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40張PPT。作業訂正:特訓P27 ---2.3.3 中共誕生CAADD6(1)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共一大召開(或中共成立)(2)新文化運動傳播了馬克思主義,為中共誕生奠定思想基礎;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為中共誕生奠定了階級基礎。7(1)浙江嘉興南湖(2)中共一大召開(或中共成立)(2)煥然一新,新在:①新的領導核心共產黨,②新的思想馬克思主義。③新的目標,實現共產主義。2.4.1 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1924--1927請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1、袁世凱死后,中國面臨哪些問題?2、這一時期的中國社會性質是什么?①一戰后,列強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②北洋政府軍閥混戰,社會動蕩不安。③中國依然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狀態。④人民渴望和平統一,“打倒列強除軍閥”。閱讀課本P43的1-3段,概述新生的共產黨和孫中山的國民黨為了救國,分別做了哪些舉措?共產黨:力量還比較弱小,應該聯合其他革命黨派,建立革命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做了哪些舉措?結果如何?對共產黨有什么啟發?材料2:辛亥革命后,孫中山不斷領導反對軍閥的斗爭 材料1:國民黨正在墮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蓋今日革命,非學俄(共)不可……我黨今后之革命,非以俄(共)為師。 ——孫文請結合上述2則材料,思考:當時中國第一政黨國民黨為什么愿意同弱小的共產黨合作?共產黨方面:國民黨方面:領導工人運動被軍閥鎮壓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屢遭挫折。打倒列強消滅軍閥在共產國際促成下國共第一次合作小結: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背景原因:一戰結束后的中國歐美列強卷土重來,軍閥割據混戰。聯合其他革命黨派,尋求新的力量支持目標共同認識自主學習:閱讀課本43-45,梳理知識點:1、第一次國共合作中,合作完成了哪幾件大事?2、概括北伐戰爭的時間、目標、領導人、根據地、敵人、經過、結果。①時間、地點:1924年1月,廣州②主要內容:反對帝國主義和打倒軍閥,事實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確定共產黨員可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原則。1924年國共第一次合作,拉開了國民大革命的序幕。孫中山與李大釗步出國民黨一大會址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和候補執行委員名單1924年創辦黃埔軍校1925年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組建國民革命軍1926年北伐戰爭孫中山先生遺訓: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黃埔軍校的建立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革命者來黃埔軍校葉劍英1924任軍校教官聶榮臻羅瑞卿陳賡1924年5月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 陳毅林彪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趙一曼1927年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 臧克家1927年,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 北伐戰爭2.開始時間:4.對象:1.目的:5.進軍路線及戰況:打倒列強,推翻軍閥,統一全國1926年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6.成果:3.總司令:蔣介石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成果北伐戰爭前形勢圖 直隸廣東廣西湖 南安徽山東黑吉遼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湖北兵力20萬兵力30萬兵力20萬廣東廣西北伐時,國民革命軍僅8個軍,兵力10萬人左。北伐戰爭進軍示意圖 直隸廣州桂林長沙安徽山東黑吉遼武昌上海短短十個月內,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擴展到長江流域。廣州國民政府遷到武漢。北伐勝利進軍的原因? ①國共合作,在全國造就了大革命的形勢; ②北伐軍制定了正確的戰略方針; ③正義之戰,得到廣大工農群眾的大力支持; ④蘇聯在軍事、物質上的幫助。 ⑤軍閥間相互猜忌,陷于嚴重分裂的極端脆弱局面; ⑥北伐軍將士英勇作戰,尤其是共產黨員起了先鋒模范作用;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三天時間,共產黨員工人領袖,革命群眾被殺300多人,被捕1000多人,失蹤5000多人。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國民政府。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 4月 13日中午,寶山路上群眾請愿大游行 遭到血腥鎮壓。在街頭被捕的革命群眾街頭被殺害的革命群眾上海街頭被殺害的革命群眾上海街頭的電線桿上,掛著被殺害者的頭顱。不久,國民政府舉行繼續“北伐”,占領北京,奉系軍閥張作霖退到關外后被日軍炸死。1928年12月,東北保安司令張學良通電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一”了全國。 結局是如此的兩敗俱傷——共產黨人從五萬被屠殺成不到一萬;至少20萬無辜左傾愛國青年命喪黃泉;國民黨則幾乎喪失了在青年中的號召力,號稱代表全民利益的國民黨,再也沒有能夠從這濃厚的血污中重新找回自己的人民……白崇禧是“清黨”的積極執行者,但他是如此感嘆清黨的惡果的:“此次清黨后……故民眾對本黨已漸失信仰,這是非常痛心的。”第一次國共合作國民黨一大召開兩黨合作正式形成黃埔軍校成立北伐戰爭開展南京國民政府形式“統一”全國反革命政變、合作破裂共同目標促成國共合作 1924年1月1924年5月1926年1927年請將下列相應內容進行正確連線國民黨一大召開,第一次國共合作形成蔣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國民政府國民革命軍從廣東出師北伐孫中山創辦黃埔軍校 “借人之力量以干革命事業,并且終不可靠。” 成立“這個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建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 ——孫中山革命者來陳毅(6期)林彪(4期)材料一:黃埔軍校畢業的名將徐向前(1期)陳賡(1期)羅瑞卿(6期)左權(1期)1.國民革命運動的目的?任務一:閱讀教材P56,最后兩段,思考北伐戰爭討伐了哪些國內軍閥?蔣介石任總司令,率軍北伐葉 挺由_______為主的葉挺____團作為北伐先鋒挺進湖南,二個月內攻占湖南后又占領武昌。他們浴血奮戰、屢建戰功,為其所在的第四軍贏得了“_____”稱號,這稱號應該說是烈士用鮮血筑成的榮譽。 共產黨員獨立鐵軍蔣介石的野心膨脹四、國民革命結果國民黨反動派在砍殺共產黨員(1927)蔣介石等人發動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宣告了國民革命運動的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完全破裂。