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新人教部編版語七年級上冊 《論語十二章》第1課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學習重點文言詞語,解讀各則語錄,培養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論語》的有關知識,明確其在歷史上的價值。 3、通過學習能夠正確認識并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激發熱愛民族經典文化的熱情。【教學重點】1.通過學習重點文言詞語,理解各則語錄,培養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結合本文的學習認識并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激發熱愛民族經典文化的熱情。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并培養學生把所學知識、道理付之于實踐的意識。【教學用時】二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新課導入同學們,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為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論語》就是其中的一部輝煌的巨著,它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對我國的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即使在今天,它依舊光芒四射,熠yì熠生輝。現在就讓我們懷著一種自豪的心情來研讀《〈論語〉十二則》。二、文學常識 你知道《論語》是一本怎樣的書嗎? 1、是一部記錄孔子言行的書。 2、是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記錄孔子言行的書。 投影出示相關介紹: 《論語》是對中國思想文化影響最大的書。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論語》是中國兩千年來最重要的課本。“四書”之一,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必讀書目。《論語》是僅次于《圣經》的世界第二大暢銷出版物。《論語》還是出成語最多的書。 《論語》在影響世界歷史的100部名著排行榜中排第11名。 作為中國人,要研究論語,首先要了解孔子。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能不能用最簡潔的語言把你頭腦中孔子的形象描述出來。 1、孔子是個博學的人 2、孔子是個大教育家,有遠大理想的人。 …… 投影出示相關介紹: 孔子是最偉大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是最偉大的教育家,相傳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賢人。 孔子是最偉大的典籍整理編訂家,修訂《詩經》,編纂《春秋》。 孔子對后世影響深遠,被譽為“千古圣人”、“至圣”、“萬世師表”。 孔子在世界的影響也很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歷史名人。 西方有學者尊孔子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認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法國巴黎發表宣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孔廟(投影出示山東、南京、韓國、日本的孔廟圖片),單是韓國就有234座孔廟。美國、德國、新加坡等國家有孔子的塑像(出示美國曼哈頓、德國柏林孔子塑像),世界許多大學都有孔子學院。 可見孔子的思想光芒能穿越時空魅力永恒。今天我們借《論語》十二則的學習,走近孔子和《論語》,觸摸經典,感受智慧。 三、誦讀入境 首先讓我們來讀一讀這些充滿智慧的文字。首先請兩位同學讀一讀,讓老師看看我們朗讀中存在什么問題。1、讀準字音論語(lún) 說(yuè) 慍(yùn) 三省(xǐng)曾子(zēng) 傳(chuán) 不習乎逾(yú) 罔(wǎng)殆(dài) 一簞食(dān) 曲肱(gōng) 篤志(dǔ)2、讀準停頓 讀古文,要讀出一點古文的味道。古文怎么讀呢? (一個學生在下面大聲地說“搖頭晃腦地讀”并做動作) 我們要讀得要讀得舒緩些,慢條斯理的,讀出抑揚頓挫來,可以像影視劇中古人讀書搖頭晃腦那樣,仿佛很陶醉的樣子。下面讓我們就來陶醉地讀一讀。老師嘗試讀第一則,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小聲跟讀。(學生齊讀,得很投入,不少同學流露出陶醉的表情。)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3、視頻朗讀4、自由朗讀 四、譯讀明義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經過多次朗讀,相信大家對論語十二則已有所了解,那么還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呢?下面我們借助注釋說說各則的大意。譯讀論語十二則第一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學了又按時練習,不是很喜悅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嗎?人們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生氣,不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嗎?”第二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謀劃是否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復習過呢?”第三則 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第四則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譯文 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翻譯】孔子說:“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涂;思考不讀書,就無所得。”這一則也是講學習方法,闡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學習和思考相結合,才能有所得。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翻譯】孔子說∶“賢德啊,顏回吃的是一小筐飯,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窮陋的小房中,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顏回卻仍然不改變向道的樂趣。賢德啊,顏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翻譯】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翻譯】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翻譯】孔子說:“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翻譯】孔子在河邊感嘆道:“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翻譯】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翻譯】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的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四、課后練習朗讀并背誦《論語》十二則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9張PPT)語文R版 七年級上第一課時《論語》十二章新課導入同學們,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為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論語》就是其中的一部輝煌的巨著,它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對我國的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即使在今天,它依舊光芒四射,熠yì熠生輝。現在就讓我們懷著一種自豪的心情來研讀《〈論語〉十二則》。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文學常識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弟子言行的書。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記錄孔子言行的書。 《論語》是對中國思想文化影響最大的書。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論語》是中國兩千年來最重要的課本。“四書”之一,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必讀書目。 《論語》是僅次于《圣經》的世界第二大暢銷出版物。 《論語》還是出成語最多的書。 《論語》在影響世界歷史的100部名著排行榜中排第11名。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 孔子是最偉大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是最偉大的教育家,相傳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賢人。 孔子是最偉大的典籍整理編訂家,修訂《詩經》,編纂《春秋》。 孔子對后世影響深遠,被譽為“千古圣人”、 “至圣”、“萬世師表”。 孔子在世界的影響也很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歷史名人。文學常識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誦讀入鏡論語( ) 說( ) 慍( ) 三省( )曾子( ) 傳( ) 逾( ) 罔( )殆( ) 簞食( ) 曲肱( ) 篤志( )1、讀準字音lúnyuèyùnxǐngzēngchuányúwǎngdàidāngōngdǔ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2、讀準停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誦讀入鏡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視頻朗讀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譯讀明義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 不 慍, 不亦君子乎?”固定句式:“不亦……乎?”譯作“不也是……嗎?”按時、及時通“悅”,愉快志同道合的人了解但怨恨,惱恨有道德修養的人朗讀 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譯讀明義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每天我老師傳授的學業復習交往真誠誠實多次地反省替辦事盡心竭力朗讀譯讀明義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過了呢?” 譯讀明義 第三則 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立身,能有所成就迷惑、疑惑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規矩、法度上天的意旨譯讀明義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譯讀明義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 為師矣。”做舊的(知識)領悟可以憑了朗讀(之)此(這一點)第四則譯讀明義4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 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后,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理解: 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可以為師”。 討論正確的學習方法譯讀明義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5危險迷惑而無所得朗讀第五則譯讀明義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 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有(陷入邪說)的危險。” 理解:討論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與思考相結合,方能有所得。譯讀明義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 第六則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dān,古代盛飯用的竹器。能忍受樂于學譯讀明義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孔子說∶“賢德啊,顏回吃的是一小筐飯,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窮陋的小房中,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顏回卻仍然不改變向道的樂趣。賢德啊,顏回!”譯讀明義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第七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譯讀明義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第八則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 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譯讀明義 子曰:“三人 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虛數,幾個人走于此,在其中優點,好的方面順從,學習改正,指自身同樣的毛病。他們的朗讀第九則9譯讀明義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 孔子說:“幾個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理解:討論正確的學習態度虛心求教,取長補短,改正不足。譯讀明義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第十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孔子在河邊感嘆道:“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日夜不停。”譯讀明義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第十一則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譯讀明義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第十二則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的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譯讀明義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朗讀并背誦《論語》十二則課后作業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論語》十二章視頻朗讀.mp4 11.《論語十二章》第1課時教學設計.doc 11.《論語十二章》第1課時精品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