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水》復習要點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叫做(蒸發)。將蔬菜放入塑料袋內,這樣做能(減慢)蔬菜所含水分的蒸發。生活中有許多蒸發現象如:(濕頭發變干)、(水洼里的水變干)、(濕衣服變干)。4、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沸騰前對水加熱,水的溫度( 升高 );當水沸騰時,水中氣泡在上升時( 由小變大 )。5、當溫度計受熱時,液柱會(上升);當溫度計受冷時,液柱會(下降 )。6、水變成水蒸氣后,體積會( 大大增加 )。7、冰是( 透明 )的,隔著冰( 能 ) 看到其他物體。8、用手觸摸冰塊,溫度( 很低 ),比較( 光滑 )。9、水結成冰后,就從(液)體變成了( 固 )體?,這個過程叫做(凝固 )。10、冰在融化的過程中,要從周圍( 吸收 )熱量。11、冰在融化過程中,溫度會長時間保持在( 0℃ ),直至完全化成水。12、水在自然界不斷經歷著三種狀態的循環變化,促使水的三態變化的原因是( 溫度)的變化。13、我們知道,食鹽、(味精)、(小蘇打)可以溶解在水中。14、在相同的條件下,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15、可溶性的固體物質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與(水的溫度)、(顆粒大小)、(攪拌)有關。16、在探索溫度與溶解快慢的關系實驗中,溫度越高,溶解得越(快)。17、食鹽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溶解)進行分離,然后用濾紙(過濾),把沙分離出來。18、給蒸發皿中的鹽水溶液加熱,可以得出:食鹽能夠溶解在水中,也能從水中(分離)出來,不會隨水一起蒸發。19、用(蒸發)的方法可以分離水和食鹽。20、如下圖所示,水在不同條件下會發生三態變化,根據圖示內容可以看出。(1)水(加熱蒸發)變成水蒸氣,水(冷卻凝固)變成冰。水發生了變化,如果發生變化,是(狀態)發生了變化。(2)我們把沙和豆子混合,然后將其分離,沙和豆子(沒有)發生變化。(3)用橡皮泥做各種東西,橡皮泥的(形狀)發生了變化。21、水蒸發的快慢與周圍的(溫度)有關系。22、空氣中含有(水蒸氣)。23、溫度計100℃就是以水(沸騰)時的溫度為基礎規定的。24、水結成冰體積(變大),冰融化成水體積(縮小)。25、物質在水中的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26、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溫度降得更低,可以采用(加鹽 )的方法。27、當水溫達到(.0 ℃ )時會慢慢結冰。28、冰塊放在實驗桌上會融化的原因是( 室內的溫度高 )。29、把冰塊周圍的溫度升高( 冰塊融化的速度變快 )30、在嘴里溶解水果糖最快的是( 咬碎并用舌頭攪拌 )。 水蒸氣(氣態)冰(固態)水(液態)( )( )( )( )( )水蒸氣(氣態)(受熱)(受冷)(受冷)(受熱)(受冷)水(液態)冰(固態)(受熱)D酒精燈B(石棉網)c(三角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