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食物體內氧化和體外燃燒之間的區別和共同點1、共同點:都是氧化反應,都能釋放熱量2、不同點:體內氧化是一個緩慢的氧化過程,能量是逐步釋放的; 體外燃燒是一個劇烈的氧化過程,迅速地放出熱量。 實驗:測試食物能量的實驗結論:花生仁(脂肪)是較好的能量來源。二、食物中的營養素及其作用1、食物中的營養素主要有水、糖類、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和粗纖維等7大類。2、七大營養素的作用。(1)糖類: ①是人體細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質;②人體細胞的—種組成成分。(2)蛋白質: ①是細胞生長和修補的主要原料;②可以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部分能量;參與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3)脂肪:生物體貯存能量的物質。(4)水:①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②各種生理活動的基礎。(5)無機鹽: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體維持正常生理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6)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機物。除維生素D外,其他維生素人體均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得。(7)粗纖維:來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纖維素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對人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進腸道蠕動,利于排便等。考點一、常見食物的營養成分1、醬油是中國的傳統調味品,佛山海天醬油享譽國內外。下表是某醬油膏的部分營養成分列表,根據所學知識回答。醬油膏的部分營養成分列表(每100 g中含)(1)表中不含六大基本營養素中的__維生素__。(2)表中“鈉”“鈣”等是指__元素__(填“單質”“分子”“原子”或“元素”)。(3)老年人每天都要攝入足量的鈣,有利于防止__骨質疏松__。(4)糖類主要是給人體提供能量。寫出葡萄糖(C6H12O6)在酶作用下緩慢氧化的化學方程式__ (5)人體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質化和癌癥,但攝入量過高又會使人中毒。這里告訴人們的道理是 要合理膳食,均衡營養 。考點二、常見疾病及影響因素1、合理膳食,預防疾病。下列營養成分中,兒童缺乏會引發佝僂病的是( B ) A.糖類和脂肪 B.維生素D和鈣 C.糖類和水 D.碘和蛋白質2、如圖表示四類食品中四種不同含量的營養成分,若某同學長期以其中的一類食品為主食,則最容易患佝僂病的是(D)3、與正常人的視力相比,小紅常常到了傍晚就看不清東西,是她體內可能缺乏( A ) A.維生素A B.維生素B C.維生素C D.維生素D4、琪琪是學校聞名“小胖墩”,平時一日三餐雞魚肉不斷,各種巧克力應有盡有。可是他卻經常感冒,身體素質較差,生物老師說他營養不良,你認為琪琪缺乏的營養主要是( D ) A.糖類 B.脂肪 C.蛋白質 D.維生素5、人患急性腸道炎時,靜脈滴注5%的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的主要目的是( D ) A. 補充供能物質 B.補充體內鹽分 C.補充體內水分 D.以上三項都是6、“大頭患兒”是由于出生后一直服用一種幾乎不含蛋白質的劣質奶粉造成的,現已出現了頭大、嘴小、臉腫的癥狀,就此因果關系,利用所學知識,找出錯誤的選項( D ) A.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 B.人體的生長發育離不開蛋白質 C.組織細胞的更新離不開蛋白質 D.蛋白質還能被分解,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質7、實驗證明,維生素B1在140 ℃時還不至于被分解破壞。有人做饅頭時愛加過量的堿,長此以往,容易患腳氣病。這說明( B ) A. 高溫會破壞維生素B1 B.