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型 新授課 課題 第9課《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 年級 九年級主備人 備課時間 授課時間 【學習目標】1、識記西歐城市興起的時間,著名城市名稱、城市爭取自由的手段、城市居民身份的構成、大學興起的時間、原因、擁有的特權等基本史實。2、了解西歐城市興起的原因,歸納其斗爭的目的、手段,城市的特點,認識自由和自治城市的區別。(重點、難點)3、說出西歐城市居民的構成,認識市民階級的出現和早期資產階級的形成。(重點)4、說出歐洲早期大學的發展歷程及課程設置。(重點、難點)【課堂教學流程】【學案自學 梳理知識】知識點一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從10世紀起,西歐新的城市不斷產生。那些以__手工業和商業__為中心的城市發展更快。 2.城市居民采取各種方式反抗,爭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__金錢贖買__和__武力斗爭_。[來源:學科網ZXXK] 3.到13世紀,許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與特權,成為__自由城市__。在這樣的城市里,市民是__自由人__,享有__財產權__。 4.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權的形式,是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一種證書,這種證書就是“__特許狀__”。 知識點二 城市居民的身份 5.__手工工匠和商人__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__市民階級__逐漸形成。城市手工業者和商人不斷分化,出現 了富裕的大手工業作坊主、商人和銀行家等,他們成為早期的__資產階級__。 知識點三 大學的興起 7.__大學的興起__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8.大學的自治地位主要體現在__免賦稅特權__、__司法特權__、__教育自主權__。[來源:學*科*網Z*X*X*K] 9.中世紀大學的課程設置一方面仍受__基督教會__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__經濟和社會發展__的要求。 10.中世紀的大學基礎課程,包括 文法、修辭、算數、幾何、天文和音樂 。專業課程,有 法學、醫學和神學 。【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探究一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0世紀起,西歐出現了很多著名的城市,如法蘭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蘭和威尼斯、英格蘭的倫敦等。 結合教材P42~P43,回答下列問題。 (1)西歐城市重新興起的原因有哪些?從10世紀起,西歐開始恢復起來,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剩余產品增加,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長。(2)這些新興城市有什么特點?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對安全、能夠吸引人們聚集的地區。城市規模很小,人口較少。 13世紀時,英格蘭最大的城市倫敦只有4萬人左右,像法蘭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蘭和威尼 斯等擁有超過5萬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數。(3)城市居民爭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有哪些?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4)法蘭西瑯城市民起義是怎么回事?反映了什么?瑯城是法蘭西東北部的一個城市,主教也是這里的領主,控制著城市。瑯城居民募集金錢, 贖買了自治權,并建立了自治機構。但主教揮霍了贖金后,背信棄義,擅自取消了瑯城的自治 權。1112年,憤怒的市民舉行起義,殺死主教,此后又堅持斗爭多年,終于取得了自治地位。 反映了城市的興起使封建經濟開始解體。 (5)城市取得自治的形式是什么?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特許狀”。(6)想一想:在自由城市里,市民和領主之間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財產權,領主不得非法剝奪市民的財產,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稅。探究二 城市居民的身份 1.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們是怎樣生活的?手工業者主要從事小商品生產,擁有簡單的生產資料,自己和家屬都參加勞動,靠出賣產 品換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維持生活。家庭既是生產的作坊,也是店鋪。商人專事商業和貿易。2.市民階級中分化出哪些人?從中逐漸產生了什么新的階級?城市手工業者和商人不斷分化,出現了富裕的大手工業作坊主、商人和銀行家等。他們成 為早期的資產階級。4.這些城市的興起有何意義? 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探究三 大學的興起 1.大學興起的背景是什么?11世紀后,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希臘、羅馬的古典著作開始在西歐傳播,阿拉伯文化 也不斷傳入西歐。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2.大學的自治地位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免賦稅特權、司法特權、教育自主權。[來源:學科網ZXXK] 3.