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節(jié)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要點整理〗1.植物的感應性: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應。 向性運動:植物的某些器官發(fā)生移動,且移動方向與刺激方向有關。 感性運動:由于外界某種因素的刺激或者內部的生理機制引起的運動,與刺激方向無關。對比項目 向性運動 感性運動刺激及方向 植物體上的某些器官能發(fā)生移動且移動的方向與刺激的方向有關,這種現象稱為植物的向性運動,植物感應性的一種表現形式。 植物由于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產生的局部運動,但運動方向與刺激方向無關,也是植物感應性的一種表現方式。運動快慢 比較緩慢發(fā)生。 較快發(fā)生,容易在短時間內察覺到。運動可逆性 向性運動是生長運動,不可逆。 在刺激消失后又會恢復到原來狀態(tài)。意義 向光性、向地性、負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等,使植物獲得更多光照、水分、營養(yǎng)等。 植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如最初的幾滴雨滴使含羞草的小葉合攏、葉柄下垂,這樣當大雨猛烈下降時,可使整個植株免遭傷害。2.植物激素:在植物體一定部位合成并運輸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產生顯著調節(jié)作用的微量有機物。植物激素 合成部位 作用 應用生長素 幼嫩的芽、葉等 加快細胞生長速率。 培育無子果實;除草等。赤霉素 未成熟的種子 促進細胞伸長,促進種子萌發(fā)和果實發(fā)育。 用于播種。細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進細胞分裂和組織的分化,延緩衰老。 維持蔬菜新鮮,延長儲藏時間。脫落酸 根冠,將要脫落的器官 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 棉鈴的葉子的脫落。乙烯 成熟的果實中 促進果實成熟。 處理瓜果幼苗雌花的形成,增產,催熟果實。3.植物生長素及向光性產生的原因:⑴產生部位: 胚芽的尖端。⑵作用:①能促進植物的生長。②能促進扦插枝條生根。③促進果實的發(fā)育,防止落花落果。⑶缺點:生長素濃度較大時,會抑制植物的生長,甚至使植物死亡?!獞糜诜乐坞s草。⑷分布:由光照條件決定。 當單側光照射時,生長素分布不均勻,背光處分布多;當受到陽光均勻照射時,生長素在植物體內分布均勻。⑸植物具向光性實質: 植物受單側光照射,生長素分布不均勻。背光部分生長素分布多,植物生長快,所以植物的莖會彎向光照方向生長,即植物具向光性。〖例題解析〗〖例題〗(2015臺州)在實驗條件受限制的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實驗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⑴小柯測量食鹽水密度,能找到的器材有:兩個相同的透明杯子、清水(ρ水=1g/cm3)、食鹽水、記號筆和托盤天平。因為沒有量筒,液體體積無法直接測量,小柯想到借助于V食鹽水=V水的方法,用天平測得m1=52.0g、m2=132.0g、m3=141.6g,利用三個數據完成了食鹽水密度的測量。他的測量過程與方法如下圖。?結合實驗圖解,ρ食鹽水=?? g/cm3。?⑵一株幼苗上下倒置,它的根會重新定向而向下生長,莖會彎曲向上生長。根、莖的重新定向可能與重力有關。如何找到證據來支持這一假說呢?19世紀的科學家難以找到無重力的實驗環(huán)境。英國植物學家奈特把幾株蠶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綁在木板上,木板以每分鐘150轉的速度旋轉,制造了一個方向由中心向外的“人造重力”,抵消地球重力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創(chuàng)造性的實驗設計為后人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證據。奈特實驗從開始到結束,旋轉木板上的幼苗狀況變化如右圖。?請你描述奈特實驗的現象,并根據所學的科學知識作出合理解釋。 。分析與解答:⑴水的質量m水=m2-m1=132.0g-52.0g=80g,由ρ=m/v,所以水的體積V水=m/ρ=80g/1g/cm3=80cm3;食鹽水的質量m食鹽水=m3-m1=141.6g-52g=89.6g,圖中所示V水=V食鹽水,所以食鹽水的密度ρ食鹽水=m/v=89.6g/80 cm3=1.12g/cm3。