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9課辛亥革命 (課件+導學案+練習+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9課辛亥革命 (課件+導學案+練習+素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型 新授課 課題 第9課《辛亥革命》 年級 八年級
【學習目標】
1.歸納出辛亥革命前革命志士在各地進行了哪些起義及其起義的時間、領導人、結果;通過分析教材中材料研讀問題,分析出黃花崗起義的意義,認識到革命黨人不屈不撓的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重點) 2.記住武昌起義的時間、地點、革命主力;閱讀材料,小組合作分析出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培養學生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重點、難點)
【課堂教學流程】
【學案自學 梳理知識】任務一:【自學質疑】結合教材,自主學習本課知識,完成自學檢測試題,并將疑惑點問題記錄反饋老師。一、革命志士的奮斗起義 時間 領導者 結果 地位或意義 萍瀏醴起義 1906 劉道一、蔡紹南 失敗 同盟會成立后領導的第一次武裝起義 安慶起義 1907徐錫麟 浙江紹興起義 1907 秋瑾 廣西起義 1907 孫中山、黃興 黃花崗起義1911 孫中山、黃興 革命黨人不屈不撓的精神和 視死如歸 的英雄氣概,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義(辛亥革命)1.時間: 1911年10月10日 2.領導機構:湖北革命組織 文學社 與共進會。 3.主要力量:傾向革命的 士兵 4.起義概況: 1911 年 10 月 10日 晚,武昌城內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首先起義。當夜,占領武昌城。隨后,武漢三鎮起義勝利。 5.成立軍政府:1911年10 月11日,起文軍成立湖北軍政府,推舉 黎元洪 為都督。 6.革命形勢:11月下旬,全國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獨立,支持革命。 7.歷史意義 (1)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 君主專制 制度的終結。 (2)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 民族民主革命 。 (3)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 思想解放 ,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8.辛亥革命的由來: 1911年是農歷辛亥年,歷史上稱這次革命為“辛亥革命” 【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任務二:【小組探究】閱讀課本第42—43頁“革命志士的奮斗”的內容。觀看教學視頻:各地武裝起義。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1.辛亥革命前革命志士在各地進行了哪些起義,各個起義的時間、領導人、結果分別是什么? 任務三:【小組探究】閱讀課本第44—45頁“武昌起義”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1.武昌起義的時間、地點、革命主力? 問題2.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有哪些? 【精講點撥 總結歸納】 時間 領導人 萍瀏醴起義 結果 意義 時間 安慶起義 領導人 時間 浙江紹興起義 領導人 時間 廣西起義 領導人 時間 《辛亥革命》 黃花崗起義 領導人 歷史意義 時間 主要力量 概況 武昌起義 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由來 【檢測提升 鞏固新知】單項選擇題1.