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9課秦統一中國 (課件+導學案+練習+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9課秦統一中國 (課件+導學案+練習+素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型 新授課 課題 第9課《秦統一中國》 年級 七年級
主備人 備課時間 授課時間
【學習目標】
1、記住秦滅六國的時間;說出秦滅六國的順序,秦朝建立的時間;記住秦朝的疆域四至。進而探討出秦滅六國的意義。培養識圖、讀圖、獲取歷史信息、歸納總結的能力。(難點)2、列舉秦始皇為加強中央集權的中央、地方采取的措施。培養歸納總結的能力。(重點、難點)3、歸納出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進步等多角度分析秦統一的重大歷史意義。進而認識到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樹立祖國統一的堅定信念。(重點)
【課堂教學流程】
【學案自學 梳理知識】任務一:【自學質疑】結合教材,自主學習本課知識,并將疑惑點問題記錄反饋老師。秦滅六國1.背景:(1)各諸侯國的人民希望結束戰亂,過上安定的生活。(2)秦國經過 商鞅變法 ,實力超過東方六國。(3)秦王贏政重用人才。2.經過: (1)從公元前230年起,秦國先后攻滅__韓___、趙、魏、楚、燕、___齊__六國,完成統一大業。(2)_公元前_221___年,秦王__嬴政___建立秦朝,定都咸陽。(3)北進南下,對邊疆地區進行開拓和經營,管轄范圍擴大。 3.影響: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爭戰混亂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 多民族 的封建國家。確立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__皇帝___ 中央政府:___太尉__(軍事)、__丞相___(行政)、御史大夫(_監察____) 地方政府:_郡縣制_。全國分為36郡___→郡(守)→縣(令或長)→鄉、亭、里 影響:全國的一切軍政大權由_皇帝____掌控;_郡縣制____的實行,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鞏固統一的措施項目 措施 文化 命_李斯____等人統一文字,制定__小篆___作為通用文字頒行全國 經濟 統一貨幣,以秦國的_圓形方孔半兩錢____為標準貨幣;統一__度量衡___制度 交通 統一__車輛___和道路的寬窄,修筑貫通全國的道路;開鑿__靈渠___,溝通了湘江和漓江 軍事 派大將__蒙恬___北擊匈奴,修筑__“萬里長城”___ 秦朝的疆域 東至東海,西到__隴西___,北至長城一帶,南達_南海____,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之一。【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任務二:閱讀課本第44頁的內容及課件中材料,回答:“1.秦滅六國的背景、時間、過程? 2.秦朝建立的時間、人物、都城、意義?” 任務三:【小組探究】閱讀課本第45頁至第46頁,小組合作完成問題1,問題2,問題3,并派代表展示小組學習成果。 1.秦王嬴政自稱什么?有什么權利? 2.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及意義中央、地方?(中央、地方) 任務四:【小組探究】閱讀課本第46頁至第48頁,小組合作完成問題1,問題2,問題3,問題4,并派代表展示小組學習成果。 1.文化方面的措施有哪些?有什么意義? 2.經濟面的措施有哪些?有什么意義? 3.交通方面的措施有哪些?有什么意義? 4.軍事方面的措施有哪些? 【精講點撥 總結歸納】任務五:【動動手】動手制作本課知識結構圖。第9課秦統一中國一、秦滅六國 1、秦滅六國2、秦朝的建立:時間、人物、都城、意義二、確立中央集權制度1、目的2、皇帝制度、三公制、郡縣制三、鞏固統一的措施1、經濟措施2、文化措施3、交通軍事 【檢測提升 鞏固新知】1.(2015?龍巖中考)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 B ) A.夏朝 B.秦朝 C.漢朝 D.唐朝 2.梁啟超:“天下之統一,勢也。不統于秦,亦統于他國。”天下“統于秦”發生在( C )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2年 3.“皇帝”“朕”成為我國最高封建統治者的稱呼開始于( B ) A.齊恒公 B.秦始皇 C.周武王 D.夏禹4.(2015?煙臺學業考)古代監察體制的建立,主要用于監督官員規范執政,防止官員貪污腐敗。下圖所示中,秦朝負責監察百官的是( B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5.秦滅六國后,統一了度量衡。下圖是秦朝測量重量的工具之一“秦權”,它上面的文字是( B ) A.大篆 B.小篆 C.楷書 D.行書 6.下圖反映了秦朝建立之初,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的統一貨幣政策。圖中方框空白處應為( A ) A.圓形方孔半兩錢 B.刀形幣 C.鏟形幣 D.方形圓孔錢 7.宏偉的長城是我國人民智慧和獨創性的象征。秦朝時修的長城是為了抵御下列哪個少數民族( A ) A.匈奴族 B.鮮卑族 C.羌族 D.氐族
【課后思】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共30張PPT)
部編版
七年級上冊
第9課 《秦統一中國》
教學課件
秦王掃六合,
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云,
諸侯盡西來。
這是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古風》組詩的第四首開篇兩句。此詩全面評價了秦始皇的功過。那么,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是如何完成統一全國,鞏固統一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9課 《秦統一中國》。
新知導入
學習目標
目標1:通讀教材,完成自學檢測,初步了解本課教材內容,并記錄疑惑點,培養自主學習及發現問題的能力。
目標2:觀看微課,歸納秦滅六國的背景;觀察秦滅六國形勢圖,說出秦滅六國的順序,秦朝建立的時間。結合《問題思考》、《相關史事》,探討出秦滅六國的意義。培養識圖、讀圖、獲取歷史信息、歸納總結的能力。(難點)
目標3:觀看微課并閱讀教材,列舉秦始皇為加強中央集權的中央、地方采取的措施。培養歸納總結的能力。(重點、難點)
目標4:閱讀教材,歸納出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進步等多角度分析秦統一的重大歷史意義。進而認識到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樹立祖國統一的堅定信念。(重點)
【自學質疑】結合教材,自主學習本課知識,完成自學檢測試題,并將疑惑點記錄反饋老師。
自主學習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滅六國
秦滅六國的背景
戰國連年戰爭,人民渴望統一,符合統一潮流趨勢。
商鞅變法比較徹底,秦國實力超過東方六國。
長平之戰后,六國再也無力與秦國抗衡。
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新知講解
秦朝