國王和教皇對待教育的態度怎樣? 國王一般都尊重大學自治;教皇支持大學,但不允許異端言論。4.大學的教育自主權表現在哪里?在不違反正統教義的情況下,大學的日常教學和管理有相當大的自主權。[來源:學科網ZXXK] 5.你對中世紀西歐大學的課程設置有何看法? 中世紀大學生須先上基礎課程,它們是: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 學生學完基礎課程之后進入專業課程,包括法學、醫學和神學。這說明了大學的課程設置一方 面仍受基督教會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精講點撥 總結歸納】任務五:【動動手】動手制作本課知識結構圖。 【檢測提升 鞏固新知】1.從10世紀起,西歐城市重新興起。與此相關的因素是( B ) A.封建城堡的修建 B.商業貿易的發展 C.鐵制工具的使用 D.交通事業的發展 2.(2018甘肅平涼期末)“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是歐洲中世紀的該語。這句話說明中世紀的歐洲城市( D ) A人具有優越的自然條件 已不受國王的管轄 城市的空氣比較清新 D.城市相對獨立和自治 3.(2018北京昌平區期末)中古西歐城市的興起,不僅表現在經濟上的繁榮,更重要的是政治權利的獲得。這里的“政治權利”是指( C ) A.土地所有權 B.投票選舉權 C.城市自治權 D.自由貿易權 4.11—12世紀,西歐城市市民爭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貴族的意識強烈,瑯城、威尼斯、巴黎、倫敦等爭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貴族的故事在西歐民間廣泛流傳,為市民稱頌。這些城市在取得自治權的過程中,常用的手段有( D ) ①金錢贖買 ②談判 ③武力斗爭 ④選舉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5.(2018廣東深圳期末)有學者在描述中世紀的歷史時說:“在城市興起的過程中,我們第一次在歐洲歷史上寫了‘平民的傳記’,一個新社會集團出現了。”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新社會集團”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 B.“新社會集團”指的是農民階級 C.西歐城市是在封建主或教會的領地上興起的,促進了佛教的發展 D.所有城市的興起都發動了爭取自治的斗爭,成為獨立的城市共和國 6.13世紀,巴黎教師行會得到羅馬教皇和國王的支持,自治權利得到保證。大學的自治地位主要體現在( A ) ①言論自由特權 ②免賦稅特權 ③司法特權 ④教育自主權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下列與西歐大學的興起無關的是( D ) A.許多希臘、羅馬的古典著作開始在西歐傳播 B.阿拉伯文化也不斷傳入西歐 C.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 D.西歐封建莊園的廣泛出現 8.(2018北京昌平區期末)某同學對歐洲大學的起源非常感興趣,他整理了如下資料卡片。資料反映了( B ) 基督教會占有大量土地 B.基督教影響著中世紀的文化教育 教皇權力凌駕于國王之上 D.中世紀大學脫離了教會的控制【課后思】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1張PPT)部編版九年級上冊 第8課 《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教學課件 “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這是中世紀時形容城市的一句諺語。這是怎么回事?城市難道有不受封建領主控制的特權嗎?還有,生活在城市的都是些什么人?他們從事什么工作?又是怎樣工作的?新知導入目標1:結合電子教材或者教材,識記西歐城市興起的時間,著名城市名稱、城市爭取自由的手段、城市居民身份的構成、大學興起的時間、原因、擁有的特權等基本史實。目標2:閱讀教材與材料,了解西歐城市興起的原因,歸納其斗爭的目的、手段,城市的特點,認識自由和自治城市的區別。(重點、難點)目標3:閱讀教材,說出西歐城市居民的構成,認識市民階級的出現和早期資產階級的形成。(重點)目標4:閱讀教材,說出歐洲早期大學的發展歷程及課程設置。(重點、難點)學習目標【自學識記】結合電子教材或者教材,識記西歐城市興起的時間,著名城市名稱、城市爭取自由的手段、城市居民身份的構成、大學興起的時間、原因、擁有的特權等基本史實。自主學習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城市重新興起的原因?至今尚存的中世紀意大利城市圣吉米納諾原因從10世紀起,西歐開始恢復,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剩余產品增加,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長,舊的城市開始復蘇,新的城市不斷產生。新知講解目的爭取城市自由和自治手段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標志取得“特許狀”法國瑯城如何區別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呢?自由城市到13世紀,許多城市成為自由城市。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財產權,領主不得非法剝奪市民的財產,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稅。自治城市部分城市還有權選舉市長、市政官員、設立城市法庭,成為自治城市。局限性: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貴族一般也都是國王的支持者。自治城市的自由和權利大于自由城市合作探究西歐中世紀城市居民有哪些人構成?居民基本居民早期的資產階級手工工匠商人富裕的大手工業主、商人和銀行家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方面分析西歐城市興起的意義。城市的商品經濟從一開始就對封建制度起著瓦解作用。經濟那些擁有自由和自治權利的城市,成為新的政治實體,它們與王權聯合,共同對付大貴族。