萍瀏醴起義發生在( B ) A.1895年 B.1906年 C.1910年 D.1912年 2.同盟會成立后,領導了一系列武裝起義。同盟會影響下爆發的第一次武裝起義的主要領導人是( C ) A.秋瑾 B.徐錫麟 C.劉道一 D.黃興 3.武漢市的“首義路”“首義廣場”“首義公園”等地名會讓我們聯想到( B ) A.戊戌變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運動 D.秋收起義 4.武昌起義勝利后,出現了革命黨人用手槍逼迫黎元洪做都督的情景。這實質上反映了辛亥革命( C ) A.用人唯賢,不拘一格 B.當時革命黨人中有“資望”的少 C.對舊官僚認識不清,革命帶有局限性 D.缺乏群眾基礎 5.武昌起義成功是因為( C ) ①維新派的推動②同盟會的推動③革命黨人計劃周密、完善④湖北新軍中革命黨人的武裝起義⑤三民主義的指導⑥革命形勢迅速發展,清政府已空前孤立,時機完全成熟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課后思】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共19張PPT)
部編版
八年級上冊
第8課
《辛亥革命》
教學課件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早期活動,孫中山為了挽救中國危機,進行了一系列的活動,成立興中會、同盟會。準備發動廣州起義,但是由于消息泄露,起義失敗。不過這時的中國,各地起義如火如荼的展開,本節課我們學習第9課 辛亥革命,一起回顧那場波瀾壯闊的革命。
新知導入
學習目標
目標1:①通讀教材,能夠獨立自主正確完成填空;②能夠發現疑點、難點,提出問題;
目標2:同盟會成立以后革命黨人發動了哪些武裝起義,通過地圖資料學會識別起義發生的地點;通過圖片資料認識這些起義的領導人。
目標3:了解起義為什么會發生在武漢,有哪些歷史條件。
目標4:知道武昌起義的時間、地點、經過、結果和影響;(重點)
目標5:小組合作探究辛亥革命的成敗;(難點)
目標6:通過回顧知識、動手建構知識體系,總結歷史經驗教訓。
自主學習
【自學質疑】結合教材,自主學習本課知識,完成自學檢測試題,并將疑惑點記錄反饋老師。
一.革命志士的奮斗
浙皖起義
萍瀏醴起義
鎮南關起義
黃花崗起義
新知講解
萍瀏醴起義
時間
領導人
結果
劉道一
醴陵麻石街遺址
1906年冬
劉道一
蔡紹南
失敗。但同盟會的聲望由此大振。
安慶起義
時間
領導人
結果
徐錫麟
秋瑾
1907年夏
徐錫麟、秋瑾
失敗
廣西起義(鎮南關起義)
時間
領導人
結果
孫中山
黃興
1907年
孫中山、黃興
失敗
黃花崗起義
時間
領導人
結果
黃興
喻培倫
林覺民
1911年4月
孫中山、黃興、趙聲
失敗
黃花崗起義是中國同盟會辛亥年在廣州發起的一場起義,又稱"辛亥廣州起義"、"三·二九廣州起義"、"黃花崗之役"。1911年4月27日下午5時30分,黃興率120余名敢死隊員直撲兩廣總督署,發動了同盟會的第十次武裝起義--廣州起義。其中72人的遺骸由潘達微等出面收葬于廣州東郊紅花崗,潘達微并把紅花崗改名為黃花崗,這次起義因而被稱為"黃花崗起義"。
思考:閱讀教材,分析黃花崗起義的歷史意義。
黃興絕命書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
黃花崗起義雖然失敗,但革命黨人不屈不撓的
精神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
合作探究
二、武昌起義
時間
地點
經過
結果
影響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武昌
占領楚望臺
→猛攻湖廣總督
→占領武昌城
→攻占漢口和漢陽
取得勝利
全國十幾個省宣告獨立
辛亥革命:由于1911年是農歷辛亥年,歷史上稱這次革命為“辛亥革命”。
新知講解
湖北軍政府成立
武昌起義后全國形勢

