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實驗操作匯編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1 ?11、實驗名稱:證明空氣的存在 實驗材料:注射器、水、塑料袋、塑料袋實驗步驟:(1)、用注射器抽氣后注入水中(2)、用塑料袋兜空氣 實驗現象:有氣泡冒出、塑料袋鼓起來 實驗結論:空氣是真實存在的2、 實驗名稱:空氣要占據空間實驗材料:杯子、餐巾紙、水槽、塑料瓶、氣球、刀實驗步驟:(1)、1在杯底塞入餐巾紙,塞在杯底塞緊倒扣不掉下來2、把杯子豎直倒扣在水槽中,使杯底浸沒在水中(2) 1 用力吹瓶子里的氣球,氣球吹得大嗎?2 把瓶子扎破再試一試。 實驗現象:(1)餐巾紙不濕。(2)用力吹瓶子里的氣球,氣球吹不大,把瓶子扎破氣球吹大了。 實驗結論:空氣要占據空間3、 實驗名稱:探究空氣有質量嗎? 實驗材料:衛生筷、氣球、線、針實驗步驟:(1)、在一根木棍兩端掛大小相同的氣球,中間掛一根線,使得平衡桿保持左右平衡(2)、用針戳破其中一只氣球 實驗現象:平衡桿不平衡,被戳破的一端上翹 實驗結論:空氣有質量4、 實驗名稱:探究空氣能不能流動?實驗材料:氣球、橡皮筋(繩子)實驗步驟:解開氣球的繩子,讓氣球的口對著自己的臉,有什么感覺? 實驗現象:氣球中的氣吹在臉上 實驗結論:空氣會流動5、 實驗名稱:探究空氣能不能被壓縮?實驗材料:充氣小球(氣球)操作步驟:(1)、用手壓“氣墊”有什么感覺?(2)、再用力壓一壓感覺怎么樣?(3)、再松開手 實驗現象:手壓后氣墊癟下去,再壓還可以再癟一點,松開手后氣墊又彈起來。 實驗結論: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6、 假設:噴氣氣球充氣量越多,它跑的距離越遠。實驗材料: 繩子(線)、吸管、條形氣球、打氣筒、透明膠布、秒表。操作步驟:1.用繩子穿過吸管,把繩子繃緊; 2.用打氣筒打氣,旋轉噴口,捏緊; 3.用膠帶將打過氣的氣球固定在吸管上,放氣測量飛行距離。 實驗記錄:打10下氣的氣球,飛行距離遠 打20下氣的氣球,飛行距離更遠 實驗結論:噴氣氣球充氣量越多,它跑的距離越遠。 1?27、 實驗名稱:研究空氣是怎樣流動的(空氣運動) 熱空氣是怎樣流動的? 實驗材料:蠟燭、火柴、紙蛇、線操作步驟:(1)手放在蠟燭上方的感覺:有股熱氣在上升,有點燙手 。 (2)將紙蛇放在蠟燭上方實驗現象:紙蛇轉動實驗結論:熱空氣向上流動,推動紙蛇轉動 8、 實驗名稱:探究冷空氣和熱空氣的不同實驗材料:衛生筷、紙杯、線操作步驟:木棍兩端懸掛紙杯,保持平衡。加熱一個紙杯里的空氣,松開扶住木棍的手后,實驗現象:被加熱的一端向上升起 實驗結論:空氣被加熱后變輕,向上升。 9、 實驗名稱: 探究冷熱空氣對流 實驗材料:集氣瓶、熱水、冰塊、香、玻璃瓶、水槽、火柴實驗方法:1.準備兩個一樣大的玻璃瓶,其中一個設法使它變冷,另一個設法使它變熱。2.在熱瓶中放入點燃的香,當瓶內充滿煙后移走香,立即用玻璃板將瓶子蓋上。3.將冷瓶倒放在有煙的熱瓶上,抽掉玻璃板,觀察煙的流動。4.重復1、2步驟,將冷瓶和熱瓶的位置上下對調,觀察煙又會如何流動。實驗現象:將冷瓶倒放在有煙的熱瓶上,抽掉玻璃片后,熱瓶中的煙上升流動到冷瓶里,朝各個方向流動,然后下沉流向熱瓶,接著再上升,如此循環流動,使冷瓶和熱瓶都充滿了煙霧。將冷瓶和熱瓶的位置上下對調,熱瓶中的煙幾乎不動。實驗結論:空氣會對流,熱空氣比冷空氣輕。1?310、 實驗名稱:研究空氣的成分 實驗材料:蠟燭、玻璃片(小燒杯)、水槽、帶蓋去掉底的礦泉水瓶、火柴。