城市里的市民階級不斷發展壯大,成長為早期的資產階級。政治伴隨著市民階級在政治經濟上地位的提高,一種新的世俗生活觀念逐新形成,為以后出現的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思想文化合作探究大學的興起背景11世紀后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希臘、羅馬的古典著作開始在西歐傳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斷傳人西歐。興起12世紀,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發展12 世紀,巴黎出現了許多教會學校和教師私人辦的學校。巴黎的教師組成教師行會,選舉會長管理學校。13世紀,巴黎教師行會得到羅馬教皇和國王的支持,自治權利得到保證。講授新知大學的自治地位(1)免賦稅特權(2)司法特權(3)教育自主權。國王和教皇對待教育的態度國王:希望大學成為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學自治。教皇: 支持大學,但不允許異端言論。在不違反正統教義的情況下,大學的日常教學和管理有相當大的自主權。中世紀的大學需要上哪些課程?這些課程有什么特點?巴黎大學牛津大學基礎課程 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 專業課程 法學、醫學和神學 海德堡大學劍橋大學局限性:仍受基督教會的影響進步性反映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中古西歐城市的興起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不論經濟、政治、文化方面都對以后的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在城市中逐漸出現了各種學校,這就是后來中世紀大學的基礎。這些由各種學校逐漸演變而成的大學成為當時培養人才的提籃和傳播知識的基地。課堂總結板書設計1、下列關于中世紀西歐城市發展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①農業技術的提高,農業剩余產品的增加②商業貿易的發展③人口的增長④統治者的英明決策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C鞏固訓練2、下列對城市居民和領主之間關系看法正確的是( )A.城市居民和領主存在人身依附關系B.領主可以向市民任意征稅C.領主可可剝削市民財產D.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財產權3、城市居民爭取自治的常用手段是( )A.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B.協商解決C.通過法律解決D.委曲求全DA4、在法國有一個城市叫做瑯城,被視為英雄的城市,這主要是因為11、12世紀哪一歷史史實( )A.瑯城市民爭取自治權的斗爭B.瑯城市民反侵略斗爭C.瑯城市民抵御了日耳曼人的襲擊D.這里是羅馬政府的古戰場5、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_____逐漸形成。A.農民階級B.市民階級C.無產階級D.地主階級AB6、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基督教的興起B.大學的興起C.莊園的出現D.城市的興起B謝謝觀賞!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第9課《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同步訓練試卷 (解析版)一、選擇題1.西歐城市興起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社會為了爭奪勞動力、擴大經濟收益而建立城市B.農村居民的逃亡和農奴手工業者不斷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加C.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D.工商業的不斷發展【答案】C【解析】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11世紀前后,隨著西歐生產力的提高,手工業和商業逐漸發展起來。手工業者和商人在聚居地筑起柵欄或圍墻,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新的工商業城市。C選項符合題意,排除ABD;故選:C。【點睛】解題的關鍵是熟悉西歐城市興起的史實,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2.中世紀是黑暗的,但也有光亮。其中,“光亮”之處有( )①基督教神學統治 ②城市的自治 ③大學的興起 ④等級君主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是黑暗的,但也有光亮。其中,“光亮”之處有②城市的自治,③大學的興起,④等級君主制,②③④符合題意。①基督教神學統治是中世紀的黑暗之處,①不符合題意。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3.在中世紀歐洲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催生了市民階層,為資本主義興起準備了條件的是( )A.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形成 B.西歐城市的興起C.西歐大學的興起 D.拜占庭帝國的滅亡【答案】B【解析】依據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隨著西歐城市的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市民階級逐漸形成。城市手工業者和商人不斷分化,出現了富裕的大手工業作坊主、商人和銀行家等,他們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為資本主義興起準備了條件。B選項符合題意;故選:B。4.