時 間:
建立者:
都 城:
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
咸陽






戰國七雄









































前230年滅韓

前225年滅魏

前228年滅趙


前223年滅楚

前222年滅燕


前221年滅齊







壽春
臨淄
邯鄲
大梁










咸陽

前221年













秦 滅 六 國
策略:遠交近攻

都城咸陽
前221秦
秦滅六國的意義:
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爭戰的混亂局面,為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條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為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發展奠定了基礎,符合歷史發展的要求。從此,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成為我國歷史發展的主流。
秦滅六國統一全國是好事還是壞事?有什么意義?

1、結束分裂割據,符合人民的愿望。
2、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和社社會的進步。
3、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合作探究
確立中央集權制度
①中央: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稱為皇帝,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嬴政自稱“始皇帝”,史稱“秦始皇”
②設有中央政治機構,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統領,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監察事務
政治上:
③地方:建立郡縣制。全國分為36郡,郡下設縣,縣以下又設鄉、亭、里等基層社會組織。
新知講解
秦行政機構示意圖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縣制

最高統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君 主 專 制 中 央 集 權
思想文化上:
統一文字,李斯等人統一文字為小篆;“焚書坑儒”(目的:加強思想控制,鞏固統治)
統一貨幣(圓形方孔半兩錢);統一度量衡。
經濟上:
文化:統一文字——小篆
意義:使政令在全國各地順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燕齊 刀幣
楚 蟻鼻錢
趙魏韓 布幣
經濟:統一貨幣:秦圓形方孔“半兩”銅錢
經濟:
度:長度單位
量:容積單位
衡:重量單位
交通上:
車同軌:統一車輛和道路的寬窄;派人開鑿靈渠,溝通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運交通。
統一車軌:兩輪間的距離為六尺
意義:便利各地交通往來,便利南北水運交通。
軍事上:
秦始皇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并修建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萬里長城”。
意義:長城的修筑抵御了匈奴的進攻,鞏固了北邊邊防,保護了中原生產的發展,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象征。
萬里長城

