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樂亭二中高二年級思想政治學科導學案 生活與哲學 課時 2 主備人 王小偉 組長簽字 王金鎖 制作日期 2019.10.21 使用日期第二課 百舸爭流的思想2.2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學習目標】 1. 記住唯物主義的三種歷史形態(tài)和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tài),理解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2.能分清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言論屬于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感受到不同的哲學思想的存在。【重點難點】 1.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2.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幾種形態(tài)。【自主學習】知識梳理(一)唯物主義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2.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tài)⑴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合理之處與局限性:⑵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合理之處與局限性:⑶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二) 唯心主義 1.主觀唯心主義基本觀點:2.客觀唯心主義內容3.哲學上的“兩個對子”是什么?【易混易錯】 1、承認物質利益就是唯物主義,強調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義。( )2、只要是唯物主義的就是正確的;唯心主義都是錯誤。( ) 3、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從屬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 )4、哲學的基本派別是唯物主義和辯證法。( )【合作探究】 有人說,重視物質利益就是唯物主義,強調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義。請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認識。答案: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的問題展開的。唯物主義承認存在決定思維,唯心主義承認思維決定存在,不能以追求物質滿足看成是唯物主義,也不能以追求精神滿足看成是唯心主義,唯物主義者也追求精神的滿足,唯心主義者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⑵追求物質滿足不一定是唯物主義,如果違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不顧客觀條件,主觀蠻干地去追求物質滿足,就是唯心主義。追求精神滿足也不一定是唯心主義。如果在承認物質決定作用的前提下,重視意識的作用,強調精神文明的作用,這不但不是唯心主義,恰恰是辯正唯物主義的表現(xiàn)。⑶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只能在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意義上使用,如果給它們加上別的意義,就會造成混亂。【當堂檢測】1.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的始基”。中國春秋時代《管子》一書中也指出:“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他們的觀點屬于( )A.唯心主義的觀點 B.科學的物質觀C.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D.樸素唯物主義物質觀2.下列說法屬于唯心主義觀點的是( )A.不唯心、不唯上、要唯實 B.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C.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3.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史上的兩個基本派別,唯心主義者都主張( )A.事物是感覺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識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認識的4.從遠古時代開始,人們就把“天”作為人類智慧追索的對象,詩人屈原曾提出172個“天問”。下列選項中,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是( )①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②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③天地萬物都是“絕對精神”的產物 ④存在即被感知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列寧把唯心主義哲學稱作“一朵不結果實的花”,是因為 ( ) ①唯心主義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義擴大意識的作用,使其脫離了物質 ③以唯心主義為指導,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fā)展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6.正確地揭示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之間的聯(lián)系的有 ( )①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從屬于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 ②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斗爭同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斗爭交織在一起 ③形而上學始終與唯心主義相結合,辯證法始終與唯物主義相結合 ④辯證法或形而上學的思想總是附屬于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7、中國明代的王守仁在一次春游時說:“你未看花時,此花與你同歸于寂;你來看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就是著名的“心外無物”。下列說法,與王守仁的觀點一致的是( )(1)我思故我在 (2)氣者,理之依也 (3)人的理性為自然立法 (4)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5)存在即被感知 (6)物是觀念的集合A、(1)(2)(3)(4) B、(1)(2)(4)(5)C、(2)(4)(5)(6) D、(1)(3)(5)(6)8.一艘輪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風暴,船長大聲喊到:“誰會禱告?”船上一名神父自告奮勇地回答:“我會!”船長說:“那好,你就開始祈禱吧!其他的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逃生。因為正巧差一個救生圈!”從哲學的角度,船長的做法( )A.是唯心主義世界觀的表現(xiàn) B.是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表現(xiàn)C.是對唯心主義世界觀的肯定 D. 是對唯心主義世界觀的嘲諷9.“我看到蘋果的顏色和形狀,嗅到它的氣味,摸到它的光滑,嘗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對蘋果的正確認識,所以,蘋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覺的相加。” 這種觀點屬于認識論上的 ( )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D.辯證唯物主義10.以下選項能夠正確反映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tài)演進順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機器,思想是人腦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 ④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1.B 2.A 3.B 4.B 5.B 6.D 7.C 8.C 9.A 10.A③天地萬物都是“絕對精神”的產物 ④存在即被感知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列寧把唯心主義哲學稱作“一朵不結果實的花”,是因為 ( ) ①唯心主義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義擴大意識的作用,使其脫離了物質 ③以唯心主義為指導,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fā)展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6.正確地揭示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之間的聯(lián)系的有 ( )①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從屬于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 ②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斗爭同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斗爭交織在一起 ③形而上學始終與唯心主義相結合,辯證法始終與唯物主義相結合 ④辯證法或形而上學的思想總是附屬于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7、中國明代的王守仁在一次春游時說:“你未看花時,此花與你同歸于寂;你來看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就是著名的“心外無物”。下列說法,與王守仁的觀點一致的是( )(1)我思故我在 (2)氣者,理之依也 (3)人的理性為自然立法 (4)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5)存在即被感知 (6)物是觀念的集合A、(1)(2)(3)(4) B、(1)(2)(4)(5)C、(2)(4)(5)(6) D、(1)(3)(5)(6)8.一艘輪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風暴,船長大聲喊到:“誰會禱告?”船上一名神父自告奮勇地回答:“我會!”船長說:“那好,你就開始祈禱吧!其他的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逃生。因為正巧差一個救生圈!”從哲學的角度,船長的做法( )A.是唯心主義世界觀的表現(xiàn) B.是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表現(xiàn)C.是對唯心主義世界觀的肯定 D. 是對唯心主義世界觀的嘲諷9.“我看到蘋果的顏色和形狀,嗅到它的氣味,摸到它的光滑,嘗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對蘋果的正確認識,所以,蘋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覺的相加。” 這種觀點屬于認識論上的 ( )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D.辯證唯物主義10.以下選項能夠正確反映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tài)演進順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機器,思想是人腦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 ④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1.B 2.A 3.B 4.B 5.B 6.D 7.C 8.C 9.A 10.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