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會道法質量調研(一)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26小題,每題2分,共52分。1.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由我國倡議的“一帶一路”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中國制造“中國建造“中國服務”受到愈來愈多的沿線國家的歡迎,沿線國家的產品、服務、技術、資本也正在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中國已成為推動世界經濟持續發展的最重要動力②我國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已成為第一大經濟體③改革開放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④“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沿線國家優勢互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某校舉辦以“學習2019‘兩會’,爭創新業績”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小林在演講稿中寫道。“改革開放前,我家五代居陋室,收入只夠解決溫飽。而今住進寬敞房,冰箱、電腦樣樣全,我們家勤勞致富,科技致富。”下列最適合作為他演講的標題是( )A.改革開放富民路,生活水平大提高 B. 改革開放強國路,創造奇跡心自豪C.經濟建設為中心,共同富裕已實現 D.多種經濟齊發展,同步富裕促和諧3. 40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8%_上升到15.2%,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這說明改革開放是( )①強國之路、富民之路 ②實現同等富裕的最佳選擇③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④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4.黨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的重大論斷。下列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表達正確的是( )A.按勞分配和多種分配方式之間的矛盾B.我國經濟發展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間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5.“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上述兩則古語對我國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共同啟示是( )①著力健全社會保障制度,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②黨和政府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③關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唯一保障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6.央視網2019年4月16日消息稱,在減稅降費的大背景下,我國仍然保持了對重點領域的投入力度,堅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樣做有利于( )消除城鄉差異,維護社會公平 B.解決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C.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D.全面建成小康,主導世界事務7.2019年4月4日,首屆“中國制造強國(邵東)高峰論壇”在湖南省邵東縣舉行,論壇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閉門沙龍、交流參觀等形式,探討在互聯網和智能化時代,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助力邵東創新發展。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論壇主題,說明了( )生活處處有創新 B.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C.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 D.創新始終貫穿人類文明史 8.2019年1月24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北方股份公司研制的國內首臺無人駕駛電動輪礦車成功下線,進入調試階段。這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世界第3個涉足礦用車無人駕駛技術的國家。這說明我國( )A.已躋身創新型國家行列 B.已成為最大的發達國家C.科技創新能力日益增強 D.社會主要矛盾不復存在9. 2019年1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向獲得2018年度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頒發獎章和證書。這充分表明( )①科技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②科學技術研究是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③黨和政府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創造④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10. “高科技就是現代的國之利器,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 )A.我國要大力加強科技創新,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B.自主創新是民族精神的核心C.要提高教育創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科技創新能力D.任何事業的成功都離不開科技創新11.近年來,美國商務部先后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華為公司銷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7年,讓中興通訊、華為公司進入休克狀態。上述的“空芯之痛”表明( )①我國要堅持以科學技術為中心 ②我國要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③我國要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④我國已成為創新型國家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12.2018年8月28曰,從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獲悉,201 7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3.42萬億元人民幣,其中53%用于義務教育。之所以如此加大教育投入( )①教育是立國之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③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④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對漫畫中的舉措,理解正確的是 ①是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根本所在②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③有利于人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④我國正逐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4. 6月5日以后,上海很多行業的工人,陸續罷工。商人也相繼罷市,大小商店門上貼著:“忍痛停業,冀救被捕學生。不除國賊,誓不開市”等揭貼,連理發店門上也貼著“國事如此,無心整容,諸君不必光顧”的告白。上述情景發生在( )A.太平天國運動時期 B.維新變法運動時期 C.辛亥革命時期 D.五四運動時期15.下側是份售書廣告,其中有可能在新文化運動中成為暢銷書的是 (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6. 1913年,某身著西裝的革命黨人途遇一老農,老農詢問其國籍,某稱“予中華民國人也”。老農“忽作驚狀,似絕不解中華民國為何物者,”當被告知亦為中華民國人時,老農茫然惶然,連聲說:“我非革命黨,我非中華民國人。”這表明( )A. 國內民眾的反日情緒強烈 B. 革命黨人處于不合法狀態C. 辛亥革命對農村影響有限 D. 中華民國當時還未建立 17.