操作步驟:1、把蠟燭固定在玻璃片上,放進有水的水槽中,點燃蠟燭;再用去掉底的飲料瓶罩上,然后立即蓋上瓶蓋,擰緊。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2、先把水槽的水加到與瓶內水面一樣高,再擰開飲料瓶的蓋子,把燃燒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內。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這說明了什么?實驗現象:1、蠟燭燃燒一會兒后熄滅,瓶內的水上升一小截。 2、 燃燒著的火柴立即熄滅,說明飲料瓶中剩下的氣體不支持燃燒。實驗結論:空氣并不是純凈物,它至少由兩種氣體組成。11、 實驗名稱:制取二氧化碳實驗材料:集氣瓶、橡皮塞、皮管、小蘇打、白醋操作步驟:制取二氧化碳: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小蘇打,再倒進一些醋,瓶里出現的泡泡就是二氧化碳。把帶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緊瓶口,并通過管子把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實驗結論:二氧化碳比空氣重。 12、實驗名稱:研究二氧化碳實驗 實驗材料: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燒杯、長短不一的蠟燭、、火柴 (1)實驗方法:把澄清的石灰水倒進裝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搖晃幾下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結論: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2)實驗方法:沿著燒杯壁慢慢倒二氧化碳,觀察燒杯里高矮不同的蠟燭燃燒的變化。實驗現象:杯底的蠟燭先熄滅,上面的蠟燭后熄滅。 實驗結論:二氧化碳比空氣重,不支持燃燒。13、 實驗名稱:證明空氣中含有水蒸氣 實驗材料:冰、燒杯、卡片 實驗方法: 1、把碎冰倒進干燥的玻璃杯中 2、用卡片把玻璃杯蓋上,等幾分鐘。 實驗現象:小水珠(露珠)出現在杯的外壁上 實驗結論:證明空氣中含有水蒸氣 1?4 (無)第二單元 冷和熱2?114、 實驗名稱:感受溫度差異 實驗材料:冷水、熱水、溫水、燒杯實驗方法:準備一杯冷水、一杯溫水和一杯熱水,先將兩手的食指分別插入冷水和熱水中。5秒鐘后,再同時插入溫水中,兩個手指的感覺一樣嗎? 實驗現象:兩個手指的感覺不一樣實驗結論: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15、 實驗名稱:探究熱水的降溫規律 實驗材料:溫度計、線、鐵架臺實驗方法:1、將溫度計懸吊在鐵架臺上。2、在燒杯內倒上半杯熱水,并調整燒杯與溫度計的位置,使溫度計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熱水中,不要接觸到杯壁和杯底。3、等溫度計的液柱上升到最高點時,讀出此時的溫度,并將讀數填寫到表格的0分鐘格內。從此時起每隔兩分鐘記錄一次,持續觀察15-20分鐘。實驗現象:溫度隨著時間延長而逐的漸降低。實驗結論:溫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規律。