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6節 汽化與液化---蒸發? 〖要點整理〗1.汽化: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 液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2.汽化分為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3.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的汽化現象。蒸發只在液體的表面進行的,并且不劇烈。4.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①液體溫度(越高,蒸發越快);②液體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③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快慢(越快,蒸發越快);④液體的種類:相同條件對下不同的液體蒸發快慢不同。說明:要加快蒸發就必須盡量滿足上述三個條件,要減少蒸發必須盡量避免上述條件。5.蒸發吸熱,具有制冷作用,首先使自身的溫度減低,然后吸收其它物體的熱量,可以導致其它的物體溫度降低。? 〖例題解析〗〖例題〗有甲、乙、丙三支溫度計,其中一支刻度不正確,現把它們分別放在空氣中、盛酒精的開口瓶中和密封的盛有酒精的瓶中(如圖),一段時間后,三支溫度計的示數均為18℃,則 ( )A.甲溫度不準確 B.乙溫度不準確 C.丙溫度不準確 D.不能確定分析與解答:由圖可知,甲測室溫,丙雖測酒精,但瓶口密封無法蒸發,測的是室溫,甲、丙示數相同,只有一支刻度不正確,所以甲和丙是正確的,而乙因為酒精的蒸發吸熱而使酒精的溫度降低,所以乙錯誤,故選B。? 〖鞏固基礎〗1.關于汽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汽化現象只在液體表面發生 B.汽化現象只在沸點發生 C.汽化現象在沸點以上溫度才能發生 D.任何溫度下,液體都能發生汽化現象 2.在衛生間里洗熱水澡,室內的玻璃鏡面會變得模糊不清,過一段時間,鏡面又變得清晰起來。鏡面上發生的這兩種現象的物態變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3.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幾滴酒精,將袋擠癟,排盡袋中空氣后把口扎緊,然后放入80℃ 以上的熱水中,過一會兒,塑料袋鼓起,從熱水中拿出塑料袋,過一會兒( )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癟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癟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4.[2012內江]如圖所示,是某游泳愛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時的情境示意圖,由圖可知( )A.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方式 B.所有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 C.水在蒸發的過程中要吸熱,使水和它依附的人體溫度上升 D.圖中游泳愛好者的姿勢是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5.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風有涼爽的感覺,如果把一支溫度計也放在吊扇下吹風,溫度計的示數將( )A.升高 B.降低 C.不變 D.無法確定6.教室里地面某處有積水很難干,用掃帚將水掃開后就干得快,其主要原因是( ) A.掃帚使水面空氣流動加快 B.將水掃開時使水的溫度升高 C.水掃開后,蒸發的面積增大了 D.掃帚使水的流動加快 7.下列事例中,不能加快液體蒸發的是( )A.把瓶中的水倒入盤中 B.把濕衣服從樹蔭下移到陽光下C.把濕毛巾掛在電風扇前吹 D.利用管道代替溝渠輸水8.在室溫下,把一支溫度計從酒精里拿出來后它的溫度是( )A.升高 B.降低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9.下列陳述中與液體的蒸發快慢沒有關系的是( )A.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得越快 B.液體的質量越多,蒸發得越快 C.液體的表面積越大,蒸發得越快 D.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越快,蒸發得越快10.夏天用電風扇吹,人會感到涼快,這是因為( )A.電風扇吹出的風能產生冷氣 B.電風扇吹出的風能降低空氣的溫度 C.電風扇吹出的風能吸收人體的熱量 D.電風扇吹出的風能加速人體表面水分的蒸發11.下列現象是描述一定質量的酒精在不同條件下蒸發快慢的情況,其中最能說明酒精蒸發快慢跟它們的表面積有關的是(?? )A.溫度不等的酒精分別裝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處,蒸發快慢不同B.溫度相同的酒精分別裝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處,蒸發快慢不同C.溫度相同的酒精分別裝入口徑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處,蒸發快慢不同D.溫度相同的酒精分別裝入口徑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處,蒸發快慢不同12.某同學做“研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實驗,如圖所示,他在兩塊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別滴上一滴水,觀察圖中情景可知該同學主要研究蒸發快慢與( )A.水的溫度的關系 B.水的表面積的關系 C.水面上方空氣的流速的關系 D.上述三個因素的關系 13.我們在劇烈運動之后,不宜站在電風扇前直接吹風,否則很容易感冒,這是因為( ) A.汗液浸濕的衣服容易滋生病菌 B.劇烈運動之后,人的體溫高,風的溫度低,人易著涼 C.風加速了汗液的蒸發,汗液的大量蒸發要從人體中吸收大量的熱 D.風吹來時直接帶走了人體的熱量,使人體的溫度降低 ? 〖提高能力〗1.[2013鹽城]用滴管從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覺涼涼的,小明就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提出了兩種猜想,猜想1:酒精的溫度低于手的溫度;猜想2:酒精蒸發時吸熱,有致冷作用,隨后,他在燒杯中倒入適量酒精,用相同的溫度計分別測量手的溫度t1和燒杯中酒精的溫度t2,并重復多次,均發現t1>t2,由此,他( )A.只能驗證猜想1 B.