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一袋空氣的質量是多少【學習目標】1、一定量的空氣有一定的質量,可以用不同的物體來衡量。2、能用簡易天平和不同物體來衡量一袋空氣的質量。 3、能嘗試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一個相對復雜的事情。【學習重點】選擇輕重、大小合適的物體來衡量一袋空氣的質量。【學習難點】理解質量相同的物體體積可能不同,初步感知密度。【學習準備】簡易天平、打氣筒、皮球、豆子、回形針、綠豆、乒乓球、小泡沫塊、棉簽等輕小物品。【學習過程】用橡皮筋將塑料袋口與打氣針扎緊,估計一下我們能打入多少筒空氣?塑料袋鼓脹以后,里面的空氣大約有多重?小組討論一下,你們準備用什么物品來衡量這袋空氣的重量。我們在上節課中已經有類似的探索經驗。活動指導:1、使用上節課的方法,先將一個皮球放在天平的一端,再把回形針或綠豆放在另一端來調節平衡。2、將小桶中的皮球取下,打入20筒空氣,放回天平。3、用多種物品來恢復天平的平衡。記錄下每一種物品的數量。與20筒空氣質量相當的物品物品名稱預測數量實測數量回形針綠豆按照上面的方法,用打氣筒給一個不漏氣的袋子打入100筒空氣,扎緊袋口,然后分別與同這袋空氣質量相當的物品進行比較。 1、小組交流。實驗中你如何確保實驗的準確性?小天平傾斜了表示什么?平衡了表示什么?2、教師提問:在打入100筒空氣后,這袋空氣的質量大約是多少?我們是如何知道這袋空氣的質量的?提示:可以根據20筒空氣的質量來進行估計。驗證我們的想法。比較這袋空氣和同它質量相當的物品,你有什么發現? (1)同質量的空氣與其它物品比較, (選填:體積/重量)比較大。 (2)不同的物品,表示同樣的質量時, (選填:數量/重量)不相同。 (3)相同質量的物體,體積大小不同,是因為它們的密度不同。課外閱讀:意大利的物理學家伽利略最先發現空氣有質量。利用生活中的測量工具,再來測一測一袋空氣的質量。了解一下人們常用什么單位來表示質量的多少? 一、判斷: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最先發現空氣的重量。( )使用天平可以準確稱出一袋空氣的質量。( )與同質量的物品相比,空氣占據的空間比較大。( )一袋空氣的質量大約是20千克。( )測量一小袋空氣的質量,用小石塊比用回形針更合適。( )二、選擇:1、測量空氣的質量,不合適的儀器是( )A、托盤天平 B、彈簧稱 C、簡易小天平2、在測量空氣的質量時,適合作標準物的有( )A、棉花 B、回形針 C、小石塊參考答案:判斷:1、√ 2、√ 3、√ 4、× 5、× 選擇:1、B 2、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