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2張PPT)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 第八單元迎江區人小教育集團碧桂園校區 儲 耿 彪 這是什么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當當當,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當當當。 會走沒有腿, 會說沒有嘴, 它會告訴我們, 什么時候起, 什么時候睡。 各式各樣的鐘表6時9時半3時半12時半 親愛的孩子們: 時針不停地轉動,時間也就悄悄地溜走了,而且再也回不來了。因此,我們要學習小明,從小就要做一個會安排時間并且愛惜時間的好孩子。1、完成數學課本第93頁練一練部分。2、現在是鐘表幫助我們記錄時間。在沒有鐘表的古代,人們是怎樣計時的呢?回家查一查,并記下。短、粗時針分針長、細123456789101112111210238..451210地238765圖mmap11121023765圈網UuuUu102985111▲11圖閱mm起門:2019527143143+2910520983465ll121765RGH-002GH003601806S121110923865029386402938642938又09823451029845M9120923847A57時)(時e9時半(12時時)(8時半09283450928345109122873510982509283461129873A62861911122A15 DTE A0I oFLI=t合997o三《認識鐘表》教學設計迎江區人小教育集團碧桂園校區 儲耿彪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第八單元《認識鐘表》學情分析:鐘表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時間的知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學生每天起床、吃飯、上課、下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來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就感知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 因此一年級學生已經儲備了一些認識鐘表的生活經驗,不少孩子已經會看整時,但這些只是粗淺的,感性的。所以本節課的任務就是教給他們認識鐘面并如何去認識正時和半時。教學目標:1、從具體生活情境中,經歷認識鐘表過程,從整體上認識鐘表,知道鐘表可以用來計時;能從鐘面上認正時、半時,并能用正時、半時描述一天的活動。2、結合具體情境認識鐘面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應用意識。3、建立時間觀念,使學生從小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認識鐘面及整時和半時2、教學難點:認識半時教學準備:鐘面模型、課件。教學過程:一、唱兒歌,導新課:(一)、師導言:同學們,剛才音樂好聽嗎?(好聽)那好,我們再聽一遍,會唱的同學可以一起唱。(聽音樂)這是什么滴答滴答滴答滴答當當當,滴答滴答滴答滴答當當當。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師:這首兒歌同樣也是一個謎語,你們誰能猜出的出來這唱的是什么嗎?生可能說:鐘、表、鐘表(板書)(二)、同學們見過鐘表嗎,你在哪見過鐘表?(生答)鐘表的兄弟姐妹可多了!老師也收集了一些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鐘表圖片。(課件出示:鬧鐘、掛在墻上機械鐘表、手表中的機械表、電子表等)誰知道鐘表有啥用,來說一說?(學生說一說)對,鐘表就是來幫助我們看時間的(掌控時間的)。我們生活科離不開時間額,比如我們什么時間上課呀,什么時間放學呀,什么時間從家里去學校呀等等。時間對我們這么重要,你能看得見,摸得著嗎?好,這節課,我們利用鐘表看一看、摸一摸時間,好不好?(板書課題:認識鐘表)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過渡:鬧鐘響了,這是誰家的鬧鐘響了呢?(一)、跟隨小明的一天,認識鐘面、時間1、(課件出示情景圖1:7時):(學生用鐘表學具認一認、撥一撥)師:引導孩子說一說小明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預設1:孩子能認時間,引導進一步說周末認的?若說出時針、分針就繼續讓全班觀察鐘表學具,看看鐘面上都有什么?生1:有12個數字。生2:兩根指針(適時說出時針分針,并引導學生歸納特點)學生齊聲說: 分針、時針特點老師板書: 分針 長、細時針 短、粗 練習1:分針、時針能分得開嗎?找人說一說:問哪根是分針,哪根時針,并說出判斷理由。預設2:生說:這是早上7點,小明在穿衣起床。師:平時生活中我們所說的“幾點”是口頭語,正確的書面用語是“幾時”。所以同學說的7點我們就要說成7時。(板書:7時),這種表示方法叫中文表示法;還有一種叫電子表示法,就是1個數字加上冒號再寫兩0(通常電子表、手機和電視屏幕上會使這種表示方法)(板書:7:00)你是怎么認出來的?生說預設1:大班老師教的生說預設2:我會認,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這就是七時師:再找學生說一說7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分別指著幾?2、(課件出示情景圖2——6)學生:8時在晨讀,9時半在做操,12時在吃午飯,下午4時在進行課外活動,晚上8時半睡覺。(注重讓孩子具體說一說怎么認出時間的)(二)、時間歸類:進一步認識整時、半時時針、分針指向1、將六個時間分兩類。(引導根據分針指向)2、學習正時:黑板貼出小明的四個整時、兩個半時的鐘面,讓學生觀察這幾個鐘面都有什么特點。師:這幾個都是整時,誰能試著說說他們共同點。生試說:略撥一撥整時:教師報1個整時(9時),讓學生撥一撥。對不會的同學及時輔導。3、學習半時:出示小明的另外兩個活動時間,九時半和八時半的鐘面。仔細觀察鐘面的特點。學生觀察后自由說。師:再次引導學生觀察鐘面,并引導學生總結。撥一撥半時:教師報1個半時(4時半),讓學生撥一撥。三、智勇沖關,鞏固新知師:通過前面學習,大家對于整時和半時都了解了沒有?(生答:會了,師:你們真棒。)下面我們就來進行智力大沖關,敢接受挑戰嗎? (一)進入第一關:認時間課本練一練第一題四個時鐘認一認,說一說(二)進入第二關:撥時間課件顯示時間,學生用道具撥時間,并同桌相互檢查。找出錯誤特例的展示(三) 進入第三關:火眼金睛展示課件,將錯誤時間的時針或分針改一改四、總結梳理,知識升華。師:今天同學們表現得都不錯,我們給自己一點掌聲。一節課快結束了,自己盤點一下本節課的收獲。你們學會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都說一說!師總結全課并教育孩子珍惜時間:親愛的孩子們:時針不停地轉動,時間也就悄悄地溜走了,而且再也回不來了。因此,我們要學習小明,從小就要做一個會安排時間并且愛惜時間的好孩子,好不好?五、作業:1、完成數學課本第93練一練部分。2、現在是鐘表幫助我們看時間的。在沒有鐘表的古代,人們是怎樣看時間的呢?回家查一查,并記下。六、板書設計認識鐘表分針 細、長時針 粗、短整 時 半 時 教學反思:1、本節課的重難點就是認識鐘面以及認識整時、半時,我利用小明一天的六幅圖讓孩子在說一說、認一認、撥一撥等環節中滲透并解決。2、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為了落實這一教學目標,我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學習新知、鞏固舊知。利用“小明的一天”讓孩子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也順勢地進行了珍惜時間的教育。3、本節課因課前未對孩子具體情況進行深入調查,針對性設計教學。導致時間安排不夠合理,課堂最后環節練習鞏固未能完成,雖在教學中練習認時間、撥時間,但還是需要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知識。4、在課堂用語上還是不夠規范:如:撥一撥;讀做7時,寫作7:00。今后在教學中注意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兒童歌曲 - 這是什么.mp3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鐘表》.ppt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鐘表教學設計.doc 鬧鐘.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