北京
★武昌


武昌起義后全國
15個省宣布獨立
★武昌
小組合作探究,閱讀教材及下列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材料一:“大清皇帝統治大清帝國,萬世一系,永永尊載。君上神圣尊嚴。不可侵犯。”
——《欽定憲法大鋼》
材料二:從前皇帝自稱為天子,如果有人說皇帝是強盜,可以打倒。別人一定把他看作瘋子。孫中山就曾經是一個被人家看作是瘋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是瘋子。
——吳玉章
材料三:“1915 年,袁世就公開復辟帝制,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83 天后被迫取消專制。1917年,軍閥張勛擁戴清朝廢帝溥儀登基,在全國人民的怒斥聲中,12天后復辟丑劇草草收場。”“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
——同盟會1906年《軍政府宣言》
合作探究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很多革命志士和革命英雄人物,他們為國家呼號奔走,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為國家為民族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最終他們發動了武昌起義,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在我國歷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
課堂總結





時間
1911年
階級
資產階級的革命派
代表
孫中山
思潮
三民主義(指導思想)
歷程

①團體——興中會
②政黨——同盟會
③爆發——武昌起義
④高潮——中華民國
性質
反帝反封建)資產階級革命
作用
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板書設計
謝謝觀賞!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9課《辛亥革命》同步訓練試卷
(解析版)
一、選擇題
1.他創立興中會、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積極傳播革命思想,……為推進民主革命四處奔走、大聲疾呼。“他”指的是( )
A.李鴻章 B.黃興 C.孫中山 D.宋教仁
【答案】C
【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有1894年成立興中會;1905年建立中國同盟會(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政黨),提出較為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三民主義(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1911年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的標志);1912年建立中華民國;頒布《臨時約法》。故C項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
2.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干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終結,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閥門。它是指(  )
A.太平天國運動 B.辛亥革命 C.戊戌變法 D.新文化運動
【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極大的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進步潮流的閘門,選項B符合題意;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今天存發動武裝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1864年天京陷落,標志著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選項A不符合題意;1895年春,《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正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康有為、梁啟超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反對同日本人議和,請求變法,即“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的,但是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發動政變,囚禁了光緒帝,廢除了變法詔令,戊戌變法以失敗而告終,戊戌變法為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是中國近代最早的資產階級思想啟蒙運動,選項C不符合題意;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并在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1917年陳獨秀出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新青年》和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最為重要的陣地。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盡管新文化運動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仍然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選B。
3.武昌起義的主要力量是( )
A.中國同盟會 B.湖北新軍 C.湖北軍政府 D.工人階級
【答案】B
【解析】依據課本所學,1911年湖北革命組織文學社與共進會,在同盟會的推動下,積極謀劃起義。起義的主要力量是傾向革命的湖北新軍。10月10日晚,武昌城內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首先起義,一夜之間攻占的武昌。B項符合題意;1905年孫中山領導成立了中國同盟會,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A項不合題意;10月11日武昌起義軍成立了湖北軍政府。C項不合題意;1919年五四運動后期,運送轉移到上海,主力工人階級。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B。
4.下列歷史事件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①袁世凱稱帝 ②護國戰爭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袁世凱稱帝1915年末;②護國戰爭1915年底;③二次革命在宋教仁遇刺后;④宋教仁遇刺1913年春。因此排列順序正確的是④③①②,選項C符合題意。選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
5.辛亥革命首先爆發于( )
A.上海 B.武昌 C.北京 D.廣州
【答案】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內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首先起義。一夜之間,武昌全城被起義軍占領。故B項正確。AC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故選B。
6.與下圖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

A.萍瀏醴起義 B.安慶起義 C.廣西起義 D.武昌起義
【答案】D
【解析】根據圖片“湖北軍政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內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首先起義。武昌全城被起義軍占領。隨后。漢陽、漢口的新軍起義響應,革命在武漢三鎮取得勝利。10月11日,起義軍成立湖北軍政府,黎元洪為都督。武昌起義勝利后,各省紛紛響應。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BC與圖片內容不符,故選D。
7.近代中國的探索之路充滿曲折,如圖①處所示道路對應的歷史事件是(  )

