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測量力的大小 課后反思 自我評價:認為這節課的重點是落在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上。因此,認識彈簧測力計的深刻性就非常必要了。而我設計的兩個小活動都是為了從感性和理性兩個層次幫助學生深刻的認識彈簧測力計,以保證學生在后面的使用中順利無誤,極力體現扎實的內涵,達成活動的最優化;后面的使用彈簧測力計中,我也作了深刻的思考。如果直接給出三條使用的注意事項,那么學生的被動接受只會導致學生的思維懶惰與疲勞,因此,我設計的嘗試測量和鞏固測量都是為了幫助學生學會從活動汲取最大的活動價值,幫助學生學會分析與思考。問題反思:教學環節設計的不夠有吸引力。我對生成性的問題處理上不夠。在對學生的回答的引導能力和評價能力都不夠強,甚至出現科學性的錯誤,對學生做出錯誤的評價。而且,在評價的時候,過于看重自己的想法,應該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多使用鼓勵性的評價。教學重建: 可以在選擇的物品上做些設計,安排接近生活的物品,如蘋果等。讓學生體驗到測量力的大小的必要性和它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這也可以起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作用。一、教材分析:《測量力的大小》一課是《運動和力》單元的第四課,處于本單元的中間。本單元的安排是先讓學生認識感受幾種常見在力,建立起力的初步概念,然后深入研究力與運動的關系。而本課是讓學生學習測量力的大小,既是對力的概念更深入了解,同時也是為深入研究力做準備,是一節承上啟下的課。本課的學習重點是讓學生學會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實際上是讓學生學會使用工具來解決接下來要碰到的問題。認識和使用一種工具來解決問題,也是人們在日常生活經常會碰到的一個問題,也是應該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因此,這節課的價值在于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并且在這個能力培養在過程中讓學生知道很多未知的事情可以通過自己的探究學習去解決,這也是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和信心。1.利用任務驅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動力;2.老師設計統一的幾種測試物品,有利于學生對檢測結果的匯報和交流;3.在檢測物品中有很輕的紙片和很重的鐵塊,這樣可以讓學生理解不能超出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同時也讓學生去尋找檢測超出范圍的測量工具。讓學生在“合同”的幫助下,自主獨立地進行學習,而教師的關注僅僅是給學生提供一個可以讓他們利用的資源,他們可以向老師詢問,但詢問的前提是自己在動手與思考過程中的問題,與老師一起探討。的測量需要注意什么,需要記錄什么。H測量完畢后,準備匯報,匯報時請注意匯報以下幾點:a我們怎么使用彈簧測力計進行檢測的b估計重力大小與實測重力大小c估計和實測的差距有什么變化。3.合同作業:A彈簧測力計的彈簧測量不同大小的力會有什么變化?B力的單位是什么?1牛的力大約等于多少克物體的重力?哪些物體大約是1牛?C使用測力計時為什么需要先調零?D使用測力計讀數時為什么視線要和指針相平?E使用測力計時為什么不能超過測量范圍?F請按書第78頁下面的方法制作測力計,并想(共17張PPT)碼頭廣田小學 李林玉五上科學平板式彈簧測力計圓筒彈簧測力計手柄式彈簧測力計條形盒彈簧測力計 彈 簧 測 力 計 小組內討論: 1.觀察彈簧測力計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2.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可以參照課本) 彈 簧 測 力 計提 環彈簧(里面) 指 針 刻度板 掛 鉤 彈 簧 測 力 計(便于手握)(指示物體力是多少)(掛測量物體)(表示出刻度) 人們生活中習慣用“克”“千克”來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 科學技術上則統一規定用“牛頓”作力的單位,簡稱“牛”,用“N”表示。 1牛≈ 100克的力 測力計中:1小格代表多少牛?1大格代表多少牛? 0.1N1N1小格代表多少牛?1大格代表多少牛? 0.5N0.05N________N1________N________N________N2.43.83 用手拉掛鉤,使指針指到1N、2N、5N,感受一下1N、2N、5N的力有多大.5N和2.5N的測力計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實驗記錄單物體的名稱 估計重力的大小 實測重力的大小 估計和實測的差距 一 個鉤 碼 兩個鉤碼 小木塊 1.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位置。2.測量前先預測,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的測量 范圍。 如果指針已經達到最大數值還沒有提起重物,應停止測量,或改用測量范圍更大的測力計。3.測力時要慢慢提起重物,不能用力過猛。4.