南海
東海
長城
隴西


咸陽
秦的疆域
探究:結合之前所學內容,比較郡縣制與分封制有什么不同?
郡縣制 分封制
條件
內容
作用
郡縣制是在國家大一統的條件下實行的,是按地域劃分。
分封制與宗法制相聯系,以血緣關系為基礎
郡縣制下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調遷,官位概不世襲,官吏只有俸祿沒有封地。
分封制下的諸侯爵位世襲,并擁有封地
郡縣是地方的行政機構,有利于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統一
分封制下的諸侯國擁有很強的獨立性,容易發展為地方割據勢力
合作探究
秦王嬴政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奠定了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他首創了皇帝制度,開創了歷代君主使用“皇帝”的先河。之后,秦始皇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這些措施對鞏固統治產生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其進步作用對后世也有深遠影響。
課堂總結
秦滅六國

建立
統一全國

嬴政前221年
鞏固


建中央集權
統一文字貨幣
統一 度量衡
焚書坑儒
北筑長城
南開靈渠
板書設計
【1】從陜西省省會西安到吉林省省會長春的旅游路線,被稱為“始皇帝— —末代皇帝”游,末代皇帝指的是清朝遜帝、“偽滿洲國皇帝”溥儀。始皇帝指的是( )
A.禹
B.啟
C.秦始皇
D.黃帝
C
課堂鞏固
【2】秦統一最重要的意義是( )
 A.結束了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愿望
 B.徹底摧毀了奴隸主貴族統治
C.中國從此開始以統一為發展主流
D.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和發展生產
A
3.秦統一中國的時間是:(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5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4.秦長城的起止點是:( )
A.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B,西起遼東,東到臨洮
C.西起咸陽,東到河套 D.西起隴西,東到長平

C
A
5.文字是傳承文化的載體之一。秦滅六國后,秦始皇隨即下令全國統一書寫( )
A楷書 B隸書 C小篆 D行書
6.秦朝統一全國后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其中對后世地方機構建設產生深遠影響的是( )
A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車同軌,書同文
C廢分封,立郡縣
D焚書坑儒
C
C
謝謝觀賞!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9課《秦統一中國》同步訓練試卷
(解析版)
一、選擇題
1.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學家發掘出一批圓形方孔銅錢。該銅錢是( )