堿能破壞維生素B1 C.面粉中缺乏維生素B1 D.患者吸收不到足夠的維生素B18、某同學因缺乏維生素A而患夜盲癥,有關維生素A的敘述,錯誤的是( C ) A. 是簡單的有機物 B.不是構成細胞的主要原料 C.能為人體提供能量 D.多吃胡蘿卜能緩解病情9、1913年,俄羅斯的“圣虎克號”船載著北極探險隊的隊員們在北冰洋的冰塊間越冬。沒過多久,隊員們就得了一種可怕的病。他們的牙床一塊塊裂開,充血腫脹,牙齒都松了,臉也浮腫,皮下青一塊紫一塊。后來醫生將這些病人分成六組,分別給吃果醬、礬類制劑(一種晶體鹽類)、醋、海水、檸檬和肉豆,發現每天吃兩個檸檬的人很快恢復了健康。請分析:(1)船上的隊員到底得了什么病?(2)為什么檸檬能治療這種病?(3)海員最容易得這種病的原因是什么?【答案】 (1)壞血病 (2)檸檬含豐富的維生素C (3)因為海員長期生活在遠離大陸的船上,吃不到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考點三、日常生活的合理營養1、合理營養是健康的第一基石。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可以將合理營養歸納為“一二三四五”:“一”指每日飲一袋牛奶(或酸奶),內含250mg鈣,可以有效改善我國膳食鈣攝入量普遍偏低的狀況。“二”指每日攝入淀粉250~350g(相當于主食300~400g),各人可依情況酌情增減。“三”指每日進食三份高蛋白食物,每份指:瘦肉50g;或雞蛋1個;或豆腐100g;或雞鴨100g;或魚蝦100g。“四”指四句話:有粗有細(粗、細糧搭配);不甜不咸;三四五頓(指在總量控制下,進餐次數可適當增加,有利防治糖尿病、高血脂);七八分飽。“五”指每日500g蔬菜及水果,加上適量烹調油及調味品。請分析上述資料并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資料是否與“平衡膳食寶塔”基本相符?請說明理由。 。(2)粗、細糧搭配的主要作用是能有效預防哪種維生素缺乏癥的出現? 。(3)請參照上述資料,自定食物品種名稱,為家長設計一份午餐食譜。 。(1)基本符合;因為資料中已包含了五類食物,而且比例適當(2)維生素B1缺乏癥(3)略2、方便面的出現,為我們的飲食提供了快捷的方式。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所附帶的湯料也只是含有少量味精鹽,這遠遠不夠人們每日需要的營養素種類、成分和數量,特別是缺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如果長期作為主食很容易導致營養缺乏癥,直接影響人體健康。如果蛋白質供不應求,會使人疲倦無力,體重下降,肌肉萎縮、貧血。長期下去,還會造成營養不良性浮腫,使身體的抵抗力明顯下降。科研部門的調查分析表明,長期一日三餐吃方便面者有60%的人營養不良,54%的人患缺鐵性貧血,20%的人缺乏維生素B2,23%的人缺乏維生素A,有20%的人缺鋅。(1)我們吃的食物中有七大類營養素,其中 三類能為人體提供能量。(2)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吃方便面似乎是一件免不了的事。但總吃方便面,則會有健康方面的憂慮。不過只要略為“加工”,還是可以吃出健康來的。這只要注意: 。(寫兩條即可)(1)糖類、脂肪、蛋白質 (2)在方便面中添加雞蛋將方便面和蔬菜混合食用3、下面是一份較為合理的早餐食譜:一塊面包,一杯鮮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請分析回答: (1)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對人體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牛奶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青少年生長發育以及受損細胞修復和更新都離不開它,除此之外牛奶中還含有豐富的鈣和鐵,如果兒童時期體內缺鈣,易患________?病,如果缺鐵,就會影響哪種血細胞功能的正常發揮?________?. (3)人體進食后,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是_____.直接參與營養物質吸收的血管是_______(選填字母) A.動脈?? B.靜脈?? C.毛細血管 (4)進食水果時,對咀嚼運動起調節作用的是________?系統. (5)淀粉消化后的最終產物是________?,它被吸收到血液后叫做血糖,血糖的濃度主要是由人體內哪種激素調節的?