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遂昌三中科學導學案 九年級上 編號010101 主備人:范春明1.1 物質的變化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小組__________【學習目標】1、能區別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 2、了解探究物質變化的方法有觀察、實驗等; 3、會應用物質變化的規律。【學習重點】掌握探究物質變化的方法;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以及化學變化的實質。【基礎部分】請你自主學習課本第2~4頁的相關內容,需劃出重點知識,并完成下列問題:一、物質是在不斷變化著的:1、自然界中的物質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其中有些變化 ,屬于物理變化;有些變化 ,屬于化學變化。學以致用:根據你對兩類變化的理解,完成下列問題。(1)閱讀課本第2頁的“思考與討論”,說說下列自然界中的這些變化屬于什么變化?下雨:________變化;煤礦自燃:________變化;植物進行光合作用:________變化。(2)下列現象,不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 電燈發光 B. 玻璃破碎 C. 呼吸作用 D. 自行車車胎爆裂2、化學變化的實質是 。二、探究物質變化的方化: 1、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盡管現象各不相同,但許多變化都伴隨有一個或幾個現象。有些物質混合時會產生________,有些物質的變化常伴隨著________的變化,有些物質變化時伴有________產生,有些物質在一定條件下________會發生變化,而有些物體發生的變化僅僅是________的變化。2、我們如果想知道一種物質的性質,以及它在什么狀況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可以通過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從物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等方面尋找證據,對各種證據進行分析,從而認識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推測它們的性質,并利用物質變化的規律造福人類。3、硫酸銅晶體俗稱_________,化學名稱為___ ___,化學式__ _______,白色硫酸銅固體化學式 ,遇水會變 色,利用這一性質可以檢驗 的存在。【要點部分】 1、思考與討論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在本質上有哪些不同?2、思考與討論2:你是怎樣判斷物質發生的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或者兩者兼而有之的? 3、活動1:——參考課本第4頁的相關內容,完成下述“活動”。 (1)取2支試管,在其中1支中加入5毫升的澄清石灰水,在另1支中加入等量的蒸餾水。 (2)分別向2支試管中加入5毫升碳酸鈉溶液。 (3)觀察2支試管中發生的現象:蒸餾水試管- ;澄清石灰水試管- 。結論:說明 試管可能發生了化學反應,反應方程式: 。 4、活動2:——參考課本第4頁的相關內容,完成下述“活動”。往10mL 色的氯化鐵溶液的試管中,滴入幾滴 色的硫氰化鉀溶液。(1)現象: 。 (2)應用:根據這個性質,我們可以用硫氰化鉀溶液檢驗 的存在。 【拓展部分】 A級1、下列四個短語,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 花香四溢 B. 海市蜃樓 C. 百煉成鋼 D. 木已成舟2、下列各組現象都屬于化學變化的一組是( )A. 蠟燭燃燒、牛奶變酸 B. 干冰升華、煤氣燃燒 C. 電燈發光、形成酸雨 D. 汽油揮發、滴水成冰 3、下列著名詩句中隱含有化學變化的是( ) A. 白玉為床,金做馬 B.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C.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D.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下列能量轉化過程中,主要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 蠟燭照明 B. 水力發電 C. 太陽能供熱 D. 電暖器取暖 5、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 瓦斯爆炸 B. 牛奶變酸 C. 堿式碳酸銅受熱變黑 D. 水結成冰 6、以下變化中,一定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爆破 B. 