2?216、 實驗名稱: 熱在固體中的傳遞 實驗材料:金屬湯勺、試管夾、蠟燭、酒精燈、火柴實驗方法步驟:1、點燃蠟燭,在金屬湯勺柄前端、中間、末端滴上蠟燭等其凝固 2、用試管夾夾住金屬湯勺,用酒精燈分別在湯勺的前端和中間加熱,觀察不同位置的蠟燭融化的情形 實驗現象:距離火近的蠟燭先融化,遠的后融化。 實驗結論:熱在固體中,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到溫度低的地方。 17、 實驗名稱:熱在固體中的傳遞 實驗材料:鐵絲、火柴、凡士林、鐵架臺、酒精燈 實驗方法:在一段鐵絲上每隔一定距離用蠟粘上一根火柴,將鐵絲固定在鐵架臺上,火柴都向下懸掛,用酒精燈給鐵絲的一端加熱。觀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來。實驗現象:火柴從溫度高的一端開始依次掉落。實驗結論:從高溫部分傳向低溫部分。18、 實驗名稱:熱在液體中的傳遞 實驗材料:木屑、燒杯、三腳架、石棉網、水、火柴實驗操作: 1、把木屑放入有水的燒杯中加熱 2、觀察木屑在水中的運動情況 實驗現象:下面的木屑向上運動 實驗結論:液體受熱上升,受冷下降形成對流。 2?319、 實驗名稱:加熱和冷卻對物體體積的影響實驗材料:銅球、鐵圈、水槽、水 實驗方法步驟: 1、銅球放入鐵圈看是否能通過? 2、給銅球加熱后再次放入鐵圈,看是否能通過? 3、把鐵球放入冷水中冷卻后再次放入鐵圈,看是否能通過? 實驗現象:加熱前鐵球能通過鐵圈,加熱前鐵球不能通過鐵圈。 實驗結論:物體受熱體積膨脹,物體受冷體積縮小 20、 實驗名稱:酒精或水在加熱和冷卻后是否有類似銅球的變化 實驗材料:兩個水槽、冷水、熱水、中間插有細管的膠塞、集氣瓶、染色的水(酒精)實驗方法步驟:1、準備一只中間插有細管的膠塞,用膠塞塞緊瓶口。2、往瓶里加滿染了顏色的水或酒精。 3、把瓶子放入水槽,記下細管里水面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入熱水,觀察細管里水面位置的變化 實驗現象:加入熱水后細管里的水向上升起 實驗結論:液體也有受熱體積膨脹,受冷體積收縮的性質 21、 實驗名稱:空氣是否有熱脹冷縮的現象 實驗材料:空飲料瓶、氣球、兩個水槽、熱水、冷水 實驗方法步驟: 1、把氣球緊緊套在飲料瓶口2、把空飲料瓶按入熱水中,觀察現象3、把空飲料瓶按入冷水中,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按入熱水中時,氣球鼓起來,按入冷水中時,氣球癟下去實驗結論:空氣也有受熱體積膨脹,受冷體積收縮的性質 2?422、 實驗名稱:不同物質的吸熱和散熱性能 實驗材料:等重量的水和油、燒杯、溫度計、三腳架、石棉網、酒精燈、火柴實驗操作:1.同時加熱等重量的水和油6分鐘,每隔1分鐘測量并記錄水和油的溫度。 2.停止加熱后,每隔一分鐘測量并記錄水和油的溫度,也 測量6分鐘。實驗現象:在獲得相同熱量的情況下,油的升溫速度比水快;在同時停止加熱的情況下,油的降溫速度比水快。實驗結論:不同物質的吸熱和散熱性能不同。油的吸熱、散熱性能優于水。2?523、 實驗名稱:雨的形成模擬實驗實驗材料:燒杯、水、玻璃片、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實驗操作:1.加熱燒杯里的水至沸騰。2.用一塊冷玻璃罩在燒杯的上方,觀察 玻璃片上是否有水珠。實驗現象:玻璃片上有水珠實驗結論: 雨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珠。24、 實驗名稱:水蒸發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 實驗材料:蒸發皿兩個、水、滴管實驗方法步驟:往兩只大小不同的盤子里倒同樣多的水,放在陽光下,觀察水的變化。