馬克思說:“租地農場主成了這種農業工人的實際支配者,成了他們的剩余勞動的實際剝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現在只和這種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發生直接關系,而且是單純的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租地農場主”主要來自( )A.領主 B.逃亡農奴 C.手工業者 D.富裕農民【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3、14世紀,農村的社會結構發生了改變。大多數貴族不重視或沒有能力經營自己的地產,將其抵押或變賣,以償還債務或應付開支;富裕農民、騎士、鄉紳通過各種手段不斷集中土地,并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產,以新的經營方式控制了生產、交換等環節,成為租地農場主,故D符合題意;領主、逃亡農奴、手工業者與題干無關,故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5.制作知識結構圖是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下圖“?”處應該填寫( )A.城市的興起 B.農業的發展 C.科學的進步 D.教育的普及【答案】A【解析】依據圖片“手工業發展”“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長”導致10世紀西歐出現了的現象。結合課本所學可知,從10世紀起,西歐開始恢復,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剩余長篇增加,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加,舊的城市開始復蘇,新的城市不斷發展。城市重新興起發展。A項符合題意;圖片中還有商業貿易的發展,B項不合題意;CD兩項圖片沒有涉及到,不合題意,故選擇A。6.University of Cambridge 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大學,它成立于公元 1209 年,最早是由一批為躲避械斗而從 University of Oxford 逃離出來的老師建立的。英文 Cambridge 發音“坎布里奇”,bridge 是橋的意思,Cam在閩粵方言中音如“劍”。這所大學是( )A.巴黎大學 B.牛津大學 C.博洛尼亞大學 D.劍橋大學【答案】D【解析】依據題干材料“bridge 是橋的意思,Cam在閩粵方言中音如“劍”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所大學是劍橋大學。許多西歐城市掙脫了領主與都會的束縛,為教育的發展創造了相對寬松的城市自由和自治環境,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工商業的日益繁榮,一些大學校建立起來。它們就是后來歐洲大學的前身。在西歐古老的大學中,以法國的巴黎大學和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最為著名,所以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7.大學是培養高等專業人才的學校,又是學術研究的場所。12世紀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以下哪些屬于中世紀歐洲的大學?( )①巴黎大學 ②哈佛大學 ③牛津大學 ④博洛尼亞大學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2世紀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巴黎大學、牛津大學、博洛尼亞大學都屬于中世紀歐洲的大學,①③④符合題意;哈佛大學是美國本土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其誕生于1636年,不屬于中世紀歐洲的大學,②不符合題意;故選C。8.11~14世紀的西歐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經濟和政治發生了巨大變化,下列相關表述正確的是( )A.近代工廠制度普遍確立 B.普遍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C.封建莊園經濟逐步繁盛 D.農村貨幣地租逐漸取代勞役地租【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可知,在11~14世紀的西歐,農村貨幣地租逐漸取代勞役地租,故D符合題意;工業革命時期,近代工廠制度建立,故A項錯誤;17、18世紀以后,西歐普遍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故B不合題意;租地農場的出現、發展導致莊園逐漸衰落和瓦解,故C表述錯誤,不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此題選D。9.十一二世紀,在西歐一些城市出現市民與封建主斗爭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主加緊對市民的剝削 B.階級矛盾尖銳C.市民階級形成 D.商品經濟的發展【答案】D【解析】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不僅形成了市民階級,而且它還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等,一二世紀,法國的一些城市的市民展開了與封建主的斗爭。有的城市向封建主爭取自主權,方式有的是金錢贖買、有的是通過武力,據此分析可知商品經濟的發展是“根本原因”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0.中古時代的西歐社會,呈現出了多元發展的特點,下列各項中,屬于中古時期西歐社會特征的是( )①莊園制度盛行②城市復興③民主制度盛行④大學產生⑤基督教主主宰精神世界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答案】D【解析】①自9世紀起,西歐社會開始流行1種新型農業經濟組織形式----封建莊園。故西歐封建莊園制度盛行①說法符合題意;②羅馬帝國滅亡后,古代歐洲的城市在戰火中化為一片廢墟.