燃燒 C. 發光發熱 D. 固體受熱變成氣體 7、在下列被媒體曝光的“食品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摻和成“假奶粉” B. 用醬色、水、食鹽等兌制成“假醬油” C. 用工業石蠟給瓜子“美容” D. 用硫磺燃燒后的氣體熏蒸粉絲B級8、將“A. 物理性質,B. 化學性質,C. 物理變化,D. 化學變化”的字母代號填入下面的空格中:酒精是一種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 ,酒精易揮發 。酒精易燃燒 ,可以作燃料,是一種綠色能源。當點燃酒精燈時,酒精在燈芯上汽化 ,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9、1806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用電解法從蘇打中得到一種金屬。他對該金屬做了如下實驗:取一塊該金屬,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投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并與水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它在水面急速轉動,發生嘶嘶的聲音放出熱量,之后立即熔化成一個閃亮的銀白色小球,并逐漸縮小,最后完全消失。請歸納該金屬的物理性質:(1) ;(2) ;(3) ;(4) 。化學性質: 。由上述可知該金屬的保存應隔絕 。PAGE 2遂昌三中科學導學案 九年級上 編號010201 主備人:范春明1.2.1 物質的酸堿性(一):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小組__________【學習目標】 1、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 2、知道酸、堿的定義和酸堿的電離產物;3、了解電離的過程,認識常見的一些酸根。【學習重點】酸、堿的概念形成。【基礎部分】請你自主學習課本第5~7頁的相關內容,需劃出重點知識,并完成下列問題:一、酸性物質和酸:1、酸性物質:具有 性的物質。食醋是一種 ,它有 。 、 和 等都是酸。還有橘子汁、 、 、檸檬汁等,也都含有某些酸。以上物質都屬于酸性物質,都具有一定的 性。2、酸:在電離時生成的 全部是 的化合物。如:HNO3= + ;HCl= + ;H2SO4= + 。3、酸根:某種酸電離時產生的 叫做這種酸的酸根離子,如SO42-是 的酸根。4、常見的酸有 (鹽酸)、 (硫酸)、 (硝酸)、CH3COOH(醋酸)等;食醋里含有 酸,人的胃液里含有 酸,檸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 酸。二、堿性物質和堿: 1、堿性物質:一般具有澀味和滑膩感,如石灰水、氨水、氫氧化鈉、肥皂等。 2、堿:電離時生成的 全部是 根離子的化合物。如NaOH= + 。3、常見的堿有NaOH( )、 (氫氧化鈣)、氫氧化鉀(KOH)、氫氧化鋇(Ba(OH)2)、氨水(NH3·H2O)等。三、電離:物質 或 而形成 的過程。【要點部分】1、活動:將少量食醋倒入燒杯中,如課本第5頁圖1-8所示,用手扇動氣流,聞一聞,它的氣味是 的。2、練習:閱讀課本第6頁圖1-11中鹽酸、硫酸、硝酸的電離方程式,完成下列填空。(1)模仿寫出下面各物質的電離方程式:酸:HF=______ _________ H3PO4=______________ ___ __堿:KOH=_____________ __ __ Ca(OH)2=____________ ____ __鹽:Al2(SO4)3=___________ ___ NH4Cl=___________ _____ ___(2)根據上面的電離方程式,歸納出酸、堿、鹽的電離通式:酸:酸= +酸根陰離子; 堿:堿=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 ;鹽:鹽=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酸根陰離子。【拓展部分】 A級1、各種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的原因是( )A.組成中都含有氫元素 B.組成中都含有酸 C.水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 D.水溶液都有酸味2、胃液中含有少量幫助消化的酸是( )A.稀硫酸 B.稀硝酸 C.碳酸 D.稀鹽酸3、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鉀這三種物質都屬于堿類物質,這是因為它們( )A.都含有氫氧兩種元素 B.水溶液都呈堿性C.電離產生唯一的陰離子是氫氧根離子 D.