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節 地球的形狀和內部結構 【要點整理】地球的形狀:地球并非正球體,而是一個 、 的不規則球體。地球的兩極半徑 千米;赤道半徑 千米;平均半徑 千米;赤道周長 千米。地球由外到內可分為 、 、 三層。 【例題講解】1.【地球的認識過程】東漢張衡發明了“渾天儀”,他認為天與地的關系就如同雞蛋中的蛋白與蛋黃的關系一樣,地被天包在當中,大地是一個圓球,宇宙以地球為中心。下列對于張衡的這一理論的認識,你認為最確切的是( ??)A.張衡的這一理論是完全錯誤的B.張衡的這一理論雖然很不科學,但是在當時條件下卻是人類認識宇宙的一次大飛躍C.張衡的這一理論與“地心說”一樣,應該遭到批判D.張衡的這一理論基本符合現代科學的觀點答案:B.人類認識地球是一個逐漸的過程,不能說張衡的理論全是錯誤。2.【地球的認識過程】在海邊觀察遠處駛來的輪船,會出現圖中①至③所示的現象,這種現象能證實的地理事實是( )A.太陽每天東升西落 B.地球由西向東自轉C.地球的形狀是一個球體 D.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答案:C.在海邊觀察遠處駛來的輪船,最先看到的是桅桿,后來又看到船身,這種現象反映的地理事實是地球是一個球體.3.【地球的大小】在中學生科普知識交流會上,小強這樣描述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你認為有誤的是( )A.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B.地球的赤道半徑6378千米C.地球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D.哥倫布環球航行首次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答案:D.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A正確;地球的平均半徑約為6371Km,根據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可得地球赤道周長 (?https:?/??/?www.baidu.com?/?s?wd=%E8%B5%A4%E9%81%93%E5%91%A8%E9%95%BF&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約4萬千米,根據球踢得表面積計算公式可得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故B、C正確;在1519年9月至1522年9月麥哲倫 (?https:?/??/?www.baidu.com?/?s?wd=%E9%BA%A6%E5%93%B2%E4%BC%A6&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船隊首次完成了繞地球一周的航行,證明了地球是一個球體.4.【地球的大小】毛澤東的著名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中的“八萬里”指的是( ) A.赤道 B.北緯l0° C.北緯30° D.北緯40°答案:A.一里就是500米,八萬里就是4萬千米。5.【地球的內部結構】關于巖石圈的說法,正確的是( )A.巖石圈是地殼中的一部分B.巖石圈是地幔中的一部分C.巖石圈是由地殼和地幔的頂部共同組成的D.巖石圈就是指地殼答案:C。A、巖石圈除地殼部分外還包括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故不符合題意;B、巖石圈主要由地殼和上地幔頂部組成,而不是整個地幔,故不符合題意;C、巖石圈是指地殼和上地幔頂部,故正確;D、在地幔上部存在一個由塑性物質組成的軟流層,一般認為軟流層是巖漿的主要發源地.故不符合題意.【同步練習】基礎篇1、讀圖,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先后過程是(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 .③→①→②2、人類首次證實地球是一個球體的事件是( )A.麥哲倫環球航行 B.人造 衛星上天 C.鄭和下西洋 D.人類登上月球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球平均半徑是6378千米 B.地球赤道周長約5.1億平方千米 C.地球表面積約4萬千米 D.地球是個不規則的球體4、經長期的研究,人類知道地球不是一個正圓,而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這是由于(??)A.人類實現了環球航行 B.人類發現帆船遠去時船身比桅桿先消失C.現代測量技術的發展 D.人類知道了南極是大陸,北極是海洋5、軟流層位于下列地球內部結構的哪個部位(??)A.地殼中 B.下地幔 C.上地幔 D.地幔頂部6、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按人與人間距2米計算,繞赤道一周約需要(??)A.4萬人 B.8萬人 C.4000萬人 D.2000萬人7、如果你乘船在海上旅行遇到一座燈塔,你看到整座燈塔的過程是(??)?A.從下到上依次出現在你視野中 B.從上到下依次出現在你視野中C.塔頂和塔基同時出現在你視野中 D.一直在你視野中存在?8、2012年6月16日18時隨著“神舟九號”飛船發射成功,航天員成功完成中國人第三次太空行走。當航天員行走時看到的地球形狀是很圓的,是因為(??)?地球本身是個球體??B.地球外面有大氣層??C.過去測量的誤差?? D.地球的赤道半徑和兩極半徑相差很小提高篇9、下列現象可以證明地球的形狀的是( )①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 ②遠航的船舶逐漸“隱沒”③登高望遠 ④流星劃過天際“隱沒”地平線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10、北極燕鷗是候鳥(如圖),當北半球是夏季的時候,北極燕鷗在北極圈內繁衍后代,當北半球冬季來臨時,燕鷗便開始長途遷徙。它們向南飛行,越過赤道,繞地球半周,來到南極洲,在這兒享受南半球的夏季,直到南半球的冬季來臨。它們才北飛,回到北極。北極燕鷗每年在兩極之間往返一次行程均大約為( ?。?br/>A.1萬千米 B.2萬千米 C.3萬千米 D.4萬千米11、唐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彼N含的地理知識是( ?。?br/>①地球的自轉②黃河是外流河③地球的形狀④地球的公轉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12、地理老師為了讓課堂更加生動直觀,組織同學一起演示了如下探究活動:第一組:甲同學拿帆船模型由遠到近向桌子一側移動,讓乙同學觀察帆船的變化。(如圖)第二組:丙同學手拿帆船模型,由雨傘一側向位于雨傘另一側移動,讓丁同學觀察帆船的變化。(如圖)你認為這個探究活動所蘊含的地理知識是( ?。?br/>A.地球是一個體積比較大的星球 B.大地被雨傘一樣的“天”蓋著 C.地理課上可以按照雨傘的形狀制作一個地球儀 D.說明地球表面是弧形,而非水平13、讀人類探究地球形狀的過程圖,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br/> A.人類探究地球形狀的順序是②③① B.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C.麥哲倫環球航行是人類第一次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 D.麥哲倫航行跨越所有的經度,但沒有跨越所有的緯度14、在生活中下列哪種現象能表明地球是球體( ?。?br/>A.旭日東升 B.晝夜交替現象 C.水向低處流 D.站得高看的遠15、學習,平時注意觀察和進行模擬來揭示現象和事實是一種正確的學習方法,觀察的現象可以揭示的事實是( ?。?br/>A.天圓如張蓋 B.地球是個球體 C.地方如棋局 D.地球是運動的16、讀圖完成后面填空題(1)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 、赤道略 的不規則球體。(2)請你列舉一條能夠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證據: 。(3)最早證明地球是球體是 環球航行。(4)地球的大?。浩骄霃僵仭? 千米,赤道周長﹣ 千米,表面積﹣ 億平方千米。 參考答案:【要點整理】1、兩極稍扁、赤道略鼓2、6357、6378、6371、約4萬千米3、地殼、地幔、地核【同步訓練】1-15 DADCD DBDAD ADBDB16扁;鼓;麥哲倫環球航行、登高望得遠、衛星上拍攝的地球照片;麥哲倫;6371;4萬;5.1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