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社會道法第一次階段性練習答案選擇題(本題有26小題,共52分。每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錯選、多選均不給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ACCDCBDCCC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 AABCBBBC題號212223242526答案ABCDAA非選擇題(本題有4小題,共48分)27.(14分)⑴鐵農具和牛耕技術(2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2分)⑵理論基礎:法家思想(1分) 原因:秦孝公的支持(1分)賞罰發明、公平無私(1分)⑶材料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強大。(1分)材料三:傾鄰國而雄諸侯。(1分) ⑷“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1分)體現了變法中“獎勵軍功”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2分)改變舊制度的改革總會遭到舊勢力的阻撓,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價才能換取社會的進步,要有不怕犧牲的精神(2分)28.(10分)(1)百家爭鳴。西方文明之源。(2分)(2)開放性試題。示例:孔子強調“仁”,主張以“德”教化人民,反對殘暴統治和任意刑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刻苦鉆研,博學多才,創立了物理學、植物學和邏輯學等學科體系。(2分) (3)分封制 伯利克里。(2分)(4)圖1:科技進步推動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覺醒;新興地主階級沖破舊貴族傳統禮制的束縛,解放思想,推動文化發展;地理環境決定了諸侯爭霸、競爭的格局,促成文化繁榮等。(一點即可)材料三:優越的地理環境;古希臘的城邦民主制,推動希臘文明高度發展等。(一點即可)(4分)29. (12分)(1)血緣。(2分)(2)親近社會的行為。(1分)(3)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人的身份通過社會關系確定,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人在生產、生活和交往中形成社會關系;社會關系構成人類賴以生存的社會等。(任意兩點即可)(4分)(4)小李爸爸的觀點不對。(1分)因為中學生參加社區清掃垃圾、搞環保宣傳等活動,是積極參與社會生活,親社會的行為(1分)。參加該活動有利于小李養成良好的社會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和認可等。(3分)30. (12分)(1)材料二反映了網絡使信息變得豐富的同時,也會出現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2分)虛假、不良的信息會誤導大眾、危害社會穩定,造成惡劣的影響。(2分)(2)錯誤的(1分)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1分)每個人都不應該泄露他人隱私,不惡意攻擊他人,不宣泄負面情緒,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2分)(3)提高媒介素養;學會信息節食;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要在網上傳播正能量等。(任意兩條即可)(4分)2019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階段練習一(2019.09) 社會·法治答題卡學校 班級 姓名 考號 第I卷(用2B鉛筆填涂) 2019學年(上)八年級第一次階段性練習社會道法試題卷 考生須知:1.全卷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全卷采用開卷形式,不能交流材料和討論問題。2.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答案必須全部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卷一一、選擇題(本題有26小題,共52分。每小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錯選、多選均不給分)1.北緯30°線貫穿四大文明古國,是一條神秘而又奇特的緯線。在這條緯線附近有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中國三星堆等。此現象產生的最合理的原因應該是( ) A.地理環境的影響 B.文化傳統相同所致 C.文明交流的結果 D.生活方式相同所致2. 某校八年級六班的同學在學習“商鞅變法”這課中,表演了一出歷史短劇。下列各項,錯誤的是( )A.甲同學扮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獲得獎勵 B.乙同學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變法C.丙同學扮演獲得軍功的大將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乙同學向全國頒旨:廢除土地私有制3.文字的發明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下列文字是古代中國的是( ) 4.古代埃及和古巴比倫的相同點有( )????????????????????①地處干旱地帶 ②大河孕育的文明 ③地處亞洲 ④農業依靠灌溉而發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5. 右框所示內容反映的主題是( )A.雅典奴隸制城邦的征服與擴張 B.斯巴達奴隸制城邦的征服與擴張C.羅馬共和國的征服與擴張 D.羅馬帝國的征服與擴張6.一個生活在商朝的中國人,他能夠做到的有 ( )①將占卜的結果刻在龜甲和獸骨上 ②通過《史記》了解黃帝情況③到市場上購買青銅器用具 ④到佛寺上香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7. 