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節 地球儀和地圖【要點整理】1、 為0°緯線,由赤道到北極和南極各分為 。赤道以北是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是南緯,用“S”表示。90° N即北極,90°S即南極。若緯線的度數愈往北度數愈大,則一定是 ,反之即為 。2、經線特點和經度的劃分: 是東經和西經的分界線,0°經線以 的180°為東經,用“E”表示;0°經線以 的180°為西經,用“W”表示。若經線的度數 ,則為東經,反之為西經。3、高、中、低緯度的劃分:低緯度、中緯度、高緯度所跨緯度 ,都是南北緯各 ,但所表示的范圍大小不同, 范圍最大, 范圍最小。4、東西半球以 與 組成的經線圈為分界線。從20°W向東過0°經線到160°E為 ;從20°W向西過180°經線到160°E為 。5、地圖的三要素是: 、 、 。6、在圖幅相同的地圖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 ,但表示的內容 ;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實際范圍 ,內容 。7、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根據經緯線確定方向;在有方向標的地圖上,根據方向標確定方向;一般地圖的方向為 、 、 、 。【例題講解】1、下列關于緯度的劃分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從赤道開始,向北是北緯,向南是南緯 B.北緯用“S”表示,南緯用“N”表示 C.從赤道開始,北緯越向北度數越大,南緯越向南度 數越大 D.赤道的緯度是0°答案:B.北緯用“N”表示,南緯用“S”表示,所以B錯誤。2、下面關于經線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地球儀上,經線的數量共有360條 B.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 C.經線指示東西方向 D.所有的經線都是平行的答案:B.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線的線,叫經線,也叫子午線,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經線都是半圓。3、某海上救援船隊收到一遠洋輪船的求救信號,得知輪船遇事地點的經緯度為(20°S,20°W)。在下圖經緯網上,遇事輪船所在的位置是( )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根據0°緯線以北為北緯,以南為南緯,0°經線 (?https:?/??/?www.baidu.com?/?s?wd=0%C2%B0%E7%BB%8F%E7%BA%BF&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以西為西經(用W表示),以東為東經(用E表示),判定圖中四點的經緯度為:①(20°W,20°N);②(20°W,20°S);③(20°E,20°N);④(20°E,20°S).故選項B符合題意.4、某地以南為高緯度,以北為中緯度,以東為西半球,以西為東半球,該地的地理坐標是( )。 A.20°W,60°N B.160°E,60°S C.20°E,60°S D.160°W,60°N答案:B.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緯度劃分,0°~30°為低緯度地區,30°~60°為中緯度地區,60°~90°為高緯度地區.由此可知,以南為高緯度,以北為中緯度的點是60°S;以東為西半球,以西為東半球的點是160°E;因此,該地的地理坐標是160°E,60°S.讀圖回答下列問題:①寫出下列各點的經緯度:??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②在圖中填出E、F點的位置E(150N,20°E) F(5°S,175°W)③按東西半球劃分,Ⅰ圖屬于______半球,Ⅱ圖屬于______半球,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點是__________。④B點位于A點的_________方向。答案:(1)A(16°N,19°E) B(18°N,21°E) C(10°N,170°E) D(10°S,170°W)(3)東 西 DF?(4)東北【同步練習】基礎篇1.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 B.五十萬分之一 C. D.一百萬分之一2.如圖是等高距相同的四幅地形圖,有關a、b、c、d四處坡度大小的說法,正確的是( )A.a>c>d>b B.a=b=c=d C.b>d>c>a D.無法確定3.讀圖,過地心與丙點對稱的點的地理坐標是( )A.30°E,50°S B.150°E 50°S C.150°E 50°N D.150°W 50°N4.某人從北緯40度出發,依次向正南、正東、正北、正西方向各走100千米,最后位于( )A.出發點 B.出發點以東 C.出發點以西 D.出發點東北5.要某人想建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戶都對著北方,那這樣的房子應該建在( )A.0°經線上 B.赤道上 C.