都能溶于水 4、下列物質不屬于酸的是( )A.HNO3 B.NaHSO4 C.H2S D.HCl 5、醋酸、檸檬酸等都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酸,它們在水溶液中都能電離生成( )A.H+ B.OH- C.Cl- D.SO42-B級6、下列電離方程式正確的是( )A.KClO3=K++Cl-+3O2- B.H2SO4=H2++SO42-C.Al2(SO4)3=2Al 3++3SO42- D.CaCl2=Ca2+十Cl-7、含有下列離子的溶液,溶質全部是堿的是( )A.Na+、OH-、SO42- B.Ca2+、K+、OH- C.H+、SO42-、Cl- D.NH4+、Cl- 、CO32-PAGE 1遂昌三中科學導學案 九年級上 編號010202 主備人:范春明1.2.2 物質的酸堿性(二):溶液酸堿性強弱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小組__________【學習目標】 1、了解酸堿指示劑及其使用方法; 2、會正確使用pH試紙; 3、會應用pH與酸堿性的關系解釋相關現象。【學習重點】會測定溶液的酸堿性和酸堿度。【基礎部分】請你自主學習課本第7~10頁的相關內容,需劃出重點知識,并完成下列問題:一、酸堿指示劑:1、判斷物質酸堿性的方法:用 來判斷溶液的酸堿性。2、在 或 溶液里能顯示出 的物質,叫做酸堿指示劑,通常簡稱 。3、常用指示劑及其在酸性、堿性溶液中的顏色: 指示劑 酸性溶液 堿性溶液石蕊試液(紫色) 酚酞試液(無色) 藍色石蕊試紙 紅色石蕊試紙 歸納:檢驗溶液的酸堿性可以用 和 兩種常用的酸堿指示劑;還可以用藍色石蕊試紙或紅色石蕊試紙來檢驗,藍色石蕊試紙遇到 性溶液能變紅,紅色石蕊試紙遇到 性溶液變藍色。 二、溶液酸堿性的強弱程度:1、溶液的酸堿度:(1)pH是反映物質 的指標,它的范圍通常在 之間,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常溫下,pH 7時,溶液呈酸性,pH越 ,酸性越強;pH 7時,溶液呈中性;pH 7時,溶液呈堿性,pH越 ,堿性越強。 (2)測定物質酸堿性強弱最常用、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 試紙。①這種試紙在酸堿性強弱不同的溶液里會顯示出 。②用該試紙測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潔凈的 蘸取少量被測試的溶液,滴在試紙上,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 照,看與哪種顏色最接近,從而確定被測溶液的pH。 ③用該試紙測試的方法比較粗略,精確的測試可以使用一種稱為 的儀器。2、測定溶液酸堿度的意義:(1)通過測定pH,可以了解空氣污染情況、人體健康狀況、農作物生長情況等。 (2)正常雨水pH 7,原因是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會與水反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酸雨是指pH小于 的酸性降水。(3)人體血液的pH為 。當血液中的pH降到7.0以下或升到7.8以上時,人就有生命危險。【要點部分】1、活動1:取4支試管,分別加入稀硫酸、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然后在4支試管內分別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觀察并記錄石蕊試液在4種溶液中呈現的顏色。 (1)在稀硫酸中: 。 (2)在稀鹽酸中: 。 (3)在氫氧化鈉溶液中: 。 (4)在氫氧化鈣溶液中: 。2、讀后填空:許多植物的花中含有色素,這些色素有的在酸性或堿性溶液中顯示不同的顏色,故可作酸堿指示劑。現取三種花瓣,分別放在三個研缽中研磨,再依次加入酒精,攪拌,靜置后得到花汁的酒精溶液。分別取少量上述所得的花汁的酒精溶液,用稀酸和稀堿液逐一檢驗,現象如下:花的種類 花汁在酒精中的顏色 花汁在稀酸中的顏色 花汁在稀堿中的顏色玫瑰 粉色 粉色 綠色萬壽菊 黃色 黃色 黃色大紅花 粉色 橙色 綠色請回答:(1)以上所舉的花中不能作酸堿指示劑的是 。(2)經查資料得知,柑橘的近似pH為3.0~4.0。將大紅花汁的酒精溶液滴入柑橘汁中,呈現的顏色應為 。 3、活動2:結合右圖,完成下述實驗,如實填寫現象,并由現象推導結論。(1)用玻璃棒分別蘸取少許水、檸檬汁、白醋、鹽酸、肥皂水、洗滌劑、4%氫氧化鈉溶液,滴在pH試紙中部,觀察試紙的顏色變化。(2)在各支小試管里分別滴入幾滴上述樣品,再滴加2~3滴紫色石蕊試液,觀察其顏色的變化,并將上述實驗結果都填入下表中。實驗過程中物質的顏色變化試液 pH試紙 紫色石蕊試液水 檸檬汁 白醋 鹽酸 肥皂水 洗滌劑 4%氫氧化鈉溶液 (3)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拓展部分】 A級1、下列物質中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是( )選項 A B C D物質 玉米粥 橙汁 牛奶 肥皂水pH 6.8 3.5 6.5 102、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值的正確操作是( )A.