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學》四年級上冊實驗操作2、我們的營養實驗名稱 食物營養成分的檢驗實驗材料 碘酒、饅頭(面粉)、滴管、酒精燈、白紙、碟子、花生、瘦肉等。實驗方案 1、把少量饅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飯上滴2——3滴碘酒,觀察現象。 2、把花生放在白紙上用力擠壓,觀察白紙上留有的痕跡。 3、將切成細條的瘦肉放在酒精燈上灼燒,聞一聞有什么氣味?實驗現象 1、加入碘酒后,饅頭變成藍黑色。說明面粉中含有淀粉。 2、白紙上會留下油跡,說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3、聞到一股難聞的、燒焦羽毛的氣味,說明瘦肉中含有蛋白質。實驗結論 維持人類生命健康的營養素,主要包括蛋白質、脂肪、淀粉(糖類)、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和水。4、水變咸了實驗名稱 溶解實驗。2、不同材料的溶解實驗。實驗材料 兩個燒杯、玻璃棒、藥匙、食鹽、高錳酸鉀。 燒杯(根據材料種類準備)、玻璃棒、小蘇打、洗衣粉、食用油、沙子、木屑等。實驗方案 實驗一:1、先在兩個燒杯中倒入約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藥匙分別取適量的食鹽、高錳酸鉀,分別放入兩個燒杯中,用玻璃棒分別攪拌。 攪拌后,靜置一會兒,再觀察現象。 實驗二:1、先在燒杯中分別倒入約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藥匙取適量的小蘇打、、食用油、沙子,分別放入燒杯中,用玻璃棒分別攪拌。 攪拌后,靜置一會兒,再觀察溶解的情況。實驗現象 實驗一:食鹽、高錳酸鉀顆粒在水中看不見了。 實驗二:小蘇打、能在水中溶解,食用油、沙子不能在水中溶解。實驗結論 像食鹽、高錳酸鉀那樣,在水中變成極細小的、肉眼看不見的微粒,均勻的分散在水里,不會自行沉降下來的現象叫做溶解。 有的物體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體在水中不能溶解。(或者具體記錄物體名稱)5、怎樣加快溶解實驗名稱 物體溶解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材料 燒杯、玻璃棒、藥匙、冰糖、小錘、冷水、熱水實驗方案 實驗一:1、在兩個燒杯里分別倒入等量的冷水。 2、將顆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別同時放入兩個燒杯中。 3、用玻璃棒攪拌其中一個燒杯中的水,觀察比較實驗過程所發生的變化。 實驗二:1、在兩個燒杯里分別倒入等量的冷水和熱水。 2、將顆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別同時放入兩個燒杯中,同時攪拌十秒鐘。觀察現象。 實驗三:1、在兩個燒杯里分別倒入等量的冷水。 2、取兩塊大小相同的冰糖,將其中一塊研成粉末,然后分別同時放入兩個燒杯中,同時攪拌十秒鐘。觀察現象。實驗現象 實驗一:攪拌的燒杯中冰糖溶解得快,不攪拌的燒杯中冰糖溶解得慢。 實驗二:熱水中冰糖溶解得快,冷水中冰糖溶解得慢。 實驗三: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快,未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慢。實驗結論 攪拌、用熱水、將物體研碎可以加快溶解。7、水里有什么實驗名稱 探究凈化水的方法實驗材料 燒杯、玻璃棒、鑷子、明礬、渾濁水、濾紙、紗布、放大鏡、水槽等實驗方案 實驗一:1、在兩個燒杯中分別倒入大半杯渾濁水。 2、用鑷子將浮在水面的雜質取出。 3、用藥匙取適量的明礬放入其中一個燒杯中,用玻璃棒同時攪拌兩個燒杯中的渾濁水,然后靜置。4、觀察兩杯水變清的速度和清澈程度有什么不同。 實驗二:1、把過濾網放在一個燒杯上,將混濁水倒入燒杯中,觀察現象。 