________?. (6)早餐中的膳食纖維是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的,它們對人體有沒有益處?________?. (7)為什么說上述的早餐食譜較為合理?________? 【答案】(1)提供能量(2)蛋白質;佝僂;紅細胞(3)小腸;C(4)神經(5)葡萄糖;胰島素(6)有(7)營養比較全面 4、現在,有些同學常不吃早餐就去上學。上午這些同學往往會出現頭暈,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也有些同學偏食、挑食,比如班上的李明同學就不愛吃蔬菜和水果,刷牙時,牙齦經常出血。這些會影響學習效果,又會影響健康。這是一份較為合理的營養餐食譜:一塊面包,一杯鮮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請同學們參考,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合理營養。回答下列問題:(1)面包的主要營養成分是__淀粉__。(2)李明同學牙齦經常出血可能是體內缺少哪種維生素?__維生素C__。(3)青少年由于不良飲食習慣造成健康不良的現象很多,請舉一例:__沒有進食早餐等__。(4)請你說說我們除了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外,還應該養成哪些健康的生活習慣?__生活有規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藥、異性同學間應建立真誠友誼、積極參加文娛活動和體育運動、不吸煙、不酗酒、拒絕毒品等。5、有關數據表明,我國學生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的狀況令人擔憂.無機鹽、維生素等攝入量不足,缺鐵性貧血現象普遍存在;多糖分、高脂肪的飲食習慣使肥胖兒逐年增多.如圖顯示,不同人群中每天攝入的食物比例是不同的.請分析問題(1)從圖中可以看出:肥胖患者的飲食中________和肉類的攝入量較正常人偏多.而營養不良的人攝入的________和水果、蔬菜都偏少. (2)營養不良會影響健康,如缺鐵易患________病,因為鐵是紅細胞中________的重要組成成分. (3)小明近幾天刷牙時,牙齦經常出血,到醫院看醫生,醫生并未為他開藥,而是建議他調整飲食.你認為他應多吃些什么食物?________. (4)專家建議:作為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的青少年學生,應該多吃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試指出“專家建議”的原因:________. 【答案】(1)糧谷類;肉類(2)貧血;血紅蛋白(3)蔬菜、水果(4)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 6、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國學生營養日”。有關數據表明,我國學生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的狀況令人擔憂。無機鹽、維生素等攝入量不足;缺鐵性貧血現象普遍存在;多糖分、高脂肪的飲食習慣使肥胖兒逐年增多。早餐“馬虎”、中餐“湊合”、晚餐“豐富”等錯誤的營養消費觀念,是導致學生營養狀況問題的主要原因。如圖所示,不同人群每天攝入的食物比例是不同的。請回答下列問題:(1)肥胖患者的飲食中糧谷類和__肉類__的攝入量較正常人偏多。(2)營養不良會影響健康,如缺鐵易患__貧血__病,因為鐵是紅細胞中__血紅蛋白__的重要組成成分。(3)糖類主要從糧谷類食物中獲得,它是人體最重要的__能源__物質。(4)下列飲食習慣合理的是( D ) A.經常吃“洋快餐” B.睡覺前多吃一些食物,早餐可以不進食 C.用喝果汁、可樂等飲料來代替飲水 D.不挑食、不偏食,按時進餐【答案】 (1)肉類 (2)貧血 血紅蛋白 (3)能源 (4)D考點四、測量食物成分或能力實驗探究題1、探究實驗:下面是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實驗,老師準備了一些植物的種子:花生、小麥、玉米、豆。其中一個小組的實驗過程如下:在實驗前選定了一種種子并稱重,再往錐形瓶中注入30毫升水,將一只溫度計的下端浸在水中,然后將種子點燃,記錄溫度計上升的度數,再稱重種子燃燒后的殘留物。所取得的數據是:種子燃燒前重0.8克,燃燒后重0.4克,溫度計示數上升30℃。