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7課《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課件+導學案+練習+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7課《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課件+導學案+練習+素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型 新授課 課題 第17課《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年級 八年級
【學習目標】
1、了解國民黨軍隊對根據地的“圍剿”及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情況。目標3:了解紅軍長征的原因,識記紅軍長征開始的時間、路線及勝利的標志,認識紅軍長征的歷史意義,嘗試分析紅軍長征勝利的原因。(重點) 2、掌握遵義會議的時間、內容,理解遵義會議的意義。 3、認識紅軍戰勝艱難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增強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人民軍隊、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懷。(難點)
【課堂教學流程】
【學案自學 梳理知識】任務1:【自學質疑】結合教材,自主學習本課知識,完成自學檢測試題,并將疑惑點問題記錄反饋老師。戰略轉移與遵義會議 戰略轉移: (1)原因: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指揮上“ 左 ”的錯誤,紅軍 第五次反“圍剿” 失利。 (2)開始: 1934 年 10月,中共中央率領中央紅軍八萬多人突圍西進,開始長征。 (3)困境:紅軍沖破四道封鎖線,渡過 湘江 ,人員損失慘重,敵人布下重兵。 (4)抉擇:根據毛澤東建議,紅軍強渡 烏江 ,攻克 貴州北部重鎮遵義 。 遵義會議: (1)時間: 1935 年1月。 (2)內容:確立了以 毛澤東 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 (3)意義: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 的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 成熟 的標志。 過雪山草地 四渡 赤水 (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巧渡 金沙江 (跳出敵人的包圍圈)→北上強渡大渡河,飛奪 滬定橋 →爬雪山、過草地→進入甘肅。 紅軍勝利會師陜甘 勝利會師: (1)1935年10月,中央紅軍與陜北紅軍在 吳起鎮 會師。 (2)1936年10月,紅二、紅四方面軍和紅一方面軍在甘肅 會寧 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 長征意義: (1)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 轉危為安 。 (2)紅軍長征播下了革命種子,鑄就了 長征精神 ,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任務2:【小組探究】閱讀教材第81—83頁“戰略轉移與遵義會議”的內容及觀看視頻:遵義會議的召開,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1.探討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的原因? 問題2.結合長征路線示意圖,說出紅軍長征初期的進軍路線。 問題3.歸納遵義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內容、意義? 任務3:【小組探究】閱讀教材第83頁“過雪山草地”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結合長征示意圖寫出長征的全部經過 任務4:【小組探究】閱讀教材第83—84頁“紅軍勝利會師陜甘”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1.說出長征結束的標志。 問題2.探討紅軍長征勝利的意義【精講點撥 總結歸納】 【檢測提升 鞏固新知】1、中央紅軍突破湘江后前行的路線是(?? D ?) A.井岡山方向 B.湘西方向 C.瑞金方向 D.遵義方向 2、長征精神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它引領我們民族走向復興。以下是在長征途中的重大歷史事件,它們發生的先后順序是(? C ??) ①四渡赤水 ②飛奪瀘定橋 ③巧渡金沙江 ④過草地 ⑤翻雪山 ⑥會寧會師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②⑤④⑥ D.②①③⑤④⑥ 3、 “健兒巧渡金沙江……鐵索橋上顯威風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對歌詞解讀錯誤的是(? D ??) A.描繪了紅軍長征的壯美畫卷 B.贊美了毛澤東高超的指揮藝術 C.再現了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的場景 D.謳歌了紅軍將士英勇頑強的戰斗精神 4、紅軍第四次反“圍剿”勝利的原因是 (?B?? )
A.毛澤東的正確指揮???????B.采用了大兵團伏擊殲敵的戰術
C.采取了避敵主力,誘敵深入的方針 ???D.采取了打運動戰的方針5.1936年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的地點是(??B? )
A.吳起鎮????????? ???????B.會寧
C.甘孜????????? ???????D.懋功6.按時間順序排列下列歷史事件,應是(??C? )
①四渡赤水????????? ??????②遵義會議
③沖破敵人四道封鎖線???????? ????④強渡烏江
⑤渡過金沙江????????? ??????⑥飛奪瀘定橋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②④③⑤⑥①
C.③④②①⑤⑥??? ?????????? D.④③②①⑥⑤7.長征紅軍跳出敵人包圍是在(??B? )
A.四渡赤水河????????? ??????B.渡過金沙江
C.強渡大渡河???????? ??????D.翻過大雪山8.1936年10月會師于甘肅會寧的紅軍三大主力是(??D? )
A.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三方面軍
B.紅二方面軍、紅三方面軍、紅四方面軍
C.紅一方面軍、紅三方面軍、紅四方面軍
D.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9.按時間順序排列以下事件(??A? )
①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次反“圍剿”??????????? ②新軍閥之間的中原大戰
③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④南昌起義
A.④②①③??????? ?????????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 D.①②③④10.1933年秋,蔣介石對革命根據地發動的第五次“圍剿”的重點是(??D? )
A.海陸豐革命根據地??? ????????? B.閩浙贛根據地
C.左右江革命根據地????? ????? D.中央革命根據地11.在長征路上毛澤東提出紅軍放棄去湘西,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的建議,其主要目的是(??C? )
A.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 B.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
C.擺脫敵人前堵后截的危急??????? ???? D.使部隊得以休整12.紅軍在前四次反“圍剿”斗爭中,克敵制勝的法寶是(??A? )
A.“避敵主力,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方針
B.誘敵深入,集中兵力,運動戰,速決戰,殲滅戰等戰略戰術原則
C.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有生力量
D.軍隊中建立黨的組織,進行民主改革
【課后思】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共32張PPT)
部編版
八年級上冊
第17課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教學課件
同學們看到過這樣的畫面嗎?這是紅軍進行兩萬五千里長征途中爬雪山的場景。紅軍為什么要長途跋涉進行兩萬五千里長征?長征途中又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一起揭曉答案。
新知導入
目標1:①通讀教材,能夠獨立自主正確完成填空;②能夠發現疑點、難點,提出問題。
目標2:了解國民黨軍隊對根據地的“圍剿”及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情況。目標3:了解紅軍長征的原因,識記紅軍長征開始的時間、路線及勝利的標志,認識紅軍長征的歷史意義,嘗試分析紅軍長征勝利的原因。(重點)
目標4:掌握遵義會議的時間、內容,理解遵義會議的意義。
目標5:認識紅軍戰勝艱難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增強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人民軍隊、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懷。(難點)
目標6:通過回顧知識、動手建構知識體系,總結歷史經驗教訓。
學習目標
【自學質疑】結合教材,自主學習本課知識,完成自學檢測試題,并將疑惑點記錄反饋老師。
自主學習
戰略轉移與遵義會議
時間 軍隊人數 領導人 戰略戰術 結果
第一至四次 1930年 至1933年
敵 我
10萬 4萬 毛澤東

