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重難點突破】 物質的轉化——八圈圖 小專題復習一、知識梳理1.各類物質轉化關系圖(俗稱八圈圖,此圖只是列出主要的基本關系和轉變規律,不可以用幾條規律來包羅萬象。)2、20條規律須牢記:兩條縱線通到底(8條規律)1∽8五條橫線相聯系(5條規律)9∽13七條交叉成網絡(7條規律)14∽20縱向:(1)金屬+氧氣→金屬氧化物4K+O2 2K2O2Ca+O2 2CaO4Na+O2 2Na2O2Ba+O2 2BaO2Cu+O2 ? 2CuO,銅絲表面逐漸變為黑色。(常溫下,在干燥的空氣中,幾乎不與氧氣反應。)2Mg + O2 點燃 2MgO,點燃時,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種白色固體氧化鎂。 (常溫下,銀白色鎂條在空氣中表面會逐漸變暗,生成白色固體氧化鎂。)3Fe + 2O2 點燃 Fe3O4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黑色固體。2Al + 3O2 點燃 2Al2O3,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白色固體。(常溫下,銀白色鋁的表面逐漸變暗,生成一層致密的薄膜氧化鋁。)堿性氧化物是指能與水反應生成堿的氧化物。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但堿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屬氧化物。(2)某些金屬氧化物+水堿K2O+H2O 2KOHNa2O+H2O 2NaOHCaO+H2O Ca(OH)2,現象:放出大量的熱。用途:生石灰易與水反應,可以做干燥劑。Ca(OH)2有腐蝕性,不能食用。BaO+H2O Ba(OH)2(不是所有的金屬氧化物都能與水反應,如氧化銅與水不反應。)(3)難溶性堿 金屬氧化物+水Cu(OH)2 ? CuO+H2O2Fe(OH)3 ? Fe2O3+3H2O(4)酸+堿鹽+水Cu(OH)2+H2SO4 CuSO4+2H2OHCl + NaOH NaCl +H2O2HCl + Ca(OH)2 CaCl2 + 2H2O3HCl + Al(OH)3 AlCl3 + 3H2O,用途:治療胃酸過多。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H2CO3 + Ca(OH)2 CaCO3↓+ 2H2O (第5冊 課本P25頁)(5)非金屬+氧氣非金屬氧化物C + O2 點燃 CO2,(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現象:發出白光,放出熱量。2C + O2 點燃 2CO,(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4P+ 5O2 點燃 2P2O5,產生大量的白煙,放出熱量。2H2+O2 點燃2H2O,在空氣中安靜地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無色無味的液體。S + O2 點燃 SO2,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并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6)某些非金屬氧化物非金屬+非金屬水電解 2H2O 通電 2H2↑+O2↑(7)某些非金屬氧化物+水酸 CO2+H2O H2CO3 SO2+H2O H2SO3 SO3+H2O H2SO4(8)酸非金屬氧化物+水 H2CO3 CO2↑+H2O橫向:(9)金屬+非金屬鹽2Na+Cl2 點燃 2NaCl2Fe+Cl2 ? 2FeCl3Cu+Cl2 ? CuCl2Fe+S ? FeS (為了使反應更充分,硫粉可過量,一般以7:5比例效果較好。)(10)某些金屬氧化物+某些非金屬氧化物鹽(或金屬和非金屬氧化物)CO+CuO ? Cu+CO2CaO+SiO2 高溫 CaSiO3CaO+H2O Ca(OH)2 (放出大量的熱量)3CO+Fe2O3 高溫 2Fe+3CO2 (第5冊 P62頁)(11)含氧酸鹽某些金屬氧化物+某些非金屬氧化物CaCO3 高溫 CaO+CO2↑(12)酸+堿→鹽+水NaOH +HCl NaCl+H2OCu(OH)2+2HCl CuCl2+2H2O;藍色粉末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藍綠色。Ba(OH)2+2HCl BaCl2+2H2O Mg(OH)2+2HCl MgCl2+2H2O;白色固體逐漸溶解2NaOH+H2SO4 Na2SO4+2H2OCu(OH)2+H2SO4 CuSO4+2H2O藍色粉末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成藍色。