只能驗證猜想2C.既能驗證猜想1,也能驗證猜想2 D.既不能驗證猜想1,也不能驗證猜想22.[2010鎮江]小凡同學在4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量相同的水,進行如下圖所示的實驗探究,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溫度、水的表面積和水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有關。(1)通過A、B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 有關。(2)通過 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溫度有關。(3)小凡同學猜想水蒸發快慢還可能與水的質量有關,于是繼續進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環境下的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上一滴和兩滴水(如上圖)。結果發現甲圖中水先蒸發完,于是他得出結論:水蒸發快慢與水的質量有關,水的質量越小蒸發越快.從實驗設計環節看,他沒有控制水的 (選填“質量”或“表面積”)相同;從得出結論環節看, “根據誰先蒸發完,判斷誰蒸發快”是否正確?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 。3.[2015杭州]盛夏季節,沙漠地區的人們有時會將食物存放在“雙層陶罐”中,通過降溫來延長食物的保鮮期。雙層陶罐是將一個較小的陶罐放在一個大的陶罐中間,并在兩個陶罐之間裝入沙子,然后在沙里加水, 通過濕沙層水蒸發吸熱使食物降溫,其結構如圖甲所示。(1)如果內陶罐改用鐵罐,從物質性質的角度分析,鐵罐的不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點即可)(2)為了探究雙層陶罐降溫效果的影響因素,研究人員用相同的雙層陶罐,分別在不同的風速、空氣相對濕度(RH)條件下做了一系列的實驗。在控制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測得在不同因素影響下雙層陶罐的降溫效果指數(降溫效果指數越大,表明降溫效果越好),結果如圖乙所示: 根據以上實驗結果,寫出不同因素對降溫效果的影響。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用水代替雙層陶罐的濕沙層,實驗結果是用濕沙層降溫速度更快。請解釋其原因:__________。4.在一次洞穴探險中,邁克和隊友失去了聯系,在洞中轉來轉去找不到洞口,這時他用了一個方法很快找到了洞口:用手指蘸一些急救包中的消毒酒精,豎在空中,憑手的感覺可以判定從洞外吹來的風向,順著這個方向就可找到洞口。手指蘸了酒精后能判定風向,這是因為: ⑴有風的一側空氣流動 (填“快”或“慢”) ,酒精蒸發 (填“快”或“慢” );⑵酒精蒸發時 熱量,使手指表面溫度 。5.有一假說:水果和蔬菜切開后,質量的變化可解釋為是它們內部水分的蒸發散失所致。如圖所示的是驗證該假說的實驗方案的部分情景,實驗材料是均勻剖開的胡蘿卜,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⑴能驗證該假說的實驗情景是 。⑵以上情況只能說明蒸發的快慢與 有關;除此以外, 、 與蒸發快慢也有關。 6.[2015黃岡]涂在手上的酒精比涂在手上的水干得快,壺中的水比壺中的食用油干得快……小明猜想:液體蒸發的快慢可能與液體的種類有關。(1)為此,小明用一根兩端開口的直玻璃管、塑料板、電子手表、筆、溫度相同的水、大豆油和酒精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A.在玻璃管上端附近畫一標記線,并將下端豎直插入水中,直到管內水面到達標記線;B.用手指堵住玻璃管上端管口,將玻璃管從水中取出;C.將玻璃管移到塑料板上方,放開手指,讓水滴在塑料板上并開始計時;D.用同樣的方法先后取出大豆油和酒精滴在塑料板上并計時;E.記錄液滴變干所用的時間 t,得出結論。①用玻璃管取液體,是利用 的作用;②該實驗方案有不妥之處,請指出一點: ,理由是: 。 (2)小明改進方案后,通過實驗得到:相同條件下,t酒精7.[2011杭州]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樹樹蔭下的氣溫要比陽光直曬下的氣溫明顯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幾位同學有不同意見:小王認為主要是樹葉不斷散發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溫的作用;小李認為主要是樹葉擋住了太陽光的輻射,所以樹蔭下的氣溫降低了。請回答下列問題:⑴小王認為主要是“樹葉不斷散發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溫的作用”的科學原理是 。⑵小方認為造成樹蔭下的氣溫要比陽光直曬下的氣溫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說的原因外,從能量轉化的角度看,還有一個較重要原因,你認為這個原因是 。 (3)小李針對自己的猜想,設計以下的實驗來加以驗證:①在同一地點選擇間隔適當距離,陽光照射、周邊環境一樣,樹種、大小、長勢、樹形都相同的兩棵樹,分別編號為A、B。②在B樹全部樹葉的正反兩面噴上一層極薄無色無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樹葉水分蒸發。(透明膜經過一段時間后,會自動分解)③在無風晴天的中午實驗地點進行測量,同時測定離地1.5米高處的三個點的氣溫。 這三個點的氣溫分別是: 下的氣溫(T1)、 下的氣溫(T2)、 下的氣溫(T3)。測溫時,其中兩支溫度計放置地點除離地高度相同外,還應離 的距離相同。④若不考慮小方說的造成樹蔭下氣溫低的原因,要證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確的,測量得到的數據(T1、T2、T3)之間的溫差關系式應是 。 參考答案〖鞏固基礎〗1.D 2.A 3.D 4.D 5.C 6.C 7.D 8.C 9.B 10.D 11.C 12.A 13.C 〖提高能力〗1.D 2.⑴表面積。⑵AC。⑶表面積;不正確,因為液體的質量不相等。3.(1)鐵易生銹;(2)①雙層陶罐降溫效果與風速有關,空氣相對濕度一定時,風速越大雙層陶罐降溫效果越好;②雙層陶罐降溫效果與相對濕度有關,風速一定時,空氣相對濕度越小,雙層陶罐降溫效果越好。(3)濕砂層中水與空氣接觸面積更大,蒸發更快.沙子的比熱小于水的比熱.。4.⑴快、快;⑵吸收、降低。5.⑴A;⑵液面氣體的流速、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6.(1)①大氣壓;②無法控制影響蒸發的其他因素、因為液體的質量和表面積可能不同;(2)小、低。7.⑴液態水蒸發會吸收環境中的熱量;⑵部分太陽能通過光合作用轉化為化學能;⑶③A樹;A樹;陽光直射;樹干;④T3-T2>T2-T1。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