20萬 3萬
30萬 3萬
50萬 7萬 周恩來、朱德
第五次 1933年10月至
1934年 50萬 8萬 博古、李德
避敵主力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各個擊破
勝利
分散兵力,進攻冒險,防御保守
失利
李德
博古
新知講解
1、長征的原因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
(直接原因)
“左”傾錯誤的泛濫
(根本原因 )
2、長征的開始
開始時間:
1934年10月
江西瑞金
出發地點: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瑞金

沖破四道封鎖線


遵義會議

中 央

突破湘江
于都
瑞金



遵義






松潘草地


























夾金山

吳起鎮

會寧
























































































































強渡烏江
陜甘寧
第一道封鎖線(“鋼鐵封鎖線”):江西安遠和信豐間粵軍陳濟棠設的。(陳濟棠與紅軍已達成協議,讓出一條20公里寬的通道。21至25日紅軍順利突破了第一道封鎖線。)
第二道封鎖線:湖南的桂東、汝城至廣東的仁化、城口一線。11月8日,紅軍全部通過第二道封鎖線。
第三道封鎖線:湘粵邊界粵漢鐵路的良田至宜章之間。11月15日紅軍通過第三道封鎖線。減員2.4萬人。
第四道封鎖線:40萬人在湘江兩岸設下埋伏。11月29日至12月1日湘江血戰。紅軍剩下3萬多人了。
沖破四道封鎖線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中 央