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用蒸餾水潤濕的pH試紙上,觀察顏色變化 B.將pH試紙浸在待測液中,片刻后取出觀察顏色變化C.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把試紙與比色卡對比D.用膠頭滴管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3分鐘后將試紙與標準比色卡對比3、有A、B、C三種溶液,A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B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C遇紫色石蕊試液和無色酚酞試液均無變化,則三種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A.A>C>B B.C>B>A C.B>A>C D.B>C>AB級 4、某同學想用pH試紙測定稀硫酸的pH。他的操作如下:在玻璃片上放好pH試紙,用蒸餾水將pH試紙潤濕后,將被測溶液滴到pH試紙上,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進行比較,得出溶液的pH。(1)該同學操作上的錯誤是 。(2)他測得的溶液pH與實際值相比,將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PAGE 2遂昌三中科學導學案 九年級上 編號010301 主備人:范春明1.3.1 常見的酸(一):鹽酸的性質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小組__________【學習目標】 1、掌握鹽酸的主要化學性質,能準確描述典型反應的實驗現象,準確書寫相應的化學方程式,并由性質推導其用途;2、知道濃鹽酸的性質和Cl-的檢驗方法; 3、學會正確使用試管和滴管進行物質溶液性質的實驗。【學習重點】鹽酸的性質及使用重要事項。【基礎部分】請你自主學習課本第11~13頁的相關內容,需劃出重點知識,并完成下列問題:一、鹽酸:1、鹽酸是工業上常用的酸,它的化學式是 。其實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屬于 (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 和濃硝酸均具有 性,用后要及時把試劑瓶蓋好。3、AgCl是不溶于水或酸的 色沉淀,所以硝酸銀溶液可以用于檢驗 或 的存在。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 ,它能與鹽酸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中,碳酸鈣固體 ,并產生 氣體,這些現象都是物質變化的證據。5、鹽酸能與金屬氧化物“氧化鐵”和“氧化銅”反應,其化學反應方程式分別為: ; 。 6、鹽酸還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如與某些金屬反應(如Fe+2HCl=FeCl2+H2↑),與酸堿指示劑反應(能使紫色石蕊試液 ,無色酚酞試液 )。【要點部分】一、活動1:鹽酸的個性1、查閱鹽酸試劑瓶的標簽(右圖)上寫了哪些內容。你能看懂那些內容嗎?結論1:純凈的鹽酸是 的液體,其化學式是 , 揮發(選填“易”或“不易”),有 氣味。 常用的濃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約為 %,密度為 克/厘米3。這瓶鹽酸的質量是 克,其中含溶質-氯化氫氣體 克。現要配制5%的稀鹽酸100克,需量取該鹽酸 毫升、水 毫升進行配制。2、觀察試劑瓶中鹽酸的顏色和狀態。結論2:鹽酸的顏色 ,狀態 。 說明:工業鹽酸因含雜質Fe3+,呈黃色。3、打開濃鹽酸試劑瓶(臉不要正對瓶口上方),觀察到瓶口的現象是: ,這是因為濃鹽酸具有 性,其 敞口放置(選填“能”或“不能”)。 用手輕輕扇動,小心地聞一下鹽酸的氣味,鹽酸具有 氣味。 結論3:濃鹽酸具有 性。打開濃鹽酸的試劑瓶,會揮發出有 氣味的氣體,在瓶口有 形成。4、在盛有少量稀鹽酸的試管里滴入幾滴硝酸銀溶液,觀察發生了什么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二、活動2:稀鹽酸的化學性質1、取2支試管,各加入少量稀鹽酸。然后在2支試管內分別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無色酚酞試液,觀察并記錄呈現的顏色。化性1:稀鹽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 ,無色酚酞試液 。2、把雞蛋殼放入盛有鹽酸的試管中,將燃著的火柴伸入試管口,實驗現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化性2:鹽酸能與鹽反應生成 和 。3、(1)取一枚生銹的鐵鐵(鐵銹的主要成分是 ,顏色: 色),小心的沿著試管壁滑入試管底部,向試管中滴加少量稀鹽酸,振蕩,過一會兒取出鐵釘,用水沖洗干凈。