⑵現象:蠶豆幼苗的根向著旋轉木板轉動產生的“人造重力”方向生長,蠶豆幼苗的莖背著旋轉木板轉動產生的“人造重力”方向生長。原因是由于木板旋轉產生的“人造重力”,蠶豆幼苗的根和莖上的生長素分布不均,導致根與莖彎曲生長。〖鞏固基礎〗1.[2009金華]早在1880年,英國科學家達爾文在研究光照對植物胚芽生長的影響時,發(fā)現胚芽在受到單側光照射時,會彎向光源生長。在達爾文之后,經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發(fā)現,影響植物彎向光源生長的物質是 ( )A.維生素 B.DNA C.酶 D.生長素2.下列生命活動,與植物感應性現象無關的是( )A.浸在水中的大豆種子逐漸脹大 B.倒伏的韭菜自然挺立起來C.含羞草受到觸動時幼葉下垂 D.松樹的根在水豐富一側分布較多3.下列植物的行為屬于向光性的是( )A.莖的背地生長 B.捕蠅草捕蠅 C.窗口植物向窗外長 D.含羞草收縮葉子4.當我們走進大自然時,會發(fā)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些植物能捕捉昆蟲作為自己的養(yǎng)料。當昆蟲受香氣等因素的誘導進入陷阱時,進口會自動合上,使昆蟲無處逃生,變成植物的營養(yǎng)餐。下列關于上述反應的環(huán)境刺激,不可能的是( )A.肥料 B.地球引力 C.震動 D.碰觸5.菊花一般在日短夜長的秋季開花,現在一年四季都有菊花供應,這是如何造成的( )A.控制環(huán)境溫度 B.控制光照時間長短 C.調節(jié)水分供應 D.調節(jié)肥料供應6.海洋中的藻類植物的幼株,都會向上生長,最后漂在水面上。下列關于其感應性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向地性 B.向水性 C.向光性 D.向觸性7.家在農村的小李同學發(fā)現:臺風過后,綠色植物倒伏了,但它的莖桿前端卻仍保持向上生長的趨勢。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受肥料的影響,向化性 B.受水的影響,向水性 C.受地球引力的影響,莖的負向地性 D.受陽光的影響,向光性 8.飛行于太空中的宇宙飛船里,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養(yǎng)若干天后,根莖生長方向是( ) A.根向下生長,莖向上生長 B.根向上生長,莖向下生長 C.根水平方向生長,莖向上生長 D.根和莖都向水平方向生長 9.某同學進行如下的實驗:將一盆A植物放在暗箱內,而將B植物放在鑿了一小洞的暗箱內,如圖所示。幾天后發(fā)現 A 植物向上生長,而 B 植物向小洞處彎曲生長。此實驗可以說明( ) A.陽光能促進植物生長 B.植物莖的生長表現出向光性 C.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不需水分 D.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不需光線 10.為研究光照對植物胚芽生長的影響,某興趣小組做了右圖所示的實驗。根據圖中所示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胚芽的生長具有向光性 B.胚芽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C.單側光使胚芽內生長素分布不均勻 D.生長素能促進胚芽向光生長11.在方形暗箱內放一盆幼苗,暗箱一側開一小窗口,固定光源的光可從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轉器上水平旋轉,保持每15分鐘勻速轉一周。一個星期后幼苗生長狀況為( ) 12.下列使幼嫩植株向右上方生長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A.在花盆右側的土壤中多澆水施肥 B.把花盆放在窗臺讓它受單側光照射C.人工控制植株按要求的方向生長 D.把花盆在室外空曠處橫放一段時間后再正放13.如圖所示4株相同的蠶豆幼苗分別放在4個暗箱中一段時間,其中2號和4號暗箱分別在頂部和右側開孔,使光線能射入。如果要研究光與莖生長的關系,可選擇的裝置是( ?。?br/>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14.某小組研究光對同一種植物幼苗生長的影響,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某同學預測幼苗幾天后的生長可能情況如圖乙。請你判斷:幾天后,實驗裝置Ⅰ~Ⅲ中幼苗的正確形態(tài)依次是( )A.⑷⑴⑸ B.⑷⑵⑸ C.⑷⑴⑶ D.⑴⑸⑶15.[2016杭州]下列屬于植物向性運動的是( )A.