突破湘江
于都
瑞金



遵義






松潘草地


























夾金山

吳起鎮

會寧
























































































































沖破四道
封鎖線
強渡烏江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1935年1月遵義會議
陜甘寧
紅軍渡過湘江以后,在毛澤東等力主下,放棄去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師的計劃,改向敵人防守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渡過烏江,占領黔北重鎮遵義。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
紅軍強渡烏江
紅軍強渡烏江遺址
紅軍強渡烏江(油畫)
湘江
湘江烈士紀念碑園
烏江
3、長征的轉折---遵義會議
時間:
地點:
1935年1月
遵義
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和組織上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
內容:
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
4.意義: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瑞金

沖破四道封鎖線


遵義會議




四渡赤水的意義是什么?
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
紅軍一渡赤水的渡口之一土城
紅軍二渡赤水的渡口之一太平渡
紅軍三渡赤水的渡口之一茅臺
紅軍四渡赤水渡口之一二郎灘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瑞金

沖破四道封鎖線


遵義會議





巧渡金沙江


強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強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的意義是什么?
使紅軍跳出了敵人的包圍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瑞金

沖破四道封鎖線


遵義會議









巧渡金沙江
強渡大渡河
飛奪瀘定橋
金沙江
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后,紅軍急行軍渡過金沙江,從此跳出敵人的包圍.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瑞金

沖破四道封鎖線


遵義會議












飛奪瀘定橋
爬雪山
過草地
強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強渡大渡河
爬雪山
過草地
飛奪瀘定橋
過草地
爬雪山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瑞金

沖破四道封鎖線


遵義會議













巧渡金沙江
強渡大渡河
飛奪瀘定橋
爬雪山
過草地
吳起鎮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陜北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
紅一方面軍到達陜北吳起鎮部分將士留影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帶領中央紅軍抵達陜甘革命根據地吳起鎮。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
















沖破四道封鎖線
渡烏江
占遵義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強渡大渡河
飛奪瀘定橋
爬雪山
過草地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吳起鎮會師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攻占臘子口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
會寧會師
血戰湘江
課堂小結
長征的過程
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
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倒下的是一座座豐碑,活著的是一面面旗幟。人數雖少些,但留下的都是中國革命的精華。
——毛澤東
問題1:長征勝利能給你帶來什么啟示?
只要堅持黨的正確領導,依靠人民群眾,發揚敢于斗爭的革命進取精神,我們就能克服一切困難取得勝利。

合作探究
問題2.觀看視頻并結合下列史料,探討長征精神包含哪些內容?
1935年10月 毛澤東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后盡開顏。
美國著名記者斯諾統計:紅軍一共爬過了18條山脈,其中5條終年冰雪覆蓋;渡過24條河流;經過11個省份;占領過62座城市;突破10個地方軍閥組織的包圍……平均每天行軍71華里,一支大軍及它的輜重要在一個地球上最險峻的地帶保持這樣的平均速度,可說近乎奇跡。
“長征精神”
不怕犧牲、前赴后繼的精神;
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的精神;
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精神;
百折不撓、克服困難的精神。

紅軍長征歷時兩年,行程兩萬五千里,經過了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肅、陜西等地。在長征的過程中,紅軍表現出了無畏、無私、樂觀等精神,正是有了這些精神,紅軍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和惡劣的自然環境,最終取得長征的勝利。紅軍的這些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像紅軍一樣以無畏、無私、樂現等精神去面對,想辦法去克服它們。
課堂總結
板書設計
謝謝觀賞!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17課《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同步訓練試卷
(解析版)
一、選擇題
1.“這次會議明確回答了紅軍的戰略戰術方面的是非問題,指出博古、李德軍事指揮上的錯誤,解決了當時所面臨的最迫切的組織問題和軍事問題。”該會議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會議 C.遵義會議 D.中共七大
【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會議糾正了王明“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解決了當時所面臨的最迫切的組織問題和軍事問題。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C項符合題意;ABD的內容與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故此題選C。
2.如圖所提供信息相關的是( )