公元10世紀前后,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薩,米蘭,漢堡和不來梅等中古西歐城市興起,城市復興,②說法符合題意;③中世紀歐洲封建制度盛行,故③說法不符合題意;④近現代大學直接起源于12、13世紀的歐洲中世紀大學。1087年,意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規大學博羅尼亞大學,它是歐洲最著名的羅馬法研究中心。隨后,歐洲各地相繼出現了大學。故④說法符合題意;由此可見,①②④⑤符合題意,即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11.11世紀以后,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希臘羅馬的古典著作開始在西歐傳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斷傳入,西歐教育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的花朵。大學設置基礎課程文法,修辭,邏輯等。學生學完后基礎課程后學習專業課程,有神學,法學。醫學等。以上材料不能說明( )A.大學課程的設置仍受基督教會的影響B.大學課程的設置也反映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C.西歐大學文化汲取了多種文化D.西歐大學擁有一定的自治權【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有神學,法學”可知大學課程的設置仍受基督教會的影響,A項符合材料,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體現了隨著經濟的發展,推動了歐洲大學的興起,“學生學完后基礎課程后學習專業課程”體現了大學課程的設置反映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B項符合材料,不符合題意,排除。“許多希臘羅馬的古典著作開始在西歐傳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斷傳入”可知西歐大學文化汲取了多種文化,C項符合材料,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和西歐大學擁有一定的自治權無關,故D項不符合材料要求,但是符合題意,正確。ABC符合材料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12.最能反映以下三幅圖片共同主題的是( )A.古代亞非文明B.古代歐洲文明C.封建時代的歐洲D.步入近代【答案】C【解析】依據題干的圖片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的歐洲形成了封建等級制度,是指各地封建主之間依附土地占有和人身依附關系而形成的一種等級關系,兩個封建主之間結成君臣關系,在上的稱封君,在下的稱封臣,封臣對封君行臣服禮并宣誓效忠,從封君那里接受采邑,封建制度在歐洲形成,“勞動中的農奴、中世紀的大學”都是封建時代的歐洲的典型表現,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13.巴黎大學在12世紀中葉成立。它源自教師自治團體,因維護自身群體利益而生。后來接受教會的資助和管理,發展成為歐洲的著名大學。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 )。A.“中世紀的花朵” B.“現代文明的源頭”C.“科學進步的領地” D.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1世紀后,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希臘、羅馬的古典著作開始在西歐傳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斷傳入西歐,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的“最美好的花朵”,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故選D。14.觀看下圖,從圖中史實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土地關系的變化導致了農業的衰落B.手工業的發展導致了手工業必須進行生產組織C.土地關系的變化和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化D.資本主義化直接促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答案】C【解析】依據題干圖解信息可知,歐洲土地關系的變化和手工業的發展,推動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開始改變中世紀歐洲社會的整體面貌,故C符合題意;題干沒有體現土地關系的變化導致了農業的衰落、手工業的發展導致了手工業必須進行生產組織、資本主義化直接促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故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15.12世紀初,倫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繳納300鎊稅金,以此獲得國王對市民自選市長和市政官的許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紀歐洲( )A.商品經濟逐步活躍 B.國家稅收主要來源于城市C.城市獲得了部分自治權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貴族【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0世紀歐洲出現了一些城市,它們構成了中古西歐的經濟中心。城市的興起和繁榮,刺激了西歐封建主的貪欲,他們把城市視為財富的源泉進行大肆盤剝。為了爭取自治權,城市通封建主展開了激烈的斗爭。