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5節 泥石流〖要點整理〗一.泥石流的形成1.泥石流是指在山區因暴雨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攜帶有大量泥沙和石塊的特殊洪流。2.泥石流的成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類因素。(1)自然因素: ①山區(特別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匯集,水流的流速較大,沖刷力強。 ②山坡或溝谷表層堆積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塊等),容易被水流沖刷。 ③有暴雨或持續性的降水,形成流水。(2)人類活動:改變了泥石流發生地區的自然環境,促使泥石流的發生。如改變地面形態和土層結構,或改變地表植被的狀況,從而促使泥石流的發生。二.泥石流的時間分布特點與集中降水規律一致,具有明顯的季節規律(原因:爆發時受連續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發) 三.泥石流的危害 1.泥石流特點:突發性、歷時短,常與山體崩塌相伴發生,破壞力巨大。2.泥石流是我國主要的地質災害之一。常常會沖毀公路、鐵路等設施,摧毀礦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毀壞建筑等。〖例題解析〗〖例題〗我國是個多山的國家,隨著山區經濟的發展,對泥石流減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表,回答問題。某地重點監測溝谷參數表溝谷編號 集水面積/平方千米 平均坡度 流域落差/米 植被覆蓋率/%① 5.3 24.3° 537.2 15.7② 2.7 30.1° 670.3 19.6③ 20.0 40.8° 1353.7 13.2④ 4.5 26.1° 384.7 20.51.根據表中參數推測,發生泥石流可能性較大的溝谷是( )A.① B.② C.③ D.④2.為了更及時、準確發出泥石流預警,該地區還應密切關注( )A.氣溫高低 B.風力強弱 C.光照強度 D.降水量大小分析與解答:集水面積越大,平均坡度越大,流域落差越大,植被覆蓋率越小,發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越大;降水量是影響泥石流的重要因素之一。〖鞏固基礎〗1.下列人類活動中,可能導致泥石流發生的是( )A.陡坡修筑梯田 B.圍湖造田C.過度抽取地下水 D.內蒙古高原上墾殖草原2.泥石流災害頻發的地區,氣候特征往往是( )A.終年高溫多雨 B.終年高溫少雨C.四季分明,降水均勻 D.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3.下列關于泥石流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規模不大,但危害嚴重 B.活動頻繁,歷時長C.危及面狹窄,且重復成災 D.突發性強,歷時短4.下列關于泥石流的危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泥石流多發生在地形陡峭的山區,人煙稀少,故不會對人類產生危害B.經常會沖毀鐵路、公路、橋梁、水電站等公共設施C.它會摧毀礦山,掩埋良田,毀壞房屋D.它會堵塞河流,造成河流決口,泛濫成災5.在陡峭的溝谷山區進行交通運輸建設時,應充分考慮的地質災害是( )A.水土流失 B.泥石流 C.地震 D.火山6.為減輕山區地質災害的威脅,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加強對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測預警系統 B.加強對地質災害的治理,就可以減少地震的發生頻率C.依靠工程、生物措施,徹底杜絕地質災害 D.加強防災、減災宣傳,組織當地居民向平原地區遷移7.暴雨引發的泥石流在某山區造成至少多人被埋。泥石流是一種破壞力巨大的地質災害,經常與之相伴發生的地質災害還有( )①火山 ②地震 ③山體滑坡 ④崩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下列關于泥石流發生前的特征描述,不正確的是( )A.溝谷中的小溪突然斷流 B.深谷或溝內傳來類似火車轟鳴或悶雷般的聲音C.溝谷深處突然變得昏暗并有輕微震動感 D.由于泥石流的發生具有突發性,所以其發生前不會有任何征兆9.山上發生泥石流,而此時你恰好在泥石流的路徑中央,此時你該沿哪個方向逃跑( )A.迎著泥石流的方向跑 B.順著泥石流的方向跑C.垂直于泥石流的方向跑 D.沿與泥石流成一定角度的方向跑10.下列災害主要發生在山區的是( )A.地震 B.泥石流 C.臺風 D.霜凍11.下列地區屬于泥石流頻發的地區的是( )A.浙江 B.上海 C.甘肅 D.廣東12.遇到泥石流或山體滑坡,下列脫險逃生的辦法不妥當的是( )A.逃生中要保護好頭部 B.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 C.在溝中盡快跑到房頂 D.設法從房屋里跑到開闊地 13.人類的下列活動,有助于削弱泥石流活動強度的是( )A.亂砍濫伐、毀林開荒 B.