閱讀報紙是我們了解國內外大事的渠道之一,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與以下報紙的得名相關的古代制度是( )A.禪讓制 B.郡縣制C.行省制 D.分封制8.某班同學對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開展了研究性學習,以下研究題目不恰當的是( )A.《孔子私學:譜寫古代教育新篇章》 B.《諸子百家:思想解放的潮流》C.《孫臏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兵法著作》 D.《法與時移:法家受統治者青睞的原因》9.對“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出自《漢謨拉比法典》 B.反映了奴隸制度的殘酷C.帶有平等思想 D.目的是維護奴隸主的利益10.伯利克里時代,雅典公民塔克里和妻女居住在一個小山村,作為一家之主的塔克里( ) A.因家庭貧困沒有資格參加公民大會B.派奴隸哈比代表他出席公民大會C.因擔任政府公職獲得津貼D.與妻子一起參加公民大會,把女兒托付他人11.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社會大變革的根本原因是( ) A.諸侯爭霸 B.百家爭鳴 C.商鞅變法 D生產力的發展12.從“元老院掌握國家實權”、“布匿戰爭”、“稱霸地中海地區”、“奴隸大量逃亡和起義”這些關鍵詞中提煉出的學習主題是( )A.希臘文明的繁榮 B.羅馬帝國的興衰C.羅馬共和國的興衰 D.雅典奴隸制民主政治13.古埃及、古巴比倫、古中國、古印度與古希臘的早期文明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說明( )①自然環境對早期區域文明有著很大的影響②人類文明有著多樣性的特點③文字、階級、國家等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共同標志④人類文明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4.“人啊,沒有無所不能的,也沒有事事順心如意的。在社會上行走,給別人讓路也就是給自己讓路。”這啟示我們( )①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②人生難免有挫折,社會生活需要合作③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謙讓、助人與分享 ④只有舍得“我為人人”的汗水,才能贏得“人人為我”的甘甜A.①②③④ B. 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5、據有關權威部門調查顯示,目前我國超過四分之三的未成年人擁有自己的手機。課間休息、睡前、上學放學路上、做作業時是未成年人使用手機上網的主要時間,聊天、玩游戲、聽音樂、看視頻是未成年人使用手機上網的主要活動。下列關于未成年人使用手機的態度,不正確的是( )A.要合理把握使用手機上網的時間,從事有益于身心的活動B.使用手機百害而無一利,應拒絕使用C.在使用手機上網時,要虛心聽取父母和老師的意見和建議 D.增強自制力,避免上網成癮16、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拉開帷幕。大會以“創新驅動,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來自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多位互聯網精英參加了論壇,分享最新、最前沿的業界理念。全球各界人士廣泛關注互聯網,是因為( )①互聯網可以滿足人們所有方面的需要 ②互聯網實現了古人“天涯若比鄰”的夢想③互聯網的積極作用取代了其消極作用 ④互聯網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便利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7、有人這樣比喻:社會就像一棵大樹,我就是其中一片樹葉;社會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一顆星星;社會是一望無垠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你對這段話的理解是( )A.人類非常渺小 B.人是社會中的一員 C.社會離不開個人 D.沒有社會就沒有個人18、“網絡是一個信息的寶庫,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積極有用的信息與各種負面信息交織在一起。”這句話說明了( )A.網絡是個非常自由的環境 B.網絡信息良莠不齊C.網絡是個可以擺脫任何約束,為所欲為的場所 D.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可以使我們獲得各種各樣的信息19、在一份“你認為在網上最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質”的調查問卷中,有66.1%的學生沒有選擇“誠實守信”,有55.1%的學生認為在網上聊天“可以欺騙對方,但只能以保護自己的隱私為限,而不能傷害別人。”對此項調查,你的看法是( )①網絡道德問題亟待加強 ②在網絡交往中不遵守道德,害人害己③網絡道德沒法遵守,只能靠個人自覺 ④我們應該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14歲的小明在家是兒子,在學校是學生,在社區是居民,在超市是消費者……這說明人的身份是通過 確定的。( )A.學生角色 B.個人夢想 C.社會關系 D.別人的認可21.心理專家指出,網絡在生活中,而非生活在網絡中,避免上網成癮,青少年要( )A.增強自制力,做網絡的主人 B.增強網絡交往的間接性、隱蔽性C.利用網絡技術延伸人際交往 D.提高抗誘惑能力,遠離網絡22、小紅在QQ上新結識了一個網友“大哥”,“大哥”多次要求小紅將她家的詳細地址、電話號碼等告訴她。小紅的正確做法是( )①加強自我防范,學會自我保護 ②明辨是非,謹慎交友③遠離網絡,躲避干擾 ④增強法律意識,依法自我保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習近平曾說:“教過我的老師很多,至今我都能記得他們的樣子,他們教給我知識、教給我做人的道理、讓我受益無窮。”材料體現出的社會化方式是( )A. 父母的撫育 B.與同伴的交往 C. 老師的教誨 D. 