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南潯錦繡2019學年第一學期月素質檢測答題卷 八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 2019.10 題 次 選擇題 非 選 擇 題 總 分 26題 27題 28題 29題 30題 得 分 卷 Ⅱ一、選擇題(本題有25小題,其中每題2分,共5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寫在卷Ⅱ的表格中,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選擇題(本題5小題,共50分。)26. (12分)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圖一 圖二 圖三材料二: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中這樣寫道:奴隸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工具和財產,奴隸不屬于人的范疇。奴隸主將奴隸傷害致死,無罪。奴隸不承認奴隸主是自己的主人,割除雙耳。欠債到期不還的人,責令其妻子和兒子兩人到債主家里充當奴隸三年。 材料一中的圖一、圖二分別是什么文字?(2分) 材料一中的圖三所反映的制度中主要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商業的等級名稱是?這一制度有何影響?(3分) 材料二中的這些規定出自哪部法典?材料一中的圖三所反映的制度與材料二中的法律在實質上有何共同點?(3分) 以上四大古代文明產生的自然環境有何共同特點?在文明的產生與發展過程中,自然環境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請運用所學知識列舉一例印證這一觀點。(4分)(9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05年,蔡倫改進造紙術。大約3-4世紀,朝鮮半島各國先后掌握了造紙技術。4-5世紀,大批中國人因戰亂而遷居日本,將造紙術帶到日本。8世紀,造紙術傳到阿拉伯。在造紙術的流傳過程中,阿拉伯人所做的貢獻不可忽視。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建立了歐洲第一家造紙廠,從此,造紙術先后傳到意大利、法國、德國、英國和北歐地區。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后,西班牙人最先于1575年在墨西哥建立造紙廠。美國在獨立之前,于1690年在費城附近建立了第一家造紙廠。材料二:為了解決歐洲紙張質量低劣的問題,法國財政大臣杜爾閣曾希望利用駐北京的耶穌教會教士刺探中國的造紙技術。乾隆年間,供職于清廷的法國畫師、耶穌會教士蔣友仁將中國的造紙術畫成圖寄回了巴黎,中國先進的造紙術才在歐洲廣泛傳播開來。1797年,法國人尼可拉斯·路易斯·羅伯特成功地發明了用機器造紙的方法,從蔡倫時代起中國人持續領先近2000年的造紙術終于被歐洲人超越。依據材料一。為造紙術傳播到朝鮮、日本、阿拉伯、歐洲和美洲地區的過程繪制年代尺。(5分)聯系所學知識,分析“阿拉伯人在西班牙建立歐洲第一家造紙廠”的歷史背景。(2分)(3)根據材料一、二,談談這對我國的建設有何啟示?(2分)28.(10分)公元5世紀前后,古希臘與古代中國文明交相輝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古希臘的人無所不包的才能與活動,給他們保證了在人類發展史上為其他任何民族所不能乞求的地位。材料二:東周時期,王朝軟弱無力,封建主相互混戰不休,表面上是一個多事的時期。不過,這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從而決定而且永久地決定中國發展進程的時期。材料三:文明,無論是其范圍廣大還是狹小,在地圖上總能找到它們的地理位置所帶來的的局限或便利。因此,人類在邁向文明時代的進程中,農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便在不同的地理空間中形成了。(1)請列舉公元5世紀前后古希臘政治領域的重大成就印證材料一的觀點。(2分)(2)閱讀材料二,請從經濟和文化角度說明東周是決定中國發展進程的時期。(6分)(3)根據材料三概括指出古希臘與古代中國文明交相輝映的原因。(2分)29.(9分)人類文明在傳播、交流中得到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西歐人對希臘知識已缺乏直接的了解,甚至長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穆斯林這一學術成就就在西歐準備重新恢復它們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臘古典著作的作用。”材料二:那些游歷“天朝”的日本人,作為熱情的皈依者,回國后所起的作用更為重大。他們對變革的推動,最終導致日本社會的一場重大變革。這場變革試圖以中國唐朝為模式,將日本變成中央集權制國家。——選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著《全球通史》(1)依據材料一,指出阿拉伯人在哪一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并運用所學史實加以說明。(3分)(2)材料二中“最終導致日本社會的一場重大變革”是指哪一場重大變革?那些游歷“天朝”的日本人如何以中國唐朝為模式,將日本變為中央集權制國家?(4分)(3)綜合上述資料,說說各地區、各民族文明之間的關系。(2分)30.(10分)閱讀地圖,回答問題。圖1 圖2(1)圖1、圖2分別展現了歷史上的哪兩個國家?它們的建立過程和疆域范圍有什么相似之處?(4分)(2)請結合所學知識分別用一句話概括這兩個國家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并運用史實說明。(6分)南潯錦繡2019學年第一學期月素質檢測答題卷八年級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 2019.10卷I選擇題(本大題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如果你寒假期間去世界文明古國旅游,以下可能經歷的情景是A.在恒河南岸駐足,品味中華文化的千年滄桑 B.沿尼羅河而上,贊美胡夫金字塔的雄壯C.逛羅馬歷史博物館,贊美胡夫金字塔的雄壯 D.游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欣賞印度古城的異域風光2.下表是拉丁語和現代的意大利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中“面包”一詞的比較,它能說明 拉丁語 意大利語 法語 西班牙語面包 panis pane pain panA.