開采礦物、堆放礦渣C.修建公路、破壞地表 D.修建水庫、調蓄水流 14.泥石流是指在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引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經常與山體滑坡和崩塌相伴發生,破壞力巨大。15.人類的 、 等行為,導致植被被破壞,可能會引發泥石流。〖提高能力〗1.有關地質災害的防御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測預警系統 ②植樹造林可以減少泥石流或滑坡發生的頻率和強度 ③目前,人類通過監測能準確預報地質災害發生的時間和地震強度 ④目前,人類對地質災害的防御措施可使人類避免地質災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我國滑坡、泥石流災害嚴重的原因有( ) ①山區面積廣大,地表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 ②人類活動對地表結構的嚴重破壞 ③季風區夏季暴雨集中 ④我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頻發的國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3.人類活動可能誘發的自然災害是( )A.地震、海嘯 B.滑坡、泥石流 C.沙塵暴、火山噴發 D.臺風、洪澇4.在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中具有長期效益的是( )A.修筑永久性的鋼筋混凝土防護結構 B.種植草皮、造林護林C.放棄在泥石流地區居住和建造工程 D.在地表鋪蓋黏土,防止雨水滲入5.下列關于泥石流發生時的防御措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泥石流發生時,應設法從房屋里跑到開闊地帶并迅速轉移到高處B.不要順溝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兩邊的山坡上面逃生C.千萬不可在泥石流中橫渡D.發生泥石流時,要勇于到室內救出被困人員,并搶救一些易于攜帶的物資6.讀“某地地質災害成災頻次示意圖”,回答問題。 (1)關于該地地理特征的敘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嶇 ②全年降水豐富,年際變化大 ③地表基巖廣布 ④地表巖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該地防御此類地質災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蓋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護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7.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個山谷模型,如圖所示,完成下列問題:(1)在土質山谷模型的坡面上灑水,在A處發生的現象是 。(2)若加大灑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較大的水流,在A處發生的現象是 。(3)在A處發生的現象是一種類似于泥石流的現象。由此推斷,影響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 。(4)若在B處坡面上覆蓋植物(草皮或苔蘚),再向坡面灑較大的水流,A處水流與沒有植被覆蓋時相比的變化是 。 (5)由此可見, 可以減少泥石流的發生。8.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泥石流是指在降水、潰壩或冰雪融化形成的地面流水作用下,在溝谷或山坡上產生的一種挾帶大量泥沙、石塊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華北山地、黃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東南部山地,是我國泥石流的主要發生地區。材料二:泥石流示意圖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圖。(1)解釋導致泥石流爆發的自然條件: 。(2)當泥石流發生時,在泥石流的流經區和堆積區的游客,應該如何正確逃生? 。參考答案〖鞏固基礎〗1.A 2.D 3.D 4.A 5.B 6.A 7.C 8.D 9.C 10.B 11.C 12.C 13.D 14.山區、暴雨或其他原因、攜帶有大量泥沙和石塊。突發性、歷時短15. 改變地面形態和土層結構、改變地表植被的狀況〖提高能力〗1.A 2.C 3.B 4.B 5.D 6.(1)C(2)D7.(1)泥沙與水一起流下。(2)水流中伴有大量泥沙。(3)陡峭的地形、暴雨或持續性強降水、地表有大量松散碎屑物。(4)水流中泥沙減少。 (5)植被。8.(1)陡峭的地形、暴雨或持續性強降水、地表有大量松散碎屑物。(2)垂直于泥石流的路徑逃跑。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