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七年級上冊《親情之愛》導學案
第一框 家的意味
設計: 審核: 執教: 使用時間:
學習目標
1、了解家庭的含義、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確立,明確家的豐富內涵。
2、能夠領悟家的內涵,用實際行動表達孝敬之心。
3、培養認同中華文化、熱愛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學習重點
家的內涵。
學習難點
理解家的主要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學習探究
主問題1、家庭的含義是什么?
主問題2、家的重要性是什么?
主問題3、為什么要孝親敬長?
主問題4、如何孝親敬長 ?
探究過程:第一步:自學探究————請同學們自己閱讀理解第71-75頁教材。
自學要求:自己獨立閱讀思考問題
第二步:互學探究————請小組利用10分鐘時間進行交流。
合作要求:請小組內進行交流并由小組長記錄結果。
第三步:展學探究————小組交流結果后,每組推薦一名同學展示。
展評要求:回答的結果,由其他組同學進行點評。
第二部分:課堂練習
1. “縱然游遍美麗的宮殿享盡富貴榮華,但是無論我在哪里,都懷念我的家。”詩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 )
A.家庭成員間因血緣關系而沒有任何矛盾
B.家中有親人,家中有親情
C.家中有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
D.回到家中可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2.今年的母親節,某大學師生舉辦了一場“千里家書”——感恩母親的活動。一位學生在寄給媽媽的家書上寫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身在異鄉,祝媽媽節日快樂!”這位學生( )
①懂得感恩和孝敬父母 ②懂得寬容父母
③孝敬父母表現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之中
④使用家書交流是孝敬父母的最好方式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課題:七年級上冊《親情之愛》導學案
第二框 愛在人間 第三框 讓家更美好
學習目標
1、學會正確處理與父母之間沖突,掌握與父母溝通技巧
2、了解我們與父母發生沖突的原因所在,親子沖突的危害,知道要以恰當的方式應對與父母的沖突。
3、能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家庭 發展中的問題,學會有效溝通,做家庭成員的黏合劑。
4、了解家庭結構的變 化,溝通方式的變化,家庭氛圍等,初步感知現代家庭特點。懂得家和萬事興的道理。
學習重點
1、體味親情,感受親情的溫暖,了解親情的不同表現形式和親情的變化。
2、和諧家庭我出力。
學習難點
1、理解父母對我們的關愛和期待,正確對待父母的要求與教育;能以恰當方式化解與父母的沖突。
2、如何做家庭小小“黏合劑”。
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學習探究
主問題1、為什么會出現愛的碰撞?
主問題2、如何化解與父母之前的沖突?
主問題3、1.構建和諧家庭,我們應怎么做?
主問題4、協調家庭矛盾的方法(我是小小“粘合劑”)
探究過程:第一步:自學探究————請同學們自己閱讀理解第76-86頁教材。
自學要求:自己獨立閱讀思考問題
第二步:互學探究————請小組利用10分鐘時間進行交流。
合作要求:請小組內進行交流并由小組長記錄結果。
第三步:展學探究————小組交流結果后,每組推薦一名同學展示。
展評要求:回答的結果,由其他組同學進行點評。
第二部分:課堂練習
1.有一份調查報告顯示,51.1%的中學生認為,知心朋友在自己未來的生活中最重要,59%的學生表示快樂的時刻是“與朋友在一起”,這反映了( )
A.交朋友已成為當今青少年的時尚
B.朋友已成為青少年生命中越來越重要的部分
C.青少年與父母之間存在沖突,沒法與父母交往
D.中學生興趣愛好廣泛
2.子女在成長過程中難免與父母發生沖突,解決與父母沖突最有效策略是 ( )
A.當面就承,背后我行我素 B.完全順從 C.小人不記大人過 D.針鋒相對
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