2、把紗布多疊幾層放在燒杯上,把過濾過的水倒入燒杯中,觀察現象。實驗現象 實驗一:兩杯水中都有沉淀現象,但加入明礬的水中的雜質沉淀的快,水清。 實驗二:過濾后,濾網上有比較大的雜質,如:砂子、碎沫等,紗布上有比較細小的雜質。實驗結論 除去水中不溶解的雜質和細菌的過程叫做水的凈化。沉淀、過濾、消毒是三種常用的凈化水的方法。9、植物的根實驗名稱 根的吸水實驗實驗材料 一株生長完好的植物、玻璃杯、花生油、水實驗方案 在瓶子中加入適量的水。 把植物放入瓶中。 在瓶里滴入花生油,同時固定好植物,并在瓶壁水面處做記號。 把植物放在向陽的地方,觀察瓶中液面的變化。實驗現象 玻璃杯中的液面會逐漸下降。實驗結論 植物的根有吸水的作用。11、植物的葉(二)實驗名稱 分離葉綠素實驗材料 燒杯、新鮮的綠葉、濃度為95%的酒精、三腳架、石棉網、火柴,酒精燈,棉花。燒瓶實驗方案 把一片綠葉放入燒瓶,加入95%的酒精淹沒葉片為 把燒瓶放入一個大燒杯中,在大燒杯中倒入熱水。 在三腳架上放好石棉網,然后把大燒杯放在上面,點燃酒精燈加熱。4、觀察現象。實驗現象 燒瓶中酒精變成綠色,葉片變成黃白色。實驗結論 葉子中有葉綠體,葉綠體可以產生葉綠素,所以葉子一般都是綠色的。葉綠素能溶解在酒精中。12、植物的莖實驗名稱 莖輸導水分的實驗實驗材料 芹菜、紅墨水、瓶、小刀、玻璃片等。實驗方案 1、\把芹菜插入裝紅墨水的瓶里。 將插好芹菜的瓶放在較強的陽光下照射,使葉面迅速蒸騰水分。 當看到葉脈微紅時,從瓶里迅速取出枝條,用清水沖洗,再制成切片觀察。實驗現象 橫切莖時發現切面有紅點,縱切莖時發現切面是紅線。實驗結論 植物的莖內有運輸水分的管子,莖有運輸水分的作用。13、熱氣球上升的秘密實驗名稱 熱氣球上升的秘密實驗材料 塑料袋、瓷盤、酒精、火柴 紙片、支架、蠟燭、火柴、剪刀、鉛筆實驗方案 實驗一:1、往瓷盤里倒入適量的酒精 將塑料袋展開,罩在瓷盤上。3、點燃瓷盤里的酒精4、過一會兒,塑料袋膨脹起來,當感覺有股向上的沖力時,輕輕放手,觀察現象。 實驗二:1、在紙片上先用鉛筆畫出螺旋紋,然后用剪刀沿螺旋紋剪出一條紙蛇。 把紙蛇掛在支架上。 點燃蠟燭,放在紙蛇下面,觀察現象。實驗現象 實驗一:塑料袋慢慢上升。實驗二:紙蛇旋轉起來。實驗結論 空氣受熱后體積會膨脹,重量減輕,會上升。熱氣球就是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升空的。14、充氣玩具里的科學實驗名稱 壓縮空氣實驗 氣球的反沖實驗實驗材料 注射器、橡皮、氣球實驗方案 實驗一:1、將注射器活塞抽出,吸進空氣。 2、將注射器出口朝下,用橡皮堵住出口,放在桌子上。 用力向下壓注射器的活塞,觀察現象。 反復做幾次。 實驗二:把氣球吹足氣,然后松手,觀察氣球的運動情況。實驗現象 實驗一:用力壓活塞,注射器內空氣體積變小,松開手時,活塞又彈回來。 實驗二:松手后氣球開始運動,方向與空氣噴出的方向相反。實驗結論 空氣可以被壓縮,壓縮空氣有彈性。被壓縮的空氣噴出時有反沖力。16、瓶“吞”雞蛋的秘密實驗名稱 大氣壓力實驗實驗材料 火柴、熟雞蛋、廣口瓶、薄紙。2、集氣瓶、厚紙、水。實驗方案 實驗一:1、將雞蛋殼剝掉。 用火柴點燃一張紙,放到廣口瓶中。 迅速將剝了殼的熟雞蛋小頭朝下塞住瓶口,把瓶口堵嚴不要漏氣。 注意觀察雞蛋位置的變化。 實驗二:1、先往集氣瓶里倒滿水。 將紙蓋在集氣瓶上,瓶口不要有氣泡。 先用手按住紙,把集氣瓶倒過來,慢慢松開手,觀察現象。 將倒過來的集氣瓶口朝向前、后、左、右各個方向,觀察現象。-實驗現象 實驗一:雞蛋被“吞”進瓶子。實驗二:紙不會掉下來。實驗結論 大氣有壓力。大氣壓力來自四面八方。17、水流有力量實驗名稱 水流有力量實驗 影響水流力量大小的因素實驗實驗材料 小水輪、塑料瓶、水槽、水。實驗方案 實驗一:1、在塑料瓶內盛滿水,在小水輪上方半米處對著小水輪的葉片均勻的倒水。 2、觀察小水輪的變化。 實驗二:(一)、1、在塑料瓶內盛滿水,在小水輪上方半米處對著小水輪的葉片倒水,水量要小而均勻。 2、、在塑料瓶內盛滿水,仍然在小水輪上方半米處對著小水輪的葉片倒水,水量要大而均勻。3、重復以上兩個步驟,觀察小水輪轉動的情況。(二)、1、在塑料瓶內盛滿水,在小水輪上方30厘米處對著小水輪的葉片倒水。 