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身體的結構 一、背景說明本微課所選取的題材是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我們的身體》單元中的《身體的結構》與《食物在體內的旅行》兩課教學中的內容——認識人體左右對稱的外部結構;了解人體的內部器官結構,了解消化器官及其作用。對于身體,學生雖然非常熟悉,卻又缺乏系統的了解。而了解身體的結構,特別是內部的器官結構,有助于學生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健康地生活。對于身體的外部結構,我們略有所知,但對于內部結構,雖然知道部分器官名稱,卻并不熟悉這些器官在體內的位置,食物進入體內后又是如何先后經過相應器官,被消化被吸收的。也正因為無法直接觀察感知到這些身體內部的器官,所以更增加了一份神秘感和朦朧感。本微課,借助于模型的建構,將熟悉的人體外部結構進行分解介紹,進行折疊呈現,將抽象的概念轉換為形象的模型,讓學習者(或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人體各部分結構的名稱,了解左右對稱的結構特點。借助于人體模型的解剖呈現,由外到里,自上而下,非常清楚地看到了人體的內部結構,看到了各個消化器官,了解了食物是如何在體內旅行的。再借助于軟件的模擬動畫呈現和微練習的鞏固,從而能夠更好地了解有關人體的奧秘,關愛身體,健康生活。二、策劃設計(1)內容分析本微課的主要內容是探究了解人體的外部結構,認識左右對稱的特征;了解人體的內部結構,認識消化器官,理解各種消化器官的作用,知道食物是如何在體內被消化和吸收的。 本微課重點是將每一種消化器官進行逐一呈現和講解介紹,既讓學習者知道它在人體內所處的位置,又要了解它的消化作用。難點是能夠理解食物在體內消化和吸收的順序。(2)適用對象 本微課適用對象是:教師教學、學生自學、教育宣傳(3)類型選擇 選擇表現形式:微影式 采用的技術手段:DV式、軟件生成式(4)組織構思流程圖:身體的外部結構→左右對稱的外部結構→身體的內部結構→各類消化器官的名稱及其作用 知識點: (5)技術實現1.利用兩種人體模型進行講解,借助手機DV拍攝,形成幾段視頻素材;2.利用同屏技術和Camtasia Studio錄屏功能,利用IPAD中的“Human Body”軟件模擬食物消化過程的動畫錄制下來;3.利用軟件Camtasia Studio的PPT錄制功能,將微練習ppt轉換成視頻;4.利用視頻編輯軟件,將視頻進行后期處理,制作片頭片尾,配上背景音樂,制成完整的微課視頻。(6)制作環(huán)境制作中需注意:①DV手機拍攝時使用支架,防止抖動;②文字解說配音與模型的操作相配合;③錄制環(huán)境避免噪音的干擾。三、過程實錄1.我們的身體從外形上進行劃分,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個部分。頭部有我們的五官,有大腦,是我們人體的司令部,發(fā)號施令,統籌著全身的活動;軀干內有我們重要的內臟器官;四肢又可以分為上肢和下肢。這就是我們身體的外部結構。2.如果從頭頂中間開始,沿著鼻間,經過身體畫一條直線,我們的身體就被分成了左右兩半了。沿著這條中線將身體對折,我們發(fā)現,左右兩邊的大小、長短、粗細等都是完全一致的,如此對稱,如此美妙。我們將人體的這個特征稱之為左右對稱。3.在我們的皮膚下,在胸部,有我們的肋骨,它保護著體內的各個器官。我們人體的內部,依據功能的不同,共可分為六大系統。這左右兩片是肺,它是我們的呼吸系統的重要器官,隨著呼吸的進行,它也會有起伏變化。4.這是我們的心臟,它連接著血管,是我們體內循環(huán)系統的重要器官,隨著心臟的跳動,血液在人體內流動著,并將我們維持生命所需要的氧氣帶到了全身各個地方。5.請同學們回想一下你吃飯、喝水的過程,食物從我們的口腔進入,開始了它在人體內的旅行。口腔的主要作用是粉碎食物,同時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進行淀粉的初步水解。6.然后,食物順著食道,進行到了胃。胃能分泌胃液,進行食物的初步消化,其中主要的酶是胃蛋白酶,使蛋白質水解。胃是消化系統中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同學們一定要按時定量吃飯,可不能暴飲暴食,要保護好我們的胃。在胃的邊上,是肝臟,肝的主要作用是排毒解毒,它能幫助分解食物中所含的毒素,從而保護人體的健康。7.食物經過胃的初步消化,會進入到小腸,小腸是人體主要的消化器官,食物中所含有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在這里被吸收。食物經過小腸后,來到了大腸,大腸能對消化的殘渣進一步吸收,同時將沒用的殘渣輸送至直腸,然后由肛門排出體外。至此,食物便完成了它在人體內的旅行。8. 讓我們再通過一段動畫來熟悉一下消化的過程。 食物經過口腔咀嚼,順著食道,進入到胃里。胃里有胃液,食物在這里得到初步的消化分解。 食物經過胃的消化就進入小腸,食物中所含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就在這里被吸收。大腸能對消化的殘渣進一步吸收,同時將沒用的殘渣輸送至直腸,最后由肛門排出體外。 9. 同學們,你了解這些人體的奧秘了嗎?讓我們來做個小小的練習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