觀察到鐵釘表面和溶液顏色發生了什么變化? ;化學方程式為: 。 (2)向盛有少量氧化銅粉末(顏色: 色)的試管中加入2毫升鹽酸,微微加熱,觀察到實驗現象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化性3:鹽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 和 。4、探究:在鹽酸除銹的實驗中,產生的氣泡是由什么反應生成的?——參考課本第12-13頁完成本個活動。(1)建立假設: 。(2)設計實驗:(3)實驗現象: 。(4)實驗結論: 。(5)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化性4:鹽酸能與某些金屬反應生成 和 。【拓展部分】 A級1、如圖所示的實驗中,小燒杯①盛的是紫色石蕊試液,②盛的是濃鹽酸。片刻后,可以觀察到燒杯①中液體的顏色是( )A.紫色 B.紅色 C.無色 D.藍色2、閱讀下列短文并回答問題:A.鹽酸學名氫氯酸;B.鹽酸是一種無色液體,有刺激性氣味;C.人體胃液中含有鹽酸,可幫助消化;D.鹽酸易揮發;E.敞口放置在空氣中的濃鹽酸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形成白霧;F.鹽酸可以與金屬氧化物反應;G.常用鹽酸除去金屬表面的銹。(1)用序號回答:短文中敘述物理性質的有 ,敘述化學性質的有 。(2)根據鹽酸的性質推測,在實驗室應如何保存鹽酸? 。3、用化學方法鑒別兩種黑色粉末——氧化銅和木炭粉,可采用的方法是( )A.聞氣味 B.分別放入水中并加熱 C.看顏色 D.分別放入鹽酸中并加熱4、下列物質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不產生白色沉淀的是( )A.HCl B.NaCl C.NaNO3 D.BaCl25、長期飲用硬水,對人體的健康不利,生活用水如果硬度過高,煮水的壺中或暖瓶中常積有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為了清洗水垢,通常可以加入的試劑是( )A.碳酸鈉溶液 B.稀鹽酸 C.水 D.酒精B級6、為了探究影響金屬與酸反應程度的因素,進行了以下實驗:實驗序號 實驗過程 實驗現象1 鎂粉和鐵粉分別與5%鹽酸反應 鎂粉產生氣體快2 鐵粉和鐵片分別與10%鹽酸反應 鐵粉產生氣體快3 鐵片分別與5%鹽酸和10%鹽酸反應 10%鹽酸產生氣體快由此得出影響金屬與酸反應劇烈程度的因素有:因素一: ;因素二: ;因素三: 。PAGE 2遂昌三中科學導學案 九年級上 編號010302 主備人:范春明1.3.2 常見的酸(二):硫酸的性質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小組__________【學習目標】 1、掌握硫酸的主要化學性質,能準確描述典型反應的實驗現象,準確書寫相應的化學方程式,并由性質推導其用途;2、掌握酸的通性,能用電離的觀點解釋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的原因;3、了解硫酸、濃硫酸的特性及用途; 4、初步了解硝酸的特性。【學習重點】硫酸的性質及使用重要事項。【基礎部分】請你自主學習課本第13~14頁的相關內容,需劃出重點知識,并完成下列問題:二、硫酸:1、硫酸也是一種常見的酸,它的化學式是 。2、鹽酸、稀硫酸具有與某些 、 、 、某些鹽發生反應的化學性質。3、稀鹽酸、稀硫酸以及其他的酸溶液中都含有 ,所以它們具有 的化學性質,這就是酸的 。4、濃硫酸具有很強的 性,做實驗時必須小心操作。如果濃硫酸不慎濺到皮膚上,要先用 拭去,然后用大量 沖洗,最后用 溶液沖洗,嚴重時應立即送醫院。 5、濃硫酸還能直接吸收空氣中的 ,還具有 性。因此,實驗室常用濃硫酸做 ,用來干燥 、 、 等氣體。三、硝酸:1、硝酸也是一種在工業上有著廣泛用途的強酸,它的化學式是 。2、濃硝酸具有 性,也有很強的 性。【要點部分】一、活動1:稀硫酸的化學性質1、取2支試管,各加入少量稀硫酸。然后在2支試管內分別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無色酚酞試液,發現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 ,無色酚酞試液 。2、參考課本第13頁的圖1-21“稀硫酸酸性的實驗”,將稀硫酸分別滴入盛有鋅粒(Zn)、Fe2O3粉末、CuO粉末、Cu(OH)2、BaCl2溶液的試管中,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并書寫相應的化學方程式。(1)稀硫酸與鋅反應,現象: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稀硫酸與氧化鐵反應,現象: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3)稀硫酸與氧化銅反應,現象: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4)稀硫酸與氫氧化銅反應,現象: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5)稀硫酸與氯化鋇反應,現象: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3、結合稀鹽酸的化學性質歸納出“酸的通性”:(1)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 ,無色酚酞試液 。