2、再在塑料瓶內盛滿水,在小水輪上方60厘米處對著小水輪的葉片倒水, 3、重復以上兩個步驟,觀察小水輪轉動的情況。實驗現象 實驗一:小水輪轉動起來。 實驗二:(一)、水流量小時,小水輪轉動得慢;水流量大時,小水輪轉動得快。 (二)、水位低時,小水輪轉動得慢;水位高時,小水輪轉動得快。實驗結論 實驗一:水流有力量。 實驗二:水流力量的大小與水的流量大小和水位的高低有關。水的流量越大,水流的力量越大;水位越高,水流的力量越大。18、杯子變熱了實驗名稱 熱傳導實驗實驗材料 1、銅棒、支架、火柴、酒精燈、凡士林;鐵片、 蠟燭、 火柴、 酒精燈、試管夾。2、鐵絲、木棒、塑料棒、玻璃棒、銅棒、燒杯、熱水等實驗方案 實驗一:(一)、1、將銅棒固定在支架上,在火柴頭上蘸少許凡士林,依次粘在銅棒的三個孔上。 2、用酒精燈加熱銅棒的一端,觀察現象。(二)、1、用試管夾夾住鐵片,在鐵片上放上蠟,分別從一邊或中央加熱鐵片。 2、觀察現象。 實驗二:將鐵絲、木棒、塑料棒、玻璃棒、銅棒同時放入裝有熱水的燒杯中,用手感覺有什么不同?實驗現象 實驗一:(一)、火柴由被加熱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漸脫落。 (二)、無論是在鐵片的一邊,還是在鐵片的中央加熱,蠟都是在加熱點開始溶化,然后向溫度低的方向淌。 實驗二:不同的物體傳熱的快慢不一樣。實驗結論 熱可以沿著物體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到溫度低的部分,這種熱傳遞的方式叫做傳導不同的物體傳熱能力不一樣。19、水變熱了實驗名稱 觀察鋸末在熱水中的運動實驗材料 燒杯、鋸末、火柴、石棉網、酒精燈、三腳架、水實驗方案 在三腳架上墊上石棉網,把裝有水和鋸末的燒杯放在上面。 點燃酒精燈給水加熱,注意觀察水中鋸末的變化。實驗現象 在加熱過程中,有的鋸末循環運動,有的鋸末一會上升一會下降。實驗結論 加熱容器底部時,底部受熱的水會上升,周圍及上面較冷的水會流過來補充,然后又被加熱上升……冷水和熱水相對流動,這樣就使水產生了對流。熱在水中主要以對流的方式傳遞的。20、它們會生熱嗎實驗名稱 探究不同物品是否會生熱實驗材料 溫度計、毛皮、毛巾、棉花、海綿、棉線、皮筋等實驗方案 1、在四支溫度計上端分別拴好棉線,記錄下初始讀數。 2、分別用毛皮、毛巾、海綿、棉花包住四支溫度計的液泡(包的過程中不要用手觸摸溫度計的液泡),用皮筋捆好。 3、把捆好的溫度計掛起來(便于讀數)。 4、分別在3、6分鐘時記錄讀數。實驗現象 溫度計的讀數沒有變化。實驗結論 它們不會生熱。蓋被和穿棉衣暖和,是因為棉花和羽絨膨松多孔隙,內有很多不流動的空氣,而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因此可以保持人的體溫。21、誰熱得快實驗名稱 探究不同物體吸熱本領的實驗實驗材料 溫度計、易拉罐(硬塑料泡沫)、黑紙、白紙;白手套、黑手套。 方法一:1、記錄兩支溫度計的初始溫度。(必須一樣) 2、將兩個易拉罐中其中的一個用白紙包好,另一個用黑紙包好。 3、將溫度計放入易拉罐瓶中,放在陽光下。 4、過一會兒,觀察記錄兩支溫度計的讀數。方法二:1、記錄兩支溫度計的初始溫度。(必須一樣) 2、在兩塊塑料泡沫上各挖一條槽,放入溫度計;在一塊塑料泡沫上覆蓋白紙,另一塊塑料泡沫上黑紙,放在陽光下。3、過一會兒,觀察記錄兩支溫度計的讀數。實驗現象 包黑紙的易拉罐內的溫度計讀數高;蓋黑紙的塑料泡沫槽內的溫度計讀數高。實驗結論 黑(深)色物體比白(淺)色物體吸收的輻射熱多。22、太陽能熱水器實驗名稱 模擬太陽能熱水器實驗材料 易拉罐、溫度計、黑紙實驗方案 1、將三個易拉罐分別用黑紙包起來。 2、記錄下溫度計的初始讀數。(必須一樣) 3、將三支溫度計放入易拉罐內 4、將易拉罐分別放在太陽下,一個直立,一個斜放、一個平放。 5、記下5、10、15、20……分鐘時的溫度計讀數。實驗現象 實 驗 記 錄 表 擺放方式 初始溫度 5分鐘 10分鐘 15分鐘 20分鐘 直立 平放 斜放 實驗結論 太陽能熱水器斜放時,吸收太陽的熱量最多,水溫最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