A.和同開寶 B.五銖錢 C.開元通寶 D.半兩錢
【答案】D
【解析】依據“一座秦朝墓葬中”,結合課本所學可知,為了適應國家統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秦始皇下令廢除六國的貨幣,以秦國的圓形方孔半兩錢作為標準貨幣,在全國流通。D項符合題意;和同開寶是日本奈良王朝流通的貨幣,A項不合題意;西漢武帝把鑄幣全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B項不合題意;唐高祖武德四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范,開鑄“開元通寶”,C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C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D。
【點睛】“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學家發掘出一批圓形方孔銅錢”是解題的關鍵,說明考古學家發掘的是秦朝的圓形方孔銅錢。據所學,秦滅掉六國后,統一貨幣。秦始皇規定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半兩錢,作為標準貨幣,在全國流通。
2.秦初,廷尉李斯上奏曰:“周天子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秦始皇聽取了李斯的建議,在地方實行了( )
A.分封制 B.郡縣制 C.行省制 D.刺史制度
【答案】B
【解析】根據“周天子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說明了李斯看到分封制導致了諸侯征戰割據的局面,體現李斯反對分封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在地方實行郡縣制,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加強中央集權。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所以應選B。
3.“公元前3世紀出現了一個關鍵轉折點,即類似于西方封建制的舊時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權官僚政府所取代。新的中央集權國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龐大帝國。”這個“龐大帝國”是( )
A.夏朝 B.秦朝 C.漢朝 D.唐朝
【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個“龐大帝國”是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以后,就著手建立和健全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以鞏固其對全國的統治,此后,這種政治體制在中國延續了2000多年。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
4.縱觀我國歷史,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始于( )
A.夏朝 B.秦朝 C.漢朝 D.元朝
【答案】B
【解析】根據課本所學,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朝。A項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奴隸制性質的王朝;C項和D項都是在秦朝以后的封建王朝。B項符合題意,故選B項。
5.2016年11月,中央開展監察制度的試點改革。兩千多年前,我國的秦王朝在中央設立的官職中,負責監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總督 D.御史大夫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秦朝在中央設立御史大夫,監察中央百官;丞相為百官之首,輔佐皇帝處理政事;太尉管軍事,相互牽制互不統屬。所以答案選D
6.威海市初中鄉土教育讀本《威海歷史》中寫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今威海市區域屬于膠東郡腄縣。”這說明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在地方上推行( )
A.禪讓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
【答案】C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始皇廢除分封制以后,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縣制和官僚制。初分全國為36郡,以后隨著土地的擴大增至46郡,定咸陽(陜西咸陽市秦都區)為首都。至此,分封制被郡縣制取代,ABD都不是秦始皇的政策。所以答案選C
7.秦朝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職,在地方推行郡縣制。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削弱皇帝權力 B.實現權力間的制衡
C.加強中央集權 D.提高政府辦事效率
【答案】C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秦朝加強中央集權的相關史實。秦朝統一全國后,為加強封建統治,鞏固統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創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在地方上推行郡縣制。故此題答案選C。
8.下列中國古代四個歷史時期中央行政系統的簡表中,屬于秦朝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抓住關鍵詞:“屬于秦朝”,依據所學可知,A項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不符合題意;B項是明太祖為了防止丞相專權,廢除丞相,權分六部,不符合題意;C項是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是皇帝,皇帝以下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符合題意;D項是元朝的行省制度,不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
9.秦滅六國以后,秦始皇規定在全國統一使用的貨幣是( )
A.B.C.D.
【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可知,戰國時期,各國貨幣、度量衡和文字的差別很大,影響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秦滅六國后,秦始皇規定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銅錢,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的貨幣不是秦始皇統一的貨幣,排除;故選D。
10.柳宗元評價說:“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這一評價主要是基于秦朝( )
A.推行郡縣制 B.統一度量衡
C.允許土地買賣 D.建立丞相制
【答案】A
【解析】“其為制,公之大者也”意思是:用此(推行郡縣制)來作為制度,是公正的。“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的意思是:整個國家為公家(君主)所有,是從秦始皇開始的。這里的“公家”是相對于分封制的“世家”而言的,指的是秦朝實行的郡縣制,故選A。
11.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是( )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成吉思汗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始皇建立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故選A。
12.下列與秦始皇有關的是:( )
①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②地方設郡縣制
③統一貨幣、度量衡
④設立太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秦始皇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設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設立太學與秦始皇無關,排除④,①②③符合題意,故答案選A。
13.秦朝咸陽的一位糧食商人,要購進一批小米。結賬時,這位咸陽商人應該用下列哪種貨幣支付貨款( )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題目的關鍵信息是秦朝的一位商人,秦朝的貨幣是方孔圓形半兩錢,故答案選B。
14.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第12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是最高監察機關。監察制度,我國古已有之,秦朝負責監察百官的是( )
A.刺史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答案】D
【解析】根據課本所學,秦朝統一后,秦始皇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在中央,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協助皇帝處理國家政事,太尉掌管軍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他們互不統屬,都對皇帝負責。D項符合題意;BC兩項不合題意;西漢時期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國劃分13個州部,每州部派刺史管理。A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C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D。
15.圖示法有助于我們對歷史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如圖“疆域四至”示意圖是下列哪個朝代的(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答案】A
【解析】試題分析:秦朝的疆域,東臨大海,西到隴西,南瀕南海,北抵長城一帶.在這個范圍內,生活著各族人民兩千多萬人。


二、綜合題
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李白《古風》詩
材料二: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稱“三公”。在地方,推行郡縣制,中央和郡縣的主要官員都由皇帝任免,并絕對服從皇帝的命令。
材料三:


請回答:
(1)材料一李白的詩盛贊了秦王的哪一歷史功績?
【答案】功績:滅六國,統一全國。
【解析】依據材料信息:秦王掃六合可知,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嬴政先后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全國;


根據材料二指出秦王嬴政建立了怎樣的政治制度?
【答案】制度:中央集權制度。
【解析】依據材料信息: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稱“三公”。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可知,秦始皇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權制度;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秦朝為鞏固統一采取的兩項重要措施是什么?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措施:統一文字;統一貨幣。作用:文字的統一,使政令能夠在全國各地順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夠順暢溝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統一貨幣,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的管制,促進各地經濟的交流。
【解析】第一問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秦始皇以小篆作為統一文字頒行全國;以圓形方孔錢作為統一貨幣;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文字的統一,使政令能夠在全國各地順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夠順暢溝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統一貨幣,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的管制,促進各地經濟的交流。


