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 周幽王西周滅亡烽火戲諸侯第6課動蕩的春秋時期第6課 動蕩的春秋時期公元前 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公元前 771年西周滅亡公元前 770年公元前 476年公元前 221年平王東遷東周開始小知識: “春秋”源自于孔子整理修訂的魯國編年體史書《春秋》。 由于《春秋》記載的歷史時期與東周前期歷史發展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就把東周前期稱為春秋時期。春秋時期戰國時期公元前 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公元前475年因各諸侯國連年相互戰爭而得名因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1了解春秋時期經濟發展的表現2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實3識記諸侯爭霸的人物,理解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學習目標 一、春秋時期的經濟發展鐵農具和牛耕1.農業的發展:青銅業、冶鐵業、紡織業、煮鹽業和漆器制作2.手工業規模的擴大:商品交換市場、開始使用金屬貨幣3.商業活動活躍:鐵制農具和牛耕 春秋時期,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這得益于鐵制工具和牛耕的出現。春秋時期的鐵制工具各類鐵制工具牛耕 鐵制工具和牛耕的出現,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并為開發山林、擴大耕地創造了條件。因此,農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古代農耕生活人力畜力 《國語》中記載,孔子有弟子姓冉,名耕,字子牛;晉國有一大力士,名字就叫牛子耕。 在農業獲得較大的發展的同時,手工業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商業活動逐漸活躍。青銅業紡織業煮鹽業漆器制作 二、王室衰微1.西周初年是如何鞏固統治的?周王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但向周王進納貢物,服從周王調兵。為了穩定政局,擴大統治范圍——西周的分封制 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諸侯的官銜名)。 ——《史記 · 周本紀》材料研讀:春秋時期諸侯取代周王室操縱了國家政治,使得整個國家處于什么樣的狀態?動蕩的狀態,動蕩的表現之一就是王室衰微。 春秋時期的各地經濟的發展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各地的經濟得到發展,實力得到增強。各諸侯國 除了發展經濟以外,各諸侯國還通過什么方式說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各諸侯國實力得到增強 一些諸侯國不再把土地分封給卿大夫,而是設置縣、郡,委派官員管理,職位也不世襲,由此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各諸侯國實力得到增強 春秋時期的各地經濟的發展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各地的經濟得到發展,實力得到增強。各諸侯國各諸侯國實力得到增強 春秋時期的各地經濟的發展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各地的經濟得到發展,實力得到增強。各諸侯國 各諸侯國實力不斷增強,對當時的周王室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3、諸侯爭霸的原因及戰爭的影響(利弊)。原因:(1)各諸侯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2)各諸侯國為了自身利益,爭斗不斷;(3)民族間的矛盾發展。影響:積極:強大的諸侯國疆域不斷擴展; 出現了民族交融消極:給社會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春秋時期,有許多諸侯國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各諸侯國為了自身利益,相互間展開激烈的爭斗。在爭戰的過程中,不少諸侯國被更強大的諸侯國消滅、吞并,后者的疆域則不斷擴展。春秋初期形勢圖春秋后期形勢圖小故事 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民族間的矛盾也時有發生。一些強大的諸侯為取得優勢,以“尊王攘夷”的名義進行征戰,爭奪霸主的地位。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越王勾踐吳王夫差春秋各霸主春秋霸主春秋時期的大國爭霸,是中國奴隸制瓦解的反映,在大國爭霸中,各大國兼并小國,開拓了疆土,實現了區域性的局部統一。在大國爭霸過程中,華夏族和周邊各部落的聯系、交往、融合加強了,形成了以東方的齊國、南方的楚國、西方的秦國。北方的燕國為主的民族融合中心,為華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爭霸戰爭給社會帶來種種災難……。想一想: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有何利弊?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六課動蕩的春秋時期.pptx 晉文公退避三舍.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