社會的關愛24.每天下午下班高峰期,在廣州中山五路215線路上客點,都能看見一條長達20多米秩序井然的隊伍默默排隊候車,每到“愛心巴士”靠站,隊列中總有男士自覺禮讓,示意身后的老弱婦孺先行。這一舉動被譽為廣州的“最美排隊”。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良好的社會秩序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②社會生活有秩序③廣州人最講秩序 ④生活需要秩序,有了良好的社會秩序,社會才能正常運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25.風箏在天空中的自由依靠線的束縛而獲得,系著它的線一旦斷了,風箏很快就會掉落在地面上。這告訴我們( )A.規則是獲得自由的保障 B.規則和自由是相互矛盾的C.有了規則就會失去自由 D.真正的自由沒有規則約束26.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兒童的平均身高也在增長。根據這種情況,2010年,全國鐵路兒童票的身高限制從1.1米至1.4米調整為1.2米至1.5米,即隨同成年人旅行的身高1.2米到1.5米的兒童,享受半價客票優惠。材料說明了( ) ①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 ②一些原有的規則需要廢除③一些原有的規則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 ④一些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卷二二、非選擇題(本題有4小題,共48分)27. (14分)【工具與改革】材料一: 圖1 鐵制農具 圖2 穿有鼻環的牛尊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避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師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強大。 ——《戰國策·秦策》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然王制遂滅,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有國強者兼州城,而弱者喪社稷。——《前漢書·食貨志》 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商君。……秦惠王車裂商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 ——《史記·商君列傳》⑴根據材料一,請你說明商鞅變法的物質基礎是什么?(4分)⑵根據材料二,你認為商鞅變法的理論基礎是什么?(1分)變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是什么?(2分)⑶請從材料二、三中找出商鞅變法作用的語句。(2分)⑷請結合材料四,分析導致商鞅悲慘結局的原因,并說說你從中得到什么認識?(5分)28、(10分)在古代中西文化史上有兩個令人目眩的文明高峰,它們以極其輝煌的成就,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礎。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史記》記載,西周建立后,“分封親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 材料三: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由年滿20歲的全體成年男性公民組成,每隔10天左右召開一次。在會上,公民可以登臺演講,對事關國家的議案發表自己的意見。 圖1與古代中國的哪一歷史事件有關?圖2反映的國家在世界文明史上有何地位?(2分)兩圖反映的歷史時期都產生出燦若群星的文化巨匠。請各列舉一位及其成就。(2分)(3) 材料二反映哪一制度?材料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在哪位當權者當政期間達到全盛?(2分)(4) 根據圖1和材料三,分別分析兩個文明高峰產生的原因。(4分)29.(12分)下面是八年級學生小李和他爸爸的一段對話。閱讀對話,回答問題。小李:爸,星期天老師要帶我們去學校附近的社區清掃垃圾,搞環保宣傳。爸爸:別去了,沒有什么意義!小李:那怎么行?老師說,這也是一種學習。爸爸:去學校附近的社區清掃垃圾能學什么?還不如在家多做幾道題。材料中小李和爸爸的關系建立的基礎是什么?(2分)小李去學校附近的社區清掃垃圾的行為是什么行為?(1分)從材料可以看出個人和社會的關系是怎樣的?(4分)小李爸爸的觀點對嗎?請結合材料分析。(5分)30.(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18年11月30日,樂清市公安局接到報警,男孩放學途中失聯。接報后,溫州、樂清兩級黨委政府和公安機關調用一切資源,開展查找工作。12月4日,失聯男孩找到,平安無事。根據調查,此“失聯”事件是該男孩的母親陳某故意制造的虛假案情。目前,陳某因涉嫌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已被樂清市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材料二:就在大家全城接力尋人的幾天里,網上出現了各種版本的謠言。謠言版本一:失聯男孩已被殺害謠言版本二:樂清出現人販子謠言版本三:失聯男孩為離家出走材料三:網友熱議@積善之家必會有余慶:還好,還好,孩子平安,其他該咋查咋查@一點點胖:這個家屬太過分了,我們一起“人肉”搜索,把這個家屬的個人信息全部曝光出來。@小鴨123:浪費警力可恥,對這種人應該予以處罰,否則人人都可以玩笑置之。請問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會現象?會帶來怎樣的影響?(4分)請從合理利用網絡角度對材料三中“一點點胖”的觀點進行評析。(4分)根據以上材料,談談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利用網絡?(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答案.doc 答題卷.doc 試題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