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B.現代很多語種與羅馬拉丁語有著淵源關系C.意大利、法國、西班牙是古羅馬的后裔 D.意大利、法國、西班牙是古羅馬的統治區3.古代埃及國力強盛,成為一個地跨亞非兩洲的帝國的時間是A.約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3100年左右 C.公元前15世紀 D.7世紀4.《影響世界歷史的三個猶太人》這本書專門介紹了愛因斯坦、馬克思和弗洛伊德。追根溯源,猶太人的祖先是A.以色列人 B.希伯來人 C.雅利安人 D.阿卡得人5. “天下為家”取代“天下為公”開始于 A. 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6.公元前5世紀末,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期,雅典人討論決定入侵西西里。做出這一決定的主體是 A.雅典全體成年男性公民 B.執政官和監察官等高級官吏C.元老院中的貴族和軍人 D.柏拉圖和阿基米德等精英人士7.據載,春秋時期衛國向周天子朝貢5次,其中衛國國君親自前往的有2次,但同時衛國卻朝齊17次,朝晉21次,這主要說明 A. 衛國定期向周天子納貢 B.天子勢力強于諸侯C.周王室式微,天子權威一落千丈 D.衛國主動與齊、晉交好8.夏朝作為我國早期國家產生的標志,一個有力的史料證據是在二里頭遺址發現了A.新石器 B.司母戊鼎 C.宮殿遺址 D.甲骨文9.“他對內整頓朝政,對外尊王攘夷,終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偉業”。這位歷史人物是A.齊桓公 B.晉文公 C.秦穆公 D.楚莊王10.右邊連環畫《三家分晉》的主角是A.韓、趙、齊 B.齊、楚、秦 C.齊、楚、燕 D.韓、趙、魏11.小智在剛結束的模擬考試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說要“家法伺候”,媽媽趕緊說:“我們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進步?!睜敔斅掏痰卣f:“這次考差了不全是壞事,知道差在哪兒,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嘛!”其中爺爺的言論與我國古代哪一學派的主張最接近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12.到10世紀,日本的莊園數量已經相當可觀。莊園主為維護自身利益,爭相蓄養A.武士 B.騎士 C.教士 D.道士13.《左傳》曰:“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反映西周的哪一社會制度A.禪讓制 B.王位世襲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14.商鞅變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獲得秦孝公的支持 B.符合君主的根本利益C.順應了社會發展的趨勢 D.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愿望15.以下國家中,不是由查理曼帝國分裂而形成的是A.法蘭西 B.德意志 C.意大利 D.英吉利16.中世紀西歐社會經濟的主要特點①封建莊園的出現 ②封建農奴制度與封建等級制度 ③城市的興起 ④基督教會壟斷文化教育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7.早期的伊斯蘭教具有的歷史進步性主要表現在A.體現了普通窮人的要求 B.造就了伊斯蘭教典型的建筑風格C.充實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D.促進了阿拉伯的統一18.這是一個獨特的民族,它是戰爭狂徒,用戰車把宗教傳播到西亞、北非等地;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將東西方文化傳承、傳播,這個獨特的民族是A.古埃及 B.古羅馬 C.亞歷山大帝國 D.古代阿拉伯19.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有①三大宗教中佛教誕生時間最早 ②伊斯蘭信徒被稱為哈里發 ③佛教由日本傳入中國 ④中世紀歐洲基督教占統治地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道德經》收錄整理了下列哪位春秋時期思想家的思想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莊子21.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后因破齊有功被拜為內史(秦朝京城最高行政長官),這主要得益于商鞅變法規定A.獎勵農耕 B.建立縣制 C.允許土地自由買賣 D.獎勵軍功22.公元前340年,對于生活在咸陽郊外的年輕富商李有才來說,能夠提高自己社會地位的途徑有①發奮讀書,考取功名 ②棄商務農,努力耕織 ③上戰場殺敵立軍功 ④利用經商獲利,大量購置田產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3.“成熟的馬鐙的使用,標志著騎馬用具的完備,騎兵的發展從此進入新時期。”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有①使用成熟的馬鐙后,騎兵的戰斗力大大增強? ②馬鐙的使用促進了人類貿易的發展③在使用成熟馬鐙前,騎兵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很小? ④馬鐙的使用推動了人類作戰方式的演變??????? A.①③ ? ?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4.“大秦”是古代中國對羅馬帝國及近東地區的稱呼。下列關于古羅馬的說法,正確的有①拉丁語是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 ②羅馬共和國實行的是貴族政治的共和制度 ③公元27年凱撒獨攬羅馬大權 ④《漢謨拉比法典》是第一部羅馬成文法典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5.下列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①穆罕默德兵臨麥加城下 ②日本本土統一 ③查理曼帝國誕生 ④伊斯蘭教創立A.④③①② B.④③②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社會法治.docx 試題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