(2)酸+某些金屬-→__________________; (3)酸+某些金屬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4)酸+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酸+某些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析一下,酸具有共性的原因: 。二、活動2:硫酸的個性 1、取一瓶濃硫酸,觀察濃硫酸的顏色、狀態和黏度。 。 2、取一只盛有50毫升水的燒杯,把約10毫升濃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斷地攪拌。用手觸摸燒杯外壁,有何感覺?_________ (1)結論:濃硫酸 溶于水,并 大量的熱。 (2)延伸:濃硫酸的稀釋A.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 沿玻璃棒或燒杯內壁倒入 中,并用 不斷地攪拌。B.切 把水倒入濃硫酸中稀釋,知道這是為什么嗎?3、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濃硫酸滴在紙片上,過一會兒觀察有何現象發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結論:濃硫酸具有 性,植物纖維(如棉花、麻、造紙的木纖維)、人的皮膚等含有 3種元素,濃硫酸能把其中的 “脫出”結合成 。 (2)判斷:脫水性是濃硫酸的 性質,物質被濃硫酸脫水的過程是 變化過程;而吸水性是濃硫酸的 性質。(選填“化學”或“物理”)三、活動3:閱讀課本第14頁的表1-4“鹽酸與硫酸的用途比較”,說說鹽酸和硫酸的主要用途。【拓展部分】 A級1、稀鹽酸和稀硫酸具有許多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 )A.它們都電離出了氫離子 B.它們都含有與氫元素 C.它們都含有酸根離子 D.它們都是溶液2、鹽酸與稀硫酸常用作金屬表面的清潔劑,是利用它們化學性質中的( )A.能與堿反應 B.能與金屬反應 C.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 D.能與石蕊試液反應3、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是( )A.H2O B.NaOH C.CO2 D.MgO4、如圖所示是稀釋濃硫酸實驗的示意圖。(1)寫出右圖中a、b兩種儀器的名稱:a ________,b ________。(2)b容器所盛的試劑是___________(選填“水”或“濃硫酸”)。(3)稀釋時,若兩種試劑添加順序顛倒,將會發生_____________。(4)在稀釋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級5、若將濃鹽酸和濃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可以肯定的是( )A.溶質質量都減少 B.溶劑質量都增大 C.溶液質量都增大 D.溶質的質量分數都減小6、下列物質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時間后(忽略水分蒸發),質量會增加的是( )A.濃鹽酸 B.濃硫酸 C.稀硫酸 D.食鹽水7、有一種無色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還能跟硝酸鋇溶液作用產生白色沉淀,這種溶液可能是( )A.鹽酸 B.稀硫酸 C.食鹽溶液 D.氫氧化鈉溶液8、在盛有少量稀鹽酸或可溶性氯化物的試管中,滴入幾滴 溶液和幾滴稀硝酸,能觀察到 沉淀,這是用于檢驗鹽酸或其他電離時能產生Cl-的化合物的主要方法。而在盛有稀硫酸的試管中,滴入幾滴 溶液和幾滴稀硝酸,能觀察到 沉淀,這是用于檢驗硫酸和其他電離時能產生SO42-的化合物的主要方法。某溶液中含有H+、Na+、Cl-、SO42-,欲證明兩種陰離子確實存在,選用的最佳方案是: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 溶液至沉淀完全,再取上層清液滴加 溶液,又出現白色沉淀,即可得出結論。PAGE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節物質的變化.doc 第2節物質的酸堿性1:酸性物質和堿性物質.doc 第2節物質的酸堿性2:溶液酸堿性強弱.doc 第3節常見的酸1:鹽酸的性質.doc 第3節常見的酸2:硫酸的性質.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