(1)該實驗選用________種子最為適宜,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種子燃燒前后稱重的原因是:為測定種子成分中被燃燒物質的能量,必須計算種子成分中________所含的能量。(3)1mL水每升高1℃需吸收4.2焦熱能,請計算:這粒種子燃燒釋放的能量是__________。理論上這一重量的種子燃燒釋放的能量應是9400焦,而實驗取得的數據與理論數據卻有如此大的差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了減少實驗誤差,應對實驗裝置做如何改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這個探究實驗只做一次,結果可靠嗎?_______,應該 。(1)花生 花生種子(富含脂類等有機物)容易燃燒 (2)單位質量 (3)3780焦 在實驗過程中有大量的能量散失 (4)在錐形瓶外罩一保溫裝置 (5)不可靠 多測量幾次,然后取平均值2、麗水市云和縣盛產板栗,下列是100克某品牌板栗的部分營養成分:(1)食物中主要有七大類營養素,上表中沒有涉及的營養素是水和膳食纖維。(2)若該板栗中的鈉元素以氯化鈉的形式存在,則100克該板栗中氯化鈉的質量為__11.7__毫克。(3)假設食物的熱量是由蛋白質、糖類、油脂提供的,蛋白質、糖類、油脂完全燃燒的熱值為:蛋白質18千焦/克、糖類16.8千焦/克、油脂39.3千焦/克。若100克該板栗完全燃燒放出1016千焦熱量,則該板栗中油脂的質量為__18.7__克。(2)100克板栗中含有鈉4.6毫克,所以氯化鈉的質量m=11.7毫克(3)蛋白質產生熱量:Q1=18千焦/克×5.1克=91.8千焦糖類產生熱量:Q2=16.8千焦/克×11.3克=189.84千焦則油脂產生熱量:Q3=1016千焦-91.8千焦-189.84千焦=734.36千焦油脂質量m≈18.7克3、某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測定花生種子所含能量”的實驗,他們測得一粒花生種子充分燃燒后,錐形瓶中的50mL水從15℃升高到了35℃(1mL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J的熱能)。這粒花生種子實際所含的能量最可能( D ) A.小于3150J B.等于3150J C.等于4200J D.大于4200J【解析】 1mL水每升高1℃需吸收4.2J的熱能,根據熱能公式Q=cmΔT。花生種子燃燒釋放的能量=4.2×50×(35-15)=4200J。所以花生種子實際所含的能量最可能大于4200J,因為花生種子燃燒釋放的能量不能被水全部吸收,所以實際具有的能量應大于測量值。4、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想知道花生仁和核桃仁所含能量是否一樣,他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請根據實驗回答:(注: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熱能)(1)A裝置中的花生仁為2克,若燃燒前,燒杯中的水溫為10℃,完全燃燒后,燒杯中的水溫為70℃(數據為實驗重復3次的平均值),則錐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熱能__7560__焦。(2)B裝置中的核桃仁為2克,燃燒前,燒杯中的水溫為10℃,完全燃燒后,燒杯中的水溫為75℃(數據為實驗重復3次的平均值),如果A、B操作過程科學規范,那么依據(1)和(2)得出的結論是__質量相同時,核桃仁所含能量比花生仁多__。5、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從“葡萄、花生仁、核桃仁、小西紅柿”中選取“花生仁、核桃仁”,按如下實驗裝置探究食物中儲存的能量,重復三次,記錄并計算,數據如表。請回答:(1)選用“花生仁、核桃仁”實驗,是因為它們更容易________,有利于實驗操作。 (2)在對表中數據處理時,應取________值,減少誤差。 (3)同學們查閱資料發現:1克花生仁儲存的能量是25千焦、1克核桃仁儲存的能量是32千焦。排除操作不當的影響,請你幫忙分析他們測得數據偏低的原因: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 (4)由上述實驗可知,花生仁、核桃仁儲存有一定的能量,人食用后,它們在人體內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通過細胞的________作用釋放出來,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 【答案】(1)燃燒(2)平均(3)由于有熱量散失.