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教學診斷性測試九年級歷史與社會·法治試題卷親愛的同學:本卷采用閉卷考試方式,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無效。請你認真審題,仔細答題,發揮最佳水平!、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每個時代都有其鮮明的特色。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A.改革開放B.依法治國D.獨立自主2.下列政策能體現我國政府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有()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②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③鄉村振興戰略④加強中美經濟合作A.①②③B.①②4C.①③④D.②③④3.右邊漫畫說明A.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B.創新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C.回顧人類文明史,創新始終貫穿其間D.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4.“2019年,有機遇也有挑戰,大家還要一起拼搏、一起奮斗。……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下列舉措直接體現共享發展的是()①增加公共服務供給②實施脫貧攻堅工程③推進重大科技項目④實施健康中國戰略A.①②③C.①②④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下列與之相關的有(①建立和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②發揮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③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④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A.①②C.②③6.服裝具有重要的社會政治功能。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通令將中山裝定為禮服,袖口的三個紐扣象征三民主義,三民主義不包括()A.民權主義B.民主主義C.民族主義D.民生主義“革命把自古以來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們之間不許稱‘老爺’‘大人’,而改稱先生’‘同志’等。”這場“革命”A.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B.開始了中國近代化的歷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D.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九年級社會試題卷第1頁共6頁8.右圖所示為1917年山西某縣教育副會長的一則日記。該日記作為史料,可以用于佐證新知事(縣長)于昨日初夜入A.清朝統治的腐敗城,今朝接篆視事(上任)后即詣各廟拮香行跪禮拜禮,仍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是舊官僚之行為也事)由科舉人出身,非新派C.新文化運動的進步性流人,可望其布澤于民也D.五四運動的徹底性9.“女學生已經開始覺悟,抵制學校開設的《列女傳》。在操場的樹蔭下,在宿舍里,他們常常聚在一起,爭得面紅耳亦,后來由爭論變成抗婚、逃婚,以實際行動反抗舊禮教,爭取婚姻自由。”這則材料反映的是()A.維新思想開始在校園內傳播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C.民主科學思想沖擊封建禮教D.近代學校開設修身課程10.20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認識到應該聯合其他革命黨派,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此次聯合”所順應的時代呼聲是A.驅逐韃虜,恢復中華B.打倒列強,除軍閥C.民主科學,思想解放D.反袁復辟,護共和1.閱讀右圖,孫中山先生為順應世界潮流,致力于國民革命四十年的具體史實有(①成立中國同盟會會力民草◆②推動國共第一次合作凡十鼻,其目③創辦黃埔軍校乖中之自由平等孫中山囑④領導北伐戰爭A.①②③B.②③④D.①③④2.某文告寫道:“民眾自動武裝起來,打倒投降帝國主義的國民黨!建立民眾自己的蘇維埃政權!創造民眾自己的武裝力量!到紅軍中去,進行革命的民族戰爭!”這份文告最有可能是A.辛亥革命時期武昌起義新軍的宣傳B.北伐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的宣傳C.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號召D.新文化運動時期知識分子的宣傳13.右圖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的一個歷史事件。有關該事件的歷史要素,敘述正確的有()①背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②目的:停止內戰,一致抗日③地點:陜西西安④意義: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①②C.②③D.③④14.右圖是某人在我國某一反映日本侵華罪行的紀念館拍攝的照片。該照片的拍攝地是(.)A.北京南京九年級社會試題卷第2頁共6頁九年級社會答案 第 1頁 共 2頁2019 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教學診斷性測試九年級社會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40 分)1—5 AABCD 6—10 BDBCB 11—15 ACCBD 16—20 CCBDB二、非選擇題(本題有 5 小題,共 60 分)21.(10分)(1)富起來;強起來(2分)(2)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分)(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等。(2分)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國的強國之路;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等。(至少寫出 2點,每點 2分,共 4分)22.(12分)(1)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2分)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分,寫出其中 2點即可)(2)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2分)我國仍然面臨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所以需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4分,寫出其中 2點即可)(3)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企業不能只是跟著別人走,而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2分,寫出其中 1點即可)23.(10分)(1)能從畫作中某一內容(場景)加以說明即可。如學生游行示威,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廢除二十一條”等口號,說明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革命運動。(2分)(2)變化:由前期宣傳新文學、思想啟蒙為主;轉變為宣傳馬克思主義、政治革命為主。(2分)主要原因: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2分)(3)20世紀 30 年代,在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時,中國共產黨舉行紀念活動,號召青年發動群眾,抵抗侵略。(2分,言之有理即可)九年級社會答案 第 2頁 共 2頁(4)新時代青少年應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自覺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2分,言之有理即可)24.(14分)(1)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誕生。(2分)(2)1919年五四運動中,上海工人罷工,并發展成運動主力,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為全新時代的開始奠定了階級基礎;1920年,陳獨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為全新時代的開始奠定了組織基礎。(4分)(3)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在長征途中的危急關頭,毛澤東果斷建議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使革命轉危為安。(4分,寫出 2點即可)(4)第五次反“圍剿”失利。(2 分)遵義會議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2分)25.(14分)(1)七七事變。(2分)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抗戰開始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2分)(2)從漠不關心、消極觀戰、拒絕調停到支持抗戰、積極援助、聯合中國。(2分)1941年12月 7 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對日本宣戰,爭取聯合中國等一切反西斯力量打擊日本。1942年 1月 1日,美、英、蘇、中等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抵抗日本等法西斯侵略勢力。(4分)(3)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中國正義之舉,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和幫助;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戰士氣;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寫出兩點即可,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社會答案.pdf 浙江省蒼南縣靈溪學區2019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考試歷史與社會法治試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