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9課 辛亥革命(課件+教案+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9課 辛亥革命(課件+教案+素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外歷史綱要 上 第19課 辛亥革命 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資產階級革命興起具備的條件,知道清末“新政”和預備立憲的實質。
2.理解掌握三民主義的苦命內容。
3.知道辛亥革命的過程和具體成果,正確分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4.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就及歷史局限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辛亥革命的背景、過程、影響
難點:辛亥革命的背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評價
【知識概覽】
20世紀初,舊式的農民運動、資產階級改良道路都宣告失敗。革命的條件日益成熟,孫中山等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運動在全國迅速地傳播和開展。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辛亥革命開始。結果革命的最終成果雖然落到了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的手中,但通過這場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導入新課】教師播放視頻,學生觀看視頻并思考為什么說不推翻清政府中國就毫無希望呢?革命的道路是如何一步步為民眾所認可的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辛亥革命爆發的背景
【講授新課】
一、背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
『新知講解』
教師出示時局圖及文字材料,學生對圖片及文字材料進行解讀,根據材料信息概括背景
“方今強鄰環列,虎視鷹瞵,久垂涎于中華五金之富、物產之饒。蠶食鯨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實堪慮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聲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
——1894年,孫中山《檀香山興中會章程》
學生回答
教師點評并進行總結; 1.民族危機:列強侵略,中華民族危機逐步加深,社會矛盾尖銳。
面對日益嚴重的統治危機,清政府也意識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20世紀初,清政府將戊戌變法中廢除的一系列變法措施又搬了出來,開始實施新新政。
教師出示新政內容示意圖

從內容上看,新政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司法、教育等方面,措施是比較全面的,但政權掌握在極端腐敗的權貴手中,清政府也不可能為中國人民找到真正的出路。
1906年,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在立憲派等壓力下。1908年,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
教師出示其內容
一、大清皇帝統治大清帝國,萬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嚴,不可侵犯。
三、欽定頒行法律及發交議案之權。凡法律雖經議院議決,而未奉詔命批準頒布者,不能見諸施行。
五、設官制祿及黜陟百司之權。用人之權,操之君上,而大臣輔弼之,議院不得干預。
六、統率陸海軍及編定軍制之權···皆非議院所得干預。
七、宣戰、講和、訂立條約及派遣臣與認受使臣之權。國交之事,由君上親裁,不付議院議決。
八、皇室經費,應由君上制定常額,自國庫提支,議院不得置議。
——《欽定憲法大綱》(1908)
《大綱》皇權擁有較大的權力,具有鮮明的專制色彩。
實質:維護清朝滿清貴族的統治
教師出示清朝的“皇族內閣”

《欽定憲法大綱》及清政府成立的“皇族內閣”證明靠清府自身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加速了清政府統治階級的分裂,不少立憲派轉面支持革命。
2.統治危機:清廷的改革失效,社會矛盾進一步被激化。
『材料引導』
材料:1895-1898年間,國內新創建的商辦廠礦企業,資本在萬元以上就有六十多家,其中80%屬于輕工業。不僅原來較好的上海、廣州、漢口、天津等城市,民族工業有所發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現了商辦廠礦企業。 1901年至1911年,全國新設立的廠礦有320多家,資本總額1億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兩倍多。
學生根據材料概括經濟方面有什么變化
學生思考并展示
教師總結
3.經濟基礎: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
『新知講解』
教師出示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家的圖片,并簡要介紹。通過這些革命思想家的宣傳,革命的理論為人所知,影響力不斷增強。
4.思想基礎: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廣泛傳播。
教師出示興中會等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的圖片
隨著資產階級革命派的不斷壯大,資產階級的革命團體紛紛成立。1894年在美國檀香山成立興中會,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此后革命組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教師出示同盟會圖片
概況:
①時間、地點:1905年、日本東京;
②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民報》 三民主義)
性質:近代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意義: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開始了
