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科學金屬的化學性質 內部資料 請勿傳抄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K Ca Na ; Mg Al Zn ;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2)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不可用濃硫酸、硝酸,因為他們具有強氧化性,與金屬反應不能生成氫氣,而生成水)(3)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除K、Ca、Na)金屬活動順序的判斷:依據能否反應及反應快慢推斷(前換后,強換弱)實驗設計:驗證金屬活潑性(選擇藥品):以三種金屬中活潑性位于中間的那一種的單質加另外兩種的鹽溶液(或相反)一、【金屬與酸反應放出氫氣的圖像的處理應用】 依據特性{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1、將質量相等的A、B兩種金屬,同時分別放入兩份質量分數相同且足量的稀鹽酸中,反應生成H2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圖中所提供的信息,寫出能從中得到的正確結論。(已知:A、B的生成物中均為+2價)(1)生成H2的質量:A B (2)相對原子質量:A B(3)反應速率:A B (4)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A、B均排 在 。2、等質量的A、B、C三種金屬跟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應后都生成+2價的硫酸鹽,生成氫氣的質量(m)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三種金屬的活動性是A>B>C B、三種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是A<B<C C、反應消耗硫酸的質量相同 D、反應速度最慢的是C,最快是A3、等質量的M、N兩種金屬,分別與相同質量分數的足量稀硫酸反應(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顯+2價)生成氫氣的質量和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則M、N兩種金屬相對原子質量達到大小及活動性關系為( )A、相對原子質量M<N,活動性M>NB、相對原子質量M>N,活動性M<N C、相對原子質量M=N,活動性M<N D、相對原子質量的大小關系無法確定,活動性M<N4、用質量相等的鋅粉和鐵粉,分別與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等質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產生H2的質量和反應所用的時間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曲線a、b分別表示鋅、鐵的反應情況B、鹽酸均反應完,鋅、鐵有剩余C、鹽酸均反應完,鋅恰好完全反應,鐵有剩余D、鋅、鐵都反應完,鹽酸有剩余【知識導引】分別寫出鎂 鋁 鐵 鋅與鹽酸的反應,并寫出金屬與所生成氫氣的相對分子質量【總結規律】①生成相同量的氫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相同質量的銅鐵鎂鋁與足量酸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混合金屬與酸的反應判定與天平問題】1、將鍍鋅鐵5.6g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開始反應速率快,后來反應速率慢 B、反應中生成氣體,同時液體變成淺綠色C、最終放出氫氣的質量小于0.2g D、最終放出氫氣的質量等于0.2g2.現有鐵與另一種金屬組成的混合物1.2g,與足量稀硫酸反應生成H2 0.1g,則混合物中的另一種金屬可能是( ?。? A.Mg B.Al C.Zn D.Cu3、某合金由兩種金屬元素組成,取該合金60g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反應完全后,測得生成H23g,則合金的組成不可能是( ?。?br/>A.Fe與Zn B.Mg與Cu C.Na與Al D.Al與Fe4、某同學將鎂和金屬X的混合物共2.4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后得到0.22gH2,則金屬 X可能是( ?。?br/>A.Al B.Zn C.Fe D.Cu5.在天平兩盤上的燒杯中,各放入質量相同的稀硫酸,調節天平至平衡。分別向兩邊燒杯各加入5g鎂和5g鐵,鎂和鐵全部反應而消失后,天平的指針(???? )A.偏向加鐵的一邊???B.偏向加鎂的一邊 C.仍停留在原來的位置??D.無法確定二、【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判斷】依據特性{3}: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1、下列事實不能說明Zn比Ag活潑的是( )A、Zn能與AgNO3溶液反應,置換出Ag B、Zn能與稀硫酸反應,Ag則不能C、自然界沒有以單質形式存在的Zn,而有以單質形式存在的AgD、Zn的熔點為420℃,Ag的熔點為962℃2、某同學為探究Zn、Fe、Cu三種金屬的活動性,設計了下列三組實驗①將Zn、Fe、Cu三種金屬片分別插入稀疏酸中;②將Zn片插入硫酸銅溶液中,Cu片插入硫酸亞鐵溶液中;③將Zn片插人硫酸亞鐵溶液中,將Fe片插入硫酸銅溶液中。