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復習學案:第四單元 我們依法享有人身權、財產權、消費者權【課標要求】1.知道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并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理解我國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2.懂得法律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規范人們的行為,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3.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4.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健康、生命和權利。5.知道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了解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基本內容。6.了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能夠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7.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能夠自覺地尊重別人的隱私。8.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財產,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經濟權利。9.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利。【考題點擊】1.發票是國家向生產者和經營者征稅的重要依據,也是有關部門解決消費者與廠家、商家爭議的有力憑證。某日,小明急需購買“隨身聽”,到商店詢問價格時,店主對他說:“要發票238元,不要發票218元。”(1)請你幫小明作出正確的選擇,并簡要說明理由。(2)如果店主說不要發票可以再便宜些,你同意嗎 針對店主的行為你該采取哪些處理辦法 參考答案:(1)要發票。這是因為: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不要發票是姑息助長店主偷稅漏稅的行為;從小明本身來說,不要發票就喪失了日后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有力憑證。(2)不同意。對店主提出批評,勸其改正,并指出這是偷稅漏稅的違法行為;如勸說不成,應向有關部門檢舉、揭發。2.江楓的父親江海于2005年7月因突發心臟病去世。幾十年來.他與妻子劉思省吃儉用,留下存款36萬元。江楓多年來一直照顧著年邁的父母的生活。哥哥江華、妹妹江蓉均已成家并在外地工作。圍繞江海的遺產分配問題,其親屬各持已見,互不相讓,直至鬧上了法庭。在法庭上——江華說:父親的遺產只應傳給兒子,何況妹妹已出嫁,所以遺產應由我兄弟二人平分。江蓉說:我是死者的女兒,當然有權繼承父親的遺產。江海的弟弟江磊起來說:我是死者的親兄弟,他的遺產也應有我的一份。江楓的母親劉思說:我還活著呢,只要我不死,誰也甭想分家產。假如你是法官,你應如何來斷這起遺產糾紛案 參考答案:(1)江海留下的遺產是18萬元,也就是說繼承人只能分配這18萬元。(2)按照繼承法的規定,劉思、江楓、江華、江蓉依法享有繼承權,江磊不能繼承江海的遺產。(3)根據繼承法規定的遺產分配原則,年老體弱的劉思以及承擔主要贍養義務的江楓在分配遺產時理當多分一些,江華、江蓉兄妹應適當少分一些。【基礎闖關】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我國法律體現的是 ( )A.工人階級的意志和利益 B.工人階級及其領導下的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C.中國共產黨的意志和利益 D.廣大農民的意志和利益2、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 )①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②法律規范人們的行為③法律維護公民的合法權利 ④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以下言行中,能體現公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的是 ( )A、“聽說你父親病了?”“這與我無關,我是領養的!”B、“又該交稅了。”“讓我想想怎樣少交點稅。”C、“征兵工作又開始了。”“我符合條件,明天就去報名。”D、“媽,開學得交一些雜費了。”“我與你爸離婚了,向他要去。”4、“法律在哪里實現自由,也必將在哪里限制自由”。由此可知 ( )A.離開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B.法律確認的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隨意行使C.公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保障D.法律就是用來限制權利和自由的5、某公司職工因對領導不滿,在網上發布信息造謠誹謗,被公安機關依法拘留。對此認識錯誤的是 ( )A、法律通過規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來規范公民的行為B、網絡是虛擬世界,網絡自由可以不受任何限制C、公民上網應遵紀守法,不能濫用網絡論壇的自由D、公民在享受自由的同時,也要自覺履行法定義務6、在網絡高速發展的今天,少數人為達到個人企圖,經常在網上竊取他人的電子郵件。