5.組織基礎: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和政黨的建立。
教師出示革命黨人發動的一系列武裝起義示意圖,特別強調1911年的廣州黃花崗起義影響巨大。
教師播放林覺民的《與妻書》。林覺民是參加廣州黃花崗起義的義士,在起義前他寫下了這封飽含深情的信。
體現了革命黨人為了民族大義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
7.有利時機:四川保路運動為武漢起義提供了有利條件
清政府要收回原來由商辦的鐵路修筑權,此舉遭到人民反對。因而爆發保路運動,在四川革命黨人的領導下,保路運動發展為起義。為鎮壓保路運動 ,清政府抽調武漢的清軍前支鎮壓,這為武昌起義的爆發提供了有利的時機。
『知識小結』辛亥革命的背景
1.民族危機:列強侵略,中華民族危機逐步加深,社會矛盾尖銳。
2.統治危機:清廷的改革失效,社會矛盾進一步被激化。
3.經濟基礎: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
4.思想基礎: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廣泛傳播。
5.組織基礎: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和政黨的建立。
6.軍事基礎:革命黨人發動了一系列起義,積累了斗爭經驗,擴大了革命的影響。
7.有利時機:四川保路運動為武漢起義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過程: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成立
(一)爆發-武昌起義
教師播放視頻 ,學生觀看視頻,了解武昌起義的爆發
教師出示武昌起義的旗幟及黎元洪,增進學生對武昌起義的了解
武昌起義后全國十幾個省宣布獨立
(二)高潮-中華民國成立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武昌起義的爆發具有偶然性,起義爆發時,革命黨人的主要領導人均不在國內。孫中山正在海外活動為革命籌款,當聽到起義爆發的消息時就回到國內。孫中山的到來受到大家歡迎。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中華民國的成立提上日程。1911年末,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選舉會議如開,選舉孫中山擔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統,會議還產生了中華民國的國旗、首都、紀元方法等。
1912年元旦,孫中山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3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教師出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圖片并介紹約法產生的背景
中華民國成立后,面臨著國內外雙重壓力。為加速清政府垮臺,孫中山等革命黨人與代表清政府的袁世凱達成協議。為約束上臺后的袁世凱的權力,維護民國共和政體,臨時政府出臺了這部約法。
教師出示材料,學生閱讀材料,了解《臨時約法》的主要內容
《臨時約法》內容
材料一: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通信、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請愿、訴訟、考試、選舉及被選舉等權利
材料二:中華民國以臨時大總統及國務員行使行政權。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司法權由法院獨立行使。
學生根據材料信息,概括《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有何特點?
學生思考討論并展示
教師總結:
1、主權在民、國民自由平等 主權在民,否定了封建君主專制;自由平等,否定了封建等級制度
2、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三權分立
《臨時約法》的性質和意義:
性質: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
意義:從法律上宣布了封建君主專制的滅亡和民主共和的建立,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
(三)結果—失敗
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宣布退位詔書,清朝覆滅。
1912年2月13日,孫中山向南京臨時參議院辭去臨時大總統。
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勝利成果落入袁世凱手中。
三、意義:近代化進程中的里程碑
教師出示清帝退位及中華民國成立的圖片,讓學生體會辛亥革命推動政治體制近代化方面的成就
1性質: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主義革命。
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國歷史上不曾有過的共和政體,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教師出示材料,學生根據材料概括經濟方面的影響
材料:1912-1919年,中國新建廠礦企業達470多家,投資近1億元,加上原有擴建新增資本達1.3億元以上,相當于革命前50年的投資總額,中國工廠使用的蒸汽動力,1913年為43448馬力,1918年為82750馬力,約增加1倍。
——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料》
學生回答:2.經濟: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教師出示民國時期的社會風俗新變化,學生體會辛亥革命對社會習俗的影響
3. 社會生活:促使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發生新變化。教師出示袁世凱尊孔復古祭天的圖片及上海租界及警察圖片
由這兩個材料不能看出,辛亥革命雖然影響巨大,但在反封建方面不是完全的。
局限:1.沒有解決近代中國社會的根本矛盾,沒有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等歷史任務。
2.缺乏一個能夠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能夠發動大多數民眾,以及組織嚴密的革命政黨的領導。
『課堂總結』
構建本課知識體系

『拓展探究』為什么說辛亥革命是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族革命?
