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期中考試化學部分復習酸堿鹽和物質轉化基礎自查1.物質顏色:Fe2O3 ,CuO ,無水CuSO4 ,CuSO45H2O ,Cu(OH)2 ,Fe(OH)3 ,Cu2+溶液 ,Fe3+溶液 。2.俗名(或主要成分)的化學式:苛性鈉、燒堿、火堿 ;生石灰 ;熟石灰、消石灰 ;雞蛋殼、大理石、石灰石、漢白玉 ;蘇打、純堿 ;3.檢驗:SO42-,加 ,產生 ,再加 ,現象 。Cl-,加 ,產生 ,再加 ,現象 。CO32-,加 ,產生 ,再加 ,現象 。NH4+,加 ,產生 ,再加 ,現象 。檢驗H+用 。檢驗HCl,用 、 、 。4.區分鹽酸和硫酸可用: 。(硫酸銀是微溶的)5.用碳酸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中,應用 ,不能用硫酸(生成的硫酸鈣是微溶的,覆蓋在碳酸鈣的表面,阻止反應的進一步進行)6.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 的化合物。能使石蕊變 ,無色酚酞 堿: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 的化合物。能使石蕊變 ,無色酚酞 鹽:由 和 構成。7.人體中胃酸是 ,過多時,可用 治療,化學方程式 8.濃硫酸放在空氣中會變 ,因為有 性,質量分數變 。 濃鹽酸放在空氣中會變 ,因為有 性,質量分數變 。 NaOH固體放在空氣中會變變 ,因為 。 Na2CO3 10H2O放在空氣中會變變 ,因為 。9.濃硫酸若滴到皮膚或紙上,會使紙 ,因為它有 性。濃鹽酸有 氣味,打開瓶蓋,會有 ,是 的小液滴。如果濃硫酸不慎碰到皮膚上,先用 ,然后 ,再 。10.鐵銹與稀硫酸化學方程式 現象 過會兒,會產生 ,化學方程式 。氧化銅與稀鹽酸: 現象 11.在稀釋濃硫酸時,應把 慢慢倒入 中,并且 攪拌,摸一下瓶壁,是 的。(濃硫酸,氫氧化鈉固體,生石灰放入水中是放熱的,硝酸銨放入水中是吸熱的)13.復分解反應:化合物互相 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條件:有 生成中和反應: 和 生成 和 的反應。置換反應:一種 和 反應生成新的 和 的反應。14.測溶液的酸堿性可用 ,測酸堿度可用 。pH試紙的正確使用:先用 蘸取待測液體,滴到pH試紙上,再對照 。15.金屬活動性順序: 排在氫前的,可以置換出酸中的 ,排在前面的金屬,可以把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 中置換出來。16.有機物:含 的化合物( 除外)沼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 。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二、常見題型解題思路題型一、酸堿性檢驗與判斷甲、乙、丙分別是NaCl、H2SO4和NaOH三種溶液的某一種。將無色酚酞試液滴入乙溶液中呈紅色,然后將乙溶液滴入甲溶液又變無色,則甲、乙、丙三種溶液依次為( )A.NaOH、H2SO4、NaCl B.NaOH、NaCl、H2SO4 C.H2SO4、NaOH、NaCl D.H2SO4、NaCl、NaOHNa2CO3的水溶液呈堿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碳酸鈉在水中會電離出OH- B.往碳酸鈉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降低C.碳酸鈉溶液中存在OH- D.往碳酸鈉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后溶液顯藍色在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水中,分別加入下列各物質,充分攪動后靜置,溶液中石蕊仍為紫色的是( )KOH B. Cu(OH)2 C. Na2CO3 D. Ca(OH)下列實驗中濃硫酸表現脫水性的是:( )①濃硫酸敞口久置于空氣中增重; ②濃硫酸干燥氫氣;③濃硫酸使白紙變黑; ④濃硫酸使鐵、鋁等金屬鈍化;⑤蔗糖中加入濃硫酸制“黑面包”A.②④ B.③④ C.③⑤ D.①③④5、近期科學工作者利用基因技術培育了一種紫色卷心菜,其紫色菜葉遇到鹽酸會變紅色。小芳和小華對紫色菜葉遇到鹽酸變紅色的現象產生了興趣,作出如下猜想:①可能是水分子使紫色菜葉變紅色,②可能是氯化氫氣體使紫色菜葉變紅色,③可能是氯離子(Cl-)使紫色菜葉變紅色,④可能是氫離子(H+)使紫色菜葉變紅色。并設計了如下實驗加以驗證。實驗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I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實驗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6、某校同學開展了如圖所示“溶液酸堿性的檢驗”的實驗活動:(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圖1所示分別滴加到試管中,觀察到的現象如表所示:①圖1中存放紫薯汁的儀器名稱是____________;②由表可知,紫薯汁能做酸堿指示劑,遇到稀硫酸溶液顯示的顏色是_________;(2)用pH試紙測定圖1中部分溶液的酸堿度:草木灰水pH>7,屬于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堿性”)溶液,白醋pH_________(填“>”、“<”或“=”)7;(3)圖2是三位同學分別測定某溶液酸堿度的操作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_(填“A”、“B”或“C”,下同),可能導致被測溶液的pH數值發生改變的錯誤操作是______________。