟手段來依法維權。對此下列觀點正確的有(C)①非訴訟手段是保護我們權益的最后屏障②“打官司”指的是訴訟③訴訟通常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④刑事訴訟俗稱“民告官”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①③8、據研究報告顯示,農民工在受到不公平對待時,約63%的人表示氣憤,約60%的人會選擇“不干了或忍氣吞聲”。對此你給農民工的正確建議是( C)A.到當地政府部門靜坐抗議B.到勞動仲裁機構提起訴訟C.通過訴訟途徑維護自身權益D.利用網絡發泄自己的不滿9、放學后,在離校門口不遠的地方,明軒看見幾個流里流氣的青年人把本班同學趙波圍住,準備對其進行毆打。面對這種情況,明軒的正確做法是 (C)A.迅速召集本班同學,與這幾個青年人搏斗,不讓趙波同學吃虧B.不予理睬,趙波得罪了他人,他就應該自己承擔責任C.及時報告給學校的老師或撥打110 報警D.為了保護本班同學,不顧一切挺身而出,獨自同不法青年搏斗10、一天晚上,八年級學生丹麗在回家的路上發現有兩個男青年一直尾隨著自己,于是她馬上走到行人較多的地方,并打電話讓爸爸接她回家。丹麗的做法是 ( B)A.給爸爸添麻煩的錯誤行為B.提高警惕、防范侵害、保護自己的行為C.多此一舉 完全沒必要的行為D.不履行公民義務、縱容違法犯罪的行為二、非選擇題11、中學生孫某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被一輛貨車撞傷,永遠失去了右腿。孫某的父母為此痛心不已,他們找到肇事司機要求賠償,但該司機對此置之不理,孫某的父母想起訴他,可對法律知識又知之甚少。(1)孫某的父母可以尋求哪些機構的幫助?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法律援助中心等。 (2)孫某的父母可以通過哪些手段維護合法權益?①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 ②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12、在一輛長途客車上,有一個4 人團伙正在進行詐騙活動。其中一人拉開一罐飲料,第二個同伙喊道:“拉環上寫著中了特等獎!”另外兩名同伙慫恿一位60 多歲的老太太用手上的金戒指把飲科罐換過來。正當騙子們即將得手之際,乘坐這輛車的一位男青年挺身而出,揭露騙局。騙子們惱羞成怒,一起毆打這個男青年,并用尖刀把他刺傷 ……當時車廂內十多名乘客無人作聲,女售票員不知去向,司機打開車門,4 名歹徒乘機逃走。男青年在身中5 刀的情況下,不顧生命安危,在一位出租車司機的幫助下一邊撥打110 報警,一邊繼續追趕逃犯……(1)請你對這位男青年的行為進行評析。男青年勇斗歹徒, 是敢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表現, 值得我們稱贊和學習。 (2)請你對袖手旁觀者的行為進行評析。袖手旁觀者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違法犯罪分子,同時也是自私自利的表現,應該受到道德的譴責。 (3)作為中學生的你如果當時在場,會采取哪些方法與歹徒作斗爭?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常見的應對方法包括:及時撥打110 報警電話或爭取其他成人的幫助;虛張聲勢,與違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記住違法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了解違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護好作案現場;等等 第五步:課后鞏固(展示提升,完善自我)探究活動四:【知識反饋,收獲心得】《道德與法治能力培養與測試》(人教版)【教材助讀·自主學習】(略)【課內探究·展示交流】探究一: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自主學習“善用法律”這一課時的時候,小輝和小景對“如何依法維護合法權益”產生了不同的認識。你同意誰的觀點?請說明理由。他們的觀點都是片面的。我們在遭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1)在遇到法律問題時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如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維護合法權益。(2)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如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3)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決問題,或者認定只有通過訴訟途徑才能維護合法權益,我們就要使用訴訟手段,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通過打官司討回公道。 探究二: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看了上面的漫畫后,小剛產生了下面的疑惑。請你為他解答好嗎?(1)見義勇為作為高尚的品質,歷來受到全社會的褒揚和敬佩。但是,我們身為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2)因此,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勇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用機智靈活的方式 ,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如及時撥打110 報警電話或爭取其他成人的幫助;虛張聲勢,與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記住歹徒的體貌特征;了解歹徒的去向;保護好作案現場,等等。(3)撥打110電話及時報警,能最有效地制止和打擊犯罪, 體現了見義勇為的精神,也是值得褒揚和敬佩的。 【課時作業·高效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如果你被人欺負,那并不代表你有什么不妥,你應該向有關部門求助,這是你的權利;如果你在學校受到欺負,學校有責任制止這種事;如果你在學校以外被騷擾或襲擊,警察有責任幫助你。這告訴我們 ( B)。A.無論在什么地方,我們都會被人欺負B.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C.尋求警察幫助是保護我們權益的唯一途徑D.我們只能自己保護自己2.頻發的校園欺凌事件成為2016 年人們揮之不去的記憶。2016 年1月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提請批準逮捕的校園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 人,經審查,批準逮捕1 114 人,不批準逮捕759 人;受理移送審查起訴3 697 人,經審查,起訴2 337 人,不起訴650 人。