A.義和團運動 B.洋務運動 C.戊戌變法 D.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根據圖片信息,近代中國的探索之路充滿曲折,如圖①處所示道路對應的歷史事件,可知是辛亥革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方列強的侵略,打碎了中國人的美夢,中國人民開始覺醒,進行了一系列深刻的變革,資產階級維新派1898年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但最終失敗,說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1911年資產階級革命派另辟道路,掀起辛亥革命,學習西方的共和制。選項D符合題意;義和團運動是農民運動;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科技;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所以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
8.孫中山先生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不屬于孫中山早期革命活動的是( )
A.建立興中會 B.建立同盟會 C.提出三民主義 D.領導黃花崗起義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10年,孫中山同黃興、趙聲等人商討在廣州舉行起義。會后,孫中山赴歐美各國募集起義經費,黃興到香港設立統籌部,作為起義的領導機關。1911 年4月,由于情況發生變化,黃興在準備尚未就緒的情況下,臨時決定提前起義,革命黨人與清軍展開激烈巷戰,苦戰一晝夜,終因眾寡懸殊,起義失敗,很多革命黨人壯烈犧牲。后來,將收殮到的七十二具烈土遺骸,合葬于廣州黃花崗,稱作“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歷史上也將這次起義稱為“黃花崗起義”。由此可知D項符合題意,1894年孫中山建立興中會,1905年孫中山建立同盟會,在《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ABC三項都是孫中山革命活動,不符合題意。故選D。
9.“七十二健兒,酣戰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溫黃花”,此對聯寫的是________。
A.浙皖起義 B.鎮南關起義 C.護法運動 D.黃花崗起義
【答案】D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七十二健兒”“濕黃花”,可以判斷出與“黃花崗起義”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黃興提前發動廣州起義,終因眾寡懸殊,起義失敗。犧牲的七十二名烈士葬于黃花崗,稱作“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浙皖起義是光復會員徐錫麟于1907年領導的起義,一舉擊斃清廷巡撫恩銘,不符合題意;選項B 1907年12月孫中山派遣黃明堂、關仁甫率四百多人,潛襲廣西鎮南關,起義軍很快占領雞金山的三座炮臺,不符合題意;選項C是指1917年7月到1918年5月,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維護臨時約法、恢復國會,聯合西南軍閥共同進行了反對北洋軍閥獨裁統治的斗爭,不符合題意。故選D。
10.如下圖是1911年4月27日(陰歷三月二十九日)晨,黃興寫的絕命書,表示他效命疆場,視死如歸的革命決心。這發生于哪一事件前(  )

A.中國同盟會成立 B.萍瀏醴起義 C.廣州黃花崗起義 D.安慶起義
【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4月27日,黃興率130余名敢死隊員直撲兩廣總督署,發動了中國同盟會的第十次武裝起義廣州起義。起義軍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而不幸失敗,這次起義因此被稱為黃花崗起義,C符合題意;A項中國同盟會成立于1905年;B項萍瀏醴起義發生于1906年;D項安慶起義發生于1907年7月6日;ABD不符合題意,所以答案選擇C。
點睛:學生要抓住題干“1911年4月27日”的時間,掌握住選項四個事件的時間,用排除法來解答問題。
11.孫中山贊譽黃花崗起義與“武昌革命之役并壽”,是因為它( )
①是最為著名的武裝起義 ②為武昌起義創造了有利條件
③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加速了革命進程 ④表現了革命黨人的勇敢精神和英雄氣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并壽!”被世紀偉人孫中山高度評價的,就是黃花崗起義,①所述本身是有問題的,黃花崗起義是辛亥革命前的一次重要的起義,雖然失敗了,影響卻很大,②③④符合題意。故選C。
12.下圖中所示起義的重大歷史意義是( )

A.建立了與清政府對峙的農民政權
B.使腐朽的清王朝逐步走向滅亡
C.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D.打響了武裝反抗清政府統治的第一槍
【答案】B
【解析】依據題干的圖片信息,結合所學可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推翻了清朝的統治,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B項符合題意;建立了與清政府對峙的農民政權是太平天國運動,A項不符合題意;北伐戰爭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C項不符合題意;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清政府統治的第一槍,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
【點睛】解題的關鍵是學生掌握拖選擇題的解題方法, 需要學生在理解圖片的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圖片隱含信息,判斷所屬事件,結合該事件的內容和意義解答問題,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推翻了清朝的統治,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13.辛亥革命的最大歷史功績在于( )
A.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利 B.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 D.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答案】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極大的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辛亥革命的最大歷史功績在于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
14.如下圖所示為1917年山西某縣教育會副會長的一則日記.該日記作為例證,可用于說明(  )