從背景上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是資產階級民族革命的經濟基礎,資產階級的壯大是階級基礎,資產階級民主思想是其思想基礎。
從領導階級上看: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
從革命目的上看:反對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政黨。
從革命結果上看: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典題練習』完成相關練習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共40張PPT)
第19課 辛亥革命
中外歷史綱要 上
課標要求
1.了解資產階級革命興起具備的條件,知道清末“新政”和預備立憲的實質。
2.理解掌握三民主義的內容。
3.知道辛亥革命的過程和具體成果,正確分析《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4.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就及歷史局限性。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
武昌起義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知識概覽
20世紀初,舊式的農民運動、資產階級改良道路都宣告失敗。革命的條件日益成熟,孫中山等資產階級革命派的運動在全國迅速地傳播和開展。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辛亥革命開始。結果革命的最終成果雖然落到了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的手中,但通過這場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新知導入
新知講解
一、背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
1.民族危機:列強侵略,中華民族危機逐步加深,社會矛盾尖銳。
“方今強鄰環列,虎視鷹瞵,久垂涎于中華五金之富、物產之饒。蠶食鯨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實堪慮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聲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
——1894年,孫中山
《檀香山興中會章程》
新知講解
政治: 改革官制,裁汰冗官,
司法,修訂刑律,廢除酷刑;
經濟: 獎勵實業,頒布《商律》,設商會,辦大清銀行
軍事: 擴編新軍,采用洋操,新式槍炮;舉辦警政;
文化: 廢科舉、辦學校、辦游學,推行新學制;
風俗: 禁纏足、鴉片;滿漢通婚
清末”新政”的具體內容
新知講解
一、大清皇帝統治大清帝國,萬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嚴,不可侵犯。
三、欽定頒行法律及發交議案之權。凡法律雖經議院議決,而未奉詔命批準頒布者,不能見諸施行。
五、設官制祿及黜陟百司之權。用人之權,操之君上,而大臣輔弼之,議院不得干預。
六、統率陸海軍及編定軍制之權···皆非議院所得干預。
七、宣戰、講和、訂立條約及派遣臣與認受使臣之權。國交之事,由君上親裁,不付議院議決。
八、皇室經費,應由君上制定常額,自國庫提支,議院不得置議。
——《欽定憲法大綱》(1908)
新知講解
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的“責任內閣”人員構成
2.統治危機:清廷的改革失效,社會矛盾進一步被激化。
內閣總理大臣 奕劻(慶親王,宗室) 農工商部大臣 溥倫(宗室)
內閣協理大臣 那桐(滿) 徐世昌(漢) 理藩部大臣 壽耆(宗室)
民政部大臣 善耆(肅親王,宗室) 陸軍部大臣 蔭昌(滿)
度支部大臣 載澤(鎮國公,宗室) 外務部大臣 梁敦彥(漢)
海軍部大臣 載洵(郡王,宗室) 學部學務大臣 唐景崇(漢)
法部司法大臣 紹昌(宗室) 郵傳部大臣 盛宣懷(漢)
材料引導
材料:1895-1898年間,國內新創建的商辦廠礦企業,資本在萬元以上就有六十多家,其中80%屬于輕工業。不僅原來較好的上海、廣州、漢口、天津等城市,民族工業有所發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現了商辦廠礦企業。 1901年至1911年,全國新設立的廠礦有320多家,資本總額1億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兩倍多。
3.經濟基礎: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
新知講解
4.思想基礎: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廣泛傳播。
?孫中山是廣東省香山縣人,出身于農民家庭,先后在檀香山、廣州、香港等地比較系統地接受了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94年11月,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興中會,走上了革命道路。
新知講解
概況:
①時間、地點:1905年8月20日,孫中山與黃興等人在日本東京創建中國同盟會
②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民報》 三民主義)
中國同盟會成立
性質:近代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中國同盟會成立
意義: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開始了
5.組織基礎: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和政黨的建立。
創立民國
平均地權
驅除韃虜
恢復中華
民權主義
民生主義
民族主義
推翻清政府統治,反對民族壓迫(民族革命)
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政治革命)
核定地價,漲價歸公,國民共享(社會革命)
前提
核心
保障
新知講解
鎮南關起義
萍瀏醴起義
浙皖起義
黃花崗起義
6.軍事基礎:革命黨人發動了一系列起義
,積累了斗爭經驗,擴大了革命的影響。
新知講解
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墓
新知講解
歷史最感人的遺書
新知講解
7.有利時機:四川保路運動為武漢起義提供了有利條件
知識小結
辛亥革命的背景
1.民族危機:列強侵略,中華民族危機逐步加深,社會矛盾尖銳。
2.統治危機:清廷的改革失效,社會矛盾進一步被激化。
3.經濟基礎: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
4.思想基礎: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廣泛傳播。
5.組織基礎: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和政黨的建立。
6.軍事基礎:革命黨人發動了一系列起義,積累了斗爭經驗,擴大了革命的影響。
7.有利時機:四川保路運動為武漢起義提供了有利條件
新知講解