菊花在秋天開花 B.某植物葉表面的氣孔在白天打開,晚上關閉C.含羞草的小葉受到振動后合攏 D.橫倒在地上的蕃茄莖背地生長16.綠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莖稈能部分恢復成直立狀態(tài),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受重力影響 B.受觸碰影響 C.受水的影響 D.受光的影響17.植物的根向地生長,葉向光生長,這說明植物也和動物一樣具有( )A.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能力 B.遺傳特性 C.生長和繁殖能力 D.排出廢物的能力18.某同學用青菜的幼苗進行了四項實驗,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②、③對照可以證明植物生長具有向光性B.實驗③進行一段時間后,青菜葉片發(fā)黃的原因是無光條件葉綠素不能合成 C.實驗④的生長結果只能證明根具有向地性D.實驗①的目的是起對照作用19.如圖,在A、B、C三個花盆中,各有三株相同的植物胚芽,A、C盆中正常,B盆切去尖端,將A、B盆放在勻速緩慢旋轉的圓盤上,C盆不旋轉,幾天后,A盆胚芽將 生長,B盆胚芽將 ,C盆胚芽將 。20.[2009杭州]某同學將生長狀況相似的A、B二盆蠶豆幼苗分別置于兩個暗箱中,在B盆蠶豆幼苗的暗箱右側開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側裝一個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環(huán)境條件適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B兩盆蠶豆幼苗的生長狀況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同學設計這一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探究 。(2)根據學過的知識,解釋B盆蠶豆幼莖向光源彎曲生長的原因。 (3)若另取一盆蠶豆幼苗,在暗箱右側亦開一小窗口,在窗口外側裝一個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裝一個旋轉器。當旋轉器以一定速度勻速旋轉時,花盆也隨之一起旋轉,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轉,如圖C所示。當圖C中的花盆連續(xù)旋轉一星期以后,請你預測裝置中的蠶豆幼莖的生長或彎曲情況是 。(4)若將A盆蠶豆幼苗橫向放置(與地面平行),你預測的蠶豆幼莖生長方向是 ,這是植物對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應。蠶豆幼莖對單側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應都屬于植物的 。這種特性也可以稱為生物的應激性。21.把培植在培養(yǎng)基內的蠶豆幼苗分別放入甲、乙、丙三個暗箱中一段時間,其中丙暗箱在側面開孔,使光線能射入,則:(1)選擇 兩個裝置進行實驗,可了解蠶豆莖的生長與光的關系。(2)選擇 兩個裝置進行實驗,可了解蠶豆莖和根的生長與重力的關系。22.[2009紹興]為了探究“赤霉素對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響”。 (1)甲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取生長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測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學標準配制的培養(yǎng)液中,放在適宜的溫度和光照等條件下培養(yǎng)。 ②每天噴灑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測量每株大豆的高度,發(fā)現平均高度增加了。 實驗結論:赤霉素有促進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2)乙同學認為甲的實驗結果可信度不高,因為甲沒有設置對照實驗。請你幫助設置對照實驗: ①取_______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樣的培養(yǎng)液和適宜的溫度和光照等條件下培養(yǎng)。②每天噴灑與實驗組等量的 。 ③20天后測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計算平均高度。