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測量降水量【學習目標】1.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2.制作簡易的雨量器,并學會用簡易雨量器測量降水量,完成“天氣日歷”的記錄。3.保持對天氣現(xiàn)象觀測的濃厚興趣,培養(yǎng)認真仔細的觀察習慣,能在課后持續(xù)地進行降水量的觀測。【學習重點】制作簡易雨量器,學會用雨量器測量降水量。【學習難點】課后長期地進行降水量的觀測。【學習準備】透明直筒杯子、刻度帶(膠帶)、噴壺、水槽、學生活動手冊。【學習過程】1.出示水循環(huán)的圖片。提問:你們能看懂這幅圖嗎?水通過陽光照射后蒸發(fā)到空氣中,在空中形成云,最后變成雨降落到地面。提問:云除了會變成雨之外,還會變成什么降落到地面呢?(云還會變成雪或冰雹降落到地面。)2.出示雨、雪、冰雹的圖片。 提問:這里三幅圖,哪些是降水的形式呢?提問:那么雪和冰雹呢? 和 從天空降落到地面,在地面最后會變成水。3.引出降水量工具。提問:如果哪天降雨了,我們?nèi)绾沃肋@一天的降水量?如何測量呢?探索:確定標準,制作和使用雨量器 [材料準備:每組透明直筒杯子、刻度帶(膠帶)、噴壺、水槽、學生活動手冊] 1.確定標準。出示書本第47頁圖片。提問:我們會把有時候的雨稱為毛毛雨,我們也會把有些時候的雨稱為傾盆大雨。為什么?(預(yù)設(shè):因為雨的大小不一樣。)提問:我們感覺到了雨的大小,那如何精準判斷雨的大小呢?(預(yù)設(shè):用一個標準的容器把雨水收集起來,再來測量。)在氣象站中,這種收集雨水的容器叫做雨量器。 2.制作簡易的雨量器。出示書本第48頁圖片,再出示制作過程圖。提示:為了更清楚如何制作簡易雨量器,仔細閱讀這些過程圖。提示:首先明確三個要求,容器必須是直筒,單位是毫米,刻度條要從底部貼起。而后出示過程步驟。過程:①選一個直筒透明杯;②在杯子外畫一條垂直直線;③沿著直線用透明的刻度條從底部貼起,0刻度對準杯子內(nèi)底部。學生活動,活動時間大約5分鐘。 3.練習使用雨量器。模擬下雨,測這場雨的降水量。出示噴壺,視頻播放使用噴壺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讀數(shù)的方法。提問:你知道怎樣正確使用噴壺和讀數(shù)了嗎?(預(yù)設(shè):噴壺嘴與杯口保持大約5-10厘米距離均勻降雨。)學生活動,重復(fù)模擬降水三次,記錄活動手冊。(建議:活動時間大約15分鐘。)4.提問:自制模擬降水量與氣象學家降水量等級標準進行比較,為什么不一樣?(預(yù)設(shè):氣象學家制定的降水量等級標準是24小時的降水量。) 1.改進制作。 提問:制作雨量器要注意什么?(預(yù)設(shè):直筒透明,杯子底部不要太厚,刻度條要貼直,“0”刻度對準杯子內(nèi)底部。)2.改進模擬降水。提問:模擬降雨,測量降水量要注意什么?(預(yù)設(shè):降水時噴壺嘴要遠一點,要用花灑降水,降雨均勻,讀數(shù)單位毫米不能忘記,不要把毫米記成毫升。)3.出示雨量器中是冰雹的圖片。提問:天空中降冰雹了,這種降水形式怎么測量?(預(yù)設(shè):先讓這些冰雹全部融化成水,再來讀數(shù)。)連續(xù)十天測量降水量[材料準備:學生自制雨量器]1.連續(xù)十天測量當?shù)氐慕邓浚φ铡敖邓康燃墭藴省贝_定降水等級。如果這些天不下雨,查一查氣象臺報告的這一段時間的降水數(shù)據(jù)。2.注意事項: ①雨量器擺放較開闊的地點,固定好雨量器,避免被風吹倒;②每 24 小時記錄一次降水量,做好記錄,確定下雨的等級;③記錄后將雨量器內(nèi)的水倒掉;④如果當?shù)?10 天內(nèi)沒有降雨,讓學生查找相關(guān)資料,了解當?shù)氐慕邓闆r。 一、判斷:降水量就是降雨量。( )降雨量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 )雨量器的0刻度要與容器的口部對齊。( )降雨量的單位是毫升。( )下雪也是降水的一種形式。( )降雨量是以24小時為測量周期的。( )二、選擇:1.使用雨量器測量降水量的單位是( )。A.厘米 B.毫米 C.毫升 2.選取制作雨量器的容器要求是( )。A.直筒透明 B.上寬下窄 C.不規(guī)則透明3.刻度條“0”刻度必須與( )對齊。A.杯子外底部 B.杯子內(nèi)底部 C.杯子頂部參答:一、1.× 2.√ 3.× 4.× 5.√ 6.√ 二、1.B 2.A 3.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