二、過程: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成立
(一)武昌起義
爆發:
1911年10月10日,新軍工程第八營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
新知講解
武昌起義革命軍軍旗
黎元洪
起義軍控制武漢三鎮,成立湖北軍政府。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14省和上海紛紛獨立。
結果:
?辛亥革命形勢圖及武昌起義形勢圖
新知講解
(二)高潮-中華民國成立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新知講解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臨時大總統。
新知講解
1912.3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新知講解
《臨時約法》內容
材料一: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通信、信仰等自由;人民有請愿、訴訟、考試、選舉及被選舉等權利
材料二:中華民國以臨時大總統及國務員行使行政權。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司法權由法院獨立行使。
突出特點
1、主權在民、國民自由平等
2、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
主權在民,否定了封建君主專制
自由平等,否定了封建等級制度
三權分立
新知講解
《臨時約法》的性質和意義:
性質: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
意義:從法律上宣布了封建君主專制的滅亡和民主共和的建立,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
新知講解
(三)結果—失敗
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宣布退位詔書,清朝覆滅。
1912年2月13日,孫中山向南京臨時參議院辭去臨時大總統。
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勝利成果落入袁世凱手中。
新知講解
三、意義:近代化進程中的里程碑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國歷史上不曾有過的共和政體,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性質: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主義革命。
新知講解
材料:1912-1919年,中國新建廠礦企業達470多家,投資近1億元,加上原有擴建新增資本達1.3億元以上,相當于革命前50年的投資總額,中國工廠使用的蒸汽動力,1913年為43448馬力,1918年為82750馬力,約增加1倍。
——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料》
2.經濟: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新知講解
采用新紀元;廢除跪拜禮,改為握手禮;廢除“老爺”、“大人”等稱呼,改稱“先生”;廢止纏足,倡導新式婚禮。
3.社會生活:促使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發生新變化。
新知講解
袁世凱尊孔復古,企圖復辟帝制
局限:1.沒有解決近代中國社會的根本矛盾,沒有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等歷史任務。
2.缺乏一個能夠提出科學的革命綱領、能夠發動大多數民眾,以及組織嚴密的革命政黨的領導。
課堂總結
辛亥革命
背景:
社會:清末新政和預備立憲
過程
爆發:武昌起義
高潮:中華民國成立、頒《約法》
組織:中國同盟會等革命團體的成立
軍事:黃花崗起義等
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
結果:袁世凱就任大總統
意義
進步性:政治、經濟、社會生活
局限性:……
拓展研究
為什么說辛亥革命是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族革命?
從背景上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是資產階級民族革命的經濟基礎,資產階級的壯大是階級基礎,資產階級民主思想是其思想基礎。
從領導階級上看: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
從革命目的上看:反對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政黨。
從革命結果上看: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典題訓練
1.費正清說:“(清末新政)在農村中,群眾對于現代化的反應,常常是強烈的反對。新政中要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加重了捐稅,而且在給農民一點利益以前通常是先搜刮他們一通。”這反映了( )
A. 農民反對現代化
B. 清末新政已失敗
C. 農民沒有獲得感
D. 清末吏治最腐敗
C
典題訓練
2.杜維運在《史學方法論》中說:“所謂原始史料,為目擊者的陳述、文獻以及事實自身的遺存,數者皆與事件同時”。下列屬于研究武昌起義的原始史料是          (   )
A.電影《武昌起義》
B.歷史書中的有關敘述
C.武昌起義的舊址
D.當地民間的口頭傳說

典題訓練
3. 1912年2月,孫中山認為“帝制從此不存留于中國之內,民國的目的亦已達到。”導致孫中山得出這一結論的直接依據是
(  )
A.武昌起義的勝利
B.中華民國的成立
C.《臨時約法》的頒布
D.清帝下詔退位

典題訓練
4.辛亥革命10周年之際,梁啟超撰文寫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義呢?簡單說--第一,覺得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第二,覺得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  )
A.確立了民主共和政體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增強了民族民主意識
D.實現了民族獨立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
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
詳情請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思茅市| 射阳县| 龙陵县| 乡宁县| 平度市| 漯河市| 资溪县| 武功县| 井研县| 安远县| 清苑县| 托克逊县| 漠河县| 九寨沟县| 鲁山县| 仁怀市| 广河县| 格尔木市| 永善县| 申扎县| 盈江县| 景洪市| 青神县| 西昌市| 鹤山市| 泰安市| 牙克石市| 陕西省| 阜城县| 仪征市| 丰镇市| 铜梁县| 密山市| 金川县| 临澧县| 镇安县| 保定市| 张北县| 溧水县| 富源县| 通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