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七年級政治上冊復習提綱《第1課 適應新環境》1、怎樣適應新的學校生活?⑴主動適應新的學校環境。⑵學校環境需要我們悉心維護和主動建設。⑶積極的心理狀態,有助于盡快適應新環境。2、怎樣結識新朋友 ⑴在交友過程中需要發揮我們的主動性。⑵通過集體活動增進彼此了解。⑶主動與老師成為朋友。⑷營造快樂的人際環境,盡快適應新的集體生活。《第2課 開始新學習》1、學習的理由有哪些?⑴學校是知識的殿堂,進步的階梯。⑵通過學習,我們發現自己的潛質,培育自己的能力。⑶接受義務教育,是每個中國公民法定的權利和義務。2、接受義務教育有什么重要性?接受義務教育,是每個中國公民法定的權利和義務,對現代社會來說,義務教育是為公民生活打下文化知識基礎的必備教育,對于一個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對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都極為重要。3、直接影響學習的效率和效果的主要因素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4、怎樣理解“學習有法,學無定法”?(1)恰當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是實現學習目標的有效手段,但學習方法和策略多種多樣。(2)我們需要針對具體的學科,個人習慣和能力等,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這樣才能順利打開知識寶庫大門。《第3課 正確認識自己》1、 步入初中,我們的社會角色發生了變化。2、作為中學生如何認識自己的責任?(1)要對學習、生活、行為、班集體、社會負責。 (2)要承擔一定的道德和法律責任。3、 中學生怎樣承擔責任?(1) 正確認識成長中的自己,了解新角色的要求,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2) 不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要考慮自己行為的后果。4、我們應如何正確認識自己?⑴在實踐的檢驗中認識自己。 ⑵從別人的態度中認識自己。⑶在多重比較中認識自己。 ⑷在自我觀察和內省中認識自己。(重要途徑)《第4課 共同建設集體》1、個人和集體的關系怎樣?個人的發展與集體的發展密切相關。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2、良好的班集體對我們的成長有什么影響?(1)良好的班集體是我們健康成長的重要環境。積極向上的班風激勵我們團結互助,勤奮好學。(2)互幫互助的班風有助于塑造我們的良好個性。 (3)建設良好班集體,人人有責。3、良好的班集體取決于健康向上的班風。4、 怎樣建設良好的班集體?⑴需要樹立共同的奮斗目標。⑵需要嚴明的紀律。⑶還需要班級成員團結友愛,互幫互助。5、為建立良好班集體,每個同學可以做些什么?關心集體事務,愛護集體設施,使用文明用語,維護集體榮譽。第五課 《積極融入社會》1、我們每個人的存在和發展都離不開社會,都有一個社會化的過程.2、我們社會化的基本要求、重要途徑、最高境界分別是什么?(即怎樣做一個社會的人?)基本要求:與人交往,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重要途徑: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最高境界:服務社會、奉獻社會。3、 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為他人、為社會作出了什么樣的貢獻。4、 為實現人生價值,作為中學生應該怎樣服務和奉獻社會?(1)要盡到做學生的責任,認真學習,互幫互助,尊重老師,愛護校園;(2)多參加社會活動,主動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奉獻我們自己的一份力量。(社會活動有:志愿者活動、社區服務活動、義務植樹活動、美化綠化校園活動等)第六課 《禮貌待人》1、為什么人際交往需要禮貌?(1)禮貌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應該遵守的一種行為規范。(2)禮貌是尊重和文明的體現,禮貌有利于交往,減少誤會,是人際關系和諧的潤滑劑。(3)禮貌對于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對于社會的文明進步,都具有重大作用。2.舉例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為是禮貌的和不禮貌的 禮貌的行為有:在學校遇到老師打招呼,在公共汽車上主動給老弱病殘者讓座……不禮貌的行為有:隨便打斷別人的談話,見到長輩不打招呼……3.怎樣才能做到文明禮貌?(禮貌待人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態度誠懇,儀表大方,語言文明,行為得體; (2)學會謙讓道歉;(3)尊老愛幼,尊重婦女,關愛弱者; (4)移風易俗,助人為樂,關心公益事業。第七課 《平等待人》1.平等是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我們要在法律范圍內正確行使平等權利。