A.國民革命軍北伐 B.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C.八路軍奔赴抗日前線 D.人民解放軍挺進大別山
【答案】B
【解析】根據圖片信息中的“瑞金”和“會寧”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是從江西瑞金出發,到1936年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這是國共對峙時期的重要歷史事件。A項北伐戰爭1926年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進行的討伐北洋軍閥的戰爭;C項是國共第二次合作進行的抗日戰爭時期的事件;D項是1947年國共內戰的轉折點。B項符合題意,故選B。
3.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后,毛澤東深刻地認識到“蘇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國行不通、應將重心轉向農村,積蓄革命力量,發展壯大自己”。這反映了毛澤東(   )
A.對中國革命對象的正確認識 B.對中國社會階級狀況的分析
C.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的主張 D.建立各革命階級聯合的思想
【答案】C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毛澤東秋收起義攻打大城市長沙失敗后,決定放棄大城市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題文材料反映出毛澤東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的主張。故C項正確。ABD選項在題文材料不能體現,故選C。
【點睛】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蘇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國行不通,聯系到毛澤東開創的中國式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
4.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用“五個創造性地”總結毛澤東在黨的歷史上所作的重要貢獻,強調毛澤東創造性地解決了中國革命道路問題。這里的“創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
A.城市領導農村的革命道路 B.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C.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D.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答案】C
【解析】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了湘贛邊秋收起義,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中國共產黨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城市領導農村的革命道路是列寧開創的,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是中國和蘇聯革命道路的相同點,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鄧小平開創的,因此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
5.遵義某校準備開展一場“紀念遵義會議召開82周年”合唱音樂會,演唱《長征組歌》中的四首:①《四渡赤水出奇兵》、②《過雪山草地》、③《遵義會議放光輝》、④《到吳起鎮》。如果按紅軍長征路線依序演唱,其順序應該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答案】D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4年10月,因為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黨中央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從江西瑞金出發,進行戰略轉移。1935年遵義會議后,在毛澤東領導下,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最后歷經艱難險阻,1935年10月,黨中央和紅一方面軍與陜北紅軍會師吳起鎮。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取得了長征的勝利。③①②④排列順序正確,故此題選擇答案D。
6.“從黨的建立到抗日時期,中間有北伐戰爭和十年土地革命戰爭,我們經過了兩次勝利,兩次失敗。北伐戰爭勝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敗。土地革命戰爭曾經取得了很大的勝利,紅軍發展到二十萬人,后來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歷史事件是( )
A.第一次反“圍剿” B.第二次反“圍剿”
C.第三次反“圍剿” D.第五次反“圍剿”
【答案】D
【解析】土地革命戰爭指的是1927——1937年。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4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開始長征。ABC都是紅軍取得了勝利,因此不能是“遭到挫折”的歷史事件。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是“遭到挫折”的歷史事件,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D。
7.領導秋收起義、率領工農革命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是( )
A.周恩來 B.毛澤東 C.朱德 D.賀龍
【答案】B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了湘贛邊秋收起義,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ACD和題文材料無關,不符合題意。故選B。
8.“每一場革命都有它自身的傳奇。毛澤東率領數萬工農紅軍所完成的戰略轉移,就是中國革命史的偉大傳奇。”紅軍長征勝利結束的標志是( )
A.紅軍三大主力會師 B.巧渡金沙江 C.吳起鎮會師 D.四渡赤水河
【答案】A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紅軍長征有關知識的認識。1934年10月,由于紅軍反圍剿失利,被迫進行長征。一路上敵人圍追堵截,紅軍拼死英勇沖殺,沖過敵人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后,紅軍人員損失過半。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確立了毛澤東的正確領導。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標志長征勝利結束。所以此題選A。
9.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轉折點,這次會議形成了以誰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
A.鄧小平 B.毛澤東 C.孫中山 D.周恩來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935年,遵義會議召開,它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拜托共產國際的指揮,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和紅軍的領導地位。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年達到成熟。所以答案選B。
10.大型百集史詩電視劇《毛澤東》真實、客觀地展現了一段偉人的輝煌人生,下列關于毛澤東不同時期的圖片,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①是毛澤東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最早的; ② 是井岡山會師;③ 是二萬五千里長征;④是解放戰爭。所以答案選A
11.遵義會議是中共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對“轉折點”的理解合理的是( )
①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②使黨的工作重心從南方轉移到北方
③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
④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⑤確立了毛澤東、周恩來等人的軍事指揮權
A.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答案】A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遵義會議的相關內容。依據已學知識可知,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轉折點。①②④選項和遵義會議無關,故選A。
12.民主革命時期,革命志士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下圖(油畫《飛奪瀘定橋》)體現的是( )

