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二戰后的國際格局:美蘇對立和二者主宰世界的基本格局美對華政策:保持和增強國民黨勢力,即出錢出槍出顧問助蔣……蘇對華政策:支持蔣介石統一中國……第一課 兩種命運的決戰中國向何處去?了解和平建設國家?1945年毛澤東、蔣介石重慶談判時合影“國家統一,政治民主。”“鞏固國內團結,保證國內和平,實現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團結的基礎上,實現全國的統一,建設獨立自由與富強的新中國。”先決條件:國民政府的“根本大法”不容更改,政府“基礎”不容動搖,“軍令政令”必須統一……獨裁其他黨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和平建設國家 1945.8.29-10.10 1946.1.10 1.成果之一:簽訂“雙十協定”,確立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2.爭論的焦點:解放區的軍隊和政權問題;重慶談判國民黨的態度:你交出軍隊,我給你民主。政治協商會議再一次確定了避免內戰、和平建國的方針釋疑內戰可否避免?表現2:在重慶談判期間及“雙十協定”簽訂后,國民黨一再下達“剿匪”密令,大量印發《剿匪手本》。表現1:1945年8月中旬,蔣介石利用受降之機開始把軍隊運往內戰前線……表現3:蔣介石訓誡部下:國民黨二十年來的“唯一敵人”是共產黨,不消滅共產黨就無“立身之地”和“葬身之所”……發動內戰是蔣的既定方針了解內戰全面爆發 國民黨 爆發標志 1946.6 1947.6 運動戰: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全面進攻重點進攻(山東和陜北)共產黨前方打仗,后方……國統區解放區“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前方打老蔣,后方挖蔣根”掀起民主運動,形成解放戰爭的第二條戰線土地改革,贏得了廣大農民的支持1947年6月,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毛澤東在延安時期的大秘書胡喬木后來在其回憶錄中寫道: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后,毛澤東幾個月來心里郁積的“一塊石頭落地,大大地松了一口氣”。戰略決戰:三大戰役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解放東北全境——基本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和中原地區——華北全境基本解放板書一、尋求和平的可能?二、內戰不可避免?第一課 兩種命運的決戰重慶談判:雙十協定蔣介石堅持“獨裁”政治協商會議戰爭爆發:1946.6后記歸納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 在內外壓力下,可能……造成兩黨合作(加上民主同盟等)、和平發展的新階段。……在談判中,國民黨必定要求我方大大縮小解放區的土地和解放軍的數量……我方亦準備給以必要的不傷害人民根本利益的讓步。無此讓步……不能換得我黨的合法地位和和平局面。但是讓步是有限度的,以不傷害人民根本利益為原則。??? 在我黨采取上述步驟后,如果國民黨還要發動內戰,它就在全國全世界面前輸了理,我黨就有理由采取自衛戰爭,擊破其進攻……——《中共中央關于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唐和恩是山東省萊陽縣西陡山村的農民。1948年淮海大戰一觸即發,唐和恩聽說村里要組織民工給淮海戰役前線運送軍糧,二話沒說,撂下手里的鐮刀就直奔村委會請戰。 唐和恩帶領第四小隊,每人一輛小推車走向了前線。為探路方便,他隨手帶了一根一米多長的小竹竿。一路上,每走到一個地方,他就在竹竿刻下地名。等淮海戰役結束,竹竿上足足刻下了山東、河南、江蘇、安徽4省,跋山涉水了4000多公里。唐和恩在回憶文章中寫道:“我刻下來的不是幾個地名,這是幾百萬民工在淮海戰役中踴躍支前的縮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