“四一二”政變(1927.4.12/上海)“七一五”政變(1927.7.15/武漢)五、南京國民政府奉天易幟黑龍江易幟吉林易幟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一”了全國自我小結共產國際的幫助和支持“打到列強,除軍閥”成為人們普遍愿望應該聯合其他革命黨派,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需要尋求新的力量的支持,需要將國民黨建設成為一個有力的政黨五、南京國民政府1928年12月南 京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對外投靠帝國主義 對內鎮壓人民革命運動張學良通電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變旗幟(將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換成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板書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1.背景(1)國際(2)國內(3)共產黨(4)國民黨2.成果(1)黃埔軍校(2)北伐戰爭時間:1926-1927目的:打倒列強,除軍閥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結果: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擴展到長江流域3.南京國民政府:形式上“統一”全國4.意義、教訓集體備課教案時 間月 日執教人集體研討二次備課輔備人八年級 社會法治 備課組全體老師課 題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學生了解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背景與方式,知道蔣介石通過政變建立南京國民政府以及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一”中國的史實;掌握國共合作開始的標志、黃埔軍校的創辦、北伐戰爭的進程與結果等內容。2.過程與方法通過材料閱讀、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分析史料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原因分析,理解北伐勝利原因,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分組合作及展示,讓學生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利用圖片、影視資料再現歷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和豐富學生的知識和情感體驗。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北伐戰爭中革命人士把國家、民族的利益作為自己奮斗的目標,戰斗中不惜流血犧牲的史實,學習他們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明白北伐戰爭是中國各革命階級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義戰爭,它的歷史證明了國共真誠合作的重要性。教學重點黃埔軍校的創辦和北伐戰爭教學難點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原因教學方法利用歌曲、對聯、自學、小組討論、動手動腦、多媒體、圖片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導入新課(5分鐘) 教材57頁有一首《國民革命歌》,曾在軍內外廣泛傳唱,是家喻戶曉的革命歌曲,1926年7月1日被廣州“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啟用為代國歌。出示作業本第32頁《國民革命歌》相關資料,猜一猜它的旋律與哪一首著名兒歌相同?──出示《兩只老虎》歌詞提問:歌曲中列強、軍閥指的是誰?為什么要打倒他們?怎樣才能打倒他們?導入課題: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預計學生能順利地回憶舊知識,并從國際、國內兩個角度說出20世紀中國的時局,進而理解國共兩黨合作的背景──要打敗共同而強大的敵人北洋軍閥需要聯合其他革命黨派 歌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由《國民革命歌》導入新課,便于學生理解國共合作的原因以及北伐的目的、主要對象和成果等內容新課教學整體感知:(1)什么是第一次國共合作?(2)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背景、標志、成果、破裂 學生快速閱讀課本,回答相應的歷史事件 有利于學生整體把握,形成體系,對本節課的學習做到心中有數(二)出示圖片:《握手──紀念第一次國共合作90周年圖片展》(一)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背景提問:(1)共產黨國民黨的階級屬性相同嗎?(2)共產黨為什么要與國民黨合作?(3)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為什么同意與共產黨合作?(二)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標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召開時間、主要內容、重要意義講解:合作不等于合并,中國共產黨只以個人身份參加國民黨,并不是兩個政黨的合并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成果出示:黃埔軍校圖片及其介紹資料以及門上的對聯提問:(1)為了完成革命,孫中山采取了哪些措施?(2)你能從哪些方面看出這是國共合作的產物?(3)對聯體現了軍校的什么樣的創辦宗旨?(4)與舊式軍校相比,黃埔軍校的最大特點是什么?(三)北伐戰爭播放“北伐戰爭的開始”視頻,學生自學課文,回答北伐的目的、開始時間、主要對象、進軍路線及戰況、成果等出示《北伐戰爭示意圖》提問:(1)說一說三大軍閥主要的勢力范圍?(2)北伐軍為什么采取各個擊破的戰略?(3)結合當時中國形勢,分析北伐勝利進軍原因強調葉挺獨立團英勇善戰的史實。補充材料:曹淵的戰報,其中寫道:“職全營已犧牲殆盡,僅存十余人。但革命軍人有進無退,如何處置,請指示。”下面署名曹淵,淵字最后劃得很長,因為當他寫這一筆時,頭部中彈犧牲了過渡:在北伐勝利進軍的同時,南方革命陣營的分裂趨勢也在不斷增加(四)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1927年蔣介石等人悍然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不久,南京國民政府繼續“北伐”,占領北京,奉系軍閥張作霖退到關外后被日軍炸死。1928年12月,東北保安司令張學良通電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一”了全國學生討論,合作探究,聯系舊知識(共產黨代表勞苦大眾的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國民黨代表的是地主官僚資本少數人的利益。)(五) 補充材料:結局是如此的兩敗俱傷──共產黨人從五萬被屠殺成不到一萬;至少20萬無辜“左傾”愛國青年命喪黃泉;國民黨則幾乎喪失了在青年中的號召力,號稱代表全民利益的國民黨,再也沒有能夠從這濃厚的血污中重新找回自己的人民出示圖片“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補充材料:我們期待: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期盼:國共兩黨真誠地攜起手來,我們祝愿:我們的祖國早日實現統一 引導學生認識到:國共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傷作業設計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4.1 國共第一次合作與北伐戰爭(2).pptx 國共第一次合作與北伐戰爭.doc 國民革命歌.wmv 練習題參考.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