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上期中復習(1-14)選擇題識記點1. 林則徐在虎門海灘銷煙,史稱——“虎門銷煙”2.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打開中國市場;直接原因—林則徐虎門銷煙3.中國第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南京條約》4.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5.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事件(條約)—鴉片戰爭(《南京條約》)6.割香港島給英國的條約是—《南京條約》7.獲得臨時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條約—《虎門條約》8.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9.火燒圓明園的元兇——英法聯軍10. 火燒圓明園是在那次侵華戰爭中——第二次鴉片站爭12.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公里的是——俄國13.金田起義的時間:1951.1.1114.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是——《天朝田畝制度》15.太平天國失敗的標志是——天京陷落16.洋務運動的口號是——“自強”“求富”17.洋務運動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中央:奕?;地方: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18.洋務運動以“自強”創辦的軍事工業: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19.洋務運動以“求富”創辦的民用工業: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20.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洋務運動21.在黃海大戰中壯烈殉國的海軍將領是——鄧世昌22.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的條約——《馬關條約》23.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澎湖列島給日本的條約——《馬關條約》24.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條約——《馬關條約》25.瓜分中國狂潮的導火索是——《馬關條約》26.提出“門戶開放”的國家是——美國27.拉開變法維新序幕的事件——公車上書28.戊戌變法時期影響力最大報刊——《時務報》和《國聞報》29.戊戌變法的代表——康有為、梁啟超30.為變法維新流血犧牲的——以譚嗣同為首的戊戌六君子31.提出“扶清滅洋”的運動是——義和團運動32.八國聯軍侵華的根本原因是——擴大侵略權益33.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原因是——鎮壓義和團運動34.賠款4.5億兩白銀的條約——《辛丑條約》35.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的條約——《辛丑條約》36.劃東交民巷為使館界的條約——《辛丑條約》37.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條約/事件——《辛丑條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38.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條約——《辛丑條約》39.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40.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41.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42. 905年,孫中山成立中國同盟會——日本東京43.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44.“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45.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是——《民報》46.中國同盟會成立后的第一次起義——萍瀏醴起義47.廣州起義失敗后收殮到七十二具烈士遺骸,葬于黃花崗,這次起義又稱——黃花崗起義48.武漢有“首義之城”的美譽是因為中國近代史一次重要的歷史事件——辛亥革命49.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宣告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政制度的終結歷史事件——辛亥革命50.開創了完全意義上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事件——辛亥革命51.中華民國成立的標志是——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52.中華民國元年是——1912年53.標志清王朝統治結束的事件——宣統帝下召退位54.竊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的是——袁世凱55.辛亥革命勝利果實被竊取的標志是——臨時政府遷往北京56.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57.“二次革命”的導火線是——宋教仁遇刺身亡58.標志著新文化運動開始的事件是——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59.新文化運動的代表是——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60.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陣地是——《新青年》和北京大學61.陳獨秀提出“德先生”和“賽先生”是指——“民主”和“科學”62.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是——“民主”和“科學”63.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學;提倡文學革命。64.新文化運動的意義——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65.中國四次近代化探索——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66.中國近代的侵華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日本侵華戰爭67. 四次近代化探索的口號/目的/思想——“自強”“求富”、救亡圖存、三民主義、“民主”和“科學”68. 四次近代化探索的領導人:奕?、康有為、孫中山、陳獨秀69.洋務運動的性質——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70.戊戌變法的性質——一次失敗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思想啟蒙運動71.辛亥革命的性質——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72.新文化運動的性質——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五四運動起來思想宣傳和鋪墊作用。73.五四運動的導火線——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74.五四運動的前后期中心——前期北京,后期上海75.五四運動的前后期主力——前期先鋒:學生,后期主力:工人76.最能體現五四運動性質的口號是——“外爭主權,內除國賊”77.五四運動的性質——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78.中國第一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是——李大釗79.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是——陳獨秀在上海創辦的80.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地點是——上海,后轉移到嘉興南湖81.中共一大選舉的中央局總書記——陳獨秀82.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83.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的事件——中國共產黨的誕生84.京漢鐵路大罷工的口號——“為自由而戰,為人權而戰”85.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標志是——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