面對校園暴力傷害,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A)。A.忍氣吞聲,以免事態進一步擴大B.及時將自己受到的暴力傷害告訴家長、老師C.理智回避,盡可能不與對方發生直接沖突D.提醒對方所作所為是違紀違法行為3.在社會生活中,未成年人難免會受到傷害,常常需要幫助。下列能夠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關是( C)。A.家庭、學校、社會、公安機關B.父母、老師、公安機關C.法律援助中心、律師事務所、公證處D.學校、司法機關、政府部門4.維護我們合法權益最正規、最權威的一種手段,也是保護我們的最后一道屏障的是(A)。A.通過訴訟的方式來維護權益B.通過有關部門調解、仲裁解決爭議C.向政府部門尋求幫助以求解決問題D.自己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5.放學后,在學校門口不遠的地方,小明遇見一群形跡可疑的青年把本班同學張剛圍住,準備動手打人。面對這種情況,小明最好的做法是(C )。A.迅速召集本班男生,與這群青年搏斗,不讓張剛同學吃虧B.不予理睬,張剛得罪了別人,他就應當自己承擔責任C.及時報告學校的老師或撥打110 報警D.為了保護本班同學,不顧一切挺身而出,獨自同這群不法青年拼到底6.遇到不法分子侵害、又沒有能力將其制服時,可以采取必要的求救和自救方法,如“呼救法”及時脫身。萬不得已時,最好(B)。A.順從不法分子,不予以抵抗B.爭取把損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利益C.繼續與不法分子作斗爭D.妥協,不抗爭7.教育部頒布的新《中小學生守則》,將原來的“遇到壞人壞事要及時報告,要敢于斗爭”中的“要敢于斗爭” 刪除。這一做法( D)。A.違反了法律,是無效的B.表明與違法犯罪作斗爭不再是青少年的義務C.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D.要求青少年更巧妙地同違法犯罪作斗爭二、非選擇題8.觀察漫畫《據“法”力爭》,完成下列問題。(1)漫畫中學生所依據的應該是我國保護未成年人的哪部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2)漫畫帶給你怎樣的啟示?我國法律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9 情境探究題。情境一:九年級學生小麗在傍晚回家的路上,被“黑車”司機劫持、囚禁,她趁司機不備,向家人發出求救短信獲得解救。(1)判斷:_______。(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正確。(2)小麗具有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并機智地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 情境二:一天中午,毛毛到學校門口的書店買文具,他看見班里小偉同學在買不健康的“口袋書”。(1)毛毛應該: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勸阻,向學校或有關部門反映。(2)看不健康的“口袋書”是不良行為,應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對同學負責,與違法行為作斗爭等。 情境三:有一天放學,毛毛看見年級其他班的幾個同學從網吧里走出來,背著書包往家趕。(1)曠課去網吧屬于______________行為。(2)這些行為有什么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不良行為。(2)影響身心健康,荒廢學業,誘導違法犯罪。 【微課堂講解(五)·針對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有兩名女子在對面的交通信號燈處于紅燈狀態時帶頭快步從人行橫道斑馬線走了過來,路口執勤的交警發現后,立即上前對她們的違法行為進行了制止并處以罰款。因為這兩名女子的行為屬于( C)。A.民事違法行為B.刑事違法行為C.行政違法行為D.不良行為2.近年來,明星吸毒違法案件屢見報瑞,造成了嚴重的不良社會影響。這給我們的啟示有( C)。①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能做,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②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違法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③要抵制不良行為,因為不良行為必然導致犯罪④這些明星吸毒的行為是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國家應當依法處置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違法行為不一定就是犯罪。判斷是不是犯罪,關鍵在于行為人的行為是不是(D )。A.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B.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C.法律規定應該做而不做的D.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4.周某犯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犯濫用職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罰,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上述判決中屬于附加刑的是(B)。A.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有期徒刑B.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C.剝奪政治權利、罰金D.罰金、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驅逐出境5.某農民工為要回被拖欠的工資,爬上樓頂以死威脅老板,引起眾人圍觀,后被公安民警解救下來。在有關部門的干預下,他要回了自己的工資,卻因擾亂社會秩序被拘留了七天。這一事例說明( C)。A.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經常會受到侵害B.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容侵犯C.公民要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D.公民可以用任何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PAGE 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3善用法律.doc 5.3善用法律.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