其中可以達到目的的是( ) A、①③ B、③ C、①②③ D、②③3、欲判斷三種金屬X、Y、Z的活動性順序,沒有必要驗證的結論是( )A、Y能置換含X的化合物溶液中的X B、X能置換酸中的氫C、Y能置換酸中的氫 D、Z不能置換酸中的氫4、某同學探究X、Y、Z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做了以下實驗:①取樣,分別加入到CuSO4溶液中,發現X、Z表面出現紅色物質而Y卻沒有。②取X、Z大小相等的顆粒,分別加入到溶質質量分數相等的稀H2SO4中,發現x表面產生氣泡的速度明顯比Z快。則X、Y、Z的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依次是( )A、 X>Z>Y B、 Z>Y>X C、 X>Y>2 D、 Z>X>Y5、分別用以下四組物質測定鋅和銅的活動性順序:①Zn、Cu、H2SO4溶液;②Zn、Cu、MgSO4溶液;③Zn、Cu、AgNO3溶液;④Zn、Cu、ZnSO4溶液。僅用組內物質就能直接到達目的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某校甲、乙兩個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Zn、Cu、Ag三種金屬的化學活動性,甲組同學選用了三種物質(填化學式,下同) 進行實驗;乙組同學經過討論,選用了與甲組同學完全不同的三種物質 進行實驗。結果兩組的同學都得到了相同的結論。三、【反應后溶液增重和減輕的判斷】1、將鐵片分別放人下列溶液中充分反應,反應后溶液質量反應前減輕的是( )A、AgNO3 B、H2SO4 C、HCl D、FeSO42、把鋅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鋅片溶解且溶液質量減輕,又沒有氣體產生的是( )A、H2SO4 B、 CuSO4 C、ZnSO4 D、 AgNO33、在下列溶液中分別放入鋅片,一段時間后把鋅片取出,溶液質量增加的是( )A、氯化鎂溶液 B、鹽酸 C、硫酸亞鐵溶液 D、硝酸銀溶液5、有x、y、z三種金屬,把y投入到xCl2中,其溶液質量增加,把x投入到z(NO3)2溶液中,溶液質量減小。x、y、z三種金屬依次是( )A、Zn、Hg、Cu B、Cu、Zn、Hg C、Hg、Cu、Zn D、Zn、Cu、Hg四、【優先反應原理的應用】【例】、把一些Zn粉放入Fe(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完全反應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體產生。根據以上現象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A、濾渣中一定有Zn、Fe、Ag B、濾渣中一定有Fe、Ag ,可能有ZnC、濾渣中一定有Zn、Fe,可能有Ag D、濾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Zn、Fe反應過程 AgNO3部分反應 AgNO3完全反應 Fe(NO3)2部分反應 Fe(NO3)2完全反應 Zn粉過量反應產物 未反應物質 過量物質 1、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留在濾紙上的物質是( ) A、銅 B、鐵 C、銅和鎂 D、鐵和銅2、某金屬加工廠生產過程中的廢液含有少量硝酸銀和硝酸銅,為回收利用資源和防止污染,該廠向廢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反應停止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無氣體產生。則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銀和銅,一定不含鐵 B、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銀,可能含有鐵和銅C、濾液中一定有硝酸亞鐵,一定沒有硝酸銀和硝酸銅D、濾液中一定有硝酸亞鐵,可能有硝酸銀和硝酸銅3、向氯化亞鐵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鎂粉,當反應停止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中滴加鹽酸,沒有氣體生成。則濾液的成分是( )A、只有氯化鎂 B、只有氯化鎂和氯化亞鐵,沒有氯化銅 C、只有氯化亞鐵 D、一定有氯化鎂和氯化亞鐵,也可能有氯化銅4、向硫酸亞鐵、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固體不溶物A和溶液。將A放入少量稀硫酸中,有氣體產生。則A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5、向AgNO3、Cu(NO3)2、Zn(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中滴加稀硫酸,有氣體生成,則濾出的固體中一定有( )A、Ag、Cu、Zn B、Cu、Zn、Fe C、Ag、Zn、Fe D、Ag、Cu、Fe6、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鋅粉,完全反應后過濾。不可能存在的情況是( )A、濾紙上有Ag,濾液中有Ag+、Cu2+、Zn2+、Mg2+B、濾紙上有Ag、Cu,濾液中有Ag+、Zn2+、Mg2+C、濾紙上有Ag、Cu、Zn,濾液中有Zn2+、Mg2+D、濾紙上有Ag、Cu、Zn、Mg,濾液中有Zn2+、Mg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