實驗現象: 盤子里的水蒸發得快; 盤子里的水蒸發得慢。實驗結論:蒸發面積越大,蒸發速度越快。25、 實驗名稱:水蒸發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 實驗材料:滴管、扇子 實驗方法步驟:在黑板上用水涂出兩塊同樣面積的水跡,用扇子扇其中的一塊,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實驗現象:用扇子扇水蒸發得快,不用扇子扇水蒸發得慢實驗結論: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 快 ,蒸發速度快。3?1一、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材料 方法 現象 發聲前 發聲后橡皮筋 直尺 音叉 小鼓 小镲 塑料瓶 結論 3?226、實驗名稱:真空能傳播聲音嗎驗材料: 燒瓶、小鈴、橡皮塞、夾子、皮管、水、酒精燈 火柴、三腳架、石棉網實驗方法步驟:先搖一搖燒瓶中的小鈴,你聽到聲音了嗎?往燒瓶中加少量的水,放在火上燒開,然后將皮管夾緊,再搖小鈴,還能聽到鈴聲嗎?實驗現象:第一次 聽到鈴聲;第二次 聽到鈴聲。(或者鈴聲變小)實驗結論: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27、 實驗名稱:研究聲音的傳播方向 實驗材料:鉛筆、桌子 實驗方法步驟:用鉛筆敲擊桌面中心,我們不論站在哪個方向都能聽到鉛筆敲擊桌子的聲音。 實驗結論:聲音傳播的方向是:向著各個方向(四面八方)的28、實驗名稱:探究沙子、水、空氣傳播聲音的效果 實驗材料:三只分別裝有沙子、水、空氣的塑料袋,鉛筆。 實驗方法步驟: 1把裝有沙子、水、空氣的塑料袋平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輕輕貼在袋子上,捂住另一只耳朵。2在距離一臂遠處,用鉛筆上的橡皮輕輕敲擊桌子,用耳朵認真聽。 實驗結論:沙子傳播聲音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水和空氣。29、制作土電話實驗材料:紙杯、長線、牙簽、實驗方法步驟:1.找兩個紙杯,在每個杯底戳一個小洞。2.找一根長線,穿過兩個杯底的洞,在線頭處捆上一小段牙簽或打個結。3?330、借助耳朵模型認識人是怎樣聽到聲音的3?431、實驗名稱:請你利用身邊的材料制作一種小樂器 制作名稱:水琴 制作材料:大小一樣的7個瓶子、水、金屬棒、音高標簽 制作過程: 1依次在7個瓶子中從少到多裝上不同量的水,用金屬棒敲擊瓶子,試音高。2在各個瓶子上貼上標簽 3用金屬棒彈奏樂曲 4?132、實驗名稱:檢測土豆、花生的主要成分 實驗材料:土豆、花生、碘酒、白紙、滴管 實驗方法步驟: 1滴幾滴碘酒到土豆上,一會兒會發現土豆上滴點酒的地方變藍了。2將花生剝去皮,在白紙上涂抹一下,我們發現白紙上留下了油痕。 實驗結論:土豆中含有淀粉,花生中含有油脂。4?333、實驗名稱:模擬食物在消化道里的運動 實驗材料:漏斗、軟塑料管、塑料膜、長筒襪、碎饅頭、乒乓球 實驗方法步驟: 1用漏斗代替口腔,軟塑料管代替食道,塑料袋代替胃,長筒襪代替小腸,用乒乓球代替腸內的食物。2把碎饅頭放在口腔里,手捏食道使食物進入胃。3胃中的食物進入小腸、大腸,用手擠食物在腸內前進,最后從肛門排出。 實驗結論:食物的消化過程: 口腔 食道 胃 小腸 大腸 肛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