Ba(OH)2+H2SO4 BaSO4↓+2H2O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產生Mg(OH)2+H2SO4 MgSO4+2H2O白色固體逐漸溶解(13)可溶性鹽+可溶性鹽兩種新鹽NaCl + AgNO3 NaNO3 + 2AgCl↓ Na2SO4 + BaCl2 BaSO4↓ + 2NaCl 交叉:(14)非金屬+金屬氧化物→金屬+非金屬氧化物C+2CuO 高溫 2Cu+CO2↑H2+CuO 高溫 Cu+H2O↑ (黑色粉末變紅)(15)酸+某些金屬氧化物鹽+水Fe2O3 + 6HCl 2FeCl3 + 3H2O,現象:鐵銹逐漸消失,溶液變黃色。應用于除銹。Fe2O3 + 3H2SO4 Fe2(SO4)3 + 3H2OCuO + 2HCl CuCl2 + H2OCuO+H2SO4 H2O+CuSO4,現象:黑色粉未逐漸消失,溶液變藍色。(16)堿+某些非金屬氧化物鹽+水CO2+2NaOH Na2CO3+H2O,用于除去二氧化碳。氫氧化鈉在空氣中變質。2NaOH + SO2 Na2SO3(亞硫酸鈉) + H2O,用于吸收二氧化硫。(第5冊 P16頁)2NaOH + SO3 Na2SO4 + H2OCa(OH)2 + CO2 CaCO3 ↓+ H2O,用于檢驗二氧化碳。Ca(OH)2 + SO2 CaSO3 ↓+ H2O(17)可溶性堿+可溶性鹽新堿+新鹽2NaOH+CuSO4 Na2SO4+Cu(OH)2↓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3NaOH + FeCl3 3NaCl+ Fe(OH)3↓Ba(OH)2 + Cu2SO4 BaSO4↓+ Cu(OH)2↓,有兩種沉淀生成的復分解反應。(18)酸+鹽新酸+新鹽Na2CO3+H2SO4 Na2SO4+H2O+CO2↑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用途: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清除水垢、雞蛋殼與鹽酸反應。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H2SO4 + BaCl2 BaSO4 ↓+ 2HCl HCl + AgNO3 AgCl↓+ HNO3(19)某些金屬+酸鹽+氫氣Mg + H2SO4 MgSO4 + H2↑,劇烈反應,產生大量氣泡,溶液仍為無色,試管壁發熱。Mg+ 2HCl MgCl2 + H2↑2Al +3H2SO4 Al2(SO4)3 +3H2↑2Al + 6HCl 2AlCl3 + 3H2↑Zn+ H2SO4 ZnSO4 + H2↑Zn + 2HCl ZnCl2 + H2↑Fe + H2SO4 FeSO4 + H2↑,反應緩慢,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為淺綠色。Fe + 2HCl FeCl2 + H2↑(20)某些金屬+可溶性鹽新鹽+新金屬Cu + 2AgNO3 Cu(NO3)2 + 2AgFe + CuSO4 FeSO4 + Cu,古代濕法煉銅的原理Cu + Hg(NO3)2 Cu(NO3)2 + Hg2、其他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高錳酸鉀受熱分解 2KMnO4 △ K2MnO4+MnO2+O2↑鐘乳石和石筍的形成 Ca(HCO3)2 △CaCO3↓+H2O+CO2↑甲烷燃燒 CH4+2O2 點燃 CO2+2H2O工業上用酸與氨氣反應制取氮肥 NH3+H2O+CO2 NH4HCO3 (碳酸氫銨) (第5冊 課本P29頁)NH3?H2O+CO2 NH4HCO3 (碳酸氫銨) (第5冊 課本P19頁)2NH3+H2SO4 (NH4)2SO4 (硫酸銨) (第5冊 課本P29頁)二、鞏固練習1.[2018年1月期末]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相互轉化,如C→CO2→H2CO3→Na2CO3表示了四種物質之間的轉化情況,若每一轉化都是由一步反應實現,則上述化學反應中肯定不包括(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2.[2017·湖州·15]通過一步化學反應實現如圖所示的x、y、z三種物質間轉化,表格中x、y、z對應的物質不能實現這種轉化的是( )3.[2018年1月期末]有ABCD四種物質的稀溶液,已知它們分別是K2CO3、BaCl2、HCl、AgNO3中的某一種溶液。