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它們發生了什么變化
【學習目標】
1.一些物質的形態、大小、形狀等發生了變化,但組成物質的成分沒有改變。
如水的三態變化。
2.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3.在探究活動中,能通過猜測、觀察、比較、研討等發現事實、做出判斷,發展科學思維。
4.能利用文字、畫圖、圖表等方式描述觀察、實驗的結果,并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
5.培養積極的探究興趣,形成尊重事實,重視證據的科學態度。
6.通過分組實驗,小組合作,發展與他人合作、樂于交流的態度。
【學習重點】
知道一些物質的形態、大小、形狀等發生了變化,但組成物質的成分沒有改變。
【學習難點】比較橡皮泥和紙的變化與水的變化的相同之處。
【實驗材料】橡皮泥、紙、小剪刀等。
【學習過程】
觀察P19 圖,橡皮泥、紙發生了什么變化?
它們的變化與水的形態變化是不是相同呢?
活動一 用橡皮泥做各種東西,讓橡皮泥發生變化
1.我們可用橡皮泥做很多小東西,注意它們的形狀、大小的變化。
2.想一想,這些小可愛還是橡皮泥嗎?
活動二 用紙做各種東西,讓紙發生變化。
1.我們可用紙折疊、撕、剪出很多作品,注意它們的形狀、大小的變化。
2.想一想,紙被折疊、撕扯后還是紙嗎?
活動三 比較橡皮泥和紙的變化與水的變化的相同之處
完成在《活動手冊》上。
1.我們做了什么?它們的變化?還是原來的物質嗎?
2.從形狀、大小等方面觀察比較它們的變化。
3.它們的形態、 、 等發生了變化,但都還是原來的物質。
1.橡皮泥、紙的變化與水的變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生活中,你還能找出類似水這樣的變化嗎?
1.你能將一個壓癟的乒乓球重新鼓起來嗎?動手試一試。
2.生活中大部分物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你能舉例子嗎?
判斷:
1.將木材做成桌椅,只是它的形狀、大小發生變化,本身并沒有改變。( )
2.玻璃摔碎了與紙撕爛了一樣,還是原來的物質。( )
3.濕衣服晾干了,水變成了水蒸氣,生成了新的物質。( )
4.所有的物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
選擇: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捏橡皮泥與剪紙的變化有相同之處,它們的本身沒有改變
B.水結冰后體積變大,是“冷脹熱縮”的
C.鐵生銹與水的三態變化一樣,沒有生成新的物質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很多物質都能溶解在水里,我們喝的井水中含有多種礦物質
B.地表的水通過蒸發到空中,可以看作是一個天然凈化的過程
C.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
3.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測量水溫時,應手拿溫度計的下端
B.將溫度計從水中取出來讀數
C.視線應與溫度計液面持平
參考答案:
一、1√ 2√ 3× 4× 二、1C 2C 3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