A.井岡山精神 B.紅軍長征精神 C.延安精神 D.“鐵人”精神
【答案】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紅軍長征的相關知識的準確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遵義會議后,紅軍聲東擊西,四渡赤水河,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然后巧渡金沙江,紅軍跳出敵人包圍圈。之后,紅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1936 年10 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標志長征勝利結束。所以飛奪瀘定橋發生在紅軍長征中,體現的是紅軍長征精神,故選B。
13.如下圖雕塑上的文字上為“長征從于都出發”,下為“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如果要求你給雕塑加上中央紅軍開始長征的時間,你會選擇( )

A.1933年10月 B.1934年10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
【答案】B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34年10月,由于紅軍反圍剿失利,被迫進行長征。一路上敵人圍追堵截,紅軍拼死英勇沖殺,沖過敵人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后,紅軍人員損失過半。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確立了毛澤東的正確領導。1936 年10 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標志長征勝利結束。所以此題選B。
14.2015 年 1 月 15 日《人民日報》刊文:“這次會議(召開后)黨和紅軍立刻呈現全新的面貌,顯示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四渡赤水,搶渡金沙和大渡河,揮師北上,到達陜北, 取得長征的勝利。”這次會議使“黨和紅軍立刻呈現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 )
A.作出了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決定
B.初步實現了國共兩黨之間的第二次合作
C.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領導地位的確立
D.把毛澤東思想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遵義會議的認識。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遵義會議后,紅軍聲東擊西,四渡赤水河,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然后巧渡金沙江,紅軍跳出敵人包圍圈。之后,紅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1936 年10 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勝利結束。故選C。
15.1936年10月,紅軍長征勝利結束。三大主力會師于( )
A.會寧 B.吳起鎮 C.臘子口 D.延安
【答案】A
【解析】根據課本知識可知,在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勝利結束。故選A。




二、綜合題
16.讀下圖,回答問題。

(1)請分別寫出紅軍長征途中發生在圖中甲、乙兩地的歷史事件。
【答案】甲地:遵義會議,乙地:甘肅會寧紅軍三大主力會師。
【解析】依據圖片信息可知,甲地是貴州的遵義,1935年1月,紅軍在遵義召開了遵義會議。乙地是甘肅會寧。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勝利結束。




(2)毛澤東說:“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以我們的勝利,敵人的失敗宣告結束。”簡要談談你對紅軍長征歷史意義的認識。
【答案】艱苦卓絕的長征,鍛煉和考驗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留下了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擴大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影響,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展。長征的勝利,成為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艱苦卓絕的長征,鍛煉和考驗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留下了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擴大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影響,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展。長征的勝利,成為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


1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共中央主要領導人提出“御敵于國門之外”的口號,用死打硬拼的陣地戰取代了原來行之有效的游擊戰和運動戰,同裝備優良的國民黨軍隊拼消耗……1934年4月,紅軍將士經過18天拼死血戰,廣昌失守,國民黨軍逐漸推進到了中央革命根據地腹地,紅軍主力被迫實行戰略轉移。
材料二:一路上紅軍帶著許多笨重的家當,如印刷機、軍工機器等,行動遲緩,每天只能行進二三十千米……湘江之戰后,中央紅軍從出發時的8萬多人銳減到3萬多人。
材料三:在漫漫征途中,紅軍將士同敵人進行了600余次戰役戰斗,跨越近百條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險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頑強意志征服了人類生存極限。紅軍將士上演了世界軍事史上威武雄壯的戰爭活劇,創造了氣吞山河的人間奇跡。
(1)材料一中的史實發生在紅軍第幾次反“圍剿”中?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回答此次反“圍剿”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第五次。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指揮上的“左”的錯誤。
【解析】根據材料一“1934年紅軍主力被迫實行戰略轉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國民黨軍隊大兵壓境,中共中央和紅軍無法在根據地立足,被迫進行的戰略轉移。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原因是博古、李德等人在軍事指揮上的“左”的錯誤。