A.維新變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運動的進步性 D.國民革命的不徹底性
【答案】B
【解析】根據所學和題干可知:“新縣長”作為民國時期的縣長,仍然“詣各廟拈香行跪禮拜禮”,表明其深受傳統禮教的影響,說明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故B符合題意。題干是1917年,故A、D明顯錯誤;C與題意相反。所以應選B。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理解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5.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遺囑中告誡后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A.清朝封建統治勢力依然強大 B.沒有推動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
C.沒有真正建立革命根據地 D.中國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務,因此說革命尚未成功,故D正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故排除A項。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故排除B項。C與題意無關,故排除C項。故選D。


二、綜合題
16.看圖回答問題。

上圖人物名字是___①______,他被后人評價為________②__________。
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他又組織成立了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名字是_______③_________。
他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是_____④_______。
【答案】①孫中山 ②民主革命先行者 ③同盟會 ④三民主義
【解析】根據圖片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上圖人物名字是孫中山,他被后人評價為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1905年8月,孫中山與黃興等人,以興中會、華興會等革命團體為基礎,在日本東京創建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中國同盟會,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他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宗旨被采納為同盟會綱領。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即三民主義,后來成為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因此填寫①孫中山 ②民主革命先行者 ③同盟會 ④三民主義





17.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值得中國人民永遠懷念,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如下圖

材料二: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首先在湖北武昌發動起義,武漢三鎮取得勝利后,僅一個多月時間,全國就有十幾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12月宣布獨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開會,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摘自北師大版八上教材
(1)從圖一看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首發地在哪?
【答案】三民主義;武昌。
【解析】依據材料一圖片信息中隱藏的“民族、民權、民生”,結合所學很容易判斷出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依據材料二信息“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首先在湖北武昌發動起義”可以判斷出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首發地在武昌。





(2)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是什么?
【答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3)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孫中山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答案】精神:反對列強侵略和軍閥割據,爭取國家統一的愛國主義精神;為振興中華,自強不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勇于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精神;(寫出一點即可)。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從孫中山先生身上學習的精神很多,比如:反對列強侵略和軍閥割據,爭取國家統一的愛國主義精神;為振興中華,自強不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勇于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精神。
【點睛】解答第(1)題第一問時,只要仔細觀察材料一中圖片一的信息就能發現三民主義的內容;解答第二問時只要仔細閱讀材料二信息,就能在材料中找到答案。解答第(2)題其實就是回答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直接回答即可。第(3)題是開放性題目,學生只要答出大致意思即可得分。
18.材料閱讀題
2011年既是辛亥革命爆發100周年紀念,又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誕辰145周年。緬懷孫中山及辛亥革命的偉大歷史功績,對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問題:
(1)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是在哪里打響的?
【答案】武昌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和士兵在武昌打響起義的第一槍,武昌起義勝利后,形成了席卷全國的革命浪潮。


(2)為領導辛亥革命,孫中山提出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答案】三民主義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05年成立的中國同盟會的革命政綱是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后來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把此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成為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舉出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的重要革命活動一例。
【答案】創辦興中會,中國同盟會(答對任意一個)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1905年8月,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

(4)辛亥革命后,孫中山曾自豪地說,這是“我國有史以來所未有之變局,吾民破天荒之創舉也”。
請說出這里的“創舉”的含義。
【答案】成立中華民國
【解析】問題提到的“創舉”意味著之前是沒有的。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政府及中國實行了兩千余年的封建皇權制度,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在此之前的中國的歷次起義都是以一個朝代代替另一個朝代而結束,但辛亥革命卻徹底推翻帝制,并試圖建立新的政治體制--共和制,這是以往任何革命所沒有的,因此被稱為“創舉”。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9課《辛亥革命》同步訓練試卷
(原卷版)
一、選擇題
1.他創立興中會、同盟會,提出三民主義,積極傳播革命思想,……為推進民主革命四處奔走、大聲疾呼。“他”指的是( )
A.李鴻章 B.黃興 C.孫中山 D.宋教仁
2.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干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終結,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閥門。它是指(  )
A.太平天國運動 B.辛亥革命 C.戊戌變法 D.新文化運動
3.武昌起義的主要力量是( )
A.中國同盟會 B.湖北新軍 C.湖北軍政府 D.工人階級
【答案】B
4.下列歷史事件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①袁世凱稱帝 ②護國戰爭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5.辛亥革命首先爆發于( )
A.上海 B.武昌 C.北京 D.廣州
6.與下圖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