讀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5.小組分工合作,完成實驗記錄單;音樂響起時停止實驗。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時應注意:實驗記錄單二測量文具盒 估計力的大小 實測力的大小 估計和實測的差距文具盒重力 在桌面水平拉動文具盒時拉力 思考:為何水平拉動文具盒的力比文具盒的重力小?小大小高大低測力計 單股橡皮筋 雙股橡皮筋彈力 最大值 精確度 本學期 28課 本單元第 4 課時 授課日期:【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單位是“牛”。過程與方法: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制作簡易的橡皮筋測力計。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細致、有步驟工作的態度。【教學重點】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教學難點】自己制作彈簧秤,估計物體中立的大小準確些【教學準備】1.為小組準備:彈簧測力計、小物體、鉤碼一盒、長條形的硬紙板、橡皮筋、回形針。2.教師準備:幾種不同樣式的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刻度板的紙板模型。【教學過程】一、導課1.前幾課,我們學習了重力、彈力和反沖力。這兒有兩桶水,讓個同學感受一下他們的重力。那個重力重一些?具體重多少。怎么辦?并且為了深入探索運動和力的關系,我們需要知道不同方向的力的大小怎么辦?那就需要一種專門的測量力的工具。我們就來學習“測量力的大小”(板書課題)二、認識彈簧測力計1.認識彈簧秤的外形要測量物體重力的大小,我們需要一樣測量工具,就是彈簧測力計(板書)。老師帶來幾種,教師出示三種,指導學生認識不同類型的彈簧秤。(圓盤測力計、圓筒測力計、平板測力計)。生活中還有其他許多種,即使它的外觀都不一樣,但內部構造都差不多。2.認識測力計的構造。(1)彈簧測力計的組成部分。既然我們叫它彈簧測力計,那它的肯定有什么?(板書彈簧)仔細觀察還有什么?(教師板書:掛鉤、提環、指針、刻度)掛鉤是掛物體用的,提環是操作時當拉手用的,那這個指針什么用呢?(2)觀察刻度板。(板貼刻度紙模型)現在我們重點認識刻度,請大家看老師帶來的放大的刻度板。你發現了什么信息?認識單位,知道一牛頓力與一百克力的關系,認識刻度板上一大格是多大在力,一小格是多大力,刻度板上最多能測多大的力。比較老師黑板上的刻度板(最大5牛)與你們手中測力計(最大0.5牛)有什么不同?得出學生手中的測力計能測的物體重量比較輕。那個測量范圍大,那個測量的精度高些。3.認識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原理。你覺得測力計為什么能測量物體力的大小呢?指導學生玩彈簧秤。拉掛鉤,什么在變?指名學生說出制作原理。教師拿出自備彈簧演示。它的長度變化和力的大小變化同步的。伸長長度和力的多少有關系的。師概括并板書:受力大,伸長長。三、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1.嘗試測量,學習注意點。你會用彈簧秤測量物體的重力的大小嗎?誰來說說?你知道哪些是要注意的嗎?學生反饋。學習書本77頁的注意點,指名一位學生朗讀。(調零;與溫度計的讀法一致;明白不能超過測力計標定的最大的測量范圍)指名學生上來演示使用測力計測量物體重力的過程,其他學生觀察。說注意點,強調先估算再測量。2.實際動手測量重力的大小(1)強調:先估計,再實測;在記錄表中算出估計值和實測數兩者相差多少:要求學生盡量估測準確一些。(2)實際測量幾種物體重力的大小,學生獨立做試驗,并認真作記錄,把數據填入表格。(3)反饋。學生匯報,說說測量中存在的問題。3.嘗試測量拉力。測同一種物體受到的力,重力和水平拉力。比較結果,為什么會重力大于水平拉力?師小結。四、制作橡皮筋測力計制作彈力秤1、談話:你喜歡玩彈簧秤嗎?想不想自己擁有一個彈簧秤?老師提供給每一小組兩張硬紙板,四根橡皮條和四個回形針。2.討論:怎樣利用橡皮筋制作一個彈力秤。自己制作的彈力秤也必須有哪幾個要素?(彈簧、掛鉤、指針、刻度板)師演示用回形針把橡皮條一端固定在硬紙板上,另一端也用回形針當掛鉤,重點研究刻度該怎樣表示?學生討論,師提示用鉤碼掛并及時標出刻度。3.學生制作彈力秤,師巡視指導。4、反饋。說制作過程及碰到的難處。用它來測量一些物體。5.出示兩根橡皮條和一根的彈力秤,比較它們的刻度。五、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板書: 測量力的大小 力的單位:牛 受力大,伸長長。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重力的大小的記錄物體的名稱 估計重力的大小 實測重力的大小 估計和實測差距 物體的名稱 估計重力的大小 實測重力的大小 估計和實測的差距一 個鉤 碼 兩個鉤碼 科學課本 實驗記錄單一測量文具盒 估計力的大小 實測力的大小 估計和實測的差距豎直測量 水平拉動 實驗記錄單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實驗記錄表.doc 教學設計.doc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測量力的大小》PPT課件.ppt 測量力的大小說課稿.doc 測量力的大小課后反思.doc 石進-夜的鋼琴曲(五).mp3 童年.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