(2)材料一、二共同說明紅軍面臨怎樣的局面?使以上材料中紅軍局面發生變化的會議是什么?結合以上材料,你認為這次會議的歷史意義是什么?
【答案】被動挨打(意思相近即可)。遵義會議。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解析】根據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則共同說明紅軍面臨的局面,是國民黨軍隊大兵壓境,中共中央和紅軍無法在根據地立足。紅軍長征途中局面發生變化的是1931年1月遵義會議。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據材料三談談你對長征精神的認識。
【答案】(3)長征精神就是長征途中的紅軍將士所表現出來的必勝信念和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它成為激勵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繼續前進的強大動力。
【解析】根據材料三“用頑強意志征服了人類生存極限。紅軍將士上演了世界軍事史上威武雄壯的戰爭活劇,創造了氣吞山河的人間奇跡”,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長征精神就是長征途中的紅軍將士所表現出來的必勝信念和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它成為激勵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繼續前進的強大動力。
點睛:抓住題眼“對長征精神的認識”,是解題的關鍵;根據材料“用頑強意志征服了人類生存極限。紅軍將士上演了世界軍事史上威武雄壯的戰爭活劇,創造了氣吞山河的人間奇跡”,結合長征的過程進行分析,在長征途中,紅軍不畏征途艱險,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難,因此長征精神就是長征途中的紅軍將士所表現出來的一往無前、所向無敵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是萬眾一心、團結拼搏的革命集體主義精神,是戰天斗地其樂無窮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憑著艱苦奮斗、甘于奉獻的革命精神,征服千難萬險,戰勝了強大敵人,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




18.閱讀下列材料: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眠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1)你知道這首詩是誰作的嗎?描述的是中國革命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答案】毛澤東;紅軍長征。
【解析】這選自毛澤東的詩《長征》,很明顯這里“遠征”說的是長征。長征的原因是中共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和軍事顧問李德等人的錯誤指揮,導致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為了保存實力,黨中央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





(2)在此事件的艱苦歷程中,中共中央召開了一次具有生死攸關轉折意義的重大會議,請說出這次會議的名稱?
【答案】遵義會議
【解析】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這次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王明“左”傾思想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挽救紅軍和中國革命的危機而召開的。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的運動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的政策問題,妥善處理了黨內長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這次會議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詩中反映紅軍克服了哪些艱難險阻?紅軍留給我們的偉大精神有哪些?
【答案】四渡赤水河;渡過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過大雪山;精神:英雄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和艱苦奮斗的精神。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紅軍長征途中面臨的困難。除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外,惡劣的自然環境使得長征更加困難。翻雪山、過草地、缺衣少食這些都是紅軍長征途中面臨的困難。四渡赤水河;渡過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過大雪山;長征精神可以理解為對革命的堅定信念;戰勝所有敵人的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戰勝一切困難的決心和勇氣(或革命的樂觀主義);團結友好,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此題屬于自由發揮類題目,只要敘述的符合長征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17課《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同步訓練試卷
(原卷版)
一、選擇題
1.“這次會議明確回答了紅軍的戰略戰術方面的是非問題,指出博古、李德軍事指揮上的錯誤,解決了當時所面臨的最迫切的組織問題和軍事問題。”該會議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會議 C.遵義會議 D.中共七大
2.如圖所提供信息相關的是( )

A.國民革命軍北伐 B.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C.八路軍奔赴抗日前線 D.人民解放軍挺進大別山
3.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后,毛澤東深刻地認識到“蘇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國行不通、應將重心轉向農村,積蓄革命力量,發展壯大自己”。這反映了毛澤東(   )
A.對中國革命對象的正確認識 B.對中國社會階級狀況的分析
C.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的主張 D.建立各革命階級聯合的思想
4.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用“五個創造性地”總結毛澤東在黨的歷史上所作的重要貢獻,強調毛澤東創造性地解決了中國革命道路問題。這里的“創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
A.城市領導農村的革命道路 B.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C.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D.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5.遵義某校準備開展一場“紀念遵義會議召開82周年”合唱音樂會,演唱《長征組歌》中的四首:①《四渡赤水出奇兵》、②《過雪山草地》、③《遵義會議放光輝》、④《到吳起鎮》。如果按紅軍長征路線依序演唱,其順序應該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6.“從黨的建立到抗日時期,中間有北伐戰爭和十年土地革命戰爭,我們經過了兩次勝利,兩次失敗。北伐戰爭勝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敗。土地革命戰爭曾經取得了很大的勝利,紅軍發展到二十萬人,后來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歷史事件是( )
A.第一次反“圍剿” B.第二次反“圍剿”
C.第三次反“圍剿” D.第五次反“圍剿”
7.領導秋收起義、率領工農革命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是( )
A.周恩來 B.毛澤東 C.朱德 D.賀龍
8.“每一場革命都有它自身的傳奇。毛澤東率領數萬工農紅軍所完成的戰略轉移,就是中國革命史的偉大傳奇。”紅軍長征勝利結束的標志是( )
A.紅軍三大主力會師 B.巧渡金沙江 C.吳起鎮會師 D.四渡赤水河
9.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轉折點,這次會議形成了以誰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
A.鄧小平 B.毛澤東 C.孫中山 D.周恩來
10.大型百集史詩電視劇《毛澤東》真實、客觀地展現了一段偉人的輝煌人生,下列關于毛澤東不同時期的圖片,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
11.遵義會議是中共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對“轉折點”的理解合理的是( )
①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②使黨的工作重心從南方轉移到北方
③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
④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⑤確立了毛澤東、周恩來等人的軍事指揮權
A.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12.民主革命時期,革命志士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下圖(油畫《飛奪瀘定橋》)體現的是( )