(4)盛極一時的大秦如曇花一現,你認為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們從中應吸取什么教訓?
【答案】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教訓:統治者應愛惜民力。
【解析】第一問依據所學可知,秦朝統治殘暴,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賦稅、殘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殘暴;第二問開放性題目,依據所學可知,統治者應愛惜民力。

17.秦兼并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華夏族為主的多民族的大一統國家。讓我們走近秦朝,了解這個短暫又影響深遠的王朝。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
材料一:秦政治體制示意圖(如下圖)

(1)圖一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
【答案】中央集權制度
【解析】依據材料圖表信息結合所學可知,秦統一后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權的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中央設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縣制;



(2)圖一中①處應填寫____________。 說一說,秦朝為加強統治,在中央設立了_____________官職來管理行政?
【答案】皇帝丞相
【解析】第一問依據所學可知,圖一中①處應填寫皇帝;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秦朝為加強統治,在中央設立了丞相來管理行政;



(3)請說出圖二中的兩項統一措施。
【答案】統一文字,使用小篆;統一貨幣,使用圓形方孔半兩銅錢
【解析】依據材料圖片信息可知,秦始皇統一文字,使用小篆;統一貨幣,使用圓形方孔半兩銅錢;





(4)材料二:田疇異畝,車涂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
——《說文解字》
原文大意:(秦統一以前,各國)丈量田地的單位不同,車輛的輪距和道路的寬度不一樣,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樣。
請問:為改變材料二中“田疇異畝,車涂異軌”的現象,秦始皇分別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輛形制(或車同軌)。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為改變材料中“田疇異畝,車涂異軌”的現象,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輛形制;




(5)結合材料一、材料二,談談秦鞏固統一措施的意義。
【答案】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有利于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有利于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18.為了適應新的統一形勢,加強加強封建統治,秦朝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鞏固統一.結合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秦最終統一六國的時間是?
【答案】公元前221年。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嬴政先后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全國;






(2)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在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
【答案】郡縣制,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秦朝在地方推行郡縣制,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為了安定北邊,維護國家的統一,秦在北疆采取了什么措施?為了開發南疆秦始皇又興修了什么?
【答案】修長城;開鑿靈渠。
【解析】第一問依據所學可知,為了抵御匈奴,秦始皇派人修筑長城;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為了開發南疆秦始皇又開鑿靈渠,溝通了湘水和漓水;



(4)秦的統一,有何意義?
【答案】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長期混戰的局面,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長期混戰的局面,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據材料一,指出圖中A處貨幣的名稱。
【答案】圓型方孔錢或半兩錢。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秦始皇以秦國的圓形方孔錢作為統一貨幣,A處貨幣是圓型方孔錢;





(2)根據材料二,指出圖中E處的文字字體。
【答案】小篆。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秦朝統一后,以小篆作為標準文字頒行全國,E處的文字字體是小篆;




(3)材料三中的“衡”指什么?
【答案】重量。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秦始皇統一度量衡,衡”指重量;





(4)根據材料四,指出圖中所示工程最東與最西的地點。并說明其修建的目的。
【答案】遼東;臨洮。抵御匈奴的進攻。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為了抵御匈奴,秦始皇派人修筑長城,秦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5)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其反映的共同作用。
【答案】鞏固統一。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秦朝統一文字、貨幣、統一度量衡和修筑長城,都是為了鞏固統一。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9課《秦統一中國》同步訓練試卷
(原卷版)
一、選擇題
1.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學家發掘出一批圓形方孔銅錢。該銅錢是( )


