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空氣能占據空間嗎【學習目標】1.空氣能占據空間。2.用對比實驗的方法驗證空氣確實占據空間;在科學事實的基礎上進行預測和解釋。3.培養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形成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學習重點】知道空氣占有一定的空間。【學習難點】在科學觀察的基礎上,能對實驗結果做出合理的解釋。【學習準備】透明水槽、透明塑料杯、A4紙一張、泡沫漂浮物、毛巾、排球打氣筒、球針,實驗記錄表。【學習過程】?1、教師出示一杯水,提問:是誰占據了杯子里面的空間?( )?2、把這杯水倒掉,杯口朝下。提問:現在是誰占據了杯子里面的空間?( )? 3、演示:把一張紙捏成團,塞到杯底,提問:現在是誰占據了杯子里面的空間?( )和( )。?預測:如果把裝著紙團的杯子,豎直壓入水底,紙會濕掉嗎? 我的發現: 活動一 壓杯入水活動指導:在塑料杯底粘上一個紙團。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泡沫塑料,方便觀察水位的變化。把杯子慢慢地豎直倒扣在水里。一直將杯子全部壓入水中。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我的發現: 用記號筆在水槽上劃線進行比較,觀察水位有什么變化。 活動二 扎孔觀察活動指導:在杯底用球針扎一個小孔,再把杯子壓入水中。仔細觀察有什么變化?用打氣筒連著球針,從杯底的小孔向杯子中打氣,空氣能將水擠出杯子嗎?在《活動手冊》上畫圖進行記錄,試著用簡要的文字進行說明。我們的解釋: 小組成員議一議,在組內交流,做好匯報準備。 1、在上面的實驗中,杯子中的水和空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杯口與水面水平接觸,杯子里的空氣好像被關在杯子里。水進不到杯子里,杯底的紙團也是( )[干/濕]的。水槽中的水位是( )[上升/下降]。當我們用球針扎一個小孔后,空氣被釋放出來,水慢慢進入到杯子里。水槽中的水位是( )[上升/下降];再用打氣筒向杯子中打氣,我們又可以看到,水被擠出杯子,水槽中的水位是( )[上升/下降]。2、這些現象說明了空氣能占據( )。 在杯子的底部扎一個小孔,用手指抵住這個小孔,將杯子壓入水中,手指有什么感受?放開手指,觀察有什么變化?小挑戰 有半瓶水、一塊橡皮泥和兩根吸管。在不傾斜的情況下,你能利用空氣將水從瓶中擠出來嗎? 橡皮泥用來封住瓶口,兩根吸管一根用來吹氣,另一根伸入水中,在不傾斜的情況下,我們通過向瓶中吹氣的方法,也可以將水擠出來。 一、判斷:1、一杯水喝完以后,杯中什么物質也沒有了。( )2、打氣筒中的空氣可以被壓縮不需要多大的力氣。( )3、空氣占據空間的大小是可以改變的。( )4、用打氣筒向籃球中打氣的次數越多,籃球越重。( )5、空氣有一定的體積,也有一定的形狀。( )6、瓶子中裝滿了水,一點空隙也沒有,就沒有空氣了。( )7、吹肥皂泡、看紅旗飄揚,我們也能感受到空氣的流動。( )8、我們應該經常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 )9、烏鴉喝水的故事也能說明空氣占據空間。( )二、選擇:1、下面不是空氣的特點的是( )A、不會流動 B、容易被壓縮 C、無色無味2、向水中扔一塊較粗糙的石頭,我們看到冒氣泡,是因為( )A、石頭將水中的空氣擠出來了 B、水將石頭中的空氣擠出來了C、石頭丟入水中產生了氣體參考答案:一、1、× 2、× 3、√ 4、√ 5、× 6、× 7、√ 8、√ 9、×二、1、A 2、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