下圖為常溫時上述溶液兩兩混合的部分實驗現象,其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氣體,“-”表示無明顯現象。AB-C↑①D②↓↓(1)請判斷A物質是 。(2)請用“↓”、“↑”或“-”將圖中②處的現象表示出來 。(3)★★請寫出B與D反應生成的沉淀的化學式 。4.[2018·溫州·21]人類發現二氧化碳經歷了多個世紀,下列是其過程中的部分資料。資料一:1630年,海爾蒙特發現在一些洞穴處,有一種能使燃著的蠟燭熄滅的氣體,后來被證實是CO2。資料二:1754年,布萊克將石灰石鍛燒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下所示的物質轉化研究。資料三:1766年,卡文迪許通過實驗測得,室溫下1體積水大約能溶解解1體積二氧化碳氣體。(1)根據海爾蒙特的發現,可推測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2)寫出布萊克實驗中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 。(3)如圖,在室溫下將容積為200毫升的廣口瓶注滿蒸餾水,通過導管緩慢通入30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許的結論是正確的,則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約為 毫升。5.[2018·衢州·35]科學家嘗試通過多種途徑減少CO2的排放,或將CO2轉化為有用的物質。其中一種途徑是利用NaOH溶液來“捕捉”CO2,并將CO2儲存或利用,反應流程如圖所示。(1)反應分離室中分離物質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2)上述反應流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____________。(3)若反應分離室中有溶質質量分數為10.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應后,理論上可生成CaCO3的質量(要求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6.[2018·金華麗水·23]A、B、C、D是初中科學常見的四種物質,其中A、B屬于相同物質類別的化合物,C、D物質類別不同,它們之間的轉化和反應關系如圖。圖中“→”表示某一種物質經一步反應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表示相連兩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1)若C是二氧化碳,B是氫氧化鈣,則B→A的化學方程式是 ;(2)若C是鋅,A和B都屬于酸,寫出D可能的化學式 (物質類別不同的兩種即可)。參考答案1.B 2.B3.(1)BaCl2;(2)↓;(3)AgCl4.(1)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2)Ca(OH)2+CO2==CaCO3↓+H2O;(3)1005.(1)過濾 (2)NaOH和CaO (3)10kg。解析:(1)反應分離室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是:CaO+H2O=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分離碳酸鈣固體與氫氧化鈉溶液的操作是過濾。(2)①在“CO2捕捉室”用去了NaOH:CO2+2NaOH=Na2CO3+H2O;但在“反應分離室”又生成了NaOH:Ca(OH)2+Na2CO3=CaCO3↓+2NaOH。②在“反應分離室”消耗了生石灰:CaO+H2O=Ca(OH)2;但在“高溫反應爐”又生成了生石灰:CaCO3 CaO+CO2↑。所以,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NaOH和CaO。(3)Na2CO3溶液中所含的Na2CO3質量是:100千克×10.6%=10.6千克,設理論上可生成CaCO3的質量為x。 Ca(OH)2+Na2CO3====CaCO3↓+2NaOH 106 100 10.6千克 x 106:100=10.6千克:x,解之,x=10千克。答:理論上可生成CaCO3的質量是10kg。6.(1)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即可)(2)Na2CO3、CuO、NaOH(或其它碳酸鹽、金屬氧化物、堿的化學式)三種中的任意兩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