孫中山被譽為“中華民國之父”,他對中國民主政治的主要貢獻是( )①結束了中國君主專制政體 ②建立中華民國③頒布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 ④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18.1912年1月11日,《民立報》提出“天下興亡,匹婦有責”,一字之差,表明中華民國( )①提倡男女平等 ②諷刺女性地位 ③倡導女子關心國事 ④強調婦女社會責任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9.雙十節是臺灣地區的法定假日之一,臺灣“中央政府”亦每年舉行慶典,“總統府”廣場前會舉辦升旗典禮及“國慶”慶祝大會。這一節日主要是為紀念( )A.武昌起義 B.孫中山逝世 C.保路運動 D.北伐戰爭20.宋慶齡說“孫中山和中國共產黨之間具有歷史意義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當時的國際局勢和中國本身的內部條件造成的”。這里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內部條件”主要有( )①共產國際努力促成國共兩黨合作 ②“打倒列強,消滅軍閥”成為人民的共同愿望③抗日戰爭的爆發加速了合作的步伐 ④五四運動使孫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決定改組國民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1.“國民痛苦,水深火熱;土匪軍閥,為虎作倀;帝國主義,以梟以張;本軍興師,救國救民;總理(孫中山)遺命,炳若晨星。”這一誓詞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北伐戰爭 B.五四運動 C.抗日戰爭 D.解放戰爭 22.美國一位歷史學家說:“共產黨的大多數領導人被蔣介石殺害,但有些人設法逃進了華南山區。他們的領導人之一是毛澤東,毛澤東這時無視莫斯科的共產國際,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這位歷史學家所說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裝反抗的策略 B.實行城市暴動C.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 D.農村包圍城市 23.1922年,孫中山說:“中華民國就像我的孩子,他現在有淹死的危險……我向英國和美國求救,他們站在岸上嘲笑我。”為改變這種現狀,他其后的努力有( ) ①實現國共合作 ②領導辛亥革命 ③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 ④頒布《臨時約法》A.②④ B.②③ C. ①④ D.①③ 24.我們對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耳熟能詳,而五四運動又有哪些精神在今天仍然值得我們發揚?( )①愛國 ②民主 ③罷學 ④追求真理 ⑤思想解放 ⑥科學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⑥ D.①②③⑤⑥25.“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歷史事件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的是( ) ①秋收起義失敗—創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②五次反圍剿遭受失敗—紅軍長征?③巴黎和會—五四運動 ④不抵抗政策—南京淪陷A.①③?????B.②④?????? C.①④???? D.②③26.被稱為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的重要事件是( ) A.辛亥革命勝利 B.五四運動爆發 C.中國共產黨誕生 D.新中國成立二、非選擇題(共48分)27.(12分)材料一:觀察漫畫,回答問題。材料二: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40年風雨同舟,40年披荊斬棘,40年砥礪奮進,我們黨引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1)兩幅漫畫分別啟示我們要弘揚的精神是:(2分)(2)請任選其中一幅漫畫,說明我們弘揚這一精神的必要性。(6分)(3)根據材料二,說一說改革開放為什么能譜寫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4分)28、(12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安徽省堅持共享發展,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1)談談你對共享發展的認識。(4分)材料二 在教育部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中,安徽省三所高校入榜。其中,中國科技大學入選“一流大學建設”的A類院校,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各有一個專業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2)建設“雙一流”大學符合教材上的哪些觀點?(4分)(3)生活在萬眾創新的時代,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做?(4分)29、一百多年前,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發動了辛亥革命,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陳天華在《猛回頭》中說:“俄羅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計中藏;法蘭西,占廣州,?窺視黔貴;德意志,膠州領,虎視東方;新日本,取臺灣.再圖福建;美利堅。也想要,割土分疆。這中國,那一點,還有我份;這朝廷,原是個,名存實亡。”?(1)據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國的社會狀況。(4分)材料二: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曾有過三次大革命。第一次發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結束了領主封建制,創立了中央集權制的帝國;第二次發生于1911年,它結束了帝國,建立了民國;第三次則發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產黨領導的政權。”(2)材料二中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大革命分別指的是什么事件?(3分)材料三:這些知識分子們認為辛亥革命所以不能成功,共和制度所以沒有鞏固,是因為國民沒有覺悟起來,而國民不覺悟,是由于國民愚昧落后;國民愚昧落后,又是傳統的封建倫理道德和迷信思想毒害的結果。于是,他們決定從反對舊思想、舊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反對舊文學、舊思想,提倡新文化、新教育,改造國民性,鑄造"新青年"和"新社會"入手,開辟一條新的救國之路。材料三中這些知識分子認為辛亥革命不能成功,共和制度沒有鞏固的根源是什么?為此他們開辟哪條“新的救國之路”,這一救國道路高舉什么旗幟?“新的救國之路”的性質?(5分)30.(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中,國人相繼走過了自救之路、維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遠。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各種不平等條約并沒有被廢除;從農村到城市,很多人家還是把君主當作神來供奉。《全球通史》中寫道:“民國初期若干年,是中國歷史上最糟糕的時期之一”。 材料三: 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經過艱難抉擇,中國共產黨終于找到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使中國逐步走向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材料一所述“自救之路”、“共和之路”分別指什么?(2分) 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民國初期若干年,是中國歷史上最糟糕的時期之 一”的理解(2分)(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請列舉“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革命道路中的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歷史事件和著名人物。(4分) (4)依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國革命歷程的認識。(4分) 2019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會道法質量調研(一)題號12345678910選項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選項題號212223242526選項選擇題(本題有26小題,每小題2分,共52分)二.非選擇題(4大題,共48分)27.(12分)(1)(2分)(6分)(3)(4分)28.(12分)(1)(4分)(2)(4分)(3)(4分)29.(12分)(1)(4分)(2)(3分)(3)(5分)30.(共12分)(1)(2分)(2)(2分)(3)(4分)(4)(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社治.doc 九社治答題卡.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