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期末復習知識要點第一單元 水1、水是一種液體,沒有固定的形狀,但有一定的體積。水蒸氣是氣態的水,沒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存在于空氣之中。冰是一種固態的水,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冬季的雪也是固態的冰。2、測量水溫的方法:手拿溫度計的上端,將溫度計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與壁,視線與溫度計液面持平,在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時讀數,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的水。3、水沸騰的溫度是100℃,沸騰過程中水溫保持在100℃不變。水變成水蒸氣體積會大大增加。4、使用酒精燈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點燃其他酒精燈,熄滅酒精燈時要用燈帽蓋滅,不能用嘴吹。加熱后的燒杯、三腳架在想當長一段時間內仍然很燙,不能用手觸摸。5、水溫在0℃或0℃以下,水就會結冰,體積增大。同樣,當溫度上升到0℃以上,冰就會融化成水,體積減少。6、固態的冰、液態的水、氣態的水蒸氣,是水的三種存在形態,都是無色、無味、透明的。在一定條件下,冰、水、水蒸氣可以互相轉化。7、能夠溶解于水中的物質有很多,如白糖、紅糖、食鹽、小蘇打、堿、味精等,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不同,通過對比實驗,我們知道在同樣多的水中,食鹽比小蘇打溶解的要多。8、為了加快物質的溶解,我們常用的方法有攪拌、加熱、碾碎。9、食鹽和沙混合在一起,我們利用水,通過過濾和蒸發的方法能將食鹽與沙分離。10、與水一樣,生活中很多物質的大小、形狀、顏色改變后,還是原來的物質。11、生活中大部分物質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壓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乒乓球中的空氣受熱膨脹會把乒乓球頂回原形。 水、水蒸氣、冰的互相轉化第二單元 空氣1、空氣是一種無色無味透明的氣體,占據一定空間,有質量,可以流動。空氣是由微粒組成的,能被壓縮和擴張。壓縮的空氣會有彈性。2、冷熱不同的空氣會流動,就形成風。3、我們的地球被一層厚厚的空氣包圍著,人們稱它為大氣層。4、空氣在地球上無處不在,空氣中包含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動植物需要呼吸空氣,空氣中的氧氣幫助火柴燃燒,輪胎充氣、風力發電也離不開空氣。第三單元 天氣1、天氣,指一個地方在某一短時間里大氣的冷暖、陰晴雨雪以及風等情況。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的天氣可能不一樣,同一地點、不同時間的天氣也可能不一樣。2、測量溫度的儀器叫溫度計。測量氣溫的儀器叫氣溫計,又叫寒暑表。顧名思義,測量體溫的叫體溫計,測量水溫的叫水溫計。常用的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制成的。3、氣溫計由液泡、液柱、刻度和單位符號四部分組成。溫度的單位有攝氏度和華氏度,℃是溫度的常用單位,讀作“攝氏度”。4、使用氣溫計應放在陽光照不到且空氣流通的地方,懸掛在空氣中,保持干燥,讀數時讓視線與液柱頂端保持齊平,示數穩定后再讀取。一天內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下午2到3時,最低氣溫一般出現在清晨日出前。5、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見有雨、雪、冰雹等。收集測量雨水的容器叫做雨量器,雨量器是直筒透明的。計量雨水的單位是毫米。刻度條“0”刻度必須與容器內部的底面對齊,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平行,也要示數穩定后再讀取。6、風是我們周圍流動的空氣。風向是風吹來的方向,通常用八個方位來描述。測量風向的工具是風向標。用風旗確定風速簡化劃分為三個等級:0級無風、1級微風(風旗微動)、2級大風(風旗飄動)。7、云是空中的小水珠或者小冰晶。天空中的云,形狀不同,氣象學家通常把云分為:大團堆積的云(積云)、均勻成層像霧的云(層云)、纖維或羽毛狀的云(卷云)。8、根據天上云量的多少分為晴天(陽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多云(天空中云比較多、有時可看見太陽)、陰天(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陽)。9、我們觀測天氣,主要從云量、降水量、溫度、風(風速、風向)幾個方面。一個地方長期的天氣平均狀況叫氣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