2.人們在人格、法律在地位上是平等。3.平等的重要性(平等待人的作用)(1)平等是人際交往的前提和基石。(2)只有平等相待,我們才能彼此尊重、和睦相處。(3)只有在平等的環境中,我們才能更好地學習和生活。4.平等待人要求我們怎樣做?平等待人要求我們尊重他人的人格、習慣、愛好,尊重不同民族的風俗、傳統。5、為什么需要相互理解和寬容?(1)理解是共同生活的基石; (2)寬容是生活的潤滑劑;(3)寬容是相互的,如果我們寬容他人,也會得到他人的寬容。6、寬容是有限度的。寬容不能超越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規范。寬容絕不是一味遷就,也不是委曲求全,更不是毫無原則地接受一切。我們不能盲目地寬容。過分的寬容就變成了縱容,結果適得其反。第八課 《與人為善》1.“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就是:不做別人不喜歡、不接受的事情。不把別人不愿意接受的事情強加給別人,不造成他人的痛苦。2、善良的重要性:(1)善良是人最可寶貴的品質之一。 (2)善良的人最易贏得友誼和朋友。3.善良的要求:(1)善良需要真誠的心;(2)以善良之心回報友善之情;(3)勿以善小而不為。4.在受到傷害時,應該用正當手段來維護我們的權益。5.怎樣做一個友善的人?(1) 己所不欲,勿施與人,不做別人不喜歡、不接受的事情。(2)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要換位思考,相互理解;(3)以恰當的方式表現友善,不凌弱欺生,要友善對待身邊的人,要樂于助人。6、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內心品質的是—友好地對待陌生人。與人為善的根本是—樂于助人。《第9課 做一個自尊的人》1、自尊的內涵:(即什么是自尊?)(1)自尊是一種自己尊重自己、愛護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體和社會的尊重與愛護的心理需要;(2)自尊是對自己尊嚴和價值的肯定。它是以一個人對自己的正確認識和評價為基礎的;(3)自尊不等同于自戀。2、自尊的意義:(1)自尊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所必備的操守;(2)自尊是贏得他人尊重的前提;(3)自尊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是實現成功人生的重要條件;(4)自尊是一種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自強的基礎。3、如何擁有自尊?(1)自尊,就是要接納和珍愛自己,同時做到自重自律;(2)尊重是相互的,自尊還必須學會尊重他人;(3)自尊還必須自立自強。4、自尊與虛榮的區別:(1)自尊是對自己尊嚴和價值的肯定。它是以一個人對自己的正確認識和評價為基礎的。(2)虛榮心是一種追求表面榮耀的心理,虛榮心會使人淺薄,使人忘記真正的價值,會失去別人的尊重。(3)所以要正確分辨自尊與虛榮,認識到虛榮心的危害,克服虛榮,做自尊自信的人。《第10課 做一個自信的人》1、什么是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目標一定能實現。2、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自信必不可少。自信是一種偉大的力量。相信自己是成功的第一秘訣。信心多一點,成功便多一份。人的成功之路必須踏著自信的臺階步步登高。3、自卑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絆腳石,是快樂生活的攔路虎。自卑會一步一步地侵蝕一個人的勇氣和信心,使他懷疑自己的能國,碰到困難和挫折,就自暴自棄,放任自流。4、自負、自卑、自信的區別(1)自卑是一種對自我的消極評價。自卑的人輕視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嘗試。(2)自負是對自己的不切實際的過高評價。自負的人自以為了不起,往往過高地估計自己,看不起別人,自以為是。(3)只有自信的人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能看到自己的缺點。5、自信來自哪里?(1)自信就在我們自己的心中; (2)自信是我們每個人成功經驗的累積;(3)自信源于不斷充實和發展自己。6、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自信的人?(1)相信自己是獨特的,是有價值的;(2)了解和認識自己,才有真正的自信;(3)在實踐中不斷累積成功的經驗;(4)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不斷充實和發展自己。《第11課 做一個自強的人》1、怎樣做一個自強的人?(即怎樣培養自強精神?)(1)要有明確目標。明確目標才可能實現成功,設立的目標要可行,設立的目標要長遠。(2)要把目標轉化為實際行動。腳踏實地,分段實現目標。(3)要堅持不懈地去實現目標。即使身處逆境,也決不放棄自己的目標和理想。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