依據材料信息“12世紀初,倫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繳納300鎊稅金,以此獲得國王對市民自選市長和市政官的許可”可知,材料反映出中世紀歐洲城市獲得了部分自治權,故C符合題意;題干沒有涉及商品經濟逐步活躍、國家稅收主要來源于城市、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貴族,故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二、綜合題1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貿易的定期集市,稱為草市。在人煙稠密的鄉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羅棋布,構成地方市場的基礎,不少頗具規模的草市后來發展成固定的商業居民點,上升為鎮或縣。材料二:北宋時,商業的繁榮促進了貨幣的變化,(出現了)一種既輕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紙幣——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南宋時,通行“會子”“關子”等紙幣。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前代,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國商船的蹤跡,近至朝鮮、日本,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材料三:中古西歐城市是作為經濟中心出現的,它們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廢舊的古代城堡上興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業和商業所構成的商品經濟從一開始就對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階級不斷發展壯大,成為近代資產階級的前身。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二,歸納宋代經濟發展的表現。【答案】城市(鎮)興起;商業繁榮;紙幣產生;海外貿易興盛。【解析】依據材料一“在人煙稠密的鄉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羅棋布,構成地方市場的基礎,不少頗具規模的草市后來發展成固定的商業居民點,上升為鎮或縣。”和材料二“商業的繁榮促進了貨幣的變化,(出現了)一種既輕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紙幣——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南宋時,通行“會子”“關子”等紙幣。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前代,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國商船的蹤跡,近至朝鮮、日本,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等信息可以歸納出宋代經濟發展的表現:城市(鎮)興起、商業繁榮、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海外貿易繁盛。(2)材料三表明中古西歐城市有著怎樣的地位?城市的興起有什么歷史意義?【答案】地位:經濟中心。意義:瓦解封建制度;孕育早期資產階級。【解析】由材料“中古西歐城市是作為經濟中心出現的,它們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廢舊的古代城堡上興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業和商業所構成的商品經濟從一開始就對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階級不斷發展壯大,成為近代資產階級的前身”可知,材料四表明中古西歐城市是經濟中心。中古西歐城市的興起瓦解了封建制度,孕育早期資產階級。(3)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說出西歐城市為自治而斗爭的常用手段有哪幾種?【答案】金錢贖買;武力斗爭。【解析】據所學知,西歐城市為自治而斗爭的常用手段有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等方式。(4)根據以上材料概括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歐城市在形成時的相同點?【答案】都在交通要道上產生;都由集市貿易興起;都產生了市民階級;都由小集市發展成城市(鎮);都是自發形成。【解析】據所學知,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歐城市都在交通要道上產生,都由集市貿易興起,都產生了市民階級,都由小集市發展成城市(鎮),都是自發形成等。17.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指出圖1中莊園土地的構成。說明圖1與圖2的關系。【答案】莊園土地:分為領主的“直領地”和佃戶的“份地”,還有“共用地”等關系:農奴作為佃農,莊園中的“份地”,需要耕種;還要耕種領主的“直領地”,一般每周要在勞動3天,剩下的時間才屬于自己。【解析】根據材料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1中莊園的土地構成分為領主的“直領地”和佃戶的“份地”,還有“共用地”等。圖1與圖2的關系是農奴作為佃農,莊園中的“份地”,需要耕種;還要耕種領主的“直領地”,一般每周要在勞動3天,剩下的時間才屬于自己。(2)11世紀以后,西歐莊園制度逐漸衰落和瓦解,原因是什么? 【答案】原因:①農奴可以用貨幣購買勞役豁免權,不再為領主提供勞役,獲得對自己勞動力的支配;②通過繳納遷徙稅,獲得離開莊園、擺脫領主人身束縛的機會;③商品貨幣關系的發展和滲入農村。(兩條亦可得分)【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1世紀以后,西歐莊園經濟逐漸衰落和瓦解,出現了新的生產和經營方式,其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提高。