題型二、酸堿鹽之間的反應1、欲將含有鹽酸的氯化鈣溶液調至中性,得到氯化鈣溶液,在沒有指示劑的情況下,應加入的試劑是( )A.Na2CO3 B.CaO C.Ca(OH)2 D.CaCO31、將20克10%的鹽酸和20克10%的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滴入石蕊試液,溶液為( )A.紫色 B.藍色 C.紅色 D.無法判斷2、將10克20%的稀硫酸和10克20%的氫氧化鉀溶液混合后,加入指示劑,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br/>紫色石蕊變紅 B.石蕊不變色 C.無色酚酞變紅 D.無法判斷3、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H+,因此不同酸表現出一些共同性質,下列關于鹽酸性質的描述中,不屬于酸的共同性質的是( ?。?br/>A.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為紅色 B.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水C.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 D.能與鋅反應生成氫氣4、如下圖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彈簧夾處于關閉狀態。擠壓膠頭滴管加入液體,一段時間后,打開彈簧夾,能使氣球a明顯鼓起的是( ?。?br/>5、某溶液由NaOH、KNO3、HCl、H2SO4和MgCl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向該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產生 沉淀的質量與加入Ba(OH)2溶液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請你從圖中獲得的信息來分析,該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質是____________;肯定存在的物質是__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是____________。 6、下列有關氫氧化鈉和用途的敘述錯誤的是( ?。?br/>A.露置空氣中的氫氧化鈉部分變質,可用滴加稀鹽酸的方法除去雜質B.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沾到皮膚上,要用大量的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C.氫氧化鈉易潮解,可用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D.氫氧化鈉廣泛應用于石油、造紙、紡織和印染等工業7、化學反應過程中常常伴隨產生一些現象,同學們發現將CO2通入NaOH溶液時沒有明顯的現象發生,為此,他們進行了如下探究:(1)小明把一支收集滿CO2的試管倒立在盛有飽和NaOH溶液的燒杯中(如圖1所示),觀察到試管內液面上升,還有另一種原因,請簡要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為了進一步驗證CO2與NaOH溶液確實發生了反應,小紅設計了如下方案:分別取上述實驗后的溶液于A、B兩支試管中(如圖2所示),向試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鹽酸,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向試管B中滴加氯化鋇溶液,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雖然實驗現象不同,但都能證明CO2與NaOH溶液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3)實驗過程中需要吸收CO2時,大多會選擇NaOH溶液,但是,檢驗CO2時常常選擇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請簡要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題型三、復分解反應(離子檢驗、物質組成推斷)1、有一無色溶液,其中滴加數滴氯化鋇溶液,發現有白色沉淀產生,此沉淀不溶于稀HNO3,則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是( ?。?br/>A.Ag+和SO42- B.Ag+和SO42-中的一種 C.一定是Ag+ D.