A.井岡山精神 B.紅軍長征精神 C.延安精神 D.“鐵人”精神
13.如下圖雕塑上的文字上為“長征從于都出發”,下為“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如果要求你給雕塑加上中央紅軍開始長征的時間,你會選擇( )

A.1933年10月 B.1934年10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
14.2015 年 1 月 15 日《人民日報》刊文:“這次會議(召開后)黨和紅軍立刻呈現全新的面貌,顯示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四渡赤水,搶渡金沙和大渡河,揮師北上,到達陜北, 取得長征的勝利。”這次會議使“黨和紅軍立刻呈現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 )
A.作出了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決定
B.初步實現了國共兩黨之間的第二次合作
C.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領導地位的確立
D.把毛澤東思想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15.1936年10月,紅軍長征勝利結束。三大主力會師于( )
A.會寧 B.吳起鎮 C.臘子口 D.延安




二、綜合題
16.讀下圖,回答問題。

(1)請分別寫出紅軍長征途中發生在圖中甲、乙兩地的歷史事件。



(2)毛澤東說:“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以我們的勝利,敵人的失敗宣告結束。”簡要談談你對紅軍長征歷史意義的認識。





1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共中央主要領導人提出“御敵于國門之外”的口號,用死打硬拼的陣地戰取代了原來行之有效的游擊戰和運動戰,同裝備優良的國民黨軍隊拼消耗……1934年4月,紅軍將士經過18天拼死血戰,廣昌失守,國民黨軍逐漸推進到了中央革命根據地腹地,紅軍主力被迫實行戰略轉移。
材料二:一路上紅軍帶著許多笨重的家當,如印刷機、軍工機器等,行動遲緩,每天只能行進二三十千米……湘江之戰后,中央紅軍從出發時的8萬多人銳減到3萬多人。
材料三:在漫漫征途中,紅軍將士同敵人進行了600余次戰役戰斗,跨越近百條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險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頑強意志征服了人類生存極限。紅軍將士上演了世界軍事史上威武雄壯的戰爭活劇,創造了氣吞山河的人間奇跡。
(1)材料一中的史實發生在紅軍第幾次反“圍剿”中?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回答此次反“圍剿”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二共同說明紅軍面臨怎樣的局面?使以上材料中紅軍局面發生變化的會議是什么?結合以上材料,你認為這次會議的歷史意義是什么?






(3)據材料三談談你對長征精神的認識。







18.閱讀下列材料: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眠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1)你知道這首詩是誰作的嗎?描述的是中國革命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2)在此事件的艱苦歷程中,中共中央召開了一次具有生死攸關轉折意義的重大會議,請說出這次會議的名稱?




(3)詩中反映紅軍克服了哪些艱難險阻?紅軍留給我們的偉大精神有哪些?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英县| 胶南市| 肃宁县| 洪泽县| 东海县| 怀远县| 微博| 张家川| 福清市| 肇源县| 建瓯市| 寿光市| 木兰县| 特克斯县| 云阳县| 博野县| 温宿县| 桐乡市| 曲靖市| 斗六市| 乌兰浩特市| 盐池县| 明光市| 长兴县| 大余县| 汝南县| 平南县| 保靖县| 寿宁县| 万全县| 靖州| 庆云县| 安吉县| 油尖旺区| 扶风县| 五寨县| 平和县| 遂平县| 宁远县| 平凉市| 武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