中世紀晚期,隨著法律的規范,西歐農奴、農民的處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主要變化有農奴可以用貨幣購買勞役豁免權;農奴通過繳納遷徙稅,獲得離開莊園的機會。隨看習慣法和莊園法的規范,西歐越來越多的地區,勞役被固定在一個特定的范國。而農奴可以用貨幣購買勞役豁免權,不再為領主提供勞役,以此獲得對自己勞動力的自由支配;又通過繳納遷徒稅。獲得離開莊園、擺脫領主人身束縛的機會。莊園逐漸衰落和瓦解。在這個過程中,農民也逐漸獲得對自己剩余產品的支配權,商品貨幣關系的發展和滲入農村。(3)14世紀中葉以后,西歐出現新的土地經營方式是什么,特點有哪些?【答案】經營方式:租地農場特點: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傭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中葉以后,西歐出現新的土地經營方式是租地農場。特點是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雇傭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18.學以致用,解決問題。(1)圖l反映了西歐的什么制度?這種制度最先形成于哪個國家?上下級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答案】西歐封建等級制度。法蘭克王國。封主與封臣的隸從關系【解析】依據圖l的內容,結合所學可知,公元8世紀前期,西歐地區的法蘭西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樣無償地賞賜,而是要求得到封地得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11世紀,這種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歐已經普遍存在,這種制度就是封建等級制度,在這種制度中,封主與封臣是隸從關系。(2)圖2“教皇為皇帝加冕”反映出中世紀的歐洲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的是誰?【答案】羅馬教廷。【解析】依據圖2“教皇為皇帝加冕”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4世紀末,羅馬皇帝將基督教確定為國教,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五六世紀起,教皇和教會的權力迅速膨脹,凌駕于世俗權力之上,9世紀,教皇成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仲裁者。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第9課《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同步訓練試卷 (原卷版)一、選擇題1.西歐城市興起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社會為了爭奪勞動力、擴大經濟收益而建立城市B.農村居民的逃亡和農奴手工業者不斷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加C.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D.工商業的不斷發展2.中世紀是黑暗的,但也有光亮。其中,“光亮”之處有( )①基督教神學統治 ②城市的自治 ③大學的興起 ④等級君主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3.在中世紀歐洲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催生了市民階層,為資本主義興起準備了條件的是( )A.西歐封建等級制度的形成 B.西歐城市的興起C.西歐大學的興起 D.拜占庭帝國的滅亡4.馬克思說:“租地農場主成了這種農業工人的實際支配者,成了他們的剩余勞動的實際剝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現在只和這種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發生直接關系,而且是單純的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租地農場主”主要來自( )A.領主 B.逃亡農奴 C.手工業者 D.富裕農民5.制作知識結構圖是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下圖“?”處應該填寫( )A.城市的興起 B.農業的發展 C.科學的進步 D.教育的普及6.University of Cambridge 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大學,它成立于公元 1209 年,最早是由一批為躲避械斗而從 University of Oxford 逃離出來的老師建立的。英文 Cambridge 發音“坎布里奇”,bridge 是橋的意思,Cam在閩粵方言中音如“劍”。這所大學是( )A.巴黎大學 B.牛津大學 C.博洛尼亞大學 D.劍橋大學7.大學是培養高等專業人才的學校,又是學術研究的場所。12世紀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以下哪些屬于中世紀歐洲的大學?( )①巴黎大學 ②哈佛大學 ③牛津大學 ④博洛尼亞大學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11~14世紀的西歐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經濟和政治發生了巨大變化,下列相關表述正確的是( )A.近代工廠制度普遍確立 B.普遍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C.封建莊園經濟逐步繁盛 D.農村貨幣地租逐漸取代勞役地租9.十一二世紀,在西歐一些城市出現市民與封建主斗爭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主加緊對市民的剝削 B.階級矛盾尖銳C.市民階級形成 D.商品經濟的發展10.