這種行為侵犯了公民的 ( )A、榮譽權 B、名譽權 C、人身自由權 D、隱私權7、加強對生命健康權的自我保護,我們應當 ( )A、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增強防范意識 B、先下手為強C、閉門不出,整天呆在家里或學校 D、糾集一幫哥們兒在身邊8、公民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有權 ( )A、采取任何手段自行解決 B、運用法律手段,按照法定的程序來維護C、采用同樣的方式去侵害他人的合法權利 D、忍氣吞聲,自任倒霉9、某記者用相機拍下一些商販偷售青蛙的照片,之后將照片送到報社發表,呼吁公眾保護生態平衡,而這些商販卻指責記者侵犯了他們的肖像權。下列各種評價正確的是 ( )A、這些商販法律意識很強 B、記者多管閑事,小題大做C、商販偷售青蛙和記者拍照都是違法行為 D、記者沒有侵犯商販的肖像權11、下列屬于智力成果的有①萬里長城 ②中學生制作的科技小發明 ③易中天創作的《易中天品三國》 ④中國申奧成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專門法律是 ( )A.商標法 B.安全生產法C.環境保護法 D.消費者權益保護法13、法律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的最嚴厲、最有效的方法是A.憲法制裁手段 B.刑事法律手段 C.民事法律手段 D.行政法律手段二.理解說明14、章云是一名八年級學生。今年3月在老師的鼓勵下,參加了市里舉辦的中學生作文比賽,并獲得一等獎。之后不久,她在某書店擺放的《中學生獲獎作文選》里發現了自己的那篇文章,章云感到驚訝也很困惑。(1)你怎樣評價出版社的行為?(2)為保護公民的智力成果,我國制定了哪些相關法律?15、青年工人朱某,經常在深夜放音樂,吵得鄰居劉華等無法休息。有天夜里,劉華向朱某提出意見,而朱某認為聽音樂是他的權利,不但不聽勸阻,反而在爭執中把劉華打傷。此后,劉華只好忍氣吞聲。劉華的弟弟劉剛得知此事后,十分氣憤,伙同兩位朋友闖進朱家將朱某狠狠揍了一頓。(1)請你評價該案例中三人的行為。(2)這一件事說明了什么道理 請加以分析。16、青年高某初中畢業后,響應國家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部隊,他刻苦訓練,先后兩次被評為模范戰士。在一次抗洪搶險中,他奮不顧身救起了三位群眾,榮立三等功。從部隊退役后,他開店經商,由于守法經營,積極納稅,被評為納稅先進戶,在今年的選舉中被選為縣人大代表。(1)高某享受了憲法賦予的哪些權利,履行了哪些義務?(2)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示?17、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摻有工業用油的毒大米、毒瓜子,使用瘦肉精的毒豬肉,劣質嬰兒奶粉,含有致癌危險的工業染色劑——蘇丹紅一號的辣椒制品。消費者面臨“‘食’面埋伏”(見右邊漫畫),深受其害。(1)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哪些權益?(2)假如你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你將通過哪些合法途徑來解決?(3)為有效消除食品安全隱患,請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至少三條)第四單元 我們依法享有人身權、財產權、消費者權15.(1)該出版社在沒有征得本人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將章云的作品用于商業性出版和發行,以獲得利益,這種做法,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侵犯未成年人智力成果的行為。(2)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等。16.①朱某在行使自己權利時損害了他人的休息權利,而且還將他人打傷,是違法行為。②劉華起初提出建議是對的,后忍氣吞聲不應該。③劉剛伙同他人采取打擊報復,是違法行為。(2)這一件事說明的道理是: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權利,自己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時,受害一方也不應忍氣吞聲,但應采取合法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權利。18.答案要點:(1)題目觀點是錯誤的。(2)因為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其表現在:公民權利和義務是密不可分的;公民的某些權利和義務是相互結合的;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促進的。(3)因此,我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17.(1)高某享受了受教育權、勞動權、政治權利。履行了受教育的義務、勞動的義務、服兵役的義務、納稅的義務。(2)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公民既要依法行使權利,又要自覺履行義務。我們青少年要增強法律意識,提高依法維權的能力,自覺學法、守法、護法,為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18.(1)人身財產安全權、知悉真實情況權、公平交易權。(2)答案請參考課本119頁最后一段。(3)如:國家有關部門完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加大監督和打擊力度;加強職業道德與法制教育,使經濟活動參與者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開展有獎舉報制度;加強公民食品安全教育等。(注:學生的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