一定是SO42-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2CO3、Na2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依次進行如下實驗:(1)白色粉末溶于水,得無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2)過濾后,向所得沉淀中加入鹽酸,沉淀不溶解;(3)向濾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入中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以上實驗,不能確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若要檢驗不能確定的物質是否存在,則上述實驗的操作(1)應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____。3、下列各組物質,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br/>A.NaNO3 HCl Na2SO4 B.NaNO3 NaCl CuSO4C.NaCl Na2SO4 Na2CO3 D.NaOH BaCl2 Na2SO44、將下列試劑分別加入到KOH溶液、飽和石灰水和稀硫酸中,能出現三種不同現象的是( )A.無色酚酞試液 B.NaCl溶液 C.Na2CO3溶液 D.CuCl2溶液5、將下列試劑分別加入硝酸銀溶液、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鉀溶液中,能觀察到三種不同現象的是( )A.稀鹽酸 B.氯化鈉溶液 C.氫氧化鈣溶液 D.氯化鉀溶液6、下列各組物質的溶液,不用其他試劑,只用觀察和組內物質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將它們一一鑒別出來的是( ?。?br/>A. NaCl、CuSO4、NaOH、KNO3 B. Ba(NO3)2、Na2SO4、H2SO4、HClC. NaOH、Fe(NO3)3、MgSO4、KCl D. AgNO3、HCl、NaCl、CaCl27、下列各組溶液中,僅用組內物質就能鑒別出來,且均為無色溶液的是( ?。?br/>A.NaOH 酚酞 Na2CO3 KCl B.KCl Ca(OH)2 HCl NaNO3C.FeCl3 NaOH MgSO4 KNO3 D.KOH 稀H2SO4 KCl 酚酞8、某固體可能含有Ca(NO3)2、Na2SO4、Na2CO3、FeCl3、KCl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對其進行如下實驗:①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適量蒸餾水,固體完全溶解成無色透明溶液;②取少量上述溶液,加過量稀硫酸,有氣泡產生;③取②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分析以上實驗現象,對原固體組成的推斷正確是( ?。?br/>A. 肯定有Na2CO3、Na2SO4,無FeCl3、Ca(NO3)2 B. 肯定有Na2CO3,無FeCl3、Ca(NO3)2C. 肯定有Na2CO3、Na2SO4,無FeCl3 D. 肯定有Na2CO3,無FeCl3、KCl9、稀鹽酸中混有少量硫酸,為了除去硫酸,可加入適量( ?。?br/>A.鐵屑 B.氯化鋇溶液 C.硝酸銀溶液 D.氫氧化鈉溶液10、將氯化鉀、氯化鐵和硫酸鋇的固體混合物逐一分離,應選用的一組試劑是( ?。?br/>A.水、硝酸銀溶液、稀硝酸 B.水、氫氧化鈉溶液C.水、氫氧化鉀溶液、鹽酸 D.水、氫氧化鉀溶液11、現有下列四組溶液:①KNO3、NaCl、NaOH、H2SO4; ②Na2CO3、HCl、石蕊試液、KOH;③NaOH、H2SO4、NaCl、酚酞試液; ④K2CO3、H2SO4、Cu(NO3)2、BaCl2(1)上述四組溶液中都含有Cl-,實驗室鑒定Cl-用______(填試劑名稱或化學式);(2)不用其它試劑就可以把組內四種溶液區分開來的是哪幾組?____________(用序號表示)。12、某混合溶液可能含Na2SO4、Na2CO3、NaOH中的一種或幾種溶質,為驗證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1)混合溶液的溶質中一定有____________。(2)無色氣體的化學式____________,產生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該加入試劑的順序,不能驗證的物質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變上述三步中所用三種試劑的滴加順序,可以驗證是否有這種物質,則這三種試劑滴加的順序依次為____________(填寫序號),加入過量鹽酸時一定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題型四:酸堿鹽綜合反應1、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由硫酸鉀、氫氧化鉀、碳酸鈣、氯化鋇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組成,為探究該白色固體的組成,某小組取適量樣品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白色沉淀Ⅰ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2)白色沉淀Ⅱ的化學式_________。(3)原白色固體中含有的物質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