中古時代的西歐社會,呈現出了多元發展的特點,下列各項中,屬于中古時期西歐社會特征的是( )①莊園制度盛行②城市復興③民主制度盛行④大學產生⑤基督教主主宰精神世界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11.11世紀以后,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希臘羅馬的古典著作開始在西歐傳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斷傳入,西歐教育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的花朵。大學設置基礎課程文法,修辭,邏輯等。學生學完后基礎課程后學習專業課程,有神學,法學。醫學等。以上材料不能說明( )A.大學課程的設置仍受基督教會的影響B.大學課程的設置也反映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C.西歐大學文化汲取了多種文化D.西歐大學擁有一定的自治權12.最能反映以下三幅圖片共同主題的是( )A.古代亞非文明B.古代歐洲文明C.封建時代的歐洲D.步入近代13.巴黎大學在12世紀中葉成立。它源自教師自治團體,因維護自身群體利益而生。后來接受教會的資助和管理,發展成為歐洲的著名大學。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 )。A.“中世紀的花朵” B.“現代文明的源頭”C.“科學進步的領地” D.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4.觀看下圖,從圖中史實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土地關系的變化導致了農業的衰落B.手工業的發展導致了手工業必須進行生產組織C.土地關系的變化和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化D.資本主義化直接促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15.12世紀初,倫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繳納300鎊稅金,以此獲得國王對市民自選市長和市政官的許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紀歐洲( )A.商品經濟逐步活躍 B.國家稅收主要來源于城市C.城市獲得了部分自治權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貴族二、綜合題16.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貿易的定期集市,稱為草市。在人煙稠密的鄉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羅棋布,構成地方市場的基礎,不少頗具規模的草市后來發展成固定的商業居民點,上升為鎮或縣。材料二:北宋時,商業的繁榮促進了貨幣的變化,(出現了)一種既輕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紙幣——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南宋時,通行“會子”“關子”等紙幣。宋朝的海外貿易超過前代,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國商船的蹤跡,近至朝鮮、日本,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材料三:中古西歐城市是作為經濟中心出現的,它們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廢舊的古代城堡上興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業和商業所構成的商品經濟從一開始就對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階級不斷發展壯大,成為近代資產階級的前身。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二,歸納宋代經濟發展的表現。(2)材料三表明中古西歐城市有著怎樣的地位?城市的興起有什么歷史意義?(3)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說出西歐城市為自治而斗爭的常用手段有哪幾種?(4)根據以上材料概括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歐城市在形成時的相同點?17.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指出圖1中莊園土地的構成。說明圖1與圖2的關系。(2)11世紀以后,西歐莊園制度逐漸衰落和瓦解,原因是什么? (3)14世紀中葉以后,西歐出現新的土地經營方式是什么,特點有哪些?18.學以致用,解決問題。(1)圖l反映了西歐的什么制度?這種制度最先形成于哪個國家?上下級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2)圖2“教皇為皇帝加冕”反映出中世紀的歐洲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的是誰?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學視頻:中世紀城市生活h264_720x576_800k.mp4 教學視頻:威尼斯風景h264_720x576_800k.mp4 第9課《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同步訓練(原卷版).doc 第9課《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同步訓練(解析版).doc 第9課《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導學案.doc 第9課《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教學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