A.萍瀏醴起義 B.安慶起義 C.廣西起義 D.武昌起義
7.近代中國的探索之路充滿曲折,如圖①處所示道路對應的歷史事件是(  )

A.義和團運動 B.洋務運動 C.戊戌變法 D.辛亥革命
8.孫中山先生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不屬于孫中山早期革命活動的是( )
A.建立興中會 B.建立同盟會 C.提出三民主義 D.領導黃花崗起義
9.“七十二健兒,酣戰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溫黃花”,此對聯寫的是________。
A.浙皖起義 B.鎮南關起義 C.護法運動 D.黃花崗起義
10.如下圖是1911年4月27日(陰歷三月二十九日)晨,黃興寫的絕命書,表示他效命疆場,視死如歸的革命決心。這發生于哪一事件前(  )

A.中國同盟會成立 B.萍瀏醴起義 C.廣州黃花崗起義 D.安慶起義
11.孫中山贊譽黃花崗起義與“武昌革命之役并壽”,是因為它( )
①是最為著名的武裝起義 ②為武昌起義創造了有利條件
③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加速了革命進程 ④表現了革命黨人的勇敢精神和英雄氣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下圖中所示起義的重大歷史意義是( )

A.建立了與清政府對峙的農民政權
B.使腐朽的清王朝逐步走向滅亡
C.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D.打響了武裝反抗清政府統治的第一槍
13.辛亥革命的最大歷史功績在于( )
A.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利 B.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 D.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14.如下圖所示為1917年山西某縣教育會副會長的一則日記.該日記作為例證,可用于說明(  )

A.維新變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運動的進步性 D.國民革命的不徹底性
15.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遺囑中告誡后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A.清朝封建統治勢力依然強大 B.沒有推動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
C.沒有真正建立革命根據地 D.中國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綜合題
16.看圖回答問題。

上圖人物名字是___①______,他被后人評價為________②__________。
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他又組織成立了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名字是_______③_________。
他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是_____④_______。




17.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值得中國人民永遠懷念,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如下圖

材料二: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首先在湖北武昌發動起義,武漢三鎮取得勝利后,僅一個多月時間,全國就有十幾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12月宣布獨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開會,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摘自北師大版八上教材
(1)從圖一看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首發地在哪?





(2)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是什么?






(3)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孫中山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18.材料閱讀題
2011年既是辛亥革命爆發100周年紀念,又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誕辰145周年。緬懷孫中山及辛亥革命的偉大歷史功績,對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問題:
(1)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是在哪里打響的?






(2)為領導辛亥革命,孫中山提出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舉出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的重要革命活動一例。





(4)辛亥革命后,孫中山曾自豪地說,這是“我國有史以來所未有之變局,吾民破天荒之創舉也”。
請說出這里的“創舉”的含義。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阳市| 博客| 万荣县| 新乡县| 大兴区| 浦城县| 眉山市| 大邑县| 宜城市| 桐乡市| 张北县| 耒阳市| 彰武县| 武鸣县| 涿州市| 沂南县| 阜康市| 多伦县| 阜南县| 永顺县| 龙里县| 甘孜| 托克逊县| 泰和县| 江北区| 乃东县| 南江县| 万宁市| 内黄县| 高淳县| 岚皋县| 武城县| 绥棱县| 图木舒克市| 重庆市| 澎湖县| 榆树市| 阳泉市| 门头沟区| 佛教| 靖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