A.和同開寶 B.五銖錢 C.開元通寶 D.半兩錢
2.秦初,廷尉李斯上奏曰:“周天子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秦始皇聽取了李斯的建議,在地方實行了( )
A.分封制 B.郡縣制 C.行省制 D.刺史制度
3.“公元前3世紀出現了一個關鍵轉折點,即類似于西方封建制的舊時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權官僚政府所取代。新的中央集權國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龐大帝國。”這個“龐大帝國”是( )
A.夏朝 B.秦朝 C.漢朝 D.唐朝
4.縱觀我國歷史,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始于( )
A.夏朝 B.秦朝 C.漢朝 D.元朝
5.2016年11月,中央開展監察制度的試點改革。兩千多年前,我國的秦王朝在中央設立的官職中,負責監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總督 D.御史大夫
6.威海市初中鄉土教育讀本《威海歷史》中寫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今威海市區域屬于膠東郡腄縣。”這說明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在地方上推行( )
A.禪讓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
7.秦朝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職,在地方推行郡縣制。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削弱皇帝權力 B.實現權力間的制衡
C.加強中央集權 D.提高政府辦事效率
8.下列中國古代四個歷史時期中央行政系統的簡表中,屬于秦朝的是( )
A. B.
C. D.
9.秦滅六國以后,秦始皇規定在全國統一使用的貨幣是( )
A.B.C.D.
10.柳宗元評價說:“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這一評價主要是基于秦朝( )
A.推行郡縣制 B.統一度量衡
C.允許土地買賣 D.建立丞相制
11.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是( )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成吉思汗
12.下列與秦始皇有關的是:( )
①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②地方設郡縣制
③統一貨幣、度量衡
④設立太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秦朝咸陽的一位糧食商人,要購進一批小米。結賬時,這位咸陽商人應該用下列哪種貨幣支付貨款( )

A.A B.B C.C D.D
14.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第12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是最高監察機關。監察制度,我國古已有之,秦朝負責監察百官的是( )
A.刺史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15.圖示法有助于我們對歷史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如圖“疆域四至”示意圖是下列哪個朝代的(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二、綜合題
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李白《古風》詩
材料二: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稱“三公”。在地方,推行郡縣制,中央和郡縣的主要官員都由皇帝任免,并絕對服從皇帝的命令。
材料三:


請回答:
(1)材料一李白的詩盛贊了秦王的哪一歷史功績?






(2)根據材料二指出秦王嬴政建立了怎樣的政治制度?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秦朝為鞏固統一采取的兩項重要措施是什么?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4)盛極一時的大秦如曇花一現,你認為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們從中應吸取什么教訓?




17.秦兼并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華夏族為主的多民族的大一統國家。讓我們走近秦朝,了解這個短暫又影響深遠的王朝。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
材料一:秦政治體制示意圖(如下圖)

(1)圖一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

(2)圖一中①處應填寫____________。 說一說,秦朝為加強統治,在中央設立了_____________官職來管理行政?



(3)請說出圖二中的兩項統一措施。




(4)材料二:田疇異畝,車涂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
——《說文解字》
原文大意:(秦統一以前,各國)丈量田地的單位不同,車輛的輪距和道路的寬度不一樣,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樣。
請問:為改變材料二中“田疇異畝,車涂異軌”的現象,秦始皇分別采取什么措施?




(5)結合材料一、材料二,談談秦鞏固統一措施的意義。





18.為了適應新的統一形勢,加強加強封建統治,秦朝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鞏固統一.結合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秦最終統一六國的時間是?



(2)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在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




(3)為了安定北邊,維護國家的統一,秦在北疆采取了什么措施?為了開發南疆秦始皇又興修了什么?



(4)秦的統一,有何意義?




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據材料一,指出圖中A處貨幣的名稱。




(2)根據材料二,指出圖中E處的文字字體。




(3)材料三中的“衡”指什么?





(4)根據材料四,指出圖中所示工程最東與最西的地點。并說明其修建的目的。




(5)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其反映的共同作用。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城市| 湘潭市| 广饶县| 澜沧| 龙泉市| 广水市| 巴里| 深泽县| 曲水县| 甘谷县| 大冶市| 开封市| 常山县| 阿巴嘎旗| 应用必备| 都江堰市| 青川县| 友谊县| 江油市| 泰兴市| 思茅市| 武川县| 潍坊市| 云浮市| 木里| 湖州市| 乐业县| 青州市| 荔浦县| 炎陵县| 聊城市| 滁州市| 安西县| 蓬溪县| 永丰县| 西乌| 永济市| 青田县| 博爱县| 合川市| 普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