因此,實際數據應該比表格中各組測量數據都高(4)小腸;呼吸 6、動物的能量都來自食物,各種食物的所含的能量是不同回式回的。小明要比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在體內所能提供的能量的大小,采用了下列實驗方法:a.分別稱取1克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并將它們分別粉碎; b.在右圖所示裝置的試管中加入10mL水;c.測量并記錄加熱前的水溫; d.將粉碎后的花生仁放在燃燒匙中,然后在酒精燈上加熱到自行燃燒,即馬上放于試管下方,使其完全燃燒干凈;e.在同樣條件下,再分別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復以上實驗。(1)上述實驗步驟尚不完整,請補充實驗步驟 。小強認為這個實驗中,由于三種物質燃燒產生的熱量有散失,難以控制,并沒有完全被水吸收,會影響得出正確結論,你同意他的觀點嗎? (2)水的比熱是4.2×103J/(kg·℃),煤油的比熱是2.1×10J/(kg℃)。你認為選用哪一種液體,實驗的誤差更小? (3)能用上述實驗比較各種食物在動物體內所能提供的能量大小,是因為食物在體內也是通過 反應而提供能量的。在動物體內,這個反應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可表示為 。(以糖類為代表,用文字式表示)(1)測量并記錄試管里水的最高溫度不同意(2)煤油(3)氧化糖類+氧氣→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7、下表列出了100克黃豆和100克牛奶所含的幾種營養物質,以及一位成年人每日對這幾種營養物質的需要量。假如成年人每日只吃1000克黃豆,那么,是否有營養物質超過了他每日的需要量?如果這個人每日只喝2500克牛奶,是否有營養物質不能滿足他每日的需要量?(通過計算回答)8、面粉中除淀粉外還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鉀、鋅、鎂、鈣)等。面粉是否越白越好? 某研究所分析了取自同種小麥三個不同部位的面粉樣品,顏色和營養品成分如表:小麥粒的取粉切面圖(1)淀粉是人體所需________的主要來源。 (2)對于以上圖表數據分析正確的是____(填序號)。 A.取粉部位越靠近外側,顏色越暗??????B.維生素在三種樣品中的含量為最白>次白>最暗C.無機鹽在麥粒內的含量與其所在部位有關??D.蛋白質是小麥粉最主要的營養素(3)面粉是否越白越好?從平衡膳食的角度,你對父母購買面粉的建議是:________。 (4)面粉的顏色深淺還與出粉率有關,出粉率越高,顏色越深。100千克小麥磨出80千克的面粉比磨出70千克的面粉顏色________(填“白”或“暗”)。【答案】 (1)能量(2)A,C(3)面粉不是越白越好,建議買顏色較暗的面粉,營養素豐富(4)暗 9.小王同學長期以來的早餐搭配:一碗稀飯、一根油條和少量泡菜。回答下列問題:(1)小王的早餐食譜中缺乏人體需要的__蛋白質__和維生素等營養素,長期如此,容易導致營養不良,建議他增加進食__雞蛋(合理即可)__和少量蔬菜、水果等。(2)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預防__壞血病__(填疾病的名稱)。(3)小王想探究番茄和柑橘中維生素C含量的高低,他査閱資料得知,維生素C溶液能使一定量的紫色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并且維生素C溶液越濃,褪色程度越明顯。【提出問題】柑橘中維生素C含量比番茄中的高嗎?【作出假設】柑橘比番茄味道酸,柑橘中的維生素C含量比番茄中的高。【實驗步驟】①如圖所示,向兩支潔凈試管中各加入2 mL一定濃度的紫色高錳酸鉀溶液,編號為甲、乙兩組;②再同時向甲、乙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1 mL柑橘榨汁、1 mL番茄榨汁,振蕩搖勻;③一段時間后觀察兩支試管現象。【實驗結果與結論】如果甲試管中顏色褪色比乙試管中明顯,說明假設__成立__;如果乙試管中顏色褪色比甲試管中明顯,說明假設__不成立__。(填“成立”或“不成立”)【實驗分析與評價】本實驗中甲組與乙組形成__對照__關系。為了使實驗更嚴謹、更科學,可再加丙組實驗:向丙組試管中加入2 mL相同濃度的__高錳酸鉀溶液__和1 mL蒸餾水,振蕩搖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