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二課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第1課時 推動和平與發展【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增強反對戰爭的意識,懂得和平來之不易。在明晰國家發展存在差異的基礎上,初步樹立合作共贏的全球意識。正確看待中國在國際社會發揮的積極作用,感受大國擔當,增強責任意識,有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的愿望。 能力目標:體會當代戰爭的殘酷,探究思考其發生的原因。能夠客觀全面看待當今世界局勢,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必然趨勢。能夠理性看待中國促進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榮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知識目標:知道和平來之不易,知道當今世界局勢,能夠說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理解中國在推動和平與發展中承擔的責任教學難點:理性看待中國推動世界發展的做法【教學過程】一、預習導學(根據預習提綱,在書中標注相關問題及層次) 目標導學一:維護世界和平1.維護世界和平的原因和表現。(1)原因:①戰爭讓人類付出了慘痛代價,給人類帶來的傷痛難以忘卻。②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全球性戰爭,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浩劫。③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飽受戰爭之苦的各國人民看到戰火導致的滿目瘡痍、生靈涂炭,看到人們在戰爭中失去家園、流離失所,也看到核武器的使用所帶來的毀滅性后果,深深感受到和平發展的可貴。(2)表現:成立聯合國,不斷建立健全維護和平的機制;派駐維和部隊;簽署核不擴散條約等。2.威脅和平的因素。局部戰爭與沖突從未間斷,霸權主義、民族問題、宗教沖突、領土爭端和恐怖主義等。3.恐怖主義。恐怖主義日益成為威脅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恐怖主義違背人類的道義和規則,嚴重威脅普通民眾的生命安全,造成社會動蕩不安,與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馳。4.實現和平對我們的要求。我們要看到和平來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積極表達愛好和平的愿望,主動承擔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目標導學二:推動可持續發展5.當今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發展課題。消除貧困,讓人們都過上繁榮和充實的生活,平等和有尊嚴地在健康的環境中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能,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和平、公正、包容的社會。6.貧困的原因、危害及消除。(1)原因: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日趨嚴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差距不斷擴大。頻發的戰爭、惡劣的自然環境、落后的教育等。(2)危害:最不發達國家深受貧困以及由此帶來的饑餓、疾病、社會沖突、社會動蕩等一系列問題的困擾。(3)消除:①人類社會對于消除貧困、促進發展的追求沒有止境,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設立了遞進式的減貧目標。各國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消除貧困的有效途徑,為促進整個世界的發展作出努力。②面對問題,世界各國積極行動,為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改善教育和醫療衛生條件、促進可持續發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二、小組長檢查預習完成情況(核對答案,評等級,幫扶講解)三、師生合作探究1.活動一:教材p17(1)思考:對上述材料反映的歷史你了解多少?(2)請分析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建立的原因。活動二:教材p19(1)思考:從右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請你談談是誰在守衛著和平?課堂小結,學生鞏固,檢查提問,查缺補漏) 課堂檢測1.根據聯合國統計顯示,連年戰亂導致敘利亞超過25萬喪生,100多萬人受傷,650多萬人淪為境內流離失所者,約450萬人逃亡境外避難。這說明( )①戰爭給人們帶來了太多的災難②影響世界和平的不安全因素還很多③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④和平與發展已不再是時代的主題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2.貧困是人類長期面臨的社會現象。時至今日。困問題依舊困擾著世界,是社會發展的首要挑戰。為此( )①世界各國都要積極行動,共同面對②要想辦法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③要不斷探索消除貧困的有效途徑,促進可持續發展④只需要貧困國家自身加倍努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這是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總部演講時對世界未來的描繪。下列行為與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相背而行的是( )①美國揮舞關稅大棒,貿易凌主義殃及全球②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創設亞投行,設立絲路基金③美國不斷宣布“退群”,退出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④中國護航編隊營救外籍商船,打擊海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當前國際形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恐怖主義等全球性挑戰不斷增加。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應對全球化挑戰提供了中國智慧和方案。截至2019年1月,中國同80多個國家和組織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協議,創造了近20萬個就業崗位,累計派出近4萬人次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這說明( )A.中國是一個愛和平、負責任的現代化強國B.世界已實現和平,戰爭和沖突不存在C.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發生了改變D.中國努力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謀求互利共贏5.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接受“國強必霸”的邏輯,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理由,都不能動搖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和意志。”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話說明( )①愛好和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③我國是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④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6.“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方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憲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入憲( )①有助于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②表明中國是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③體現了我國實施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④有利于遏制貿易保護主義,發揮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決定性作用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7.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講話,指出:“古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積淀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這表明( )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②中國已經主導世界經濟的發展③我國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④合作增進友誼、促進共同發展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8.開放的世界,需要有開放意識的青年一代。我們應以積極參與的心態去關注世界,關注和平,關注全人類。下列屬于關注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的行為是 ①某班召開紀念“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活動 ②某校九年級開展“為印尼災區兒童獻愛心”活動 ③李偉在互聯網上發帖譴責恐怖襲擊活動 ④張強立志做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9.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盧旺達《新時代報》發表題為《中盧友誼情比山高》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盧旺達有悠久的“烏姆干達”文化,強調大家通過互幫互助、共同參與來實現共同目標。中國有一句類似的諺語叫作“人心齊,泰山移”。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同時也面臨許多共同挑戰。中兩國應該同心協力、同舟共濟,為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構建中盧、中非命運共同體攜手前行。(1)習近平主席發表的上述文章的內容強調的觀點是什么?(2)為什么說“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系和依存日益加深”?(3)當今世界面臨哪些共同挑戰?試舉三例。10.材料一當今世界并不太平,雖然整體上維持和平的態勢,但戰爭的陰影從未遠離材料二目前發達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起點較高,由于壟斷高科技,與發展中國家的收入差距有擴大的趨勢。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單一,技術水平落后,資金短缺,外債嚴重,人口增長迅速,收入分配極不均衡,再加上科技發展和文化教育落后若不解決這些問題,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會越來越大。除了局部戰爭與沖突從未間斷外,還有哪些因素仍然威脅著世界和平?材料二說明了什么?分析導致貧困國家越來越貧困的因素有哪些?當今人類必須給面對的課題是什么?為此應該做出哪些努力?【參考答案】1——8 CACD DADA9.(1)中盧兩國應加強合作,增進友誼。(其他符合題意答案亦可)(2)現代交通、通信、貿易把全球各地的國家、人民聯系在一起,彼此影響,休戚相關;世界各國的生產和消費都在不斷融人全球經濟,既受全球經濟影響,也影響著全球經濟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程度不斷加深。(其他符合題意答案亦可)(3)貧富差距;發展不平衡;全球氣候變暖。(其他符合題意答案亦可)10.(1)權主義、民族問題、宗教沖突、領土爭端和恐怖主義等。(2)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日趨嚴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差距不斷擴大。(3)頻發的戰爭、惡劣的自然環境、落后的教育等諸多因素導致貧困國家越來越貧窮(4)①消除貧困。讓人們都過上繁榮和充實的生活;平等和有尊嚴地在健康的環境中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能;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和平、公正、包容的社會,是當今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發展課題。②各國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消除貧困的有效途徑,努力改善教育和醫療衛生條件,共同促進整個世界的發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