北極點上 D.南極點上6.某地的經緯度是:32°N,120°E,則該地位于( )A.東半球 北半球 B.東半球 南半球 C.西半球 北半球 D.西半球 南半球7.某人面南而立,左為東半球,右為西半球,前為溫帶地區,后為熱帶地區,下圖中?表示某人的位置,正確表示其位置的是( )A.B. C.D.8.關于下列四副經緯網圖,敘述正確的是( )A點位于低緯度,B點地處東半球 B.A點位于B點的西北方向,D點位于C點的東南方向C.C點每年有一次陽光直射現象 D.丙圖的比例尺最小,丁圖的比例尺最大9.關于圖中四地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位于南半球 B.乙地四季分明 C.丙地有太陽直射現象 D.丁地的經緯度是(30°S,100°W)10.關于如圖經緯網圖(箭頭表示運動方向)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到乙的距離是6600千米 B.甲、乙、丙所在緯線長度相等 C.乙到180°經線的距離小于丙到180°經線的距離 D.若甲、乙、丙同時到達180°經線,則它們的線速度相同11.圖中甲點的經緯度是( )A.170°E、90°N B.170°W、60°S C.150°E、60°N D.170°W、60°N12.讀圖,如果圖中P點的地理坐標為(0°,130°W),且F點在G點的西北方向,則H點的地理坐標為( )A.(23.5°S,40°E) B.(23.5°N,40°W) C.(23.5°S,140°E) D.(23.5°N,140°E)13.如圖中關于①②③④區域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圖中②區域位于③區域的西南方向 B.圖中①區域位于東半球中緯度 C.圖中①②③④區域中,面積最小的是④ D.圖中有太陽光直射現象的是東半球的③14.仔細判讀經緯網圖,圖中四個小朋友所在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小紅站在東、西半球的分界線上 B.小剛站在南、北半球的分界線上 C.小蘭所在的地方屬于中緯度 D.小明所在的地方位于小蘭的東北方15.既位于“東半球”又位于“中緯度”的地區是( )A.(25°W,40°N ) B.(116°E,50°N) C.(70°W,23.5°S) D.(60°E,66.5°S)提高篇16.讀“北半球某區域經緯網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①地位于東半球、北半球,經緯度位置是(125°E,50°N) B.②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③地比②地先看到日出 C.②地與④地在同一條經線上,夏至日這一天④地比②地晝要長 D.圖中四地都位于中緯度地區,都沒有太陽直射現象17.如圖,甲、乙兩圖是以極點為中心的俯視圖,對甲、乙兩圖描述錯誤的是( )A.①點實際是海洋 B.③點實際是陸地 C.②點經度90°E D.圖中最大圈的緯度為0°18.與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點是( )A.90°E,89°S B.80°E,40°N C.0°,30°S D.10°E,0°19.讀經緯網示意圖.完成下列內容 (1)寫出A點的經緯度( , ).(2)A點在東西半球的 半球.A在B的 方.20.讀經緯網圖,回答問題.(1)寫出A的經度:A ,讀作 .(2)B地位于A地的 方向.(3)A地位于緯度帶中的 (低\中\高)緯度.(4)A地位于 (東或西)半球,B地位于 (南或北)半球.21.讀經緯網示意圖,完成各題(1)A點的經緯度是 ,A點在B點的 方向.(2)D點的經緯度是 ,D點在C點的 方向.(3)乙圖中位于東半球的點有 ,位于西半球的點有 22.讀經緯網圖,完成下列各題(1)判斷A、B點的經緯度:A: ,B: 。(2)A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位于東西半球中的 半球。(3)北京(116°E,40°N)位于A點的 方向。(4)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A點位于熱帶 B.B點處于北寒帶C.A點有陽光直射現象 D.B點存在極晝、極夜現象。23.讀經緯網示意圖,完成下列內容(1)寫出A、D兩點的經緯度。A( , );D( , )(2)從南、北半球看,C點位于 半球;從東、西半球看,D點位于 半球。(3)A點在B點的 方向;D點在B點的 方向; 參考答案:【要點整理】赤道、90°、北緯、南緯0°經線、東、西、愈往東度數愈大相同、30°、低緯度、高緯度20°W、160°E、東半球、西半球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越小、越詳細、越大、越粗略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同步訓練】1-5 AACCD 6-10 ADBCA 11-15 BCCBB 16-18 CCD19.10°W;10°N;東;西北;20. 40°W;西經40°;東北;低;西;北;21.90°E,20°S;西北;150°W,50°N;東南;CE;D;A;C; 22.20°N,60°E;60°N,40°E;北;東;東北;AC; 23.140°E;80°N;140°W;20°S;北;西;西北;正南;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