(3)如果20天后,出現 的實驗結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進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實驗結論。(4)請你再提出一個可能影響大豆植株高度的因素_________。23.[2012溫州]科學興趣小組了解到植物的莖具有背離地面向上生長的特性,查閱資料發(fā)現,玉米幼苗能在黑暗中生長較長時間,是一種比較好的實驗材料。于是他們利用玉米幼苗、大紙板箱等器材進行實驗,以驗證玉米的莖具有背地生長的特性。請你按照下表中的實驗方案設計要求,完成相應的實驗操作步驟。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方案設計要求步驟一 選擇10盆長勢良好且大小相近的玉米幼苗,隨機平均分成兩組,分別標為A組和B組。 選擇合適的實驗材料 步驟二 (1) 。 設置對照實驗步驟三 (2) 。 排除影響實驗結果的主要因素的干擾步驟四 (3)幾天后,觀察 ,并做好記錄。 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 步驟五 比較A、B兩組的實驗結果,得出結論。 獲取事實和證據并得出結論〖提高能力〗1.某同學從科學資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葉能合成生長素,防止葉柄脫落?!睘榱蓑炞C這一結論,該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中所需要的步驟是( )①選取同種生長狀況相同的植株3株,分別編號甲株、乙株、丙株;②將3株全部保留頂芽;③將3株全部去掉頂芽; ④將去掉頂芽的甲、乙兩株葉柄橫斷面均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⑤將甲、乙去掉葉片,保留葉柄,并在甲株的葉柄橫斷面上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丙株保留幼葉;⑥觀察3株植株葉柄脫落情況。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2.下列問題與右圖有關,其中與該圖符合的是( ?。?br/>①莖對植物生長素沒有反應; ②根對植物生長素沒有反應;③根與莖對植物生長素的反應不同; ④高濃度的植物生長素促進根的生長;⑤加入生長素總會使莖生長加快; ⑥促進根生長的生長素濃度較促進莖生長的生長素濃度??;⑦根的生長受莖的生長抑制; ⑧根的生長受莖的生長促進。A.①④ B.②⑤ C.③⑥ D.④⑧3.荷蘭學者Went于1928年把燕麥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瓊脂薄片上,約1h~2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將瓊脂小塊放在去頂的胚芽鞘一側,然后置于黑暗條件下培養(yǎng),胚芽鞘逐漸向放置瓊脂小塊的對側彎曲生長,該實驗結果不能直接證明的問題是( )A.胚芽鞘頂端能產生影響生長的物質 B.影響生長的物質自頂端向下運輸C.該物質能促進胚芽鞘的生長 D.單側光使該物質在胚芽鞘內呈不均勻分布 第3題 第4題 第5題 第6題4.某校生物興趣小組把一個胚芽鞘尖端放在一塊瓊脂塊上,瓊脂塊的中央被云母片隔開,同時被一個紙盒罩住,紙盒的一側開口,有單側光照(如圖①所示)。經過以下三種方法處理一段時間:僅紙盒轉動、僅胚芽鞘的瓊脂塊轉動、整個裝置同時轉動,然后分別把A、B所示瓊脂塊放在三個切尖端胚芽鞘的切口上(如圖②)。胚芽鞘的生長狀況分別( )A.直立生長、向右彎曲生長、向右彎曲生長 B.向左彎曲生長、直立生長、向右彎曲生長C.向左彎曲生長、向右彎曲生長、直立生長 D.向右彎曲生長、直立生長、向右彎曲生長5.如上圖所示,在快速旋轉的輪子邊緣放置四粒萌發(fā)種子,請判斷其根、莖的生長方向將是( )A.根向外,莖向圓心 B.根向圓心,莖向外C.根、莖均向外 D.根、莖均向圓心6.小明欲研究環(huán)境因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在墻壁上固定一個裝置,裝置內的幼苗種植在以鐵絲固定的濕棉花上,并在地上放置光源照射此幼苗。經過一段時間后,幼苗會朝著固定的方向生長,如圖,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A.莖背地的效應大于向光的效應???? B.莖背光的效應大于向地的效應?C.莖向地的效應大于背光的效應? D.莖向光的效應大于背地的效應7.[2010衢州]某同學利用青菜幼苗(如圖甲)進行了植物向光性實驗。他把等量、已發(fā)芽的青菜種子均勻地排列在4個培養(yǎng)皿中,當青菜幼苗長高至1.5厘米左右時,對各培養(yǎng)皿中的幼苗分別進行不同的處理,并都用單側光連續(xù)照射一段時間,如圖乙所示。 (1)青菜幼苗在單側光照射下,向光源彎曲生長是由于生長素分布 引起的;(2)觀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結論是 可以產生生長素;(3)增加④的實驗目的是為了研究 是否能產生生長素。 8.[2016山西]某同學設計了一個驗證“生長素能阻止葉柄脫落”的結論的實驗。(說明:生長素是一種植物激素,與植物的生長有關)實驗材料:如圖所示健壯植物若干,不含生長素的羊毛脂,含生長素的羊毛脂,剪刀等。 實驗步驟:①取兩盆長勢相同的植物,去除頂芽(頂芽、嫩葉能產生生長素并向下運輸),分別標號甲、乙。②用剪刀剪去甲盆植物葉片C,在葉柄斷口處敷上不含生長素的羊毛脂;乙不做處理。③甲、乙兩植物置于相同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觀察葉柄C的情況。⑴實驗中去掉頂芽,有無道理? 。該同學用葉片C做研究對象有無不當?如有不當,應選誰做研究對象?為什么? 。 ⑵如對不當之處作了修改,該同學可能得到的實驗現象是 ,據此能否驗證題干結論? 。9.[2011衢州]某興趣小組同學探究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促進植物扦插枝條生根的影響,實驗材料為生長狀況相同的楊樹枝條,等量分別插入到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和清水中培養(yǎng),實驗分四次并在同一實驗室內完成。每次實驗直到枝條不再產生根為止,計算每枝枝條生出根的平均數量,結果如下表所示。請分析回答: 2×10-1g/L 2×10-2g/L 2×10-3g/L 2×10-4g/L 2×10-5g/L 清水5月26日 0 0 0 1 6 05月31日 0 0 0 2 11 06月5日 0 1 1 5 13 16月10日 0 2 5 6 16 1⑴本實驗中設置清水組的目的是 ;⑵表中數據顯示,用濃度為 的生長素處理后,枝條生根最多;⑶分析可知,生長素濃度過大時 (選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條的生根;⑷有同學分析上表的數據后,得出一個結論“生長素濃度越低,促進生根的作用越明顯”,你認為這個結論正確嗎? ,理由是 。10.[2016貴州]植物在單側光照射下會彎向光源生長。這個現象被解釋為“光線能夠使生長素在背光一側比向光一側分布多”。為什么生長素在背光一側比向光一側分布多?是因為向光側的生長素在光的影響下被分解了,還是向光側的生長素向背光側轉移了。為此,有人做了下述實驗:(一)實驗步驟:將生長狀況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來,放在瓊脂切塊上,分別放在黑暗中和單側光下(見下圖)。(二)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請回答: [圖中c、d、e和f用一生長素不能透過的薄玻璃片將胚芽鞘分割;瓊脂下方的數字表示瓊脂塊收集到的生長素(IAA)的量](1)圖a和b說明什么? ;(2)圖c和d說明什么? ;(3)圖e和f說明什么? ;(4)通過上述實驗可得出什么結論? 。參考答案〖鞏固基礎〗1.D 2.A 3.C 4.A 5.B 6.C 7.C 8.D 9.B 10.A 11.B 12.A 13.B 14.C 15.D 16.A 17.A 18.C 19.不生長不彎曲、向光彎曲生長20.(1)單側光對植物的生長有何影響。(2)單側光導致生長素在背光側濃度高,生長快,向光彎曲生長。(3)直立生長。(4)直立生長,向性運動。21.(1)乙丙。(2)甲乙。22.(2)①生長狀態(tài)一致②清水;(3)實驗組的植物平均高度比對照組高;(4)礦質營養(yǎng)等。23.(1)A直立放置B側放(合理即可);(2)兩組使用大紙箱罩上,放在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提高能力〗1.C 2.C 3.D 4.D 5.A 6.D 7.(1)不均勻;(2頂芽;(3)子葉。 8.⑴有道理。不當,因為頂芽能產生生長素向下運輸,影響C的生長。 應選A,若選C,AB產生的生長素會影響C。⑵葉柄脫落,不能。9.⑴對照;⑵2×10-5g/L;⑶不利于;⑷不正確,因為還沒有用更低濃度的生長素進行實驗。10.⑴光未影響生長素的分解和向下運輸;⑵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兩半,不影響生長素向下運輸和瓊脂塊收集的生長素的量;⑶單側光能促使生長素向背光側轉移;⑷單側光照射下,向光側的生長素向背光側轉移,而不是向光側的生長素被分解。生長素濃度根數量實驗日期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